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八年十一月廿七日。內閣抄出。本日奉 上諭。內閣侍讀學士鍾佩賢奏臬司責任綦重未宜輕授一摺前因曾國藩覆奏直隸臬司史念祖人尚明白可望陶成令器當諭曾國藩俟該臬司到任後隨時查看於造就人才之中實寓慎重刑名之意茲據鍾佩賢奏稱與其查看於後貽誤已多曷若審慎於前所全不少等語所奏亦不為無見史念祖著即開缺以原官留於直隸交曾國藩差委俾資學習如能諳練公務即由該督隨時奏聞至所請軍營保至藩臬人員查非科目出身及曾任實缺道府者仍令先補道府查看稱職由該督撫奏明後列單請簡之處著吏部妥議章程具奏欽此欽遵。抄出到部。查臣部內選外補人員。下至佐貳起。上至道府為止。至若藩臬等官。臣部並無選補班次。遇有缺出。均由 特旨簡放。自軍興以來。論功行賞。往往以投效之人。不數年而保至知府。不數年而保至道員。獎勵已極優渥。乃復有保以布政使題奏。以按察使題奏者。初則破格以勵戎行。繼遂相習而為風氣。無論其褒獎之過於冒濫。而以 皇上特簡之權。臣下皆得指名保薦。不惟名器太輕。而揆諸政體。亦覺未洽。雖由軍營崛起者。其中不無奇特之才。究之全才不可多得。長於韜略者。未必長於治略。善於治兵者。未必善於治民。查臣部奏定章程。知縣題調要缺。軍功初任人員。不准請補。原恐其初登仕版。於煩要遽難勝任。以一知縣補缺。尚宜鄭重如此。矧藩司為錢糧統宗。臬司為刑名總匯。國計民生。關繫甚鉅。而以折衝禦侮之儔。強居其任。既非素所講習。安能經理裕如。今該侍讀學士奏請由軍營保布按兩司人員。查非科目出身。及曾任實缺道府者。仍令先補道府。欽奉 諭旨。交臣部妥議章程具奏。臣等公同商酌。擬請嗣後各省督撫暨統兵大臣如有勞績保案。仍應按照章程。不准保記名請 簡。及指項題奏等項名目。其從前已請以藩臬記名題奏者。查該員如未曾任實缺道府。無論其是否科目出身。及曾任丞倅州縣等官。均請准令戴用原銜。一律先補道員。以資練習。其中係本有省分人員。仍准留於原省。本無省分人員。俟領咨赴部時。由臣部籤掣省分。均以道員歸候補班酌量補用。俟得缺到任後。再由各該督撫詳加察看。如果留心民治。實能稱職。准該督撫出具考語。將該員等可否升用之處。奏明請 旨。如有不能稱職之員。亦應隨時奏請罷黜。毋得遷就徇隱。遺誤地方。至鹽運司一項。從前如有保奏記名者。擬請照此辦理。如蒙 俞允。即請 旨飭軍機處將從前保舉記名藩臬運司各員。開列清單交部。由臣部查明並未曾任實缺道府各員。行文各該督撫詳細查明該員等出身履歷三代年貌籍貫及歷保官階。造具清冊報部。以憑照章辦理。所有遵 旨議奏緣由。謹繕摺具奏。是否有當。伏乞 皇上聖鑒訓示。
甘肅新疆保案請從寬核議疏光緒四年
左宗棠
竊維治亂安危。雖關氣數。而撥亂反治。扶危就安。則必人事有以致之。人事既盡。雖氣數之天。亦退處於無權。而旋轉之機。始有可驗者。所謂干戈起而文法廢。文法廢而人才出。人才出而事功成也。安常習故時。刀筆筐篋之士。奉行例案。亦可從容各奏其能。至事故疊生。則非其人其材。不足以當之矣。天之生才不易。人之應運非偶。古今以奇才異能著聞。而大名盛業。足重當時傳於後世者。亦有幾人。苟能補救世局。卓然有所表見。