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08300000001

第1章 撒切尔夫人的政治生涯和手腕

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受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她的父亲——一位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致富成为格兰瑟姆市市长的保守派人士)的影响,对保守派的观点和立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的拉丁文,1943年进入牛津大学后她学习化学专业,不过对于化学的热情远没有她对政治的热情,所以她到这里不久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18岁的她曾说过“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她大学毕业后虽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她把工作挣来的钱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经费,对此毫不吝啬。后来,在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甚至被提名为大特福选区的议员代表。

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撒切尔夫人成为了当时最为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而她在肯特郡保守党活动中的活跃参与,更使她结识了丹尼士·撒切尔·戴卓尔,两人后来坠入爱河,于1951年结婚。丹尼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他有能力资助她投考律师公会,而她也成功的于1953年取得了讼务律师的资格。同年,夫妇俩又诞下了一对孪生兄妹,分别取名为卡洛儿和马克。

撒切尔夫人在1951年结婚后攻读法律,其原因就是为了政治,因为竞选议员时通晓法律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1953年她就取得了当律师的资格。在作为在野党影子内阁人士时,她为了反驳对手,不断的积累大量数据与信息,以无法反驳的语言击败对手。在作为保守党领袖竞选期间,她又马不停蹄地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每天早上7点起床,直到忙到次日凌晨2、3点才就寝。

撒切尔夫人在1959年成为保守党议会成员在伦敦北部的芬奇利服务直到1992年。1961年任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1964年任下院保守党前座发言人。从1964年到1970年,工党在执政时,她曾担任爱德华希思的影子内阁的职位数。希思在1970年就任首相时撒切尔夫人被任命为教育局局长。1970年她为内阁教育部大臣时,坚决执行自己废除工党政府的综合教育计划,为减少政府经济开支而实行取消对小学生的免费牛奶供应,提高伙食费政策,正是因为这样的一项政策,使得她成为英国当时最不受欢迎的女人。

1975年2月,撒切尔夫人又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在1975年她批评西方对苏联的缓和政策,是持批评意见的为数不多的政治家之一。1979年5月3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正式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上台便抛弃了“共识政治”。因为她信奉货币主义理论,所以上台后她就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作为一位资深的保守党政治家,撒切尔夫人的政治哲学被通称为“撒切尔夫人主义”,这种政治哲学包含了选择性地在部分领域减低公共开支、减低直接税、撤销对商业活动的管制、货币主义政策和私有化计划。另外,早在她担任首相以前,由于她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别名至今仍常常被引用。

在对外事务上,她与美国维持了“特别关系”,并与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结成了紧密的盟友。而在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战争,撒切尔夫人调遣英国皇家海军,从阿根廷手上夺回了福克兰群岛。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和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她削减工会的力量,减低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干预,又戏剧性地扩大自置物业,这一切的目的皆为希望建立一个企业化的社会文化。此外,她又有意为英国摆脱福利国家的色彩,而鼓励更具弹性的劳工市场,以希望能够提供更多职位和适应市场状况。但受到八十年代初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撒切尔夫人的政策造成了很严重的失业问题,从而加速英国本土的逆工业化。故此,撒切尔夫人特别不受南韦尔斯、达拉谟郡和约克郡南部一带以及传统采矿地区的欢迎。在1984年6月19日的演讲辞中,撒切尔夫人便指罢工的矿工是“内敌”,必须为自由和民主而将他们击败。

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5月4日组成了新一届政府,她被寄予厚望,去扭转英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以及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此外,她对公务员认为她的使命是使英国重建昔日大英帝国的光辉和加强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感到很愤怒。相反,她却与1980年新当选美国总统的朗奴·列根建立一种哲学上和心灵上的盟友关系;而对1984年当选加拿大总理的马丁·布赖恩·马尔罗尼,则建立了较小限度的关系。似乎在当时,保守主义成为了英语国家之间的主要政治哲学。

在1980年5月,在爱尔兰总理查尔斯·豪伊到访英国,与撒切尔夫人谈论北爱尔兰问题的前一天,撒切尔夫人在下议院说:“北爱尔兰的宪制事务,是北爱尔兰人民的事,是本政府的事,也是本议会的事,其它人不应干涉。”

