惜春啊,惜春啊!
或许有人说惜春的结局是好的,因为她一生向佛,而最终得以在青灯古佛面前过一生,但有几人能够读出这位贵族的小姐的内心?惜春从小失去了父亲和亲人对她的怜爱,从而就养成了孤僻和冷漠的性格,而恰恰她是用自己的这种孤僻和冷漠来保护自己,惜春的一生是不属于自己的一生,惜春的一生本就是另外的一种悲剧。
生关死劫谁能躲——《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大观园的所有女子中惜春是最小的,她生得“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从《红楼梦》的前半部分尚且看不出她的思想特征,人们能够看到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擅长作画,曾受贾母邀请绘画了《大观园行乐图》。在诗歌方面她并不擅长,但是也参加到诗社中,受到李纨的邀请而负责“誊录监场”,雅号“藕榭”,因为她在大观园中的卧房名为“藕香榭”,来人未进藕香榭的门便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
惜春也是一个懂得雅趣的人,所以她和妙玉的关系很好,如同清朝人王雪香在《石头记论赞》中说的一样:“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
在大观园中和惜春关系较好的,大多数都是出家人。在第七回中就提到她和小尼姑智能交往,好笑称自己要剃了头当姑子,以后周瑞家的送来宫花该往什么地方戴。她的性格也很孤僻,所以她能够和妙玉志趣相投。
不过惜春也是一个绝情之人,在抄检大观园的时候,她的丫头入画因为私传东西而受到谴责,此时惜春不但不为入画辩解或者求情,反而催促着“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
惜春还说过:“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还说过,“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她追求的是自己的清白,至于别人她就不管不问了。她有着极端个人主义,而她的这种极端已经让她在无形中成为了一个“心狠意狠的人”,而她所有的这些个性特征都是在逃避现实,她渴望从精神上解脱自己。最终曹雪芹在让惜春目睹了贾府的衰败之后,然后走上了“了悟”之路,从而让她躲过了“生关死劫”。
不过惜春不总是冷冰冰的,她也有可爱的一面。在第四十回中,刘姥姥说自己是“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在座的所有人都笑了,而惜春离开了座位,然后拉着自己的奶娘,让揉一揉她的肠子。这是全书中惜春唯一的一次撒娇,通过这个细节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惜春可爱的、属于孩子的一面,但是这种情景太少了。
这首《虚花悟》就是唱惜春的,她彻底明白了荣华富贵的含义,她知道这些都是虚幻没有根据的东西。
《虚花悟》在最开始就极力渲染荣华富贵在转瞬间就会消失,任何人都不要执迷不悟,惜春从中悟出了这个道理。
在第七回中周瑞家的给惜春去送花,然后她笑着说:“我这里正和智能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这个细节写得很妙,惜春怎么那么一点年纪就想到了“剃头”做“姑子”?如果说她在少年时期经受了太多的挫折,那尚且可以理解,而惜春这样一个并没有受过挫折的贵族女子在这种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居然有这样的想法,可见曹雪芹的用意之深。
在第七十四回中,惜春和嫂子尤氏有了一场口角,惜春非常生气地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她的想法是要和宁府的肮脏生活划清界限。尤氏则讽刺她说:“可知你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惜春就说:“古人也曾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惜春的反唇相讥正好刺中了尤氏的痛处,于是她就不能再说下去了。通过这个语言描写,可以想到出家为尼或许是惜春对这个混浊的社会做出的最大抗议,同时也是她能够采取的唯一抗议形式。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在《红楼梦》中,元春被送到了宫中,在那个“不得见人”的地方元春担负着光宗耀祖的任务,而她最终在这里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迎春被父亲贾赦抵债到孙绍祖家,也就一年的时间就被折磨致死;探春是有远大志向的,但是她毕竟是庶出,所以最终犹如断线的风筝一般远嫁他乡。