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责怪儿子
儿子高考完,你应该鼓励他,而不是一味地责怪他。儿子能考到这个分数,他已尽力了。可以查分数的那一天夜里,儿子跟几个同学在外面,他们约好了一起面对分数出来的那一刻,之前我本想让他在家里上网查分数,但我从儿子的眼里看出来了,他有些忐忑不安。我轻松地对他说:“你去跟同学一起吧,不管什么结果都勇敢面对,没关系,你尽了力了。”
半夜时分,儿子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的分数,我听见了儿子有些哽咽的声音:“妈妈,对不起,我没考好。”其实,听见儿子的考分后,我心里已经踏实了,比他预测的分数高出了不少,儿子是期望考得更好。我安慰着他说:“儿子,你完成了你的高中学业,接下来你将开始你的大学生活,你是成功的。”
我认为儿子是成功的,首先在于他能身心健康地慢慢成长,我也希望儿子能取得好的成绩,但我并不把他的分数作为第一重要的事,我更看重的是他的心智。因为儿子的心事太重了,学习压力又那么大,他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在走每一步,而这“包袱”是我们给他加上的。
之前,儿子的成绩还算好的。那天晚上你回家了有很长时间你没回过家了。你跟儿子玩了一会儿后,把儿子安排睡了,你把我叫到客厅,提出了你的要求。
我无力挽回你已出轨的身心,我也不会跟你吵闹,你要这样选择,自有你的理由,尽管你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但我看你那么着急的样子,夫妻一场,你对我已不再有情,我留你又有何用?成全你吧,答应你第二天上午就跟你去办手续,尽管很不愿意,但你毕竟是我儿子的爸,我不想因这件事跟你吵,更不愿意儿子受到伤害。
第二天早起,发现儿子在发烧,昨晚睡觉还好好的,怎么就发烧了呢?摸着儿子烧得红扑扑的脸蛋,心里真是很难过,我觉得自己很无能,不能为儿子保留一个完整的家,我愧对儿子,我该怎么告诉他这一切,他小小的心灵又怎么经受这一打击?
这时,你的电话打过来了,我压低了声音告诉你儿子病了,我得先带他去医院。你并不相信儿子生病了,以为是我故意拖着不愿去,我不想跟你争论,带儿子去看病第一重要,你说那下午再给我打电话。“你就那么急着去办手续,儿子病了也不顾?”
挂掉电话,儿子正睁着一双眼睛看着我:“妈妈,爸爸要跟你离婚吗?”我惊了,赶紧说:“没有,儿子,爸爸是问我一些其他事。”儿子一直看着我的眼睛,然后正言道:“妈妈,你们昨晚说的话,我都听到了,我站在门边听到的。”
寒冷的深冬之夜,儿子光着脚,穿着秋衣秋裤站在冰冷的地砖上听到了我们的谈话,这对他的心灵伤害是多么的大。我抱着儿子滚烫的身子,一连声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儿子。”儿子小声地在我耳边说:“妈妈,爸爸真的不要我们了吗?也不要我了?”我忍住心里的伤痛,对儿子说:“爸爸要你,他很爱你。他只是暂时犯了一个错误,爸爸只是提了一下,那是妈妈爸爸之间的问题,无论怎样,你都是我们的儿子,我们都很爱你,也许我们能够修正这个错误。”儿子用手擦掉我脸上的泪水,故意轻松地说:“妈妈,没关系,你还有我,我会好好保护你的。”说完,他对我做着怪相,想逗我笑。我抚摸着儿子的头说:“没关系,儿子,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程度,我还会努力的,不过,妈妈有你就很开心了。”儿子又躺下了,然而,眼泪却顺着他的脸颊慢慢地流了下来,他在承受着本不该他承受的痛苦。
那以后,儿子的成绩开始下滑,我真担心他产生逆反情绪,这样娃娃就被毁了。好在,儿子很懂事,他也许知道我的心事,知道我内心的痛苦和伤感,我们俩经常都在交心,我教给他一些面对挫折的知识,教他怎么做一个真正的人。我不能因为大人之间的问题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得让他成为一个快乐的孩子。
几个月后的一天,我偶然发现儿子书包里掉出来的一张揉皱了的作文纸,展开一看,是儿子写的作文,作文里他写道:
“我原以为我的家庭是很幸福的,爸爸妈妈那么爱我。现在,我的梦被惊醒了,爸爸妈妈离婚了。爸爸那么爱我的,他却抛下了我,不要我和妈妈了,我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为什么爸爸不要我了?他们离婚了也不告诉我?我不想再在这个家里待下去了,我要出走,离开这个家,走得远远的,反正也不要我了。但是,我又舍不得妈妈,她那么爱我,她一定伤透了心,我走了,妈妈怎么办?我好为难哦,为了妈妈,我暂时不走,但我的天空已经是灰色的了,我好想,好想……”
儿子的作文让我震撼了,我能想象得到他内心的痛苦,他的痛苦一点儿不亚于我,我要帮助他,帮助儿子走出阴影,这才是我当前必须要做的事。可怜的儿子,他是怎样在承受这份痛?还不到十四岁的年龄,正处于叛逆期,他可以因此做出种种不可理喻的事情,但他没有,也许就是妈妈被他放在了心里,他才选择了默默忍受。我一定要好好伴他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既然儿子已经知道了爸爸妈妈的事,我也就找了一个机会,从正面告诉儿子:“这是我们大人的错,你也不要怪爸爸,他在外面也辛苦,可能出现了一些不好处理的事情,必须要走这一步,你以后长大了就明白了,你不要恨他。”“你不要恨爸爸,他虽然跟我们分开了,但他还是你的爸爸,他还是会管我们的,你不用担心。妈妈只想把这件事情明白地告诉你,我们都不要有过多的包袱,好好过我们以后的生活,你这个年龄应该是很阳光的,妈妈不希望你因为大人的原因而心里不愉快。你是妈妈的儿子,也是妈妈的朋友,从小你就是,以后,我们更是好母子、好朋友,我们一起坦然面对现实,我们要一直相守,谁也不能离开谁,我们要开心每一天,我们努力做到,行吗?”儿子知道了真相,他就有了一份责任感。
