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企业不明晰,自身发育不充分,缺乏在全国乃至更大市场竞争的实力和能力依据2005年颁布的《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要以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为发展重点,以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和文化企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格局,推动我省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然而截止到现在,在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行业中,我们尚稀缺在全国具有行业影响力甚至领导力的企业。文化产业大省的核心企业一定是要走出去的,核心企业的匮乏也同时使文化产业名牌战略难以着落,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
湖南广播影视集团(GoldenEagleBroadcastingSystem,简称:GBS)无疑是湖南文化产业的核心企业,从收入上说,旗下湖南卫视的广告是12亿,快乐购的销售额是12个亿,经济电视台的收入约4亿左右,再加上集团的其他的方面的收人,集团总收入达27亿左右。从行业影响力与领导力而言,湖南卫视已仅次于央视,雄居地方台之首多年。从文化品牌产品来说,“超级女声”、“快乐大本营”等一系列品牌绝对做到了家喻户晓,称之为品牌轰炸绝不为过。
GBS的发展不仅使自身进入了国内文化产业一流企业之列,更成为湖南文化产业的展示平台与销售平台,对湖南当地旅游、出版、娱乐、动漫等众多行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体现了核心企业的产业价值。
陕西文化产业核心企业的缺失不仅体现在规模上,陕西文化产业的主流企业普遍具有产品组合和赢利模式单一,市场领域狭窄,对新业务的承载能力薄弱等特点,这反映出企业的自身形态发展尚不充分,难以引领整个产业走向持久的增长与辉煌。
核心企业对一个产业的发展是具有关键作用的。不能想象没有微软、IBM、苹果的美国电子信息产业,不能想象没有派拉蒙、华纳兄弟、迪斯尼的美国影视娱乐产业,不能想象没有SONY、任天堂、南宫米、SoftBank的日本电子游戏产业,不能想象没有大众、梅塞得斯奔驰的德国汽车制造产业……核心企业在产业链建设、产业带辐射、技术创新、人才吸附、市场开发等方面都具有约定性的意义。文化产业目前已经呈现高投人,高产出,高增长、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没有实力雄厚、企业形态健全、管理与技术先进、创新与市场营销能力卓越、核心竞争力明确强劲的核心企业,这一产业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观。
2.资源、市场分割,缺乏整合力量文化产业涉及面广,过去分属不同的系统管理,在各级又对文化资源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能力,这种历史遗存形成了在文化资源方面,属地开发、各自利用的现象较为突出,在本地不同地区、部门、行业和企业各自为政,将文化资源和品牌据为己有,各自规划开发、各自宣传利用,导致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整合度低。在市场开拓方面,无序竞争、自毁品牌的问题时有凸显,这样最终不仅影响到经济效益,而且使品牌形象受到损害。在项目交流方面,单打独斗、互不相干的状况依然存在,缺少项目之间的配套和联动。
同样以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为例。GBS目前是一家跨媒体、跨行业经营的大型传媒集团。集团下辖十个电视频道(其中两个上星频道):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金鹰卡通卫视、时尚(购物)频道、湖南经视综合频道、湖南经视都市频道、湖南经视生活频道、湖南娱乐频道、湖南影视频道、湖南公共频道、湖南潇湘电影频道;一个电影子集团:潇湘电影集团;五个广播频率: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经济频道、文艺频道和新闻频道,湖南经济电视台金鹰955频道;三家公开发行的报刊:湖南卫视下辖的卫视报刊社(《湖南广播电视报》、《天下情》杂志)、湖南经视下辖的《法制周报》;一家综合性新闻网站:金鹰网;十几家全资或控股公司。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电广传媒,被业界称为“中国传媒第一股”。旗下天娱等公司巳经摆脱地域和传统传媒产业的限制,利用数字电视、卫星直播电视、IPTV等技术的发展进身新的产业延伸领域。
在湖南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GBS正积极向卡通产业、电视购物、数字电视总平台、新媒体、影视大片生产、湖南国际会展中心场馆招商领域拓展。
目前,一个以长沙世界之窗、长沙海底世界、湖南国际影视会展中心、湖南国际会展(中心)酒店、湖南金鹰城置业有限公司为产业链的金鹰影视文化城正在中国的南部崛起;而以湖南卫视为标志的精品频道品牌;以电广传媒为标志的资本运营品牌;以金鹰影视文化城为标志的产业经营品牌;以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为标志的节庆活动品牌已经成形。年轻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正通过优势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以稳健的步伐迈进现代国际传媒的世界大拜口0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不能依据市场规律向优势企业集中,这从根本上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则。虽然产业状况如此,但毕竟在现有的交通、物流、信息传播、技术变革等现实中,在资本的赢利冲动与成本的最小化原则驱动下,文化产业市场已经不可能封闭,强势企业的跨区域、跨行业经营巳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潮,资源、资金、渠道、人才、品牌向优势企业集中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于是现实的分割格局与产业发展的融合需要就形成了强烈的矛盾,由此成为企业做强做大的瓶颈,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3.产权机制和管理机制还不能实现完全实现市场化产权机制与管理机制是市场经济下资源与生产要素配置的手段,它直接关系着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流动,使用效率与监管。因此采用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的企业在资源与生产要素的使用结果上往往是有很大不同的。
