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考试,朋友便以99分的好成绩排在第一。一位叫小米的女孩以95分的成绩排在第二。
第二次考试试卷一发下来,朋友感到纳闷,当天的试题和第一次的试题完全一样。开始她认为发错了试卷。但监考人员一再强调,试卷没有发错。既然试卷没有发错,朋友也懒得去想,自信地把笔一挥,还不到考试规定时间的一半,试卷便全填满了。朋友把试卷一交,其他应聘的考生也陆陆续续地把试卷交了上去。人人脸上都春风得意,显然,个个都认为自己胜券在握。第二次考试考分一出来,朋友仍以99分不动摇的成绩排在第一。而那位交卷最晚的女孩小米以98分的成绩排在第二。
第三天准时进行第三次考试。
“这次该不会拿同样的题目给我们考吧?”
进考场前,应聘的考生们议论纷纷。
试卷一发下来,考场上顿时开了锅,因为试卷和前两次完全一样!
“安静,安静,大家听我说,这次考题和前两次一样,都是公司的安排。公司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执行,如有谁觉得这种考核办法不合理你可以放下试卷,我们随时放你出考场。”
监考人员把桌子拍得“啪啪”响。
众人一看招聘人员发怒了,只好老老实实低下头去答卷。
这次考试更省事儿,绝大部分考生和朋友一样,根本用不着看考题,“刷刷刷”就直接把前两次的答案给搬上去了。不到半个钟头,整个考场都空了。只有那位叫小米的考生仍托腮拍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时而修改,时而补充,直到收卷铃响才把答卷交了上去。
第三次考分出来,朋友长长舒了一口气。她仍以99分的成绩排在第一。不过这次没有独占鳌头。考生小米这次也以99分的好成绩和她并列第一。但朋友一点也不担心被她挤下来。
第四天录用榜一公布,朋友傻眼了:上面只有小米的名字,她落选。朋友当时就找到总经理办公室,理直气壮地质问他:
“我三次都考了99分,为什么不录用我而录用了前两次考分都低于我的考生呢?你们这种考核公平吗?”
朋友显得异常激动。
总经理笑呵呵地凝视着我的朋友,直到她心平气和才开口说话了。
“小姐,我们的确很欣赏你的考分,但我们公司并没有向外许诺,谁考了最高分就录用谁。考分的高低对我们来说只是录用职员的一个依据,并非最终结果。不错,你次次都考了最高分,可惜你每次的答案都一模一样,一成未变。如果我们公司也像你答题一样,总用同一种思维模式去经营,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吗?我们需要的职员不单单要有才华,他更应该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错漏的人才能有进步,职员有进步公司才能有发展,我们公司之所以三次用同一张试卷对你们进行考核,不仅仅是考你们的知识,也在考你们的反思能力。这次你未能被选用,我实在抱歉。”
朋友哑口无言,羞愧难当地退出了总经理的办公室。
他在长达40年的较量中,一次次奇迹般地将死神击退到墙角。
一株伟大的“植物”/张渊
一个暴雨如注的夜晚,看着窗外无边的雨幕,闻听闪电中夹杂着雷声,我忽然想起了斯蒂芬·霍金,那个终身生活在轮椅上,用孱弱的躯体探索着宇宙、生命中最深奥课题的人。
到剑桥读研仅一年,霍金就被诊断出患了一种绝症。医生对他说,你的身体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部分被病魔攻占,最终会瘫痪成一株“墙角的植物”,而且这种攻占过程只有短短的两年,两年后,你就会彻底枯萎衰亡。然而,霍金却将这种枯萎期推延了20倍。40年后的今天,霍金的身体虽然已确如“植物”,可他的脑袋却依旧生机盎然、长青不衰。霍金的那种对宇宙奥秘无止境的探求,对生命意义孜孜不倦的思索,尤其是身体力行实践生命终极意义的信念和意志,使得他在长达40年的较量中,一次次奇迹般地将死神击退到墙角。
经过长期的研究,霍金指出,太阳系只是整个宇宙中的一个极小的成员,而太阳仅是一颗很普通、中等规模的“黄星”。这样的星系在宇宙中有几千亿个,每一个星系又包含几千亿颗恒星。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则更是小得可怜的一颗“蓝星”。他还举例说,地球就像是一个“气泡膜”,我们人类就如同生活在这个“气泡膜”的表层上。“希望别有人戳破这个气泡才好!”霍金微笑着对观众们“说”。
如果说地球这颗小星球在茫茫宇宙中真是个“气泡”的话,那么,生活在这个“气泡”上的人类又是何等渺小。霍金的譬喻让人真正地感悟到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话的真切含义。气泡似的地球脆弱到经不起一块稍大点的天外陨石的撞击,血肉之躯的人类受不了一颗小砂粒拂进眼里的侵扰,而斯蒂芬·霍金更是这颗脆弱星球上脆弱群体中最弱最无力的一个——全身上下只有三根手指微微能动,只有大脑还没退化成“植物”、“化石”。可就是这么三根萎弱的手指,却叩开了宇宙的神秘之门;就是这颗不甘接受残酷命运安排的脑袋,探究出了人生于天地间的价值所在。斯蒂芬·霍金,这个轮椅上的准植物人,达到了其他千千万万比之强健数百倍的同类所无法企及的生命深度。
面对广袤的宇宙、无垠的历史长河,古往今来的智者们无一不感到自身的渺小,生命的短促无奈,从而变得头脑冷静而清醒,感到自己创下的一点成果算不了什么,人生中的一点风雨坎坷更算不了什么。这些智者中有古代中国的苏轼,现代外国的爱因斯坦、培根,还有今天的霍金。因为感到自身的渺小和生命的短促,他们不愿意被眼前的一点小成就、小坎坷羁绊住前进的脚步,而是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人类前景的开拓工程上去。真钦佩那些无知无畏者的勇气,居然敢以“巨星”“天之骄子”等名号自居,终日吵嚷着,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天上有、地下无的角色。
