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是由上帝注定的,而你成为什么则是你献给上帝的礼物。
千万不要贩卖灵魂/卡莉·费奥瑞娜
记得有一天,在教堂,母亲给了我一个小盘子,上面有一条谚语。在我整个童年时期,我将那条谚语摆放在房间的小书桌上,今天还可以把那个盘子拿给你们看。上面写着:“你是什么是由上帝注定的,而你成为什么则是你献给上帝的礼物。”
这句话至今仍然对我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毕业时获得了中世纪历史和哲学专业的学位,如果你们有一份需要关于哥白尼或者问世纪欧洲僧侣知识的职位,那就非我莫属了。然而这一职务市场并不太大。我当时计划去读法学院,并非因为这是我一生的梦想,而是因为我相信别人期望我如此。既然我意识到永远成不了母亲那样的艺术家,那么至少我应该成为父亲那样的律师。这样,我改行去读法律学院。在最初的三个月里,我几乎夜夜不成眠,每天头痛欲裂。至今我还能确切地告诉你,在一次回家时,在父母的浴室中,一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这是我的生活,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切由我掌控!我走下楼,对他们说:“我要退学。”
从某个方面说,我应该给我的父母颁发奖章。当时是1976年,他们很有可能会说:“啊,那么,你就结婚吧。”相反,他们说道:“我们担心你永远无所作为。”我花了些时间说服他们。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为一家经纪公司工作,当时的头衔不是“副总”,而是“接待员”。我接听电话、打字、整理文档,这份工作我干了一年。此后,我去了意大利,为意大利商人和他们的家人教授英文。我发现我喜欢商业贸易,喜欢它的实用,它的速度。即使这不是我的目标,我还是成了一个商人。
我喜欢挑战,一开始为自己选择的职业生涯,恰好是在美国最受男权控制的行业。不久我就意识到,这家企业中的很多人,都不是我感兴趣的人。
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我的老板向客户介绍我时,板着脸说:“这是卡莉·费奥瑞娜,我们这儿的小妞。”我笑着,尽力讨好客户,在会面结束后我找到老板,说道:“以后再也不许这样对我。”
在工作初期,我参加了一个项目,当时称作“管理发展计划”。那是一种强化项目,我被中途扔进一堆已工作相当长时间的男性销售经理当中,他们认为应该给我点颜色瞧瞧。当一位客户前来拜访时,我们本来决定一起吃午餐,趁此机会向这位对我的业务非常重要的客户介绍我。会面前一天,我的一位男同事对我说:“瞧,卡莉,非常抱歉,我知道我们早已计划好了,但是这位客户在华盛顿特区有一家最中意的餐厅,他们非常希望去那家餐厅,因此我想你可能不能跟我们一起去了。”“为什么这样?”我问道。那家餐厅叫做“董事会议室”,是一家脱衣舞夜总会。实际上,它当时非常有名,因为在那里工作的年轻女人都穿着完全透明的洋娃娃睡衣,当客人吃饭时还会在桌子上跳舞。
客户要去那里,因此我的男同事也得去。我考虑了大约两个小时,记得我坐在女厕所中想:“天哪,我怎么办呢?”最后我走回来,说道:“好吧,我希望不会让你们不太舒服,但是我想我无论如何都要一起去。”
现在,我必须告诉你们,当时我害怕得要死。那天中午到了,我必须得去“董事会议室”会见我的客户,我认真地挑选了自己的服装,穿上自己最保守的套装,提着一个类似荣誉保护罩的公文包。坐进出租车后,当我告诉司机我要去的地方时,他猛地转过头,说:“你是在开玩笑吧?”我想他认为我是那家餐厅的新雇员。
不管怎样,我终于到了,下车后我长吁一口气,正了正我的领结,走进了大门。你们可以想像得出我进门后见到的,一边有一张长长的吧台,在我正前方有一个舞台,我的同事们正坐在房间另一边,舞台上正有演出,我必须沿着舞台才能走向他们。我走了过去,我看起来完全像一个傻瓜,坐下后,我们开始进餐。
现在,这个故事有两种结尾。一个是,我的男同事们从此再也没有这样对我;但是另一种结局是,令我至今为止仍感到欢欣鼓舞的是,整个午餐期间,他们不断尝试让那些穿着透明睡衣的年轻女孩在我们的桌上跳舞。每一个女孩子都过来了,看着眼前的情形,说:“一直跳到这位女士离开。”