即不得謂非一時之選。然即此已不易得。矧時會方殷。待人而理。需才之亟且眾。如今之陝甘。甚於各省。今之新疆。又甚於陝甘。豈可刻以相繩也。將營廣廈。須購眾材。將合囗力。必呼邪許。不蓄三年之艾。何以治七年之疾。不挈舊識侶伴。何以為萬里之行乎。將士遠道從征。勞苦過於內地。又皆昔時謫戍之鄉。其於役也艱矣。其稱名也又非甚美。所以爭赴前行。矢效死力者。感 朝廷豢養之久。體念之深。兩次 允頒部款。又適當征軍待發之際。將士懷忠抱愨。急於赴敵。求紓 宵旰憂勤。是其明效。論功請獎。何獨不然。近來保案過多。臣亦何嘗不以浮濫為慮。特用兵日久。戰事又多。保獎稠疊。既不容已。則奏咨兩案。不得不寬。局外雖詫其多。局中則猶覺其少也。溯維同治五年二月。欽奉 諭旨。從前南省勇丁以甘肅地方瘠苦多不願往若將調赴甘肅勇丁酌增餉銀若干或再將員弁勇丁之從征西路者變通章程從優保舉當可樂於從事益加奮勉等因欽此。臣入關度隴。奉以周旋。罔敢失墜。軍行寒苦荒瘠之區。復當兵燹之後。物產既絀。陸運又極艱難。正餉外須分途設局。採運軍火軍械糧料草束棉衣單袷巾履。以及軍中必需之件。非別籌經費採運不可。非別籌津貼不可。客軍餉需。由各省給領者。越境以後。該各省只囗照舊供支額餉。餉數本薄。軍糧馬乾駝乾為數極微。萬難敷衍。又非由臣別籌津貼不可。是甘肅新疆與各內地情形。本不相同也。採運勞費。既與各省內地懸殊。而又非人不理。非才不辦。則勞績之優絀。亦因之有異者。勢所必至。部臣意在示限制。拔真才。致多駮斥。是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也。外間之礙難遵照。理有固然。揆諸重內輕外之常經。外僚自應恪遵部議。以收和衷之益。漢臣諸葛亮所謂賞罰臧否不宜異同也。臣於部章。固不敢堅持異論。然遵照辦理。實苦窒礙難行。伏懇 天恩飭下吏部兵部。甘肅新疆保案從寬核議。照甘肅現行州縣補缺部章。酌予通融。以廣蒐人材。期收實效。但令拔十得五。於時局必有所裨。部臣於外省彙保各案。奉 旨交部議奏者。按照新章。分別准駮。本其職分所當為。至已奉 旨允准。見諸施行。部臣但當欽遵辦理。不可再加指駮。否則部章轉尊於 綸綍。事近顛倒。實非所宜。恐啟下陵上替之漸。往代封駮之事。以黃門給諫任之。亦緣階遠秩卑。非若親近大臣。地偪勢疑可比。故令制御史風聞言事。給事中主封駮。秩仍五品。可覆按也。唐臣顏真卿謂朝廷紀綱須共存立。臣故不能無言。應懇 飭下部臣。一囗熟思審處。以免自干咎戾。伏候 聖裁。臣因部章難遵。體制宜慎起見。據實陳明。伏候 皇太后 皇上聖鑒訓示施行。
鄂省員缺久懸請變通辦理疏咸豐七年
湖北巡撫胡林翼
竊查湖北軍興以來。吏治廢弛。已非一日。各郡州縣。被擾較廣。丞倅牧令。或陣亡殉難。或參劾病故。中間院司迭更。道途梗塞。每一缺出。未能隨時詳報。均由該管道府暫委代理。兼以文卷燬失。並不能查其因何出缺。及出缺日期。年復一年。無從清理。現在懸缺既多。為時又久。大兵之後。望治孔殷。必得賢有司休養生息。寬猛兼施。方與 國計民生。兩有裨益。然或人地相宜。而格於定例。一經遷就。位置稍失其當。即施展莫稱其才。臣胡林翼於上年敬陳兵政吏治之要。請 飭部臣暫勿拘臣文法資格。