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中国文化的统一与一统——秦汉时期”。首先,着重讲授中国文化统一及一统的文化必然性,让学生把握破解中国文化的另5把“钥匙”——地理环境、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农抑商。其次,介绍秦汉文化“宏阔壮丽”特征的主要体现,如前所未有的疆域广阔的秦汉帝国的建立,长城、驰道、直道、阿房宫、秦始皇陵、西汉长安城的修建与修筑,以及“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汉赋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创作等。秦汉的文化性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为“踌躇满志、不可一世”,二为“勇于开拓、敢于历难”。前者主要讲授秦始皇、汉武帝种种“雄才大略”的举措及秦汉时期尤其是秦朝对普通百姓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后者主要讲授张骞、苏武、班超3人的事迹。
第七讲“中国文化古典精神的‘复兴’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介绍魏晋南北朝文化随着政治上大一统局面的消失,所表现出的类似春秋战国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具体体现在儒学、玄学、佛教和道教的争衡与融合。魏晋南北朝另一文化特征是“叛逆性”,主要介绍人们轻视皇权、蔑视礼法的种种表现。魏晋南北朝文化性格表现为“残忍凶暴、荒淫腐朽”和“注重自我、张扬人性”两方面。前者主要介绍这一时期把持政权的世族地主草菅人命、奢侈无度的种种表现,后者主要介绍有着世族地主背景的所谓“名士”们珍惜生命、任率自然、不邀世崇、轻待权贵、处惊不乱、纵酒为达、崇拜美色、风流自赏等种种现象。
第八讲“中国文化的隆盛时代——隋唐时期”。主要介绍隋唐文化隆盛的背景,如民族融合的继续、寒门地主的崛起、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统治集团统治经验的丰富等。隋唐文化特征的主要体现在“宏阔壮丽、气势磅礴”,“雍容大气、胸襟坦荡”,“热情奔放、色调明快”3方面。关于隋唐文化“宏阔壮丽、气势磅礴”特征,主要讲授隋大运河的开凿、唐长安城和大明宫的修建等;关于“雍容大气、胸襟坦荡”文化特征,主要介绍隋唐时期热情接待外国来客、大胆吸收异域文化及紧密团结少数民族等事例;关于“热情奔放、色调明快”文化特征,主要对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歌进行文化品评,另外还着重介绍唐朝妇女的“开放性”衣着与审美等。隋唐文化的性格表现在两方面,一为“宽容大度、开明开放”,二为“无畏无惧、勇于冒险”。前者主要介绍以李世民和魏征为代表的罕见的君臣关系,以武则天为首的女子“广泛”参政的政治现象,以及允许儒、释、道3教并行的文化政策等,后者主要介绍玄奘、鉴真的事迹。
第九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开放——宋元时期”。首先介绍宋元文化“开放性”特征形成的背景、主要体现,以及“宽容大度”性格的主要体现,然后分述宋元两时期各不相同的其他文化特征及文化性格。宋元文化“开放性”特征的形成,一是得益于科技文明尤其是航海技术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二是与地跨欧亚的蒙古大帝国的建立分不开。宋元文化“宽容大度”性格主要体现为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对外交往空前频繁等方面。两宋独有的文化特征是“内敛阴郁、悲凉雄壮”,“致密精细、完备成熟”,“精巧内趋、文气十足”。关于两宋文化“内敛阴郁、悲凉雄壮”特征,主要介绍两宋始终坚持不改的“守内虚外”政策,以及由此政策所导致的北宋、南宋亡于少数民族政权和以岳飞为代表的汉族民族英雄们壮志未酬的悲凉结局。关于“致密精细、完备成熟”文化特征,主要介绍两宋完备的政治制度设计及理学的构建。关于“精巧内趋、文气十足”文化特征,主要对宋词进行文化品评,并重点介绍宋徽宗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及成就。两宋独有的文化性格是“胆小怕事、柔弱怯懦”,主要介绍两宋屈从外敌、不敢抗争及甘心受辱、苟且偷生的种种表现,如澶渊之盟、绍兴和议、隆兴和议、嘉定和议等屈辱协定的签订,以及岳飞等抗金名将的被杀等。元朝独有的文化特征是“粗俗蛮野、缺少修养”,表现为政治腐朽黑暗,官吏贪污严重,奴隶制恶性膨胀,官员文化修养低劣等。元朝独有的文化性格是“野蛮凶悍、粗暴鲁莽”,主要表现在野蛮杀戮被征服者、民族压迫深重、民族歧视严重等方面。
第十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明清时期”。主要介绍明清时期体现为君主专制极端强化和闭关锁国全面实施的腐朽、愚昧的文化特征,以及表现为滥杀功臣、朝臣和擅兴文字狱的凶残暴虐的文化性格等。关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极端强化,主要介绍宰相制度的取消、宦官干政的严重、特务活动的猖獗等内容。关于闭关锁国,主要讲授明清严格的海禁政策和朝贡贸易的实施,以及明清政府拒绝与外国人交往的种种现象。
第十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阵痛与新生——1840年以后”,是结束语。主要介绍1840年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出现的严重的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以及传统文化所遭受的极大破坏。同时指明素来具有兼容包并、有容乃大传统的中国文化,一方面广泛吸收着西方文化有利于自己发展壮大的积极内容,另一方面不断涤除自身的文化糟粕,依托中国社会从任人宰割到重新崛起、从动荡不安到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仅正在逐渐恢复其独到的魅力,而且已经开始走向新的辉煌。
上述11讲,每一讲用时24学时。
三、课程实效性研究
作为我校一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念,而且还帮助他们加深了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理解。如电子学院0503班黄光望同学(学号05211068)在总结学习收获和体会时说:“选修‘中国历史文化概论’,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作为一名理科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只对中国历史及文化有一个笼统、模糊的了解。
学完这门课程后,虽然一个学期要想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有很深、很透彻的理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毕竟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历史事实,也纠正了心中一直以来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的偏颇认识,还激发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自己还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学习他们优秀的品德来加强自身修养,从历史事件中学会分辨真伪,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犯下同样错误。”机电学院0408班周饴然同学(学号04223060)在总结学习收获和体会时也说:“带着思考去解读历史,会发现历史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条条框框,它是有着广泛发展、联系的。把握好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史为鉴,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懂史之人,智者也。能够通过这门课懂得这个道理,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除了传授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理念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教授给学生一种用“文化眼光”审视历史及现实的方法,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一方法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并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出处,发现问题的本来面目,从而对症下药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这一目的,有些学生已有一定领悟。