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自己用5门副主炮不断轰击那艘光行船,结果不仅没有击毁它,还让它开出主炮击毁了500多架蓝星,黄衣克里尔人差点没把面前的驾驶台砸坏。“5门不够那就7门,只留一门用来威胁其他两艘光行船,一定要把它轰的粉身碎骨!”
麦仑号的主炮轰出的洞正好在崔特的旁边,看到这个洞后,崔特立刻改变了战术,不再吸引对方火力,改为直接冲入敌阵。他知道,既然己方的主炮已经开炮了,虽然不知道是如何办到的,但敌人的毁灭已经是早晚的事了。那么这时最重要的是尽量减少能量的使用,保护好自己和乔奈尔将军,等待敌人的失败。所以应该立刻和乔奈尔汇合,一起进行防御,减少受到伤害的可能,分摊消耗。
麦仑号上,爱莲已经停止了哭泣,一脸激动地看着任钦,船上的人都开始叫好。不过这并不能组织克里尔人的炮击,所以任钦任钦仍是丝毫不能懈怠。
5门炮变成了7门,任钦的压力确实呈指数倍增大的。这使得任钦浑身的绷得紧紧的,紧到汗珠都一颗颗的从毛孔中挤了出来。
任钦的全身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汗液都流到了地面和驾驶台上。动脑其实是一件极其费力的运动,这也是为什么围棋可以算是体育运动。只不过围棋和任钦的这种操作相比,消耗的体力还差了许多。
这一次的9分钟里,任钦身下的汗渍足足扩大到了3厘米。敌人的堡垒舰一共开了378炮,任钦手上的操作次数达到了7630下。九分钟过后又是一道橘黄色的光波射出,不过这一次的攻击却狠狠地打到了包围中心。
在上一次炮击时,在对方包围球上打出了一个大洞,这让一直在外面束手无策的大量生物装甲找到了突破口。在敌人的蓝星没有从新聚拢时,一口气冲到了9艘柯姆舰所在的一层。
这一次冲击在敌人完全没有防备之下,一下击落了3艘柯姆舰和10个钢兽。而敌人面对着冲向乔奈尔的崔特和冲进来的这批生力军,想要两头兼顾,结果一方也没有拦住。原本铁桶一样的包围在任钦的一炮和生物装甲的配合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漏洞。但在这种情况下,这样的漏洞就会导致全盘的灭亡。崔特冲进钢兽中走的路成为了一架希望之桥。
原本克里尔人的战术十分正确:每个生物装甲由一个钢兽盯住,将对方整体打散。因为生物装甲一旦聚在一起,其实力就不是1+1=2这么简单的。仅仅一台“泰坦级”、7台“通天级”、300台“神像级”的生物装甲组队产生的力量就可以硬扛着6艘柯姆舰、60个钢兽、3000架蓝星而不落下风。他们利用崔特产生的希望之桥,利用漩涡形的队列像一个钻头一般直直扎入钢兽群,将崔特和乔奈尔“卷”了出来。
乔奈尔一出包围,克里尔人连忙追赶。这一追赶,原本完美的包围球阵型就被扯得变了形,而任钦正是看准了对方的阵型变化开出的炮。
这第二炮,一下击毁了700架蓝星,42个钢兽以及4艘柯姆舰。
这一炮让黄衣克里尔人差点气炸了肺,当然如果他有肺的话。暴怒之中的他居然疯了似的要不顾一切的毁灭对方的那一艘光行船。不过他的行为被另一个绿衣服的拦住了。绿衣服的克里尔人知道,这次的战斗打到这里算是完败了,失败的因素就在于对方的那一艘奇迹般的光行船。在不知道对方情况的条件下,撤退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撤退可以保存一定实力,可以将人类可能拥有了新的光行船控制系统这个消息带回帝星,没准将功补过不会受到太大的惩罚。
于是绿衣克里尔人一边急需开副主炮进行火力压制,一边后退;同时召回了还在拼命追着生物装甲的柯姆舰和钢兽;最后操控蓝星呈盾牌形殿后。
随着一道蓝光,克里尔人仅剩的可怜部队消失了。
任钦看到敌人飞船闪起蓝光,立刻停止主炮的聚能,动手要发射副炮。但突然想起上一次的战斗中,所有人在这个时候都停止了攻击,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什么宇宙战斗规定或者是什么别的原因,任钦还是停手了。
副船长原本看他在对方闪蓝光时还要攻击时,差点没把舌头咬断,刚想冲上去阻止,就发现任钦停手了。
停手了的任钦仍站在驾驶台前,仔细的盯着敌船,知道对方完全消失后,他才转身看了爱莲一眼,对她勉强一笑,然后砰的一声摔倒在地上,将自己脚下的一滩水砸起,眼睛一闭瞬间就晕了过去。
在朦朦胧胧中,任钦再一次苏醒了,但他却完全没有动,因为全身都酸的难受。
闭着眼睛任钦在心里苦笑了下,这是第几次昏迷了?被外星人绑架,来到古怪的外太空,遇到与地球失散以久的人类,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宇宙战斗。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次昏迷,这让任钦不禁觉得自己一直在做梦。
不过这当然不可能是梦,梦中是不会有那么真实的紧张感的,也不会有如此连贯的生活,最主要的是:梦中自己绝不会浑身酸痛成这样,尤其是大脑不可能像针扎的一样疼。
这种感觉自己以前也有过:在自己第一次进行周五的特别测试时,由于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将到极限和过度用脑搞混了,结果测试完后整整昏迷了7天,醒来后的3天里都不敢用脑袋进行思考,因为一思考就疼得要命。从那时开始就发誓绝不再过度用脑。
十年了,将近十年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任钦心想。
在半睡半醒中不知过了多久,任钦终于勉强的睁开了眼睛。
眼前和上次昏迷苏醒时的景色一样,是由紫色和绿色的细条纹编织而成的天花板。但不同的是,房间里比上一次多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