1981年,一批爱尔兰共和军和爱尔兰国民解放军的囚犯,在北爱尔兰的美斯监狱举行绝食,要求得回5年前被取消的政治犯待遇。其中最先发起绝食的波比·山德士,在绝食几星期前才刚当选为弗马纳及南泰隆选区的下议院议员,但最终因为绝食而死。

撒切尔夫人在绝食发生时一口坚拒恢复该批囚犯的政治犯待遇,并指“罪行就是罪行就是罪行,无关政治。”然而,当再多9个人因绝食而死和在绝食结束后,面对爱尔兰和北爱尔兰边境的日益不和及广泛的地方骚乱,撒切尔夫人的立场终于软化,重新让该批有准军事性质的囚犯得回部分政治犯应有的待遇。这次事件,使爱尔兰共和军乘机作了一次成功的宣传之余,其中由于新芬党在绝食事件提供资金,所以支持度更大幅上升。

此外,撒切尔夫人则继续推行前任工党政府所实行的“阿尔斯太化”,这个政策出自前任工党政府的北爱尔兰事务大臣罗伊·海森,他认为北爱尔兰的统一论者,应该站在前线对抗爱尔兰共和主义。因为这个建议一方面可以减轻英国陆军在北爱尔兰的压力,也一方面提升了阿尔斯太防卫军团和皇家阿尔斯太警察的地位。另外,撒切尔夫人又拒绝使用爱尔兰语称呼天主教在爱尔兰的枢机主教,而用英文称呼他为“费枢机”。

在经济政策上,撒切尔夫人上任后便调高利率以减低货币的供应。她又喜欢提高间接税的重要性,因而大幅调高增值税至15%,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以上的措施对商业构成了冲击,其中以制造业尤为严重,并使国内的失业人数急增至2百万人。但有趣的是,撒切尔夫人早期施行的税制改革,是建基于米尔顿·佛利民有关货币主义的理论,而不是朗奴·列根般,采用阿瑟·拉弗和裘德·万尼斯基的“供给面经济学”。总言之,英国在八十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使撒切尔夫人政府的经济政策受到广泛的责难。

面对低迷的经济状况,政治评论员纷纷回想希思政府当年的“180度掉头”,并猜测撒切尔夫人会照办不误,但撒切尔夫人在1980年的保守党大会上作出了明确答复,她说:“我要对那些正屏气凝神,等待着传媒所讲的180度掉头成真的人说,如果你要掉头便由你,但本小姐绝不掉头。”她的答复在1981年的财政预算案得到落实,纵使有364名知名学者发公开信,对经济改革表示关注,但税率仍然在经济衰退的中期增加了。结果到了1982年1月,通胀率下降至单位数字,而利率亦随之下降。失业情况则继续恶化,据官方统计数字,当时英国国内失业人数达360万,而很多以其它失业定义作准则的非官方统计,更指失业人数高达500万。但是,泰比勋爵却指,由于有不少在职人士在索取失业补助,所以他怀疑实际的失业人数比300万还要低。

英国的国防开支在撒切尔夫人任内遭到了削减,其中在南大西洋地区,福克兰群岛因此而受到忽视,另外极地巡逻船忍耐号也被迫退役。此外,在移民改革上,不少大英帝国残余属土的人民权益亦受到损害,当中,为防范殖民地香港在1997年回归中国而引发大批港人移入英国,撒切尔夫人先发制人地声明香港市民没有居英权,因而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而香港主权回归中国一事,也成为了撒切尔夫人任内最难下决定的外交难题。

在阿根廷,一个不太稳定的军事政权把持了政局,但这个政权因差劲的经济表现而不受广大的国民欢迎,为了增加支持,阿根廷的军政府决定在1982年4月2日,入侵阿根廷称之为马岛的福克兰群岛,对于英国来说,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遭到的入侵。阿根廷自1830年代以来便声称拥有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因而一直与英国发生纠纷。面对阿根廷人的入侵,撒切尔夫人连忙做出了部署,还指派了英国皇家海军去重夺群岛,遂而爆发了福克兰群岛战争。最后,英国战胜了阿根廷,夺回了群岛,重申主权,使英国国内一时间因为撒切尔夫人而重燃了爱国热诚,而她的声望亦由谷底反弹。

