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悠心中一苦,自己刚刚表完忠心,说什么皇上让自己几时死自己就几时死,现在皇上让自己说什么“为君之道”,要是扭捏大发了,不免让景洪帝以为自己之前那套只是纯粹的瞎掰。
虽然,的确,就是,瞎掰!
刘悠有心一顿马屁昏天黑地的拍过去,可一想面前龙椅上这位什么样的马屁没听过没见过,怕是早已形成免疫力了。只得搜肠刮肚,从上辈子的圣人那里偷一些现成的东西来装装场面。
“微臣以为,为君者,必先存百姓。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百姓不佑,则神鬼弗佑!
次者,亲贤臣,远小人,此国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国之所以倾颓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全赖陛下圣目如电!
三者,居安思危。不惧生于忧患,只叹死于安乐也!
……”
说着说着,刘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管他皇帝李世民,丞相孔明,还是孟子庄子,有的没的乱说一通。只听的景洪帝闭着眼颔首频频,刘锡辰瞠目结舌,而那位老太监,则是如同茅山老道看见了幻化的小妖一般,恨不能抓过来看个究竟。
刘悠直说的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脑袋冒金星,只恨前世没有听老师的话好好背古文,不然洋洋洒洒一篇岳阳楼记什么的下来,也能博个才子之名,哪用这般提心吊胆!
见自己说了半天,正主儿却一句话也不说,刘悠大生挫败之感,难不成皇上被自己给催眠了?
“皇上?”刘悠怯生生问了句,生怕景洪帝坐着睡着了受凉……
景洪帝微微抬起眼帘,那一片柔和令刘悠浑身一麻,就如同自己是一只赤裸裸的小羊羔,而景洪帝,那是怎样一种不怀好意的眼神啊!
“你说的很全面,很好!”景洪帝已经忘了自己多久没有这么直白的夸赞一个臣子了,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臣子做的好是应该的,本就没有赞扬的理由。可阶下站着的不过是一个少年,一个连太学都没有进的少年,可他的见识却足以和历史上的那些名臣相比,景洪帝怎能按捺住爱才之心。
“可是知道并不代表能做到,朕希望你能言出必践,朕很期待你的成长!”
“微臣必不负皇上所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已经说了太多恶心人的话,刘悠也不担心多说两句会有什么罪恶感,什么言出必践,要真是都能做到自己岂不是成了圣人?
“西路军的事,你看怎么解决?”景洪帝换了一个话题,却是更让人摸不着头脑。问问理论也就罢了,真拿军国大事来问一个小孩儿,连老太监都有点看不下去,测了侧身准备进言,可却被景洪帝打断:“朕便是考校考校他而已,好歹也是朕封的校尉不是?”
老太监唯唯称是,扫了刘悠一眼,心中却也好奇显然已经被景洪帝看上的少年能给出怎样的答案。
其实这个问题刘悠私下已经想过,倒不是为了应付今日的召对,只不过不想大哥哪日也莫名其妙也被人阴了而已。
“微臣以为,西路军中有我朝中人里通外国,当无疑问。”刘悠组织了一下语言,谨慎说道:“朝中向来以文制武,怕的是武将作乱,可西路军中并没有三品以上的文官,要在第一时间得知大营的行动,应该还是武将才能做到,只有那几个将军,或是……或是郑元帅的亲兵。”
见景洪帝有些不以为然,刘悠接着说道:“郑元帅自然不会是奸细,可保不齐手底下的亲兵卫队被人威逼利诱,此事待查。但微臣更担心的却是另一点。”