曾有一位睿智的作家将人喻之为“会思想的芦苇”,霍金其人其行不啻是对这句话最好最形象的注解。不过,这株孱弱的“芦苇”,该是株多么伟大、多么顽强的“植物”啊!
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微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贵重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上帝没这个意思/刘燕敏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天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亲靠出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这个意思。”促使他成功的无疑是那两位贫贱的名人。
从这个故事中,你是否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造化有时会把它的宠儿放在下等人中间,让他们操着卑微的职业,使他们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可是在某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领域却让他们脱颖而出。
在现实生活中,我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有时甚至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其实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微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爱把最贵重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第一块石头,选择了艰难坎珂,懂得放弃享乐,所以它成了珍品,成了石艺的奇葩,只可惜第二块石头,不仅最后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而且成了废物。
两块石头/聂雨丽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依然义无反顾执着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块石头讥讽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观。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尘世之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现在它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块石头拥有的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第一块石头,选择了艰难坎坷,懂得放弃享乐,所以它成了珍品,成了石艺的奇葩,只可惜第二块石头,不仅最后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而且成了废物。
善待自己的最好和最宝贵的药方就是自强不息。
没有什么不能做/佚名
永远也不要消极地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善待自己的最好和最宝贵的药方就是自强不息。路德是一个很不幸又很幸运的人。
路德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但他的父母从来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不安。结果是任何男孩能做的事路德也能做。如果童子军团行军10里,他也同样走完10里。
后来路德要踢橄榄球。因为他发现,他能把球踢得比任何在一起玩的男孩子还要远。路德让人专门为他设计了一只鞋子,参加了踢球测验,并且得到了冲锋队的一份合约。
但是教练却尽量婉转地告诉路德,说他“不具有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并请他去试试其他的事业。最后路德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并且请求球队能给他一次机会。
教练虽然心存怀疑,但看到他这么从容自信,便对他有了好感,因此收下了路德。
两个星期之后,教练对路德的好感更深了,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55码远得分。这种情形使他获得了专为圣徒队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他为他的球队踢得了99分。
其后,在一场关键比赛中,到了最伟大的时刻。球场上坐满了6万6千名球迷。球是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了几秒钟,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但是根本就可以说没有时间了。
“路德,进场踢球。”教练大声说。
当路德进场的时候,他知道他的球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远,是由对方球队的队长踢出来的。
接着,路德接到一个很好的传球,于是他用尽全力一脚踢在球身上,球笔直地前进。但是踢得够远吗?
