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二两) 附子(二两炮) 甘草(一两炙)上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热频服之。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肘后痛下。有心下牵急懊痛六字。)(程)心中痞。即胸痹也。诸逆。如胁下逆抢心之类。邪气独留于上。则心悬痛。枳实以泄痞。桂枝以下逆。生姜以散气。
(尤)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
(鉴)心悬而空痛。如空中悬物。动摇而痛也。用桂枝生姜枳实汤。通阳气破逆气。痛止痞开矣。
潘氏续焰云。悬者悬阁之义。不在胃。而悬留于腹胁间也。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外台。载仲景伤寒论。心下悬痛。诸逆大虚者桂心生姜枳实汤。方同。)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枚徐沈尤枚作两外台有炙字)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千金桂心三物汤 治心下痞诸逆悬痛。
桂心(二两) 胶饴(半斤) 生姜(二两)上药切。以水四升。煮二味。取三升。去滓。内饴。分三服。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鉴)心痛彻背。尚有休止之时。故以栝蒌薤白白酒加半夏汤平剂治之。此条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连连痛而不休。则为阴寒邪甚。浸浸乎阳光欲熄。非薤白白酒之所能治也。
故以乌头赤石脂丸主之。方中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别无他顾。峻逐阴邪而已。李 曰。心痛在内而彻背。则内而达于外矣。背痛在外而彻心。则外而入于内矣。故既有附子之温。而复用乌头之迅。佐干姜行阳。
大散其寒。佐蜀椒下气。大开其郁。恐过于大散大开。故复佐赤石脂入心以固涩。而收阳气也。
赤石脂丸方(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千金。必效。文仲。范汪。经心录等同。)蜀椒(一两一法二分外台作二分) 乌头(一分炮) 附子(半两炮一法一分外台作一分) 干姜(一两一法一分外台作二分) 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外台作二分)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
不知。稍加服。(千金。名乌头丸 用乌头六铢。附子蜀椒各半两。注云。范汪。
不用附子。崔氏。用桂半两为六味。)外台云。此方丹阳有隐士。出山云。得华佗法。若久心痛。每旦服三丸。稍加至十丸。尽一剂。遂终身不发。
九痛丸 治九种心痛。(外台。引千金。名附子丸。徐本。标附方二字。
沈同。程云。非仲景方。并是。)附子(三两千金用二两) 生野狼牙(一两炙香千金用生野狼毒四两外台同) 人参干姜 巴豆(一两去皮心熬研如脂) 吴茱萸(各一两千金用干姜二两)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
皆主之。忌口如常法。(冲。赵本。作肿非。)(程)九痛者。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案以上。见千金本方主疗。)虽分九种。不外积聚痰饮结血虫注寒冷而成。附子巴豆。
散寒冷而破坚积。野狼牙茱萸。杀虫注而除痰饮。干姜人参。理中气而和胃脘。相将治九种之心痛巴豆除邪杀鬼。故治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冷气上冲。皆宜于辛热。辛热能行血破血。落马坠车。血凝血积者。故并宜之。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论一首、脉证十六条、方十三首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 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脉经必下。有下部闭塞大五字。千金同。千金。作此虚寒气从下向上。赵。脱当字。)(尤)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以阴加阳。脾胃受之。则为腹满。设不满则阴邪必旁攻 胁。而下闭谷道。为便难为两 疼痛。然其寒不从外入。而从下上。则病自内生。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故不当散而当温。
