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刘繇等人的加入,孙策就有了大义名分,这个大义名分可不同于袁术给的大义。袁术那个后将军是董卓封的,扬州刺史是自封的,除了四世三公家族之名,袁术还真没有多少拿的出手的东西。而刘繇则不同,无论是在士林还是在市井,刘繇的声望都是极为卓著,而且刘繇可是朝廷明诏册封的扬州刺史,打着他的旗号,孙策就可以毫无压力地进攻吴郡和会稽了!虽然这样做,会有些隐患,但孙策已经有了对策。而在此之前,孙策还有些事情要做。
首先就是整编刘繇的降军。因为孙策攻破刘繇军的时候是在半夜,而且当时刘繇军统兵将领全无,几乎没什么抵抗就被孙策击溃,因此刘繇军的损失也很是微小,两万大军全为孙策所得。但刘繇真的不谙军事,军事的训练在孙策等人看来,那真的是差得没边了!孙策无奈,想要让这些人转化为战斗力,还真是一件很费时间的事。
而第二件事就是,孙策的亲卫军终于可以建立了!按照孙策的想法,这支亲卫军应该以后世特种兵的要求来进行操练。但很明显,这并不现实!就算是以后是那样优越的条件,想要训练出一支特种兵部队也是件历时久远的事情,更何况在古代,而且孙策对于特种兵的训练也是缺乏具体的了解。但这些并不妨碍孙策建立一支精英战队!丹阳,那可就是出精兵的好地方啊!于是,孙策命周泰从刘繇降军中挑选三千家世清白的精壮之士,严加训练,这就是孙策亲卫军的雏形,而周泰则很荣幸地成为孙策亲军的卫队长!
孙策大军休整大半月,时间也进入了兴平二年的五月,孙策率领大军向着吴郡进发!历史上孙策攻打吴郡似乎是在建安元年,孙策却是提前了半年多,而原因就是因为刘繇继续呆在曲阿,丹阳诸县都是纷纷投降,孙策也不必向历史上那样慢慢推进和消化刘繇的影响了!就连太史慈,也比历史上早上近一年投降孙策。
吴郡,属扬州治下。后世说起吴郡,人们都以为孙策打败了严白虎,继而占据了吴郡。其实这话对,但也不对!说对是因为严白虎的确是吴郡最大的一股势力,孙策想要进占吴郡,严白虎那是必然要消灭的!而说不对,那是因为严白虎虽然自称东吴德王,但说到底不过是盘踞在吴郡乌程的一股山贼势力,吴郡是有着太守的,孙策并不可能只剿灭了山贼就可坐领吴郡,他还必须和吴郡太守做个了结。或是赶跑他,或是逼其投降,这样,孙策才能算是占据吴郡了!吴郡的太守也是一个名人,许贡!不错,就是历史上门客将孙策刺杀死的许贡!
孙策任命程普为丹阳郡都尉,率军一万镇守丹阳,而孙策则率领两万大军直扑吴郡而去。吴郡治所是吴县,孙策一路攻到离吴县不远的由拳,才算是遇到抵抗。这一则是因为刘繇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孙策大军所过,与百姓秋毫无犯,对于降将降兵亦是丝毫不追究他们的过去,愿意当兵的收下,不愿意的就放回归田,所以,守城的从将军到士兵,都不愿意与孙策为敌。而在由拳,孙策受到了许贡率领的一万大军的阻击,想必,许贡也是退无可退了!再退那可就是吴县了!
可惜,许贡也不是什么逆天的人物,和孙策交战几次都是大败而归,接着就是紧闭城门,想要死守了!孙策却是没有多少心情和他在这里泡蘑菇,立即指挥全军压上,攻城不过半日,许贡就抵挡不住,率众突围而去。孙策一路追杀,那许贡吓得心胆俱裂,连吴县也不要了,就带着残部直奔乌程,投奔割据于此的山贼大头目严白虎!孙策轻松占据吴县。
占据吴县后,孙策第一时间就去访贤。上次在舒县,他就曾听乔公说过,顾雍就在舒县。孙策带着周瑜、张昭、张纮、吕蒙、陆逊,在打听到了顾雍的住处后,就径直赶了过去。
在顾雍府邸,孙策见到了在舒县一别的顾邵和陆绩,当然,也见到了今年二十八岁的顾雍。
顾雍对于众人的来访很是欢迎,一见面顾雍就笑着向孙策见礼:“这位想必就是‘四为孙伯符’了吧!真是久仰大名!”