6万6千球迷屏住呼吸观看,接着终端得分线上的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球在球门横杆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路德所在的队以21比17获胜。球迷狂呼乱叫,为踢得最远的一球而兴奋。
这是只有半只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的球员踢出来的!
“真是难以相信!”有人大声叫。
但是路德只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们一直告诉路德的是他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路德之所以创造出这么了不起的纪录,正如他自己说的:“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我有什么不能做的。”
只有敢于打破自己固有的圈子,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可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青蛙/李哲
一只小青蛙厌倦了常年生活的小水沟——水沟的水越来越少,它已经没有什么食物了。小青蛙每天都不停的蹦,想要逃离这个地方。而它的同伴整日懒洋洋地蹲在浑浊的水洼里,说:“现在不是还饿不死么?你着什么急?”终于有一天,小青蛙纵身一跃,跳进了旁边的大河塘,那里面有很多好吃的,它可以自由游弋。小青蛙呱呱地呼唤自己的伙伴:“你快过来吧,这边简直是天堂!”但是它的同伴说:“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懒得动了!”不久,水沟里的水干了,小青蛙的同伴活活饿死了。
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人生有所造就,就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给自己一片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啊!
把鹰带到悬崖/王新
有一个学电子专业的大学生,毕业时被分配到一个让许多人羡慕的政府机关,干着一份十分轻松的工作。
然而时间不长,年轻人就变得郁郁寡欢。原来年轻人的工作虽轻松,但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他想辞职外出闯天下,但内心深处却十分留恋眼下这一份稳定又有保障的舒适工作。要知道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可是风险也大呀。经过反复思量他仍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将心中的矛盾讲给了父亲;他的父亲听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乡下老人在山里打柴时,拾到一只很小的样子怪怪的鸟。那只怪鸟和出生刚满月的小鸡一样大小,也许因为它实在太小了,它还不会飞。老人就将这只怪鸟带回家给小孙子玩耍。
老人的小孙子很调皮,他将怪鸟放在小鸡群里,充当母鸡的孩子,让母鸡养育合,母鸡果然没有发现这个异类,全权负起一个母亲的责任。
怪鸟一大大长大了,后来人们发现那只怪鸟竟是一只鹰,人们担心鹰再长大一些会吃鸡。然而人们的担心是多余的,那只鹰一天天长大了,却始终和鸡相处得很和睦。只有当鹰出于本能在天空展翅飞翔再向地面俯冲时,鸡群才会引起片刻的恐慌和骚乱。
时间久了,村里的人们对于这种鹰鸡同处的状况越来越看不惯,如果哪家丢了鸡,首先便会怀疑那只鹰,要知道鹰终归是鹰,生来是要吃鸡的。愈来愈不满的人们一致强烈要求:要么杀了那只鹰;要么将它放生,让它永远也别回来。
因为和鹰相处的时间长了,有了感情,这一家人自然舍不得杀它,他们决定将鹰放生让它回归大自然。然而他们用了许多办法,都无法让那只鹰重返大自然。他们把鹰带到村外的田野上,过不了几天那只鹰又飞回来了,他们驱赶它不让它进家门,他们甚至将它打得遍体鳞伤……许多办法试过了都不奏效;最后他们终于明白:原来鹰是眷恋它从小长到大的家园,舍不得那个温暖舒适的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