如电子学院0303班商志友同学(学号03213076)在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时说:“对历史的学习我们要抓住问题本质去全面学习。‘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这门课程告诉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文化,去了解历史,这是我学习的最大收获。通过这门课程,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及规律,推而广之,在以后学习各国历史及现代国际时事时,自己的学习方法又有了新的补充。”土建学院0302曲铭哲同学(学号03232026)在总结中也说:“这是一门通过历史讲文化的课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看问题的方式,不仅对我的历史知识的认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对我认识其他事物的方式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在帮助学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电子学院0303班史效迁同学(学号03213077)曾总结说:“选择这门课,我认为是非常值得、非常有意义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频繁,中外文化互相渗透,很多人在接受外来新文化思想的同时,却忘记了中国自己的文化,甚至将中国悠久的历史全盘否定。因此,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应该是每个中国公民的必修课。一个人若连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都不了解的话,就不能是一个合格的公民。老师讲述的很多历史背后的东西,都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也可以说是我从来不去想的。因此,在短短的32个课时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各时期的文化特征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土建学院0302曲铭哲同学(学号03232026)在总结中也说:“上学期选修‘西方思想文化史’ 这门课程,里面提到建筑,是从文化方面讲的。‘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也是这样,其中也提到建筑(宫殿、城市、陵墓),但让我了解到的并不是建筑的方法及城市规划的原则,而是让我看到了城市的全貌,不是模型一样的,而是活生生的、有人气的,原因就是其中充满了文化的气息。相对而言,‘中国历史文化概论’ 这门课程和我的联系更加密切,因为我是中国人,将来要做中国式的建筑。”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在帮助工科学生改善知识结构,将人文学科的发散性思维与工科的理性思维想融合,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创新性思维等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土建学院0309班程欣同学(学号03231256)在总结中说:“学习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改变了我一贯看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也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纯工科学生,思想是多么锢化,脑子里塞满的是规范与公式。我们所主修的课程要求我们从概念上一点一点把握,条条框框,模式化。其实,工科与文科并不是矛盾的,只是人为地把两者分开,使我们在学工科时少了创造,少了激情。实际上,许多工科出身的大家不管做什么,都能将历史、文化及美学结合起来。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多思考,而不是孤立地学习专业知识。”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还帮助一些工科学生加深了对文化的认识,从而更便利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如土建学院0302曲铭哲同学在总结中还曾说:“我选修这门课程除去对历史、文化的爱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门课与我的专业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经常要讨论这样一些问题:它是否是一个本土化的建筑?它的文化性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体现出它的文化性?怎样才能在建筑的文化性中赋予时代的特色?这些问题都不是凭想像就能解决的,都需要有历史与人文知识作为铺垫。而我们专业的“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这样的课程更多地是从理性的、学术的、技术性的方面来讨论建筑及其内涵。
本课正是对建筑史的一个补充,从更加人性化、文化性的角度去看待历史,让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
从上述学生课后总结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可以看出,“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的开课目的和预期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和实现了。这门课程虽然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还需要一定的消化、吸收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不多。再如由于经费的问题,本课无法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历史古迹或博物馆等,而历史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还必须走出去,让学生站在历史古迹、历史遗迹面前,配合深入的讲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尽管如此,作为历史教学的一种积极的尝试,“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课程在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郝潞霞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00044)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崭新的课程,是中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要讲好这门课,必须正确处理好“基础”课政治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教材内容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关系、教材语言与教学语言的关系、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及“基础”课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与原“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这一崭新课程的推出,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一项创新举措。经过两轮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讲好这门课,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