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于是打扮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去寻找这个人,当他来到那座山里,看到了那个人——一个老人,他正盘腿坐在一个简陋的小茅屋前的空地里挖着些什么。“听说你是个聪明的人,知道这世上所有的答案,”年轻的国王来到老人的身边说道,“你能告诉我什么时间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吗?”“帮我挖野菜吧,”老人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它的味道不错,你一定会喜欢的。”
国王在老人的茅屋里住下了,每天跟老人一样生活。过了好几天,国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老人的回答。国王生气了,他向老人出示代表自己身份的扳指,指责老人是个欺世盗名之徒。
老人只是笑了笑说:“我早知道你不是普通人,而且我也回答了你的问题,但是你并没有明白。”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呢?”国王不解地问。
“你来的时候我欢迎你,让你住在我家里,”老人回答说,“和我一起劳动、吃饭、休息……”
“你现在的时间,现在做的事,就是最重要的……”
去淘金的人十有八九都是空手而归,而那个摆渡的人倒是发了大财。
金子就在身边/柏柏
某地发现了金矿,想发财的人一窝群地都涌去了。就在他们快到达发现有金矿的地方时,一条宽而深的大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河上没有桥,附近也没有小船,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吧。没有人动。
有人说游过去吧。可这河太宽太深了。
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有一个人灵机一动,往回走买了一只小船,做摆渡之用。过河每人每次三个金币,尽管费用昂贵,可没有一个不上他的船,因为对面有金矿。
摆渡的人不去淘金了,专心他的摆渡去了,因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要到金矿去。
后来呀,去淘金的人十有八九都是空手而归,而那个摆渡的人倒是发了大财。
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你要想获得成功,无论如何,谦虚都是你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封感谢信/冰雨
一个年轻人寄了许多份履历表到一些广告公司应聘。其中有一家公司写了一封信给他:“虽然你自认为文采很好,但是从你的来信中,我们发现你在文法上有许多错误,甚至有一些错别字。”他非常生气,但转念又一想:“对方可能说得对,或许自己在文法及用词上犯了错误,却一直不知道。”
于是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个公司。几天后,他再次收到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被录用了。
赞美,像金钻石,只有稀少而才有价值。
——塞缪尔·约翰逊
赞赏效应/王飙
华克公司在费城承建一座办公大厦,就在大厦要完工时,承包铜器装饰材料的供应商,突然以种种理由停止供应铜材料。由于缺少铜材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工程停下来。如工程不能如期完成,除了要交付巨额的罚款之外,华克公司还要承担信誉上的损失,这对公司以后的发展恐怕比罚款所带来的损失更大。
打电话,对方一味地应付;发传真,对方也不予理睬。由于当初认为大厦的铜器装饰不过只是一个很小的工程,所以,并没有与铜商签订十分严密的供货合同。没想到就是这小小的疏忽,竟然在这节骨眼上缚住了公司的手脚。华克公司决定派卡伍到勃洛克林市,与铜商当面交涉。
第二天上午,卡伍走进了铜商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你知道吗?我在勃洛克林市发现了一个极大的秘密。”铜商瞪大了眼睛,好奇地问:“是什么秘密呀?”
卡伍说:“今天早晨,我翻看电话号码簿时意外地发现,在整个勃洛克林市,只有你一个人叫这个名字。看来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啊!”铜商听后心里乐滋滋的:“我还从来没注意过呢。”于是,他饶有兴趣地打开了办公桌上的电话号码簿:“哈,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呢!”接着,他很自豪地谈论起了他的家世。
等这个话题谈完,卡伍又说:“许多人谈起你的企业都赞不绝口,说同行中你们是设备最完善的一家。”铜商笑着说:“是的,这工厂的确花去了我很多精力和心血,如果你高兴的话,我愿陪你一起去看看。”
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了工厂。卡伍非常专业地指出哪些方面要比别家工厂先进,特别是对几种特殊的机器设备,更是赞不绝口。卡伍的赞赏,使铜商感到遇上了知音,他告诉卡伍,那几台机器是自己用几年的时间研制发明的,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卡伍由衷地说:“我们公司能遇上像你这样既能干又智慧超群的合作者,真是我们的幸运啊!”
