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断言一根稻草是否曾救活过溺水者,
但我明白仅仅朝那根稻草看一眼就足以中止绝望。
因为事实上,
我们是易冲动的生物,
而不是绝望的生物。
在你紧张匆忙的生活中,哪怕每天拿出很少的一点时间多读几页书,多学习一点实用的知识,多留意一些别人平时不在意的事情,不经意间,你的积累也许就能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
为自己挖一口井/郝洪亮
两个小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熟了。
突然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左边山上的和尚仍然不见踪影。右边山上的和尚决心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等他来到左边山上的庙里之后,不禁大吃一惊,因为他的朋友竟在练太极拳,而且精神很好,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练拳的和尚带着右边山上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一个月前井口终于冒出了清水,我也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自己挖一口井呢?在你紧张匆忙的生活中,哪怕每天拿出很少的一点时间多读几页书,多学习一点实用的知识,多留意一些别人平时不在意的事情,不经意间,你的积累也许就能在关键时刻助你一臂之力。
改变人生的一步/佚名
这天,河北省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机耕路上,突然出现一辆高档越野小汽车,把村子里的人吸引出来。
小汽车在村口停下来,从车上下来三个人,其中一个头戴贝雷帽、身穿T恤衫的中年男子问围上来看热闹的村民:“你们想不想拍电影?谁想就请站出来。”他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着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
这时候,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站了出来,大声说:“我想去!”她长得并不漂亮,一对单眼皮,脸蛋儿红红的,透出一股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与淳朴。
中年男子盯住女孩,问:“你会唱歌吗?”
女孩大大方方地回答,说:“会啊!”
中年男子说:“那你现在就唱一个。”
“行!”女孩开口就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她还一边唱歌—边扭动腰肢,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因为她唱得实在不好听,不但唱走了调,还唱到一半时就忘了后面的歌词。
出乎众人意料,中年男子抬手一指,说:“好,就是你了!”
这个在人群里勇敢地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的女孩子叫魏敏芝,她十分幸运地被那个中年男子——着名导演张艺谋选中。两个星期之后,魏敏芝进入剧组担当了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这部影片荣获了第5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影片在全国发行放映之后,魏敏芝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名人。7年后,她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的编导专业,最近又参演了一部上下集的电视剧《夜的童话》,而她本人也担任了此片的副导演……
如果魏敏芝当初没有勇敢地站出来,也许她现在仍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
100个新兵站成一排,长官一个也不认识。但如果有一个新兵勇敢地站出列,那么长官和大家都会记住他。这个理论被西方社会学家归结为“站出来才被看得见”。
有些特长虽然不伟大,不高贵,但是它照样可以让我们享受一生。细化它们,并张扬它们,你的自信便一点一滴地渗透出来。
细化自己的特长/王国华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入学典礼上,校长每年都要向全体师生特别介绍一位新生。去年,校长隆重推出的,是一位自称会做苹果饼的女同学。大家都感到奇怪:怎么只推荐一个特长是做苹果饼的人呢?最后校长自己揭开了谜底。原来,每年的新生都要填写自己的特长,而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诸如运动、音乐、绘画等,从来没有人以擅长做苹果饼为卖点。因此,这位同学便脱颖而出。
这真是一位聪明的学生。我想,如果当初她填上“擅长厨艺”,结果会怎样?肯定不会像“做苹果饼”这么打动人心。其实,那些填写运动、音乐、绘画的,可能也就是会打打羽毛球、吹吹口哨或者画几笔素描。但是,他们不敢那样写,非要用一个大而笼统的概念把自己的特长掩盖起来。细细打量,这背后更多的是心虚。而细化自己的特长,则显示出一种天真的可爱和拙朴,同时也是一种自信。我的一位朋友在求职时,在简历“有什么特点”一栏中写道:“说谎时容易脸红。”这比起那些自称“从不说谎”的人来,要真诚得多。有些特长虽然不伟大,不高贵,但是它照样可以让我们享受一生。细化它们,并张扬它们,你的自信便一点一滴地渗透出来。
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划家的世界,唯有那些做事有秩序、有条理的人,才会成功。
最有价值的十分钟/龙际礼
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舒瓦普向效益专家艾维·利请教“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艾维·利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请你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
舒瓦普用了5分钟写完。艾维·利接着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对于你和你公司的重要性的次序。”这又花了5分钟。艾维·利说:“好了,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最重要的,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至你下班为止。如果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在做最重要的事!”艾维·利最后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你刚才看见了,只用10分钟时间——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爱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就给我多少。”
一个月后,查理斯·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课。5年之后,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人们普遍认为,艾维·利的方法功不可没。
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无法超越某些限度。如果能对准备工作尽量做到慎重研究,心中对事情的轻重缓急有数,虽说不一定能够成功,但至少可以将能力作更大的发挥。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划家的世界,唯有那些做事有秩序、有条理的人,才会成功;而那些头脑混乱,做事没有秩序、没有轻重缓急的人,成功永远都和他擦肩而过。
曲折的人生之旅、坎坷的事业征程上,人们负重前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压力和负担。
把重负变梯子/纪广洋
这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精心策划的户外培训项目。
在一处有深沟、陡渠、梯田的地势落差较大的沂蒙山区,某合资企业专门策划的户外培训正在进行。这次参训的人员不多(三男一女),而且是相互隔离,逐个逐个单独进行的。发给每个参训者一大捆粗细有别、长短不一的木材(大约20公斤),他们从临时设在半山腰的培训营地出发,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一道道的梯田和沟渠,把木材送到对面半山腰的指定地点。
结果,在训练结束之后的评比中,只有那位女士顺利过关——她用的时间最短,她流的汗最少,几乎没有任何创伤(三位男士皆有程度不同的跌伤或创伤)。
原来,这位瘦弱无力的女士背着那捆重重的木材走出那间帆布营房没多远,就急中生智,将缠绕着木材的麻绳解开,然后用石块将麻绳砸成一截一截的,再把那些长短不一的木棍儿,绑扎成一架简易的梯子。这样一来,重重的木材捆就变成了一种有用的攀爬工具。原来的重负一下子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给她一种如虎添翼的快感和信心。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发明,既轻易又迅速地走下和攀上。那些高高的梯田和深深浅浅的沟渠(有些较窄的沟渠,直接架上梯子就走过去了),非常顺利地到达了指定目标。成为以弱克强、以智取胜的又一典范。
曲折的人生之旅、坎坷的事业征程上,人们负重前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压力和负担。具体到某种工作和劳动,更是如此,如何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地化压力为动力,化曲折为神奇,化坎坷为阶梯,尽可能轻松自如地超脱、进取、快速成功,成为个人和团体的企望与追求。该项培训活动以及那位聪明女士的做法,是否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启发和参照?
