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相
大丞相的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坐的,也不是一般人敢坐的。那么大丞相和大冢宰、大前疑这些官职有什么不同呢?简单来说大丞相能够开府,开府就是有自己的府署,可以在自己的府邸办公,可以私招幕僚升迁官职。自从想当年三国时期的曹操曹孟德出任大丞相开府议政以来,三百多年来还没有几个人这样做,因为做了大丞相位极人臣,再往上就只能当皇上了。不过后来,朝廷出于恩典,曾经给一些大将功臣加荣誉称号,叫“开府仪同三司”,实际上没有特别实权,说到这里大家大概明白点了,官职再高也只能到朝堂办公,大丞相就不一样,相关的官员还要到丞相府上班做事,听候差遣。
第二天,杨坚瞒过刘昉,私矫诏旨,出任大丞相一职,擅改太子的正阳宫为大丞相府,这一招算是跟刘昉学的。文武百官无不愕然,杨坚要做什么已经昭然若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有的官员就不愿意配合,撒丫子要开溜。哪里走?有禁军侍卫“呼拉拉”一拥而上,弓上弦刀出鞘团团围住。侍卫头子姓卢名贲,金盔铁甲立目横眉,这是杨坚的铁杆亲信,手按刀柄当朝一站,“今日在此尔等听真,欲求荣华富贵就要跟随丞相前往。”——你们不是都来求荣华富贵的嘛,想得到就跟着丞相一块走!于是禁军侍卫簇拥着丞相杨坚,押解着百官前往正阳宫。从此太子的正阳宫更名丞相府,杨坚正式在丞相府开府理政,离着取而代之当皇上只差一步之遥。包括刘昉、郑译从即日起也需要到丞相府上班报道听候差遣,原来他俩给朝廷打工,现在变成了给丞相杨坚打工,你说他俩窝不窝囊?这就是博陵名士李德林出山第一计“铁树开花”。
谁也别怪,只怪昏君周宣帝自己,昏庸放纵人心离散,给杨坚造成了机会,得以用外戚的身份专权。那么说北周国的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忠良吗,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话的吗?当然有,中国历代都有佞臣,但从来也不缺乏忠臣,有一个叫颜之仪的官员,就对故主旧朝忠心耿耿,当庭斥责杨坚等人,“先帝殡天,新主年幼,辅政大臣的重任应该由皇室宗亲来担当。你们各位都是世受皇恩的人,应当首先考虑尽忠报国才是,怎么能把大权送给一个外人呢?我颜某纵然一死,也不敢欺人耳目!”杨坚勃然大怒,你一个小小的读书人吃了什么熊心豹胆胆敢招惹于我,就有心把他做掉。忽然之间杨坚又想起自己初登相位,正是收揽人心的时候,于是强压怒火网开一面,把颜之仪外放到西部边陲。颜之仪是山东临沂人氏,世代为官诗书传家,他个人正直无私享有威名,史书上对他的评价相当之高,怎奈他区区一介书生,难有回天之力。在这里我们不妨多交代两句,到后来杨坚称帝建立大隋王朝,爱惜颜之仪的忠正清廉,把他重新又找回来拜为太守。隋文帝杨坚曾经当朝表扬颜之仪,“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
——国家危难你敢于牺牲性命,关键时分你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古人都难以做到,我真不知如何赞赏你!而后还给予他优厚的奖励。这就叫忠臣孝子人人敬,只要你做一个好人,就是对手也对你钦佩有加。
话说这一日,杨坚端坐丞相府衙,与大智囊李德林正在策划篡位一事。忽然有中军官慌里慌张上堂禀告,“启禀丞相大事不好,有探马急报,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jiǒng)带兵造反,州城府县纷纷相应!”杨坚闻听此言,犹如天打惊雷,直吓得汗流浃背。尉迟迥造反是怎么回事?这尉迟迥是鲜卑族人,一代枭雄宇文泰的亲外甥,一代英主宇文邕的姑表兄弟,征战疆场数十年,五大汗马的功劳。昏君周宣帝在世的时候曾经一口气封了五个皇后,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是正宫,尉迟迥的孙女人家也是皇后,你杨坚在京城为相,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老尉迟统兵在外早有不满。
杨坚上台伊始,对镇守各地的将官也进行过怀柔,能拉拢的拉拢能收服的收服,实在不听从命令的,削夺兵权加以管制,这当中就包括相州总管蜀国公尉迟迥。这里所说的相州是以前北齐国的国都,也叫邺城,就是今天的河北邯郸临彰县,中原腹地六朝古都,是河北有名的文化旅游胜地,三国时期遗留的铜雀台遗址就在这里。想当年英主周武帝一扫中原,把邺城给拿下来,这里就归了北周国了,更名为相州。相州总管尉迟迥久经沙场声名在外,手握重兵数十万,关东地面一半的地盘都属于他的管辖。特别是这老家伙训练出一批特种兵,这些军兵都是挑了又挑选了又选,头戴绿头巾身披锦绣袄,一手盾牌一手砍刀,号称黄龙兵,尉迟迥给他们额外优厚的待遇,这些黄龙兵也敢替他厮杀玩命。
杨坚在长安城当大丞相的同时,老尉迟在相州公开挑起大旗反对杨坚,提出的口号是“清君侧,诛杨坚”,发布檄文晓谕四海,要天下共同起兵相约杀贼。湖北郧(yún)州总管司马消难,四川益州总管王谦首先响应,三方盟约彼此呼应。一时间天下群情激愤,州城府县呐喊助威,大有席卷天下不杀杨坚誓不罢休之势!
军情紧急刻不容缓,杨坚在丞相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调兵遣将分进合击,派七十多岁的老将韦孝宽为行军总管兵马大元帅,统率宇文忻、宇文述、梁士彦、崔弘度、元谐、李询、杨素七大将领,一共八路大军东出潼关,镇压叛乱。当时的季节正值伏天,天气炎热地赛蒸笼,大雨倾盆河水暴涨,各部人马行军迟缓,出兵多日不见进展。另一方面,但闻三州兵变天下骚动,软禁在京城里的周室五王也蠢蠢欲动,这就想里应外合,你说杨坚能不急吗,多年苦心经营的心血眼看着就要功亏一篑!
有道是“屋漏便逢连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正在杨坚心急火燎的时候,又接到前线密报,密报之上写得明白,前线八大将领其中的三位私下接受老贼尉迟迥的贿赂,和叛军互通消息,大有军前哗变的可能。不看此信便罢,一看此信,只气得杨坚头晕目眩毒火攻心,一口鲜血喷洒在地!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