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当你们挑战别人对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工作的观念时,他们可能试图贬低或侮辱你。这一切可能是发生在阴暗的角落里的小打小闹,也可能是在世界大舞台上的轰轰烈烈。你们可能花一辈子的时间来憎恨这些测试;或者,你们也能从中奋发起来。人们的观念和恐惧可令他们渺小,但无法让你渺小;人们的偏见可以贬低他们——但无法贬低你。心胸狭窄的人以为他们能够决定你的价值,但是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价值。
卡莉·费奥瑞娜:前惠普女CEO,知名度不亚于美国第一夫人。
就像倒着走路的小恐龙,有一天也派上了用场,倒着走的脚印会麻痹敌人。
背后的一只眼睛/栖云
事情是这样的:一名中文系的学生苦心撰写了一篇小说,请作家批评。因为作家正患眼疾,学生便将作品读给作家。读到最后一个字,学生停顿下来。作家问:“结束了吗?”听语气似乎意犹未尽,渴望下文。这一问,煽起学生无比激情,他立刻灵感喷发,马上回答说:“没有啊,下部分更精彩。”他以自己都难以置信的构思叙述下去。
到达一个段落,作家又似乎难以割舍地问:“结束了吗?”
小说一定勾魂摄魄,叫人欲罢不能!学生更兴奋,更激昂,更富于创作激情。他不可遏止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接续、接续……最后,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断了学生的思绪。
电话找作家,急事。作家匆匆准备出门。“那么,没读完的小说呢?”学生问。
作家莞尔:“其实你的小说早该收笔,在我第一次询问你是否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结束。何必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该停则止,看来,你还没能把握情节脉络,尤其是,缺少决断。”
决断是当作家的根本,否则绵延逶迤,拖泥带水,如何打动读者?
学生追悔莫及,自认性格过于受外界左右,作品难以把握,恐不是当作家的料。
很久以后,这名年轻人遇到另一位作家,羞愧地谈及往事,谁知作家惊呼:“你的反应如此迅捷,思维如此敏锐,编造故事的能力如此强盛,这些正是成为作家的天赋呀!假如正确运用,作品一定脱颖而出。”
当止不止不好,但想象丰富非常重要。两位作家,两种认定方式,各有千秋。
就像倒着走路的小恐龙,有一天也派上了用场,倒着走的脚印会麻痹敌人。转过身来,谁都有大吃一惊的一面,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眼睛寻出金来。
微软需要的不光是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还需要那些有勇气和毅力的人。
五次敲开微软之门/唐维东
有个找工作的年轻人来到微软分公司应聘,金发碧眼的洋总经理一时没反应过来,因为公司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见总经理疑惑不解,年轻人便用不娴熟的英语解释说自己是碰巧路过这里,就贸然进来了。总经理听清后颇感新鲜,心想莫非对方真是个人才?便笑着说那今天就破例一次。
面试的结果却出乎意料。对总经理来说这是他在微软任职以来所经历过的最糟糕的一次面试。年轻人的中专学历与微软所要求的本科学历不符,他对软件编程也只略知皮毛,对于总经理提出的许多专业性问题,年轻人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根本就回答不上来,面试中双方几次陷入僵滞的尴尬局面。
面试结束,总经理显得很失望,他对年轻人说:“要知道微软公司人才荟萃,从高级管理到专业技术人员,都堪称业界精英,微软的大门不是能够轻易叩开的。”正当总经理要回绝他时,年轻人说:“对不起,这次我是因为事先没有准备。”总经理认为他只是找个托词下台阶,便随口说道:“那好,我给你两个星期时间,等你准备好了再来面试。”
回去后,年轻人去图书馆借了计算机编程专业的书籍,然后足不出户在家昼夜苦读。两周后年轻人果然又去见总经理,总经理没有想到对方竟真会再次前来面试,但他想还是要兑现当初的承诺。第二次面试,年轻人对总经理提出的相关专业问题已基本能应付下来,不过他仍没有通过面试,因为凭他的编程知识与微软所要求的软件工程师水平相差实在太悬殊,但在总经理眼里,两周时间里能有如此进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面试结束后,总经理建议性地问道:“不知你对微软的其他岗位是否感兴趣,比如销售部门?”年轻人接受了建议,可是对于销售他却一窍不通,于是总经理又给了他一周时间去准备。