英国在福克兰群岛战争的胜利,更成为了所谓的“福克兰因素”。因为不少人视这次的获胜,是保守党在1983年6月大选中胜出的重要原因。在那时,保守党的声望更加是1979年至1997年间最高的时期。不过,当时的经济,仍旧因为传统重工业被鼓励停业而持续处于严重的萧条期。基于大幅度的失业率被认为是重工业转型的结果,特此,撒切尔夫人的政府通过了新法例,让工会会员有更大的民主力量,去抑制好斗激进的工会领袖。另外,撒切尔夫人又推出了“是时候置业计划”,让地方公共房屋居民以折扣置业,从而增加了工人阶级对她的支持。

保守党在1983年大选胜出,与工党本身也不无关系。自从工党政府在1979年垮台以来,工党被1970年代组成的联合激进份子控制,而出现步向“极左”的倾向,这点可以从他们的政策一面倒向左翼引证。这种转变导致不少党员和工党在下议院的议员在1981年从工党分裂,另立了英国社会民主党。结果在1983年的大选,尽管面对苏联核武的威胁,工党仍然主张英国裁减核武器,退出欧洲共同体,和完全废止撒切尔夫人的经济及工会改革。事后,理所当然地,有一位工党议员,杰拉尔德·卡夫曼总结道,工党在1983年大选惊人的竞选宣言,等同历史上最长篇的自杀遗书。

至于新近成立的英国社会民主党则与英国自由党结成联盟,企图从工党的分裂而得利,以希望在选举中成为多数党。但是由于缺乏团结,以致未成气候。保守党则得到了42.4%的选票,虽然比1979年大选小了一点,但由于其它党派的分裂,加上大选采用多数制(即些微票数与票数分布的改变,并不易改变选举结果),以致保守党得以大获全胜,撒切尔夫人更因而在下议院取得了144席的多数优势。

撒切尔夫人一直设法减低工会的权力,但手法却异于希思的政府。希思的政府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单一的法案,但撒切尔夫人却变本加厉。当时有几次工会发起的罢工,企图或极力地在政治上挫败撒切尔夫人。其中以全国矿工联合会发动的罢工最为知名。但是,有别于1972年时的希思政府,撒切尔夫人对这次罢工已早有充足准备,她早先已经增大了煤的储存量,所以并未对发电厂的供应构成影响。另外,警察所采用的手法则令人质疑有违公民自由之嫌:警察除了阻止任何罢工的支持者接近罢工矿场的范围,而且更与罢工矿工的纠察队在约克郡欧格里夫爆发了激烈的流血冲突。

可是,由于英国矿工联合会发动的罢工除了没有事先举行选举,是违反新修订的法例之外,又以武力阻止其它矿工如常上班,因此这次罢工并未得到大众舆论的认同。这次英国矿工联合会的罢工起自1984年初,至1985年初完结,历时整整一年,故称为英国1984年至1985年矿工大罢工。事件最后以过半数矿工重回岗位,迫使工会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自此以后,保守党政府保证无意毁灭本土采矿业,又对罢工矿工承诺他们的职业受到保障。但保守党政府仍旧在1994年采矿业私有化之前,把全部15个国营矿场一一关闭。

在1984年6月,撒切尔夫人富争议性地邀请南非种族隔离政府总统波塔,与外长鲍达到白金汉郡的首相乡间别墅契克斯,寻求方法舒缓国际间对南非施以经济制裁的压力,以免英国在南非的大量投资化为乌有。而在南非总统访问英国仅三个月之前,四名南非军火走私者在考文垂被拘捕,并被控以违反联合国强制性武器禁运令,非法出口军火到南非。