惜春的三个姐姐都没有幸福的婚姻,而此时的贾府也开始衰落,她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和命运,现实生活对她来说已经失去了兴趣和意义,也没有了任何的吸引力,于是她逐渐开始有了弃世的念头。因为现实的压榨,使得这个原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孩子变得孤僻和冷漠,丝毫不懂得关心他人,她的这种世界观本就是带有利己色彩的。别人评价惜春是“心冷嘴冷的人”;她自己也是以“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来明哲保身。
哀莫大于心死,那么此时对于惜春来说,最好的结局或许就是遁入空门,了却一切红尘之念。这首曲子就表达了惜春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心灰意冷,无论“韶华春光”、“夭桃红心”,还是“荣华富贵”,这些都会转瞬即逝,所以惜春愿意选择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
贾惜春是真正愿意披缁为尼的人,当然这也不是说惜春有多么高的境界和领悟能力,只不过是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最终导致了她的这种结局。惜春是贾府中年龄最小的小姐,当他逐渐开始懂事的时候,贾府以及她所能够接触到的都已经开始衰落,比如四大家族的没落、三个姐姐的悲惨遭遇等,这些都让幼小的惜春开始担忧自己的结局和未来。
在贾府衰亡之后,惜春入庵为尼是其逃避统治阶级内部的倾轧,以及保全自己的必然之路。
在第二回中,“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贾母和惜春的确是祖孙关系,但是其并不是贾母的亲孙女。贾母的丈夫荣国公和惜春的爷爷宁国公是同胞兄弟,而贾敬是贾母的堂侄。在第二十回中,贾珍和尤氏说:“老太太原是老祖宗,我父亲又是侄儿,这样日子,原不敢请他老人家……”从这些确定了惜春是贾母的堂侄孙女,只不过从小寄居在荣国府罢了。
之所以分析惜春的这种出身,是想说明从小寄人篱下的惜春懂得做事谨慎,处处小心,因为任何细微的事情都可能让她受到伤害。比如抄检大观园的那一次,惜春居然逼着凤姐将本没有罪过的入画带走,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年幼不懂得处理事情,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她寄人篱下的焦虑无奈和心酸。因为老太太对她的照顾,她才能够和荣国府中的其他小姐们一起读书,吃穿和用度都和她们一样,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小小的惜春更加处处小心,生怕自己做错了事情,说错了话。
在抄检大观园中,入画的箱子中的确有“违禁物”,虽然入画解释了原因,但是贾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一个个都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当时王善宝家的不肯罢休,于是惜春选择牺牲入画,换来自己的安宁,她不希望不知情的人嚼舌根,从而毁了自己的名声。在第七十回中,荣府的两个婆子因为得罪了尤氏,被凤姐捆起来任由尤氏发落,“凭他是什么好奴才,到底错不过这个理去。”这一次犯错的是入画,自然也要受到一定惩罚的。惜春曾经也说过“二嫂子,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吧,我听不惯的”这样的话,说明她并不是一个完全心狠意狠的人,这都是因她寄居在荣府所导致。
而惜春的这种寄居的心酸,即便是在自己的父亲和兄长身边同样得不到抚慰。她的父亲贾敬很小的时候就重视访道成仙,在第二回中描写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既然如此,他对惜春的关怀自然会少很多,几乎没有。
在第十回中,贾珍去给过寿的贾敬请安,“兼请太爷家来受一受一家子的礼。太爷因说道‘我是清净惯了的,我不愿意往你们那是非场中去闹去’。”
在第十三回中“那贾敬闻得长孙媳死了,因自为早晚就要飞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呢,因此并不在意,只凭贾珍料理”。
看看就像这些在封建社会非常重大的寿辰、丧事他都顾及不了,又怎么会给予惜春任何的父女关怀呢?
那么贾珍和尤氏又是如何呢?