不论是创新能力的建立与提高、人才选择与培养、市场的开拓与占有、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品牌管理、战略发展,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以市场化的产权机制和管理机制作为内驱力。
湖南广电集团毫无疑问是中国广电产业最具创新能力和最为市场化的企业,湖南广电在体制改革、产业化经营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湖南广电集团是中国第一个把传媒的产品当做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的地方广电集团。正是因为这样市场化的基础,才可能诞生“超级女生”、“快乐男声”这样的名牌产品,才可能打造出身家过千万的李湘、汪涵这样的名人员工,才能吸引黄健翔这样的央视名嘴加盟。正是有这样的内涵,也才承载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梦想。
对比而言,目前陕西文化产业中民营企业的力量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还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而主流企业当中大部分带有比较明显的行政企业特点,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所体现优胜劣汰,优不能延伸,劣不能退出,于是整个产业就不能焕发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4.目标市场不明确,市场开发盲目,不能形成合力产业的发展一定是要以市场来体现的,而市场一定是指向人群。对于任何市场来说,一定是有市场的核心人群,市场的延伸人群,市场的边缘人群的。没有这样的清晰的市场认识和定位,其市场的开拓和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盲目的。
对于陕西的文化产业发展,我们总之着眼于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资源的优势上,也就是说我们着眼的是我们有的。可是市场的着眼原则是别人所需的,有人有不能构成市场,有人要才构成市场,基于市场也能形成供应、企业、进至产业。那么陕西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人群是哪些人?延伸人群是哪些人?边缘人群是哪些人?他们在哪里?如何捕捉这些人群?他们有哪些需求?他们的消费能力是否能承载陕西文化产业的宏大梦想?
湖南文化产业的目标人群是十分明确的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的核心消费群都集中于青年人群,湖南长沙已经成为中国流行文化的重要源地。
调査数据显示16岁-25岁的人群对文化娱乐的消费支出最为强劲,这一人群中甚至有将可支配收人的60%-70%用于文化娱乐消费的狂热成员。同时,这也是文化娱乐消费中最为活跃的人群,最习惯文化消费,最能带领消费潮流的一群。抛开广告收人不计快乐女声”仅手机短信收人就高达亿元,这就是手机“拇指族”创造的市场奇迹。试想如果“快乐女声”的核心受众远离这一人群,还有没有可能产生这样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四华商报社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探索《华商报》是由陕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城市生活报。1997年以前,由于报纸定位与市场存在一定距离,报社亏损累计近千万元。1997年6月,报社调整了领导班子,将报纸定位为综合类城市生活报。报纸改版之后,在办报思路、经营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很快打开了市场。目前,报纸日发行量稳定在近60万份,2007年广告收入突破5亿元,5.35亿元的经营收人创历史新高。2004年至2007年,在全国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主办的四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华商报》均人围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20强,排位依次为第16位、第3位、第4位、第3位。
2000年,我们依托《华商报》成立了华商传媒集团,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包括《华商报》及参与经营的相关报刊的广告经营代理、印刷和发行配送业务,以及华商网等网络媒体运营管理。目前,集团直接或间接控股公司9家,包括:西安华商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华商数码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黄马甲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西安华迅直递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华商圣锐广告有限公司、吉林华商传媒有限公司、沈阳华祥广告有限公司、西安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沈阳辽一网络有限公司等,集团还参股了辽宁新闻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三六五网络有限公司。2007年,集团实现总收人17亿元,净利润达到2.65亿元,上缴税金近2亿元,净资产约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