这四名走私犯被称为“考文垂四杰”,他们在1984年5月以200000英镑保释,并获在法庭当值的法官发还护照,准许返回南非,但条件是该四名走私犯必须返回英国继续审讯。在“考文垂四杰”被拘捕的同时,第五名疑犯,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的Johannes Cloete教授亦正式落网,而他更是南非飞弹发展计划的重要人物。但是据《卫报》在1988年12月17日的报导,Johannes Cloete教授后来在白厅的政府要员指示下,获无条件释放。至于“高云地利四杰”最后也没有返回英国应讯,代以保释金在1984年8月被没收了事。“高云地利四杰”事件在1988年12月7日经《卫报》重新揭发,报导中附有一篇外交官Patrick Haseldine的信件,对撒切尔夫人作强烈批评,指她“对恐怖主义有双重标准”。

1984年10月12日的清早,即撒切尔夫人59岁生日的前一天,爱尔兰共和军在保守党大会的举行场所,布赖顿的格兰酒店策动了轰动一时的布赖顿旅馆爆炸案。撒切尔夫人及时逃生,幸免于难,但爆炸中有5人丧生,当中包括党鞭韦瀚的妻子和保守党下议院议员安东尼·贝瑞爵士,内阁要员诺曼·泰比亦在爆炸中受伤,他的妻子也因而瘫痪。事后,撒切尔夫人坚持在翌日如常召开保守党大会,并在大会上致辞,以高姿态蔑视放置炸弹的人,在政界赢得了不少掌声。

在1985年11月15日,撒切尔夫人在希尔布鲁签署《英爱协议》,在协议中,英国政府首次承认爱尔兰政府在北爱尔兰问题上担当重要的角色。可是,这个协议的签订,使很多爱尔兰的统一论者感到很愤怒。并导致北爱尔兰统一党与民主统一党在1986年1月23日达成了一项选举协议,共同发起一次特别安排的全体投票,决定先放弃所有北爱尔兰议会议席,然后再在补选中参选。结果,两党最后只比原先小了一席,而那一席则落在社会民主及劳工党。但是,与1974年《桑宁代尔协议》不同的是,由于工会的势力已被削弱,所以今次统一派未能成功发动大罢工来迫使协议作废。

事后,撒切尔夫人决定“惩戒”在签订协议一事上欠缺合作态度的统一派,因而废除4年前成立的北爱尔兰议会。虽然统一派对下放政治权力到北爱尔兰的态度一向左摇右罢,而议会被废除的最大损失者亦是宪制民族主义派,但以上事件仍然激怒了统一派及离间了较温和的民族主义者之余,也无助减少爱尔兰共和军对英国策动袭击。至于新芬党,由于从来也对北爱尔兰议会不感兴趣,所以对他们没有影响。爱尔兰政府方面,虽然对和平进程的其中几方面持保留态度,但仍愿意合作,因此英国政府仍打算继续加大力度,争取从都柏林取得支持。

撒切尔夫人的政治及经济哲学十分强调自由市场和企业家主义。她从前便曾尝试把一所小型国有企业,国营货运公司出售予员工,并且意外地得到不少正面的响应。在1983年的大选以后,她的政府变得更为大胆,把很多自四十年代末以来已经是公有的大型公营事业以低价出售。结果,不少人从获配的股份中得益,同时亦有不少人实时出售股份获利。这一些私有化的措施,除了使很多左翼份子感到厌恶之外,亦渐渐形成了“撒切尔夫人主义”。

在冷战上,撒切尔夫人支持朗奴·列根的抵制政策,对付苏联。这点与七十年代西方普遍主张的缓和政策大相径庭,并与英国其它奉行缓和政策的盟友产生磨擦。另外,撒切尔夫人又欢迎美军在英国军事基地装置巡航导弹,从而引发一连串大型反核示威。但是,撒切尔夫人也是第一位对苏联改革派领袖戈尔巴乔夫,摆出友善姿态的西方领袖。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掌权3个月之前,两人进行了一次会面,会后她更形容戈尔巴乔夫是“一位可以一起做生意的人”。从那时开始,在戈尔巴乔夫领导苏联下,西方重新采用了缓和政策。事实上,当时的苏维埃政府,权力其实已受到相当的侵蚀,到了1991年,苏联更在一片骚动中解体。至于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则见证了冷战在1989年的终结。此外,有不少声音认为,她不论在抵制政策还是缓和政策上,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胜利均起了一定作用。