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中,从来没有提过贾珍和尤氏对惜春的关怀,如果不是在第七十四回中,惜春邀请尤氏到自己的房间,之后又发生口角的话,恐怕人们都会忽略她和贾珍、尤氏之间的关系。
在大观园中得不到亲情关怀的女子多得是,比如林黛玉,但是林黛玉因为父母双亡从而使得亲情缺位。可是惜春有父亲,还有兄长,她被掩盖在一个健全家庭的外衣之下,所以很多读者无法发现惜春的悲伤。
更何况林黛玉是贾母的正经外孙女,她的这种地位要比惜春体面很多,而因为林黛玉失去了双亲,所以大部分人会给予她一定的同情。而惜春这样一个家庭看起来还健全的女子,却得不到别人的关怀。
在大观园中惜春不是引人注目的人,无论是她的身世、才华、外表,还是其他的方面,她在大观园中过得很普通,甚至都没有袭人、平儿她们活得精彩。在第四十二回中,惜春要告假一年,众人都说她是“乐得告假”,而当她说出画园子的困难时,根本就没有人理会她,只有薛宝钗给了她些许的温暖,帮她列出了一个单子,还出了一定的注意,可是就算是这些却成了薛宝钗展示知识渊博的契机,也成了林黛玉戏谑玩笑的由头。惜春同样身处繁华之中,但是她在繁华中忍受更多的是落寞,读来只能让人们感到怜惜。
惜春所处的境况、众人对她的态度,使她逐渐明白了世事的冷漠,她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平淡了,自然就形成了所谓“冷”的性格。惜春最大的悲剧就在于其心灵的冻结,而这些和她所处的环境有莫大的关系。
而相对来说,惜春是“洁”的,她的这种洁相对于宁府的不洁而言,在宁府中“贾敬是贾府长房中现存最长一辈,但却是另一类人物,只梦想飞升成仙,可见贾府长房连守业的人也没有了”。等到贾珍开始掌管宁府的时候,情况并没有得到任何的改善,而且变得更加糟糕了。在第二回中,冷子兴提到“这位珍爷那里肯读书?只一味高乐不了,把宁国府竟翻了过来也没有人敢来管他”,“可见其教育之差!诗礼亦已尽废矣”。
被贾珍掌管的宁府更加乌烟瘴气,尤氏本是填房,而她本人也是听从惯了的,王熙凤曾经说过她是“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尤氏尚且这样,其他人就没有办法劝阻贾珍了,而他也就变得更加不顾廉耻和体统了,使得宁府陷入聚麀之乱。
在第七回中,焦大在酒后痛骂“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在第六十三回中,贾蓉和两位姨娘调情。
在第七十四回中,惜春说:“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
这些事情都传到了不出闺门的惜春耳朵中,由此可见宁府的不堪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宁府此时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肮脏世界,在这里充斥着的是荒淫放荡、酒色弥漫、恣意挥霍。
对于惜春这样一个宁府的正牌小姐该如何想呢?一个本没有出阁的姑娘,此时只能选择“躲是非的分儿”,所以也就有了第七十四回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的故事。
惜春是“耿直方正,不随流俗”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惜春无法被世人理解,在第七十五回中,探春就说她是“孤介太过”。如果说当着王熙凤的面撵走入画是一种无奈,那么第二天找来尤氏将入画带走,就是借题发挥了。惜春对于宁府做出的是一种回避和奋力挣扎的态度,因为自己的心中有自卑心理,所以就很担心别人来触碰自己的痛处。惜春本来就想摆脱宁府的阴影,此时正好入画的事情和宁府有着一定的联系,索性通过这件事情借题发挥而和自己的兄嫂决裂。惜春说过:“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在这件事情上惜春表现得非常坚决,也是做了一番思考之后作的决定,这也是她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所得出的“真理”,她说出的这些话,做出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受到自己信奉的“真理”所左右。入画、尤氏以及凤姐都开始求情,但是她丝毫不为之所动,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在这件事情上有人说她是狠心,有人说她追求“洁”到了一定的境界,但不管怎样,她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做任何无谓的挣扎,没有做任何的虚假应承,更没有做出任何妥协的余地,她就是要和宁府彻底决裂,一切和宁府有关系的,她都要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