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生活小事中发现孩子理想的萌芽
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关键在于孩子理想的萌芽得到什么样的对待。
祖辈要善于从生活小事中发现孩子理想的萌芽,并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爷爷奶奶要主动了解孩子的理想,如问孩子一些问题,在看电视的时候询问孩子的观点,或者从孩子的作文中了解孩子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将理想坚持到底。
12 岁的靖荷今年正在读小学六年级。靖荷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小女孩,她小小年纪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和爷爷奶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靖荷的爷爷奶奶曾经都是某大学的教授,非常注重对孙女理想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引导孙女读一些励志的图书,告诉孩子一些伟人的事迹,以强化孙女的理想意识。周末的时候,只要没有别的安排,爷爷奶奶便带着孙女走出门外,带她去公园、博物馆等地转转,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而且对孙女树立远大的理想也大有裨益。
受到爷爷奶奶的影响,靖荷在五年级的时候就想着要做一名教师了。当时爷爷奶奶听到她的想法后,都很支持她,并鼓励她要为这一理想而努力。
在爷爷奶奶的引导下,靖荷更加坚定了做教师的这一理想。她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有机会实现理想,因此她现在学习也很刻苦,她要为了早日实现理想而拼搏。
祖辈要像靖荷的爷爷奶奶那样,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理想的启蒙和培养,并且要善于发现、保护孩子理想的萌芽,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
2. 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
古今中外有很多志向远大的名人的故事,爷爷奶奶可以让孩子多了解这些故事,使孩子受到激励教育,然后加以科学的引导,让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不妨看看钱学森三次立志的故事。
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他一生三次立志,最终选择了火箭导弹事业,为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 世纪初,中国工业基础薄弱。那时候,钱学森在北师大附中就读,他无意中得知很多来自农村的同学在来北京求学的路上第一次看到火车。这让钱学森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他意识到中国工业的落后,便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立志长大后投身火车制造业,发展祖国的交通事业。
在这一志向的激励下,钱老发奋读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铁道机械工程专业。当钱学森为实现理想而努力的时候,淞沪抗战爆发了。日军飞机造成的巨大破坏激起了钱学森的爱国热情,他意识到国家安全离不开空军力量,因此决心毕业后出国留学,将来做一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5 年,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后,刻苦学习,进步非常快。但在实习的时候,因为他是中国人,而受到了外国人的歧视。他立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于是便转向航空工程理论的研究。后来,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钱学森根据中国国情从航空领域转向航天领域,着手进行导弹的研究。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长期的研究,钱学森终于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名震中外的科学家。
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钱学森将个人的兴趣与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远大的志向赋予了钱学森不凡的勇气和无穷的力量。所以,爷爷奶奶也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知识,将来取得巨大的成就。
3. 鼓励孩子为理想而奋斗
祖辈都知道,如果只说不做,那么再美好的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成为现实。远大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坚韧的毅力与脚踏实地的努力。因此爷爷奶奶还要积极地培养孩子,让孩子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为了远大的理想而奋斗。
鸿涛今年已经11 岁了,正在读小学五年级。
一天,鸿涛对爷爷说自己的理想是做一个作家,写出好的文学作品来。爷爷对他说:“好孙子,你这么小的年纪就有了理想,你比爷爷强多了。”听到爷爷的夸奖,鸿涛也觉得美滋滋的。
“可是,如果你想要早点儿实现你的理想,那么你现在就要好好学习,尤其是语文基础知识,为将来实现理想而打好基础。”爷爷抚摸着鸿涛的头说。于是,鸿涛在爷爷的帮助下制定了一些经过努力就能实现的学习目标,如积累基础知识、坚持写日记、多阅读、多背诵等。在爷爷的不断鼓励下,鸿涛每天都有所进步,这时候爷爷也总会对他说:
“离理想又近了一步,继续努力!”对于每天都要写日记,有时候鸿涛感到有些厌倦,不想坚持了。这时候爷爷也会及时地鼓励他“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在不断实现小目标的过程中,鸿涛的毅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鸿涛的爷爷不断鼓励孙子,引导孙子为了早日实现理想而奋斗。我们相信在爷爷的精心培养下,鸿涛的理想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