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在谈话中出现的失误或错误是由于没有认真考虑或缺乏考虑造成的。例如,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与一个文学教授共进晚餐,计算机程序员只讲技术编程语言而不讲其它的东西,那么这将是一次十分缺乏考虑的谈话。因为,即便是在工作时,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到关于任何题目的冗长演讲。
多数情况下没有人提醒我们说话时欠考虑和没有考虑。只要注意听一下自己讲的话和对方的反应就可以发现我们的不足。说话之前三思是我们自己的事。前面说过,口才绝不等同于滔滔不绝,往往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忘乎所以,忘记给自己的嘴上“加锁”,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酿成“口无遮拦”的尴尬。在说话的时候,应当注意哪些话可以说,哪些话在当时的情景下需要作以回避。在很多场合,轻易说话,不考虑说话的结果,将自己脑中全部信息一口气“倒出”,就极有可能造成失言,不仅可能会画蛇添足、影响整个沟通效果,还有可能会影响了对方的心情、令自己的形象大跌,招来对自己极为不利的结果。
东汉末年,权臣董卓专横跋扈,最终招致其他大臣齐心协力所诛杀。董卓死后,朝中大臣大摆宴席庆祝。谁知在席间,侍中蔡邕(蔡文姬之父)放声大哭,引得众人不解。蔡邕说到:“当日我只是一名小官,多亏了董太师的赏识,将我一日连升三级,这才有今天的地位。想到今日太师惨死,我不免伤心。”司徒王允听后勃然大怒说:“董卓犯上作乱、败坏朝纲,人人得而诛之。你身为汉臣,怎么能哀叹奸贼的死呢?”于是他下令将蔡邕处死,一代文学家就如此离去。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蔡邕虽然文才出众,但他的沟通能力实在不高,甚至比不上当时的一般大臣。当大家都在庆祝胜利的时候,自己却在那里哀怨,在普通人当中尚且会令他人不快,更何况是处处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呢?在说话的时候,多加注意自己的语言,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赶紧“刹住”,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了。
口无遮拦的另一种形式是传闲话甚至造谣,这就令别人特别讨厌了。上一种情况尚且是尊重事实,只不过是不合时宜而已,这种情况就纯粹是说话者的品德问题。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坏分子,听风就是雨,察觉到一点苗头就大肆添油加醋渲染,唯恐天下不乱。这样的人在任何的集体里都不会有好结果,俗话说“日久见人心,”传闲话者终究会被大家唾弃。
口无遮拦就是这样给人带来伤害的。尽管在很多时候,说话人也是无益甚至是好意,但旁人就未必这样看了。为了避免伤害他人或引起对方的愤怒,说话者应当谨慎开口,要学会三思而后行。记住,你的大脑思维要快于你的吐字速度,否则将会后患无穷。出言谨慎既要我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适应环境,又需要我们练就“坐怀不乱”的境界,遇到突发事件时不紧张、不惊慌,有事慢慢说,不要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