同样在1985年,由于不满撒切尔夫人削减教育经费,牛津大学经投票后决定不向她颁赠荣誉学位。而这个荣誉学位一向都是赠予曾在该校受教的首相的。

在1986年,撒切尔夫人公然违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员国,支持美军借用英军基地,以空袭利比亚。此外,她与美国在防卫上建立紧密关系。当时英国内阁就英国直升机工业的前景出现了分歧,撒切尔夫人希望威斯特兰飞行器公司(当时英国唯一一间直升机制造商)能够与美国的西科斯基飞行器公司合并,并极力阻止与另一所公司,意大利的奥古斯塔公司合并。事件引致支持与奥古斯塔公司的国防大臣夏舜霆对撒切尔夫人的领导手法非常不满而宣布辞职。夏舜霆自此成为了一位富有影响力的批评者,并对撒切尔夫人的领导地位构成潜在威胁。最终为撒切尔夫人在1990年下台埋下伏笔。

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在1986年在一片争议声中废除了当时由肯·利文斯通领导的大伦敦议会和另外6个主要都市的郡议会。政府声称这样做可以节省开支,提高效率。但反对者却指这样做有政治意图,因为所有被废除的地方议会除了是由工党控制外,更加是工党的势力中心,并常常在地方政府主张增加公共开支。

另外撒切尔夫人在第二届任期,有两项重要的外交事务:

于1984年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并在同年12月19日与邓小平主持签订《中英联合声明》,英方承诺将香港的主权在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根据条文规定,中方将在香港落实推行“一国两制”,享有高度自治,并保证香港由回归至2047年“50年不变”。

1979年11月,在都柏林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上,撒切尔夫人曾批评英国在欧洲经济共同体付出的金钱远高于所应得的利润。她更在峰会直言:“我们不是问欧共体或任何人要钱,我们只是要回我们自己的钱。”后来在1984年枫丹白露举行的峰会,她的论据终于成功被接纳。欧洲经济共同体同意每年向英国作部分退款,总额达英国在欧洲共同体付出与回报的差额的66%。至今每年的退款仍然生效,并间中引起欧盟部分成员国的不满。

由于经济复苏,以及反对党工党盲目地高叫反核,使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在1987年大选中胜出,并在下议院占有102席的多数优势。撒切尔夫人更立下自利物浦勋爵(1812年至1827年任首相)以来,连续任职首相时间最长的纪录。除此之外,她也是自巴麦尊勋爵在1865年第三次连任首相之后,同样做到三次连任的第一位首相。当时,英国各大报章,除了《每日镜报》和《卫报》以外,都支持撒切尔夫人。她的新闻秘书伯纳德·英厄姆亦定期向传媒召开新闻发报会,所以关系亦算良好。

在1986年的保守党大会,撒切尔夫人发表声明,指“儿童在学校应该被教授以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但现在学校却向儿童教授同性恋是不可剥夺的权利。”同时,保守党后坐议员和不少上议院议员亦对“宣传”同性恋表示强烈不满。结果,具争议性的“第二十八款”作为修正案加入了《1988年地方政府法案》。

不少撒切尔夫人的反对者相信,若由布里斯托海峡至诺福克郡连成一条直线,把英国南北分开的话,就会发现她过往的政策造成了明显的南北差异,即南部的经济日益繁盛,但以工业为主的北部却日益衰落。其中,撒切尔夫人在第三届任期推行了令人难以接受的社会福利改革。她推出了一项成人就业培训计划,该计划以美国的工作福利制作借镜,向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士提供全职工作和追加10镑贷款。此外,又实行“社会基金”,取代以往用作填补地方所需的紧急服务开支,而向人民作一次性征收的福利事务收费,另外又尽量把基金转为贷款,和规定要短期内对求职人士的努力作出评估,这引致自二十年代以来,社会一致的舆论空前出现了缺口。

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位主修化学的人,在八十年代末,她终于开始注意一向遭漠视的环境问题。在1988年,她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承认到全球变暖、臭氧层变薄和酸雨的问题。后来在1990年,她更成立了哈德莱中心,用以研究和预测气候变化。可是,她的一本著作,《Statecraft》,却说到她对当年支持人类催化全球变暖的说法感到后悔,并认为把环境放在制定政策之上会有不良后果。她在书中说:“尽管我们支持以国际性的行动去解决环境问题,但我们仍要必先让经济发展和有所增长。若果处理不好经济,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财富花在环境保护上。”

