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人”
孔子首先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试想一下,在社会之间,人如何立足?最重要的是什么?说到根本就是自我修养和自我意识,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所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实践过吗?这是多么深刻的警语!看当今社会,“谬种流传,误人子弟,特别是言行不一,品学分离者,盖亦多矣!”
孔子又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还不明白吗?年轻人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面要敬爱兄长,谨慎和信实,博爱群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孔子很形象地告诉我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的诚信就像车的辕轴,是行走的关键。每个人都看看自己和周围的孝、敬、信、爱吧!这才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稳定安康富庶的保证啊!
言行一致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君子对自己不严肃、不自重,就没有权威,所以学的东西就不稳固,这也是一种不诚心的表现。所以要以忠诚信实为主。这几句话听起来简单,其实很难。特别是现在,有太多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台上一套,台下又一套,说的与做的完全是两回事,那些装出一副威严面孔,道貌岸然,煞有介事,而内心猥琐,行为卑劣“官老爷”,怎么可能让人民信任和尊敬?所以《论语》中就明确提出了“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行的失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地步!
先升值,后升职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意思是说: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
他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得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
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能够丰衣足食。
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
这个学生矫情,说三条太多了。如果必须去掉一条,您说先去什么?
孔夫子说:“去兵。”咱就不要这种武力保障了。
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要去掉哪个?
孔夫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去食。”我们宁肯不吃饭了。
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从古而今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