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播撒“独立解决问题”的种子
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老人首先要给孩子播撒“独立思考”的种子。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爷爷奶奶不要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而要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引导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让孩子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8 岁的小茜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小女孩,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生活方面,她总是有很多问题。
每当她问奶奶问题的时候,奶奶总是会很快地把答案告诉她。可是,小茜的爷爷却认为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爷爷对奶奶说:“孩子学习中的问题,要多让孩子自己思考,不能总是把答案告诉孩子。要不然孩子很容易就会形成依赖性,变得不爱思考,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奶奶点点头表示认可。
一次,小茜又问奶奶:“奶奶,一‘fu’画,应该是哪一个‘fu’啊?我们今天上午才学了这个词,可是我记不清楚了。” 奶奶正要告诉她,这时候爷爷连忙说道:“茜茜,你自己想想,要不然查查语文课本,你肯定能找到答案的。” 可是小茜懒得去翻课本,她把充满希望的眼光投向奶奶。奶奶却告诉她:“乖孙女,你爷爷说得对,你要尝试自己寻找答案。” 小茜只好努力想了想,后来又查阅了课本,才把正确答案“幅”写上。因为这个答案“来之不易”,小茜把这个知识点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从那以后,小茜遇到了问题总是先自己想一想,实在不明白的才会问爷爷奶奶。渐渐地,她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小茜的爷爷奶奶给孙女播撒了“独立解决问题”的种子,引导孙女自己去思考答案,去寻找答案。这种教育方法值得祖辈借鉴。
2. 播撒“提问题”的种子
提出问题是思考的必要条件之一,想要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老人还要给孩子播撒“提问题”的种子,引导孩子多提出问题。
哥伦布是意大利人,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能有出息,便把7 岁的小哥伦布送进了学校。
有一天上地理课时,老师问同学们:“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方的,还是圆的?”正在打瞌睡的小哥伦布想都没想,便迷迷糊糊地随口说道:“方的。” 引来同学们一阵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甚至讥讽他说:“地球当然是圆的,要不然为什么会叫它球?这是老师说过的呀。”
小哥伦布不服地问同学:“地球有边吗?”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被他问住了。
爱提问题的他又问:“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海有多大?”终于没有人能回答得上这些问题了。从此,小哥伦布对地理课着了迷,并狠狠地补习了许多地理知识,为以后的航海生涯奠定了基础。
12 岁的小哥伦布一心想去海洋探险,父亲只好把他送到一艘大船上当小工。从《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地方叫中国,那里繁荣昌盛,到处都有黄金。他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去东方探险成为他的梦想。
历经十几年的磨难和挫折,哥伦布的船队终于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启程了。但是他没有到达中国,而是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了名垂千古的航海家。
正是由于善于质疑、提问,哥伦布才会深入地思考,从而学到了很多航海的基础知识,这对他发现新大陆有着重要的影响。老人也应培养孩子质疑的精神,让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对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 营造“全家思考”的氛围
我们知道孩子的很多习惯的养成和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要为孩子营造善于思考的家庭环境,平时与孩子一起阅读、看电视、交流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学会思考。
庆昂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是一个爱思考的小男孩。
庆昂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就非常注重对他思考能力的培养。为了让他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爷爷奶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创造机会,引导他思考。
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总会提出一些最近发生的小事情,然后大家一起议论。爷爷奶奶总会有意识地问庆昂:“孙子,对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啊?”有时候庆昂说出一些比较独到的见解,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会及时表扬他。
平时,大家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也是培养庆昂思考习惯的一个好机会。有时候看到比较有趣的事情,大家笑过之后,会简单地讨论一下。这时候爷爷奶奶就会联系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提出一些问题,让大家一起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渐渐地,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庆昂的思考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爷爷奶奶的引导下,他养成了爱思考的好习惯。
祖辈要像庆昂的爷爷奶奶那样,为孩子营造思考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