在1988年,撒切尔夫人在比利时布鲁日发表演说,对欧洲共同体打算改制和在决策上行中央集权表示反对。虽然撒切尔夫人支持英国保留会籍,但她认为欧洲共同体的职责只在于确保自由贸易和有效的公平竞争,如果欧共体改组,便有可能使她在英国推行的改革付诸东流。她批评到地说道:“我们未成功拓展英国的领域,却只能把英国再增强成欧洲一般的水平,并且被一个欧洲的超国家组织遥远地在布鲁日支配着。”此外,撒切尔夫人对欧洲经济及货币联盟感到特别不满,强烈反对欧共体正透过该附设机构,准备将成员国货币统一成单一货币。至于撒切尔夫人上述的言论,除了同样受欧洲其它领导人的强烈反对之外,更首次暴露出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在对欧洲的事务的严重分歧,而且分歧正逐步扩大。

在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号航班坠机(即洛克比空难),共有270人罹难,是英国本土在和平时期最多人丧生的灾难。撒切尔夫人的政府一直视灾难为犯罪活动,要求得到法律的审讯,而不是要求召开公众听证会,找出谁放炸弹和放置炸弹的动机。至于早期的结论,一般都认为洛克比空难是伊朗为了报复伊朗航空的一架空中巴士,于1988年7月被美国海军军舰文森号错误击落。但到了后来,利比亚成为了最大嫌疑。该国领导人卡达菲上校对英、美两国连手在1986年空袭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和班加西感到大为愤怒,当时他的养女更在空袭中丧生。可是,撒切尔夫人在离职后写的回忆录,对洛克比空难却只字不提。

撒切尔夫人的支持度在1989年再度下滑,理由是高企的利率使经济加快由繁荣步入衰退期。为此,撒切尔夫人责难她的财相劳森,不满他的经济政策一直是为加入货币同盟作准备,她更声称自己从来未经知会,也从未批准他这样做。后来在马德里的欧洲共同体峰会,劳森与外相贺维对撒切尔夫人施加压力,要求她同意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以便预备加入货币同盟。事后撒切尔夫人为了报复而将贺维降职,经济事务则转而听任她的顾问亚伦·华特爵士。劳森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她削弱,遂于同年10月辞职。

同年的11月,撒切尔夫人的党魁地位遭受另一位保守党党员,安东尼·麦尔从男爵的挑战。麦尔事实上是一位不知名的后坐议员,所以在重要的党员眼中,他出选的作用只在试探撒切尔夫人的实际支持率(即掩护性候选人)。结果,虽然撒切尔夫人轻易地击败麦尔,但支持麦尔或弃权的投票却高达六十票,对一场争夺党魁和首相职位的选举来说,并不寻常。

撒切尔夫人于1989年在苏格兰以小区收费(即人头税)取代地方政府差饷,其后又在1990年扩展到英格兰和韦尔斯。人头税与以往大致一样,对每人征收的金额不变,但是人头税却减少了低收入人士的优惠。结果新措施推出后,很快成为了撒切尔夫人任内最不受全民欢迎的一项政策。由于政策最先在苏格兰推行,理论上可课税的款额应该在1989年时重新评税,但很快便有不少指控指苏格兰因为是“新税制试验地”而没有重新评税。至于撒切尔夫人却深信人头税会获得支持,并游说苏格兰统一党及早落实新税。可是提早在苏格兰推行人头税,使保守党在该地的支持率雪上加霜。

其后人头税的问题也逐步显现。由于很多地方议会制定的新税率被证实远高于初时预计的水平。因而受到不少人的指责,指地方议会趁引入新税制而调高税率。但是归根究底,大众认为要负责的不是地方的执行者,反而是新税制的构思者和推行者。

在1990年3月31日,即在英格兰和韦尔斯落实推行小区收费的前一天,伦敦出现了大型游行示威,并演变为暴动。事后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拒绝缴税。人头税的反对者聚集在一起,除了反抗区镇的地方长官,又中断法院听取人头税债务人的申诉,但撒切尔夫人仍然拒绝作任何让步,使她的支持度急跌,并成为了她后来下台的一大主因。

撒切尔夫人在任内其中一项最后的举动,是向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施加压力,要求美军部署到中东地区,迫使萨达姆·侯赛因撤出科威特。布什其实对计划感到忧虑,但撒切尔夫人对他说:“没有时间去犹豫了!”