(程)若寒实。则用后条温药下之也。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玉函病者。作伤寒。去下。有宜大承气汤五字。)(沈)此以手按。辨腹满虚实也。按之不痛。内无痰食燥屎壅滞。即知虚寒而满。当以温药。若按之痛。乃以外手。而就内结食痰燥屎。则知内实。是可下之。而又以舌黄验定虚实。若舌有黄苔。即是湿热内蒸。为未经下过。必须下之。则黄自去。而胀满自除。舌无黄苔。是近虚寒。又非下法矣。
(魏)无形之虚气作痞塞。
则按之无物。何痛之有。倘挟有形之实物为患。如宿食在胃。疝气在少腹等是也。按之有物。
阻碍于脏腑之侧。焉有不痛者乎。是于按之痛否。以决其虚实之法也。
张氏伤寒集注云。中胃按之而痛。世医便谓有食。夫胃为水谷之海。又为仓廪之官。胃果有食。按必不痛。试将饱食之人按之痛否。惟邪气内结。正气不能从膈出入。按之则痛。又胃无谷神。脏气虚而外浮。按之亦痛。若不审邪正虚实。概谓有食。伤人必多。又按者轻虚平按。若不得法。加以手力。未有不痛者。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脉经。减下。更有减字。)(徐)腹满有增减。则非脏真粘着之病。所以得阳即减。得阴加满。故曰此为寒。当温药。
(程)腹满不减。故用承气下之。此腹满时减。则寒气或聚或散。当与温药以散其寒。
案金鉴云。此篇无治虚寒腹满之方。当与温药之下。当有宜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十四字。必是脱简。阅伤寒论太阴篇自知。此说觉未允焉。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徐沈尤金鉴。躁作燥。今从之。)(徐)痿者。黄之黯淡者也。
(尤)痿黄。脾虚而色败也。气不至故燥。中无阳故不渴。气竭阳衰。中上已败。而复寒结于上。脏脱于下。何恃而可以通之止之乎。故死。
案程魏以躁为阴躁。不可从。本条不言腹满。而徐注以为虚寒腹满。未详然否。脉经以此条。列于呕吐下利篇似是。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尤)寸口脉弦。亦阴邪加阳之象。故胁下拘急而痛。而寒从外得。与趺阳脉弦之两 疼痛有别。故彼兼便难。而此有恶寒也。
夫中寒家善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程)云寒则面惨而不和。今发热色和。则寒郁于肺经。而为热也。
(鉴)中寒家。谓素有中寒病之人也。
(尤)阳欲上而阴引之则欠。阴欲入而阳拒之则嚏。中寒者。阳气被抑。
故喜欠清涕出。发热色和。则邪不能留。故善嚏。
(魏)此诸证俱为外感寒邪者言也。外感寒邪。于胀满病何与。以胀满病。其中亦有内外合邪者。故必明辨乎外中寒之证。所以为内中寒之应也。
案千金。此次一条云。凡觇病者。未脉望之。口燥清涕出喜嚏欠。此人中寒。乃接下条。连此条而为一条。知此条为下条欲嚏不能者发耳。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原注)一云。痛。千金。作腹中痛。)(尤)中寒而下利者。里气素虚。无为捍蔽。邪得直侵中脏也。欲嚏不能者。正为邪逼。既不能却。又不甘受。于是阳欲动而复止。邪欲去而仍留也。
(沈)阳和则嚏。而欲嚏不能。乃阴寒凝滞于里。所以肚中痛也。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程)瘦人。虚弱人也。若绕脐作痛。必有风冷。有谷气着而不行。瘦人未可剧下。而反下之。则风冷之气必上冲。如不上冲。必乘虚而结于心下为痞也。
(尤)此有似里实。而实为虚冷。是宜温药以助脾之行者也。乃反下之。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势必上冲。若不冲者。心下则痞。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七物汤主之。(脉经。千金。以此条为浓朴三物汤主疗。而本方主疗云。治腹满气胀。恐是互误。)(徐)此有表复有里。但里挟燥邪。故小承气为主。而合桂甘姜枣。以和其表。盖腹之满。初虽因微寒。乃胃素强。故表寒不入。而饮食如故。但腹满发热。且脉浮数。相持十日。此表里两病。故两解之耳。此即大柴胡之法也。但脉浮数。邪尚在太阳。故用桂枝去芍药。合小承气耳。
浓朴七物汤方(外台。引千金。名浓朴七味汤。主腹满气胀方。)浓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两) 生姜(五两)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外台不用生姜。用干姜。云。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张氏医通云。较之桂枝加大黄汤。多枳朴。而少芍药。以枳朴专泄壅滞之气。故用之。芍药专收耗散之阴。此腹但满。而不痛。与阴血无预。故去之。
