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孩子树毫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生活的追求,是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孩子最富于理想,最有雄心壮志。作为父母,要爱护孩子那天真?纯洁的对未来的美好理想,并促使他们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对孩子进行理想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历来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有识之士所重视。孟母三迁"?断杼教子",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理想教育典范。
那么,现代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理想教育呢?
J。及时向孩子提出理想要求
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成才,使之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此,必须适时对孩子提出理想方面的要求。
家长在向孩子提出理想要求时,要由浅入深,分层次进行,不能期望太高。比如,中学时期的孩子已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个性开始逐步得到发展,兴趣爱好也已产生,这时家长应该从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多考虑孩子的个性,帮助他们树立带有职业性质的理想。
如果孩子是绘画爱好者,那么就应多从绘画方面提出希望,并视其潜能确立期望值的高低:潜能小的就鼓励他多练习临摹景物?人物;潜能大的就鼓励他做个画家,这是第一层次的理想要求。接下去,家长就要使孩子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需要挂起钩来,使之提高到更高层次,即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的社会理想。就上例来说,家长不能仅仅停留在期望孩子为当画家而发奋练习。而应该教育他懂得学画是为了弘扬人类文化,从而使他更自觉地从社会的要求出发来鞭策自己为理想而奋斗。
2.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有关专家认为,儿童理想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想发展的准备阶段,其特点是孩子把家长的?老师的要求当作自己的理想;第二阶段是生活理想阶段,是孩子在活动中产生了兴趣而憧憬的理想;第三阶段是职业理想出现和开始发展的阶段,随着兴趣的发展,孩子逐步培养起某种爱好,在这个基础上,逐步产生对某种职业的向往;第四阶段是社会理想发展阶段,这是孩子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并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的必然结果,它往往同个人职业理想相联系。
不过,上述理想发展的4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比如,第三阶段孩子的理想多是从本人的爱好和感受出发,从个人的发展出发。很少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家长就要有意识地把社会责任引导提到教育日程,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从职业理想过渡到正确的社会理想。
3.重视理想的舍体差异
孩子理想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男孩子与女孩子的理想就不一样,就是在同龄孩子中,其理想一般也有4个层次:一是具有崇高理想,并在努力为之奋斗;二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三是讲究实惠,追求金钱:四是没有理想。
造成理想水平个体差异的原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为此,家长在进行理想教育时,必须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家长要经常观察孩子有什么样的理想,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理想教育。
从前面提到的4个不同层次的理想来说,如果孩子有了崇高的理想并存为之奋斗,那么家长应以鼓励为主,并积极帮助孩子解决在实现理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果孩子的理想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那就应多同孩子谈谈这种不能实现的理想对人生发展的害处,教育孩子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把远大理想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培养孩子正确的理想观和人生观。如果孩子的理想是只讲实惠?追求利益,家长就要严肃指出这种理想的消极作用。同时,要明确提出健康的理想目标,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理想。如果孩子没有理想,家长就要多讲一些伟人为理想而奋斗的事例。激励孩子进发出理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