“哪一点?”景洪帝和刘锡辰异口同声问道。
刘锡辰身为兵部尚书,自家衙门出了事脸面上实在不好看,一时心急,竟和景洪帝一起问了出来。自知失态,刘锡辰赶紧闭嘴,暗骂儿子这么大的事儿居然不和自己说,实在混账的可以。
“微臣担心,西路军中的奸细只是一只手,而真正的大脑,在天都城内……”
已经不记得这是御书房第几次沉寂下来,似乎刘悠总会不时的丢出一个惊喜,或惊,或喜,然后让御书房变成三更时分的御花园。
“怎么查?”不知不觉间,景洪帝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相处数十年如刘锡辰一般的老臣子,而不是连胎毛都没退净的小家伙。
“微臣不知。”刘悠很是光棍的答道,事涉百官,刘悠没有狂妄到可以胡乱出主意的地步,“或许,打草惊蛇是个办法……”
“打草惊蛇,打草惊蛇……”景洪帝默默念叨两遍,继而陷入沉思之中。
…
…
山中无甲子,御书房中时间的流逝也没有人能察觉,景洪帝就这么旁若无人的思考着,谁又敢打扰,便是连喘气也不敢大声。刘悠虽不是跳脱的性子,但这死一般的冷寂也着实让他难受,说不得,只能学着两位前辈装石人装死人。
“刘悠,你对明年春榜可有信心?”打破沉寂的永远只有一个人。
“回皇上,微臣才疏学浅,末榜或许可期。”这倒不是刘悠谦虚,会写文章的大有人在,刘悠也不算自曝其短。
“末榜,同进士出身,难不成你想外放一个县令?”景洪帝讽道。
刘悠无奈一笑,道:“微臣这点水平,上末榜已是难得,若要外放个县令,怕还得麻烦父亲走走门路才成……”
一榜乃是状元,榜眼,探花,入翰林院,为编修,日后或朝中尚书侍郎,或外放封疆大吏,一世荣华。
二榜进士,前几名也可入翰林院,但爬的要比一榜差许多,混的好也能混上尚书侍郎,但若无军功,很难牧守一方。而剩下的,顶头也就是个侍郎的命,大多外放,升到知府就算不错了。
三榜同进士,虽说同,但也就是说起来好听,实则天差地远。放榜之后大多数人连官都没的做,只能等着哪个地方的县令告老还乡或者暴毙任上,才有机会替补。所以刘悠说相当县令还得靠刘锡辰,却是不假。
“那你可愿为朕调查西路军之事?又何必学那酸儒!”景洪帝一点圈子也不兜,直接道。
“微臣……”
“此事做得好,朕许你入殿列班。”
“微臣…..”
“回去好好想想,三日内给朕答复!”景洪帝两次都没给刘悠开口的机会,开了一个不知是否能够兑现的支票,便端起茶杯。还没等刘悠反应过来,刘锡辰轻轻踢了踢他的后脚跟,抢先跪安。
…
…
“大伴,你观这孩子如何?”御书房内只剩下景洪帝和老太监,景洪帝说话的对象自然是身旁这个几乎陪伴了自己一辈子的老太监,大伴还是景洪帝小时候对他的称呼,那时候他也似乎只是个见谁都得下跪磕头的小太监,可现在即便是朝中一品见了他,也得点头笑笑尊称一声洪公公。而“大伴”一叫就是几十年,虽然只能在没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但也可见景洪帝对其信任之深。
洪老太监微微欠身,言道:“刘小公子比之乃兄,却是更胜一筹!但究竟是夸夸其谈,还是真乃国之栋梁,老奴眼拙,分辨不出。”
景洪帝呡者茶水,边思边道:“若说前面的君臣之道算是夸夸其谈,但后面对西路军的见地,倒是甚合朕意。若说朝中没有人接应西路军的叛逆,朕不信!以那些武夫的头脑,在西路军闹不出大事,朕担心的是祸从天都起啊!”
“可小刘公子未免太过年幼,如此大事……”洪老太监担心道。
“刘悠虽年幼,却不无知,而且年幼也是优势!朕让他去西路军,一来可以麻痹那些魑魅魍魉,二来也是锻炼锻炼他。欲成栋梁,岂能没有些磊砢节目?”
“可用之则是大厦之栋梁,不可用……”景洪帝放下茶杯,笑道:“就只能拿去当柴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