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大园区(基地)-曲江文化产业示范区。依托丰厚的盛唐文化资源和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法门寺文化景区、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和曲江不夜城文化旅游商贸街区、曲江-大雁塔盛唐文化街区等的建设,壮大旅游、影视、演艺等优势产业,着力打造曲江文化品牌,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争当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高新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西安地区的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重点发展数字传媒与出版、影视及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交易、研发设计、数字化版权交易、数字娱乐等创意产业领域,着力打造唐延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经开区印刷包装产业园。依托人民日报社西安印务中心、香港招商局西安物流中心、万裕高科文化产业园等已建和在建项目,精心打造出版、印刷、包装、创意设计、物流运输等体系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印包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使之成为我国西部印刷包装产业基地。
——产瀑生态文化产业园。依托挖掘生态、文化、旅游等资源,充分发挥欧亚经济论坛、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以广运潭景区、世博园创意PARK、国家湿地公园等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休闲、金融商务等产业,着力打造传统与现代、生态与产业相融合的国际性文化产业示范区。
3.五大特色产业带——临潼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带。依托秦兵马俑、秦始皇陵、唐华清池等历史文化古迹和骗山、渭水等自然山水环境,加快建设仰韶文化、秦文化、唐文化园区,发展文化旅游、温泉度假、休闲疗养等产业,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努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品牌。
——城墙景区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带。依托丰厚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内涵,按照文物保护与文化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加快实施“皇城复兴计划”,加大对明城墙景区和顺城巷、护城河、环城公园以及碑林博物馆、湘子庙等周边资源的开发,实现历史人文景观旅游和现代都市商务观光游览的融合,着力打造文化、商贸、旅游产业聚集区。
——秦岭北麓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产业带。依托天然密集的生态、文化、宗教等资源,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协手共建,加大对翠华山、王顺山等生态旅游景区,楼观台、南五台等宗教名胜,关中民俗博物院、户县农民画、集贤古乐等民俗民间艺术,汤峪、太平峪、上王农家乐等休闲度假场所的建设开发,精心打造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在秦岭北麓形成生态旅游、文化观光、休闲度假的文化产业聚集带。
-周秦汉唐遗址文化产业带。依托沣镐遗址、秦阿房宫、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挖掘周秦汉唐遗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精心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带,不断提升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都城隍庙回坊西五台民俗文化产业带。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思路,加大对都城障庙、回坊民族街区、大清真寺、西五台等文化景区的规划与开发,精心打造集传统民俗文化、穆斯林民族风情、地方风味小吃等特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带,展示古都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4.六大重点行业——影视业。依托曲江影视、西安电视台电视剧艺术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光中影视、电广传媒等民营影视公司的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重大影视题材立项、建立影视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奖励优秀影视作品等方式,优化影视剧本创作环境和拍摄制作条件,开发影视衍生产品,全力打造影视剧创作、拍摄、生产、发行的产业链,扩大影视作品的产能,提高我市影视产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文化旅游业。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自然生态等资源,发挥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热点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艺术表演、休闲娱乐等特色产业,满足中外游客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采取政府引导、多方融资、民间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发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提高文化旅游业的产业附加值。
——现代传媒业。依托市属各新闻媒体、西安地区主要互联网站,推动纸质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合作、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使主流媒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传媒业跨越式发展。鼓励社会资本进人政策允许的传媒领域,鼓励传媒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采取拍卖、招标等方式,盘活户外广告资源,借助网络、移动电视等新媒介,增加广告服务形式,培育壮大广告产业,不断提升现代传媒业的整体实力。
——出版与印刷包装业。依托西安出版社、西安电子音像出版社和西安地区丰富的出版资源,整合力量,实现出版业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推出一批品位高雅、市场前景好的出版物精品。加快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园、西安图书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造出版、设计、印刷、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使其成为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一创意策划与设计业。依托高新、经开和西安地区的人才、科技优势,整合内、外智力资源,培育一批创意策划人才,大力发展创意策划与设计咨询业。充分发挥西安市创意设计企业、艺术院校、研究机构的作用,培育发展建筑设计、制造设计、包装设计、工艺设计等产业,壮大城市规划设计、园艺设计、色彩设计等新兴业态,不断提升西安创意、策划、设计、咨询业的整体水平。
——文化会展业。依托曲江国际会展中心、陕西国际展览中心、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等专业展馆的平台,加快曲江会展园区建设,着力培育发展文化会展产业。发挥西部文博会、东西部贸易洽谈会的品牌优势,精心办好动漫游戏、工艺美术、金石书画等区域性大型文化会展活动,广泛开展各类对外文化交流展示活动,努力把西安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文化会展中心城市。
三加快发展西安文化产业的建议和对策
要进一步加快发展西安文化产业,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需要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创新体制,尽快理顺文化产业工作机制文化产业是一个涉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休闲娱乐等领域的朝阳产业,具有公共服务功能和产业发展特点。从产业属性和管理归口来看,应由政府来承担具体职能,目前由宣传部主抓文化产业的工作机制明显不顺,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建议市上尽快研究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归口管理部门,以便更好地统筹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的作用,坚持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分开,切实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职能,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要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功能,为市场主体健康成长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建议邀请西安地区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和宣传文化系统中对文化产业有深人研究的领导、专家和文化名人,组成西安市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咨询服务。
2.深入调研,健全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一是梳理并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结合西安市实际,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性配套税收和财政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制定支持文化产业园区企业、基地重点企业的经济政策,加大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用足用活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规划,出台鼓励将旧城区、旧工业区改造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参与旧城区、旧工业区的改造,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三是建立和完善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护市场机制,建立版权侵权举报制度,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多措并举,培育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要尽快研究制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政策。在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投人的同时,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放文化资本市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人文化产业,把社会投资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重要渠道,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支持和引导西安地区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为文化产业提供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为文化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试点业务,支持和引导担保机构为中小文化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积极拓展利用国际国内资本的方式和空间,开拓与境内外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和企业巨头的多种合作,大力引进国内外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加大文化产业利用国内外风险投资的力度。
4.重视人才,加快文化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继续加大对西安本地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创新用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重奖西安市文化产业领域各门类的核心人才和领军人物。充分利用西安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优势,加强与文化企业、行业协会等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中高级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国内外高端文化人才的引进和交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对文化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代理、数字艺术软件、网络游戏开发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引进力度。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加快文化人才的交流互动,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国内外高级文化人才投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发挥高端人才的创新能力、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优化西安文化产业的人才结构。
5.打造精品,加大自主文化品牌的营销宣传力度充分挖掘整合西安历史、文化、旅游、科技等优势资源,丰富文化产品的形态和内涵,精心打造一批反映时代特征、展示文化内涵、体现西安特色,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自主文化品牌,提升西安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大西安文化品牌的营销宣传力度,通过实施西安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构筑海外营销网络,利用网络、国外代理商、直销、合作经销等多种手段,为西安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开辟途径。精心策划行之有效的品牌营销宣传活动,选择知名文化产品参加巡演、巡展、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活动,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选准文化出口重点地区和战略地区,在出口文化产品的同时,积极介人国际国内文化产业的分工体系,并努力在分工体系中提供原创性文化产业内容。
6.勇于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依托西安科技、人才优势,加大对动漫、网络游戏等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研发推出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抢占文化产业的制高点。运用髙新技术对传统文化企业进行改造创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效能,提升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文化产业形态和产品体系创新,顺应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大力开发休闲娱乐类文化产品,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文化服务。深人挖掘西安优势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休闲、文物观赏、影视制作等文化产业上下游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