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贻,1930年出生,北京人,我国现代杰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陈念贻的童年是在战火纷飞中度过的。7岁时,正逢“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当时日本飞机天天来轰炸,爸爸妈妈带着他躲进了防空洞。
一次,炸弹在陈念贻家不远处炸了一个大坑,死了不少人。不久,日军就占领了他的家乡,他们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无奈之下,爸爸妈妈只好带他逃到乡下,生活越来越苦。
他问爸爸:“为什么中国人总受外国人欺负?”
爸爸说:“因为中国人不懂科学,不会造飞机大炮,没有武器保卫国家,所以便受人欺负。”
听了爸爸的话,陈念贻想:长大了要做个科学家,让中国人也会造飞机,那该有好呀!
一些为小朋友写的科学家传记第一次让陈念贻知道了科学家都是刻苦用功的人,他想:我也要用功学习!
陈念贻12岁那年,哥哥以优异的成绩被辅仁大学化学系录取了,他拿几个玻璃瓶,在家里做化学实验。
陈念贻看着看着,就入迷了。那简直像变魔术一样,亮晶晶的铁钉子,扔进瓶子中不一会儿就被水一样的盐酸溶化了,坚硬的钢铁变得无影无踪了,还冒出一种气泡,充进气球里就成了“氢气球”,会自己飞到天上去。明明是一瓶“红墨水”,加了两滴碱溶液就变成了“蓝墨水”了。
在哥哥做实验时,他也跃跃欲试,想动手做实验,但因他太小,哥哥怕出危险,不许他动手做。
于是,陈念贻就着迷似地看化学书。从这些书里,他知道了化学不仅“好玩”,而且用处大得很!造飞机用的铝和镁,开飞机用的航空汽油,都要靠化学方法来制得。
这时,陈念贻又想起挨日本飞机轰炸的事,所以,他立志长大做个化学家,要炼铝、炼镁,并学会制造汽油,整天和神奇的化学打交道成了他的梦想,他要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
就这样,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初中、高中化学课程,还学了不少化学游戏知识。他凑了几个空墨水瓶、汽水瓶,向哥哥姐姐要了点硫酸,又用过年大人给的“压岁钱”买了一点石灰、碱和几种药液,心爱的化学实验就在煤球炉子上开始了,他真是太高兴了!
为了实验,他想了不少土办法:没有石蕊试纸,就用凤仙花、牵牛花代替,它遇到酸、碱也能变颜色;没有天平,就用马粪纸、铁丝造一个,听说一分钱的铝币是1克重,所以1分钱就成了他的砝码了;用碱加石灰加水,可制氢氧化钠,加1块铝币就能冒出氢气;他还用碱加石灰造氢氧化钠,加花生油煮成肥皂……
就这样,陈念贻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家里书不够了,星期天一清早,他就带块窝窝头,到8里以外的图书馆看书、抄书。
图书馆管理员看他爱读书,有时还借几本书让他带回家读。
有一次,姐姐的朋友来家里玩,她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她看到陈念贻这样喜爱化学,就带他到北京大学化学系旁听。
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还送一些化学药品给他做实验,他觉得自己真成了小“化学家”了!
可是不久以后,他渐渐懂得,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化学家,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北京大学化学系图书馆有一屋子化学书,大部分是英文、德文、日文撰写的,中文书没有几本,他不懂外文,根本没法读。
还有,化学中也有些理论需要学会微积分,不然根本就不懂,可他不但不懂微积分,连代数、几何还没学好呐!
这时陈念贻才明白,不学好中学各门课程,就不能成为大学生,更不用说当化学家了!
16岁的陈念贻,下决心用1年半时间自学中学课程,然后考大学,当一个“真正的”化学系学生。
17岁那年秋天,陈念贻真的考取了清华大学化学系。经过4年苦读,他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真的研究起炼铝来。这可是他儿时的梦想,那时正是我国解放后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红年代,我国第一个炼铝厂正在兴建,他在老科学家指导下,为我国炼铝工厂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
当我国第一个喷气式飞机工厂顺利投产的消息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时,陈念贻感到儿时的梦想真的实现了!于是,他积极投入到祖国轰轰烈烈的建设中去,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实现儿时美好的梦想。
心得·启迪
兴趣是发明的前提,知识是发明的老师。陈念贻从小出于对祖国的热爱,萌发了要造飞机报效祖国的意愿。长大后,由于他对化学的痴迷,真的走上科研岗位,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他的经历表明,只要有一种远大的目标,再加上持之一恒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