三因。七物浓朴汤。治腹满发热。以阳并阴。则阳实而阴虚。阳盛生外热。阴虚生内热。脉必浮数。浮则为虚。数则为热。阴虚不能宣导。饮食如故。致胀满者。为热胀。(即本方。)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千金。作腹中塞气。胀满肠鸣切痛。外台。引范汪作腹中寒气胀雷鸣。)(程)灵枢经曰。邪在脾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盖脾胃喜温。而恶寒。寒气客于中。奔迫于肠胃之间。故作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也。附子粳米汤。散寒止逆。
张氏医通云。腹中寒气。奔迫上攻胸胁。以及于胃。而增呕逆。顷之胃气空虚。邪无所砥。辄入阳位则殆矣。是以除患之机。所重全在胃气。乘其邪初犯胃。尚自能食。而用附子粳米之法。温饱其胃。胃气温饱。则土浓而邪难上越。胸胁逆满之浊阴。得温无敢留恋。必还从下窍而出矣。
附子粳米汤方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外台。作以水八升煮米取熟。去米内药。
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饮之。与仲景伤寒论同。集验。加干姜二两。案本条煮法。必有脱文。)(程)疗寒以热药。腹中寒气。非附子辛热。不足以温之。雷鸣切痛。非甘草大枣粳米之甘。不足以和之。逆满呕吐。非半夏之辛。不足以散之。五物相需。而为佐使。
外台。仲景论。霍乱四逆。吐少呕多者。附子粳米汤主之。
方与本条同。(千金同。)又删繁。附子汤。疗肺虚劳损。腹中寒鸣切痛。胸胁逆满气喘。
于本方内。加宿姜白术。(粳米。作仓米。)又短剧。解急蜀椒汤。主寒疝气心痛如刺。绕脐腹中尽痛。白汗出欲绝。又疗心腹痛。困急欲死。解结逐寒。上下痛良。
于本方内。加蜀椒干姜。
三因胀满门。附子粳米汤。治忧怒相乘。神志不守。思虑兼并扰乱。脏气不主传导。使诸阳不舒。反顺为逆。中寒气胀。肠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不食。
即于本方。加干姜。
百一选方。附子粳米汤。补虚生胃气。逐冷痰和五脏。快胸膈止泻利。
于本方内。加人参黄 白术川姜木香。去大枣。用陈仓米。(活人事证方。名附子仓廪汤。)证治要诀。翻胃门。若胃寒甚。服药而翻者。宜附子粳米汤。加丁香十粒。砂仁半钱。大便秘者。更加枳壳半钱。
又呃逆门。若胃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呕吐。轻剂不能取效。宜附子粳米汤。加炒川椒丁香。每服各三十五粒。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痛而闭。脉经作腹满痛。)(魏)闭者。即胃胀便难之证也。
(尤)痛而闭。六腑之气不行矣。浓朴三物汤。与小承气同。但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浓朴。
浓朴三物汤方浓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
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三升下。千金。有去滓二字。)千金云。腹中转动者勿服。不动者更服。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脉经。无宜大柴胡汤五字。接前七物汤三物汤为一条。伤寒论可下编。作病腹中满痛者。宜下有大承气三字。)(尤)按之而满痛者。为有形之实。邪实则可下。而心下满痛。则结处尚高。与腹中满痛不同。故不宜大承气。而宜大柴胡。
(魏)此为邪实。而且挟热者言也。仲景已叙之伤寒论中太阳篇矣。云。伤寒十余日。
热结在里者。与大柴胡汤主之。宜下之。而不用大承气。乃出大柴胡者。正与伤寒论篇中所言相符也。
张氏医通云。邪从胸胁而入于阳位。合用大柴胡两解之。与脐腹硬痛。承气证不同。案数说如是。而金鉴谓满痛之下。当有有潮热之三字。若无此三字。则不当与大柴胡汤。此尤有理。然今据脉经。而味经旨。此亦浓朴三物汤之证。宜大柴胡汤五字。恐是衍文。其方亦错出。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 黄芩(二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 枳实(四枚炙) 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五两)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不足言。千金。作不惊人。)(鉴)腹满时减时满。虚满也。腹满常常而满。实满也。腹满不减。虽减不过稍减。不足言减也。虚满当温。实满当下。故宜大承气汤下之。
(尤)减不足言。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之至也。故宜大下。以上三方。虽缓急不同。而攻泄则一。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