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5年的冬天,电学界传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德国科学家克莱斯发现了电震现象”。原来,克莱斯把一根铁杆放入潮湿的玻璃瓶子里,然后用金属线把摩擦起电产生的电荷,引到铁杆上,他本意是想看看,电荷是否能储存到瓶子里,可是当他无意碰了一下铁杆时,竟被震昏在地。这一次实验被人们称为“莱顿瓶实验”,人们也因此对电产生了全新的认识,使世人第一次知道了电的威力。
富兰克林对此实验非常感兴趣,也开始作一些电学实验。有一次,他把几十只莱顿瓶联在一起想加大放电量,可是给他帮忙的妻子一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的金属杆,只听到“轰”的一声响后,一大团火花闪过,妻子被电击倒在地,这次意外使富兰克林深深认识到了电的威力,当时的一幕,也常常显现在他的眼前。经过查阅大量有关雷电的资料后,他心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雷电绝对不是什么气体爆炸(在当时普遍认为雷电是一种气体爆炸),一定是一种放电现象,只是当时他没有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证明这个推论。
后来,富兰克林特意把这个想法写成了一篇论文,寄给伦敦的科学家——自己的好友科林逊。科林逊在为他的研究成果高兴的同时,特意向英国最高科学机构——皇家学会推荐了这篇文章。可惜的是,由于当时的富兰克林在电学界名不见经传,他的这篇论文并没有引起学术权威的注意。
但是,富兰克林毫不气馁,在科林逊的帮助下,他常常把自己在实验中的新发现告诉科林逊,两个人总是互相交流。在1751年,他还与科林逊一起出版了论文集《电学实验集》,这是近代科学史上第一本系统的电学理论着作,出版后很是畅销,富兰克林的名字也逐渐被人们所熟悉。
富兰克林知道,要想证明自己的理论,最有力度的就是用事实说话,可是怎样才能证实闪电就是电的本质呢?有一天,他看到孩子们在风中放飞的风筝,忽然想到,如果在雨天用风筝来作一个实验,大概会有所发现吧。
于是,在一个阴云密布的夏日,眼看暴风雨即将来临了,富兰克林和儿子威廉一起用一大块丝绸手帕做了一只大风筝。风筝是菱形的,风筝的十字骨架上绑了金属丝,便于导电。父子两个人带上风筝和一只莱顿瓶,准时向野外走去,富兰克林的妻子再三叮嘱两个人要小心,早去早回。
父子两个人很快来到了野外,父亲拿着风筝,儿子拿着线,还不住地问父亲:
“爸爸,可以放了吧!”
“孩子,别着急啊,得等到雷电再响些才能效果好些!”富兰克林镇静地告诉儿子。
过了一会儿,狂风大作,雷声隆隆,团团乌云压向天边,富兰克林赶紧把风筝掷向天空,大声喊到:“儿子,快跑起来。”
威廉在旷野中拼命地奔跑起来,狂风卷起风筝,飘飘起伏,升到空中,紧接着大雨倾盆,雷雨交加,父子两个人很快就淋透了。富兰克林很是兴奋,他追上儿子,接过风筝线,拉着他躲进一座废弃的破房子里避雨,然后又掏出一把铜钥匙,系在了风筝线的末端。
儿子很是不解,问道:“爸爸,这是干什么啊?”
“这个铜钥匙吗?是用来阻挡上面流下来的电,用它可以把电流导到瓶子里去。”
说完,富兰克林又往装有水的莱顿瓶中插入一条铜线,浸入水中一半,又留在瓶子外面一半。
然后,富兰克林兴奋地说:“孩子,一会儿我们就能把电导入瓶子中带回家去了。”
说完,父子俩抬头望去,只见风筝已穿进了云层,闪电雷鸣阵阵,但是风筝却什么反应也没有。
儿子禁不住很失望地说:“爸爸,恐怕我们这次又白费工夫了吧?”
“别担心,孩子,我们再等等看吧!”
突然,一道剧烈的闪电划过,风筝线仿佛被什么拉动了一下,富兰克林的手中也有了一丝麻的感觉,他轻轻地去触摸了一下铜钥匙,倾刻之间,钥匙上闪现了一串火花。
“哎呀!”富兰克林忍不住叫了起来,“太好了,儿子,我被电击了,雷电就是电啊!”
父子两个人忘记了浑身上下已被雨淋透了,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家里后,富兰克林立即走进了实验室,把莱顿瓶和他已设计好的电铃连结起来,他高兴地对威廉说:
“快去把妈妈喊来,让她也来分享我们的喜悦吧!”
一家三口焦急地等在实验台旁,当富兰克林按动电铃的开关后,一阵悦耳的铃声响了起来。威廉拉住妈妈的手,高兴地说:
“妈妈,爸爸的研究终于成功了!”
这以后,富兰克林又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收集雷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都表明雷电同电机产生的电荷是完全相同的。富兰克林没有忘记把这个喜讯告诉给远在伦敦的朋友科林逊。
没过多久,风筝实验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科学界。富兰克林在电学方面的理论,至此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的有关电学方面的着作引起了学术权威们的重视,被译为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在全欧洲得到了公认。
心得·启迪
富兰克林以非凡的智慧和为科学献身的勇气,证实了雷电并非什么气体爆炸,而是一种放电现象,从而揭开了雷电的实质。富兰克林的成功是经过辛苦的劳动才获得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路可走,只有勇于攀登,不畏艰险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