“四为孙伯符”?孙策有些疑惑,这是说谁、我吗?我怎么不知道自己居然还有这么一个称号?孙策抱拳,向顾雍见礼:“策亦是久闻先生大名了!”接着又有些疑惑道:“先生所说‘四为孙伯符‘,这是何意?”
顾雍笑着解释道:“雍曾听犬子说过将军,对将军的心怀气魄十分佩服!尤其是将军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实在是振聋发聩啊!呵呵!所以,将军也因此得了一个‘四为孙伯符’的称号!”
孙策恍然,原来问题在于此处。但这“四为孙伯符”,这名号也太难听了吧?比之“江东小霸王”,实在是差得远了!倒是第一次听说这句话的张昭、张纮、周瑜等人,看着孙策的眼光都是满含敬佩!他们已经见识了孙策的很多特异之处,惊讶反倒没有多少!
“策此来,是想请先生出山,助策一臂之力!”孙策向着顾雍深施一礼。
顾雍急忙起身还礼,笑道:“雍听犬子说过将军,对于将军一路南下而来的所作所为,亦是时时关注。将军英姿天纵,器宇不凡,最重要的是将军有着一颗仁义之心,既蒙将军不弃,雍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孙策大喜,扶起顾雍,孙策麾下众人也是一个个喜上眉梢,主公又得一大贤,难道不可喜吗?其实还有一人也很是高兴,那就是顾雍的儿子顾邵。顾邵自从在舒县和孙策相谈之后,就一直视孙策为自己心目中的英主,也一直想要为其效力,顾雍这么爽快就答应投效孙策,未尝没有顾邵总在顾雍耳边嘀咕孙策怎么怎么好的原因。但可惜,孙策说过要等他和陆绩年满十六,才考虑让他们从军,这可得好几年啊!现在好了,父亲就已经投效了孙策,以后自己想要去军营转转,或是给出个主意什么的那可就是方便许多了啊!
孙策收揽顾雍后,就继续率军往东南而去,他要乘势去剿灭严白虎。严白虎虽然只是一个山贼,但却颇有能力,而且手下拥众万余,不可轻视!
孙策率军刚到枫桥,就遇到了严白虎派出来的部队,他的从弟严舆率领的五千大军。但严舆却不是来和孙策交战的,他是奉严白虎之命,前来和孙策议和罢战的。孙策现在的威名已经遍传江东六郡,而且孙策麾下有两万人,是自己的倍余,严白虎自然不认为自己会是孙策的对手,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服软,承认孙策的统领,孙策就不会继续攻打他,因为既然可以兵不血刃地占领吴郡,为何还要妄动刀兵呢?而这样,他严白虎就可以以臣服孙策之名而行割据之实。严白虎想的很好,但孙策的心思却显然不是一般人可以猜度的,更何况孙策对于剿灭严白虎那真的是一点压力都没有。打刘繇,甚至是许贡,孙策都难免给人留下骄横跋扈的印象,因为他们毕竟是有着正式封册的朝廷官员。而严白虎呢,不过一个山贼,剿灭他,士林、朝廷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对孙策大加称赞!正因为如此,当听到有士卒禀报严舆求见时,孙策毫不犹豫的拒绝,接着就率军将严白虎那五千军队消灭,严舆亦是死于乱军之中。严舆带着五千军士而来,一是想要给自己壮胆,二也是想让孙策看看自己等人的实力,让他知道想要打败自己等人,不付出一定的代价是不可能的,而谈和才是最佳的选择!然而,严舆就算是到死也没想到,孙策居然会连面都不见上一面,就直接开打,结果不但自己身死,还把严白虎的势力直接坑掉一半!
消灭完严舆,孙策继续率军挺进,而此时得到消息的严白虎和许贡两人,早就胆战心惊,全无战意,两人一合计,最终决定放弃乌程,率军去余杭投奔许昭。所以当孙策抵达乌程时,只看见满是疮痍的城池而面色沉痛的百姓。见此情形,孙策知道严白虎和许贡撤退时,必然是对乌程来了个大扫荡!对此,孙策自然是怒火中烧,他心中暗暗发誓,日后抓住这两人,必然要取了他们的脑袋!
而得到严白虎和许贡投奔余杭许昭的消息后,孙策就决定大军在乌程休整,暂不进攻。原因就是那许昭在士林和当地的声望都是极高,而且此人品德亦是没的说,绝对算的上是高风亮节,孙策若是贸然前去攻打,必然会遭致士林的一致攻击。历史上的孙策对此是没有办法的,但现在孙策可是有办法轻松解决,只需等待一段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