你并不知道单身一人带孩子的辛苦,你体会不到我的艰辛。孩子是自己的,我们就应该尽到做父母的责任,无论再苦,那都是应该的,所以,我不会对你讲带孩子的苦累。我只是想要求你不要对儿子求全责备,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怎样让儿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在教育、帮助儿子的同时,我也抓紧时间写作,言传身教。每当儿子在学习上取得哪怕一点点进步,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在学校,老师衡量孩子的标准就是分数的高低,儿子背负着包袱学习,成绩下滑了,老师说的话也不那么好听了,这更加重了儿子的思想负担。我一方面跟老师沟通,不得不将家庭状况跟老师说了说,老师这才有了一些改变,不再对儿子用不文明的语言;另一方面,我用积极的态度跟儿子聊天,肯定他的长处,鼓励他别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知道努力就是进步。儿子非常懂事,他也明白我的苦心,尽管我没多说什么,但他知道了自己应该怎么学习和进步。儿子在奋力追赶时,我也在努力,终于在一年后出版了散文随笔集,儿子是我的第一个读者,我把第一本书送给了儿子,并且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一句话:“送给我最亲密的人儿子与朋友”,儿子非常感动,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不管遇到再大的不幸,都不要放弃,要勇敢地面对,要把不幸转化为动力,没有这个动力,我也出不了书。儿子已经懂事了,他已经走入正轨,已经在弥补落下的知识。
这个过程也是艰辛的,但儿子都坚持了下来,你没在家里,你不知道这一切,也许在你眼里,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艰辛也是应该的,一点没错。但想想儿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学习被落下的?他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不错了。你不能只看他每次考的分数,你应该走进他的心里,只要他在原来的基础上哪怕前进了一步,都应该受到鼓励和肯定,这是对他最好的帮助。
儿子的学习,你因为创业,直到高考,你都没陪过他一天,你只是每当考完试问问分数,分数高,你就认为儿子好好学了,其实,儿子需要的不只是这些,你心里也很明白。儿子上高三时,每到周末我休息,都到那么远的地方陪伴他,给他生活和学习上以关心与帮助,让他感到温暖。这一年,儿子很刻苦。
高考分数下来后,我感到安慰,儿子终于顺利地完成了高中学业,就要走入大学校门。你却很不满意,你要让他复读。
为什么要复读?难道只有考上北大和清华才有出息?我觉得你是思想观念出了问题。你总是说哪个同学的儿子又考上了某某重点大学,哪个朋友的孩子又考上了……我真不明白你为什么会这样去比较?说得难听一点,别人家的孩子是在双亲的关爱下成长的,而我们的儿子是在单亲家庭里长大的,这能比吗?
你为什么不首先看孩子的人品?分数再高,人品出了问题,又有什么用!儿子虽然没考上重点大学,但你看看,你的朋友、同学,有哪一个的孩子有你的儿子这样身心健康?该完成的学业那是一定要完成的,但人品第一,这一直就是我的观点,也是我教育儿子的主旨,所以,请你不要责怪儿子。
书为伴 不寂寞
我喜欢书,喜欢买书,喜欢读书,一生有书为伴,足矣。
喜欢上书,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在那个久远的儿童节,父亲买了几本连环图,作为儿童节的礼物送给我们兄妹,虽说还不能完全看懂书里讲的内容,但却是从那时起,对书产生了兴趣,深深地喜欢上了看书。那时的家境并不好,我们有兄妹姐弟四个,父母的工资也不高,但父亲知道我们喜欢上了看书,就想方设法地节约一些钱,给我们买回来各种图书。只要新书到手,我总是爱不释手,孜孜阅读,一本书要被我翻来覆去看很多遍,直到自己能将书中的内容完整地讲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看小说和剧本了,我看的第一个剧本是《西厢记》,第一部小说是《红楼梦》,那一年我上初一,虽不是很懂,但《红楼梦》里那些诗和词我是很喜欢的,留给我太深的印象,至今都忘不了。当然,这些书都是父亲借的或是买的,他知道我爱看书,所以,常常很偏心地给我多买几本,借的书也让我先看。真的很感谢父亲培养了我看书的习惯,让我在书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得到了很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