铜商执意要请卡伍吃午餐,卡伍也不推辞。餐后,铜商自己先笑了起来,他说:“我原以为我们之间一定会爆发一场口舌之战,我也早已做好了应战的准备。没想到见面后竟然谈得如此愉快。好了,你先回费城吧,我保证你们的订货会准时送到,尽管有人等着出更高的价格要货呢。”
一位心理学家说:“赞赏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得到你肯定评价的人,往往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来满足你对他的期待。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赞赏效应。”
当你对某个人有意见或准备指责他的时候,你不妨试一试赞赏。首先看看你想责备的那个人,还有哪些值得敬佩和赞赏之处,然后真诚地表达出来,把你对他的批评或责备变成一种你对他的期待,并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值得你有所期待的人,你一定会收到比预想的还要好的交际效果。
假的旁边是真的/南嫫
我很喜欢一个电视节目,那是一个让小孩子表现他们聪明才智的节目。好看的主要原因是,在这个节目里,一方可以肆无忌惮地嘲弄另一方,而另一方并不认为自己被嘲弄;一方是10岁以下的孩子,另一方是已经成人的主持人。主持人怎么可能被小孩子嘲弄呢?于是,大部分情况下,看起来是主持人在逗孩子。事实上,主持人确实被小孩子的诚实和聪明嘲弄了。
一次,小孩子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主持人问:“如果你有两块西瓜,一块大,一块小,你会把大的给别人,还是把小的给别人?”
小孩答:“大的给别人。”
主持人问:“为什么呢?”
小孩答:“因为大的我也吃不了。”
精彩。可见这孩子不仅让了梨,还比孔融会想问题。当然,没准儿,孔融也是这么想的。
可主持人竟哀叹道:“唉,还是没明白孔融为什么让梨,要谦让,小宝宝,记住啊,要谦让。”
另一次,主持人问:“有两块巧克力,一块是假的,一块是真的,你怎么分辨呢?”
第一个小孩轻松地回答:“尝一尝。”第二个小孩就不耐烦了,他指指第一个小孩说:“她知道。”
主持人问:“她为什么会知道呀?”
小孩更不耐烦:“她尝了!”
第三个小孩给出了更为惊人的答案。她说:“真的旁边那块是假的。”
刹那间,却见主持人不置可否,相互对视,然后作一脸苦笑状,继续发问道:“那你怎么知道哪块是真的呢?”
小女孩不屑地眨了一下眼睛说:“假的旁边那块是真的。”
这聪明的孩子,真让人感动,她竟然会用逻辑反证。大人到底是否比小孩聪明?该节目又一次给出了答案。
主持人在现场拨通了小女孩父亲的电话,她父亲是一名援藏干部。电话拨通后,主持人一直趴在电话机上跟她父亲讲话,那孩子却像主持人一样,站在旁边听他们对话。大约小女孩觉得主持人实在是忘了主持节目,忘了自己的职责,就主动承担起主持的角色。主持人正趴在电话机上时,小女孩在旁边解说道:“这是很感人的。”现场顿时笑晕了一片,主持人仍然没有反应。
我不禁又担心,我们有如此聪明可爱的孩子,会不会被愚蠢的大人们给硬生生地教傻了?
只要你们想飞,你们也能飞起来。
飞起来的莱特兄弟/佚名
多年前,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农场上,有一位穷苦的牧羊人,他靠替别人放羊来抚养两个年幼的儿子。
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这时,一群大雁鸣叫着从头顶飞过,消失在远方的天际。
小儿子问父亲道:“大雁要飞往哪里,爸爸?”
“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一脸认真地说。
大儿子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该有多好啊!那我就要一直飞到天堂,看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
小儿子也对父亲说:“做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我们就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儿子们说:“只要你们想飞,你们也能飞起来。”两个儿子试了试,并没有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光看着父亲。
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飞了两下,可是也没飞起来。牧羊人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儿子们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且一直不断地努力着。等他们长大以后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简单道理/蓝石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他们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