容臣分別委署。以試驗而期實效。奏蒙 俞允在案。臣等即於接見屬員時詳加察訪。於各員優劣。一一存記。復同司道商搉再四。實無合例可補之員。而員缺空曠。或五六年。三四年不等。若不變通辦理。轉恐貽誤地方。查例載。知縣以上官員。題補缺出。升調兼行。聽候督撫酌量具題。此外應行調補之缺。均令該督撫照例於屬員內對品改調等語。至簡缺請補。例有輪班補用。又何項缺出。以何項人員擬補之文。立法至周至善。原不容絲毫紊越。然此特為無事時言之。若湖北地方。迭經兵燹。通計丞倅州縣。懸缺至二十九員之多。歷時至五六年之久。現在揀發即用大挑軍功保升各員到省。多在出缺之後。實缺人員。除新選外。僅存二三員。而歷俸三年者尤少。此不能不斟酌變通。礙難照例之實在情形也。所擬各員。或現經委署。缺分適當其人。或才略較優。量移方盡其用。人地均屬相宜。惟於調補請補之例。多有不符。但員缺久懸。地方緊要。在朝 廷設官分職。有一缺即有一員。在臣等器使因材。補一官當收一效。且一經補定。此後循序輪流。即可輪班挨補。至各員調補之後。仍當隨事隨時。察看甄別。臣等固不敢存私意於前。尤不敢設成見於後。此外候補人員。尚有班次在現擬各員之前。及前後相等者。或人地未宜。或才力未逮。應再另行察看辦理。據藩司馬秀儒臬司羅遵殿會詳前來。臣等公同覆核。謹將各該員調補請補與例不符。及湖北現在難以照例辦理各緣由。據實陳明。伏乞 皇上天恩。飭部核議。如蒙 俞允。各員中有應送部引 見之員。俟楚省軍務告竣。再行照例給咨。除各員履歷。另繕清單。咨部查核。臣等為員缺相需。因地擇人起見。是否有當。謹合詞具奏。伏祈 聖鑒訓示。
請變通外吏迴避章程疏同治十二年
湖南巡撫王文韶
奏為外官迴避章程。於祖孫父子一條。未盡允當。擬請酌量變通。以重倫紀。恭摺仰祈 聖鑒事。竊查吏部奏定迴避章程。內開祖孫父子。自道府以至佐雜。各省現任及候補試用各員。如非同官。令官小者迴避。係同官。祖孫父子名分攸關。無論補缺到省先後。應令其子其孫迴避等因。歷經遵辦在案。臣嘗詳思其議。竊有未安。夫所謂名分攸關者。誠以父不可避子。祖不可避孫。倫紀至重。初不係乎官階之同異也。今同官者。既以名分攸關而不論其先後之次。不同官者。又若名分可略而但計其大小之殊。是子孫以貴而加於祖父。祖父以賤而屈於子孫。苟為孝子慈孫。必將蹙然有所不忍。即臣等忝膺疆寄。遇有此等案件。亦往往不能無動於中。在部臣定章之始。亦謂內則父子。外則君臣。在家則以父為尊。在朝則以君為重。 國家設官。大小自有定分。不得盡以父子之恩。掩君臣之義也。臣因兼權其輕重。而量議其變通。凡各省督撫藩臬。以及 特旨簡放之道府大員。 朝廷擇人而任。簡擢斷自 宸衷。人臣無所容心於其間。若此者以 君命為重。應遵照章程。令其祖其父之官小者迴避。至道府以下。銓選各缺。並隨時揀發分發。從前指省留省各員。按班固有定章。而受職非由 特簡。若此者以天倫為重。應准於赴部註冊之日。自行陳明。無論官階大小。概令其子孫迴避。似此等酌量變通。凡為人臣為人子者。庶幾理得心安。於君親之間。兩無遺憾。臣愚昧之見。是否有當。伏乞 聖鑒訓示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