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孔子是这样评论语言和成功之间的关系的:“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言不顺,则事不成。”一句话决定胜负绝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在现实生活中话语的重要性已为人所共知。特别是在今天人们工作节奏如此之快、竞争强度如此之大的环境下,“语言”这一不是细节的“细节”更值得每一个胸怀大志者去珍惜和应用。举两个例子,您可能就会有所启发: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听说太傅钟繇的儿子钟毓和钟会聪明过人,一日便招兄弟俩进宫相见。一进宫殿,钟毓头一次见皇帝,吓得全身是汗,钟会则好像没事儿一样,十分从容。曹丕问:“钟毓啊,你怎么出了那么多汗啊?”钟毓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如雨下。”皇帝又问钟会:“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学着他大哥的口气说:“陛下天威,臣战战兢兢,汗不敢出。”曹丕听过哈哈大笑,自此钟会的名气在群臣当中一下传开,最后成为魏国的股肱之臣。
倘若当时钟会说:“与兄长亦然”类似的话,就不会令曹丕喜上眉梢。还有朱元璋,这个出身贫寒的明朝开国皇帝,也给后人留下一段关于语言表达重要性的例子。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有一天,一个当年的穷哥们从老家凤阳赶到京城,说要和皇帝叙叙旧。一见面,这位穷哥们居然吟起诗来:“我主万岁!曾记否,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一听,觉得这首诗琅琅上口,里面又隐隐约约地透露出当年的一些趣事,不禁心花怒放,当即给这位穷哥们一个官做。这件事一传开,朱元璋的另一个哥们也来到京城,和这位皇帝老兄聊家常。一见面,这位穷哥们高呼:“我主万岁!您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几个穷哥们儿一起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有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瓦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豆子,汤都泼在了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满把地抓起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了。叶子梗在喉咙里,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拍一拍吞下去,这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这位穷朋友还在那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老底,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将此人推出去斩了!”
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表达,给对方的感觉就如此迥异。在与人相处中,如果只知道埋头做事,不懂得怎么说话,即使你待人再怎么真心,那么你还是很有可能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现实就是这样的,就算你每一件都事做的很好,但是只要一句话说的不中听都有可能抹杀掉你前面的所有功劳。在非法制社会的古代封建王朝,如果一个大臣哪怕你一辈子对朝廷有功,但只要有一次讲话不中听,皇帝不喜欢,哪怕讲的都是对的也都是事实,也有可能被革职砍头的危险。还有生活中明明有些官员、领导看起来没什么能力却能占据高位,但这些人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善于讲话并处理人际关系。即使是恋人之间也会常常因争吵两句就不欢而散的。请大家记住一个原理:人做任何事都是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并且逃避痛苦的意愿要远远大于主动追求快乐的意愿。那么在你与人交往中,只要能令到对方感到快乐,并没有痛苦那么你们的关系就会长久,反之就会很快结束,那么为什么说做对十件事不如说对一句话呢?请问您愿意做了很多事后却因为一句话而抹杀掉你的功劳吗?如果不想这样就学会好好说话吧,说话总是比做事容易些?如果不会说话,说错了就会给对方带来痛苦的感受,因为逃避痛苦的意愿要远远大于追求快乐的意愿,所以不会说话很容易失去人际关系。还是学会说能让对方快乐的话吧,这样你就可以少做几件事且效果反而还更好。只要相处愉悦,朋友反倒愿意多为你做事,这样是不是很棒呢?
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并不一定需要花大量的金钱,重要的是要常联系,并使其愉悦快乐,避免发生痛苦的感受。
很多人以为要获得好的人际关系就要送贵重的礼物,请朋友吃大餐等高消费娱乐,不可否认这些方法的确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因为这些方式也能带给朋友快乐,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只要你真正明白: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的人性法则,能在交往中带给对方快乐的方式有很多,快乐只是一种心理的感受而已,如果你能记住朋友的嗜好、生日、并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关心对方、尊重对方等都能让朋友感受到满足快乐,根据神经语言学原理,神经链只有不断的加强才会越来越粗,反之很久都不与朋友联系,你们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弱,你们之间友情的神经链没有得到加强就会越来越细直至消失。如果能把一次聚餐或唱KTV的钱,平均用在日常的打电话或邮寄小礼物上来维持和发展与朋友的关系,一定比很久才联系一次,见一次就花掉大把的钱去消费效果要好得多。朋友之间平时要多打电话,这样神经链才会越来越粗,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毛病,一顿吃掉三五百还不算心疼,但打个长途电话却总是一个劲的在那里省电话费,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最最最重要的是要常联系,明白了原理,请把这三五百用在打电话上吧,这样绝对比只用在一次吃喝玩乐上有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