天道酬勤/张安臣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儿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主席都钦佩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见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我认为无氧登山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作为无氧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峰顶,就必须学会清除杂念。
登山者的发现/刘燕敏
有位叫蒙克夫·基德的登山家,在不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过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并且最终登上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他的这一壮举于1993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过去,不带氧气瓶登上乔戈里峰是许多登山家的愿望。然而,自1881年有人携带氧气袋登上这座山峰以来,一百多年过去了,还没有一个人扔掉过它。因为一旦超过6500米,空气就稀薄到正常人无法生存的程度,攀登者在这个高度每前进一步都必须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上十几分钟才行,想不靠氧气瓶登上近8000米的峰顶,确实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可是,蒙克夫做到了,这位美籍印度人为了实现这一夙愿不断摸索,最终他发现了无氧登山运动的奥秘。在颁发吉尼斯证书的记者招待会上,他是这样描述的:我认为无氧登山运动的最大障碍是欲望,因为在山顶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感觉到需要更多的氧,作为无氧登山运动员,要想登上峰顶,就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欲念愈多,你的需氧量就愈多。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为了登上峰巅,为了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必须学会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光想不做只能是空想,只有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只有行动才能梦想成真/佚名
人都是有理想的,理想的好处是能增加人对生活的热情,使我们在接受考验的时候,还能为了理想而勇敢地面对。然而,除非我们以理想为基础,然后付诸行动,否则,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是难以实现的。
有个落魄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你,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又过了几天,他再次出现在教堂,同样重复他的祈祷。如此周而复始,不间断地祈求着。
终于有一次,他跪着说;“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终身奉献,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传来一阵宏伟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老兄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故事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可笑过之后却不得不令人反思,生活中渴望天上掉馅饼这种荒唐事的人并不少见。这些人沉湎于梦想之中,希望有一天梦想能变成现实。但事实上,这些人永远不会实现梦想,原因很简单,光想不做只能是空想,只有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另一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行动的重要性。一个穷和尚和一个富和尚同住在一个偏远的地方。
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一个小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租船沿长江南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走?!”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真正的机会不是停留在幻想上,坐等其成。
真正的机会/伊凡
有一位名叫西尔维亚的美国女孩,她的父亲是波士顿有名的整形外科医生,母亲在一家声誉很高的大学担任教授。
她的家庭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她从念中学的时候起,就一直梦寐以求地想当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她觉得自己具有这方面的才干,因为每当她和别人相处时,即使是生人也都愿意亲近她并和她长谈。她知道怎样从人家嘴里“掏出心里话”。她的朋友们称她是他们的“亲密的随身精神医生”。她自己常说:“只要有人愿给我一次上电视的机会,我相信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为达到这个理想而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什么也没有,她在等待奇迹出现,希望一下子就当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
西尔维亚不切实际地期待着,结果什么奇迹也没有出现。
谁也不会请一个毫无经验的人去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且节目的主管也没有兴趣跑到外面去搜寻天才,都是别人去找他们。
另一个名叫辛迪的女孩却实现了西尔维亚的理想,成了着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辛迪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她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她不像西尔维亚那样有可靠的经济来源,所以没有白白地等待机会出现。她白天去做工,晚上在大学的舞台艺术系上夜校。
毕业之后,她开始谋职,跑遍了洛杉矶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是,每个地方的经理对她的答复都差不多:“不是已经有几年经验的人,我们不会雇用的。”
但是,她不愿意退缩,也没有等待机会,而是走出去寻找机会。她一连几个月仔细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北达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欢北方。但是,有没有阳光,是不是下雨都没有关系,她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她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动身到北达科他州。
辛迪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最后在洛杉矶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个工作。又过了五年,她终于得到提升,成为她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