离开微软后,年轻人去书店买了一些关于营销的书籍,又埋头苦读一周。可令人感到晦气的是,一周后,年轻人虽然在销售知识方面进步不小,但他仍没能通过面试。无奈之下,总经理只能歉意地摇头并问年轻人,为何你偏要应聘微软呢?年轻人的回答令总经理大出意外,他说:“其实我并非只想应聘微软,我也知道微软录用人时的苛刻条件,我只是想哪怕不行,好歹也积累了一定的应聘经验。”总经理哑然之余,不乏幽默地说那我就多给你几次增长经验的机会。结果为了应聘,年轻人总共在微软面试了五次,前后共用去两个多月的时间,而总经理也破天荒地给予一个普通的中国小伙子五次机会。
在第五次面试时,年轻人没有回答任何问题,因为当他第五次跨进总经理办公室时,总经理已经对他宣布,其实在第三次面试时他就已经成为微软的一员了。见中方副总经理疑惑不解,洋总经理解释说,我发现他接受新东西的速度非常快,这说明他是一个有发展潜质的不可多得的人才,尽管他没有本科文凭,但微软将来的希望就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而且五次应聘他都没有退缩,这说明他很乐观,心理很健康。他还勇于尝试,敢于接受挑战,不放过哪怕百分之一的机会,这说明他有强者的素质。微软需要的不光是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还需要那些有勇气和毅力的人。
不久,年轻人就得到了微软的重点培训。这是个故事吗?不,这恰恰是发生在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真实的应聘小插曲。在此事件中完全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只要其中一方的观念是保守消极的,事情就会被搞得面目全非,甚至根本就不会出现。
每天去做一点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这就是养成自觉行为的黄金定律。
做你不喜欢做的事/杰可·霍吉
我是一位长跑爱好者,每天早上我都会做5公里慢跑。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我的晨跑总是坚持着。其实开始时,情况并不如此。
我曾经十分厌恶早起,每天早晨我都赖在被窝里为早起作着激烈的思想斗争。我总是使出吃奶的劲头,才勉强把自己从被窝里拽出来。真的,你也许会有同感,早上在床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如此让人珍惜,很多次我都又迷迷糊糊地打上几个盹儿。我也同样不喜欢跑步,尤其是长跑,我觉得它又艰苦又乏味,还会让人腰酸背痛。因此,对我来说,一大早起床跑步,对我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那么,我,这个最坚持不下去的懒虫,究竟是如何转变成今天的长跑爱好者呢?
答案需要追溯到我的祖父那番改变了我一生的教诲。祖父告诉我说,为了成为一位“行动者”,一定要做到自律。他解释道,不论我做什么,也不论我多么努力,如果我不能做到掌握自己,那么,将永远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这便是祖父的“梦想者”与“行动者”学说的核心思想,即:克己自制。
祖父引用他最喜欢的名人马克·吐温的一句话,来解释如何做到克己自制:“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心里并不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这就是养成自觉行为的黄金定律。”祖父把这叫做“磨炼法则”,并鼓励我说,我只要能够坚持一个月,我一定能把自己改造成行动者。我听从了祖父的建议,并选定了晨跑这件对身体有好处但对我来说是那么艰苦的差事,开始亲身实践祖父的“磨炼法则”。
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苦差事呀。虽然我知道长跑益处多多,但我仍然讨厌它。我的身体状况很差劲,从家门口到40码开外的信箱,往返一趟就让我气喘吁吁了。我确实是需要某种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可我一定也不愿意选择长跑。于是,长跑便成了一件不折不扣的、每天都必须做的、不感兴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