在1990年10月的保守党大会,撒切尔夫人在大会举行前的星期五,游说她的财相马卓安调低利率1%。但马卓安却向她指出,维持币值稳定的唯一办法是在调低利率的同时,加入欧洲汇率机制—尽管这样做仍未达到欧共体早前在马德里订下的条件。结果,当年保守党大会的团结度显得有点儿不寻常,而且很少人会预料到,撒切尔夫人的首相任期只剩下几个星期。

到了1990年,撒切尔夫人在地方推行的新税制已使她不得民心,而她错误地处理经济问题(例如把利率调高至15%),更使她失去了来自中产、企业和商界的核心支持。至于在保守党党内,又因欧洲统合的问题而出现日益严重的分歧,使她和她的党派在政治上显得愈益脆弱。

撒切尔夫人与贺维爵士的私人关系一向不是很好,而她的下台危机更因贺维爵士在1990年11月1日辞职而提早爆发。

在辞职声明中,贺维责难撒切尔夫人对欧洲共同体的政策,是严重损害英国的利益之外,他更公开地鼓励“其它保守党党员对首相的支持作重新考虑”。遂直接引发夏舜霆宣布挑战撒切尔夫人的党魁和首相地位,从而举行了党魁选举。在第一轮投票中,撒切尔夫人得票高于夏舜霆,但所得票数仍比规定的小两票(两名选手得票差额要达到总投票数的15%,才不用举行第二轮投票。撒切尔夫人只得14.6%),结果要进入第二轮投票。

这个选举结果某程度上是处置失当所造成的。选举的时候,撒切尔夫人正在巴黎出席CSCE(欧洲安全暨合作会议)峰会,以致没有投票。此外她的顾问事前亦低估了选举的严重性,因而没有进行竞选活动和向游离票作出游说,结果在第一轮投票未能顺利胜出。但无论如何,选举的结果反映出,保守党内的确有不少人对撒切尔夫人的管治失去信心,祈求更换领袖。

回到伦敦后,撒切尔夫人向她的内阁成员征求意见,结果大多数人都认为,撒切尔夫人未能在第一轮投票顺利胜出,便很有可能在第二轮投票落败。

在11月22日早上9时30分,撒切尔夫人向阁臣宣布,她决定退出第二轮投票。这个决定使她的首相生涯步上终结。

“经过我广泛地征询同僚的意见,我总结到,为了保守党的团结,以及在下届大选胜利,我决定退选党魁,好让我的同僚参与角逐。我非常感谢内阁成员和外界一直给予我忠实的支持。”在宣布退选以后,撒切尔夫人把握机会在下议院辩论发表了著名的讲话:

“……单一货币和欧洲的政治有关,是欧洲联邦的后路。因此,我可能会接纳代表博尔索弗的议员阁下的意见。我们现在身处何方?我很享受这种处境。”撒切尔夫人随后支持马卓安为她的继承者,而他在后来也顺利胜出党魁选举。在她的辞职后,一所研究机构(MORI)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有52%受访者认为“总体上,她对英国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同时有44%受访者认为她对英国“弊多于利”。在1991年的保守党大会,撒切尔夫人史无前例地获得全场站立鼓掌致意,但她仍礼貌地婉拒上台发言。最终在1992年大选,撒切尔夫人退出了下议院。

1979年5月4日,撒切尔夫人率领保守党在竞选中获胜,她踏上唐宁街10号的台阶,对其支持者说出了著名的一段话:“混乱处我们带来和谐,错误处我们带来真实,怀疑处我们带来信任,沮丧处我们带来希望。”

当年意气风发的“铁娘子”也许不会想到,2004年5月在英国人纪念撒切尔上台25周年之时,英国《卫报》在回忆那历史性的一刻中用嘲讽的语气写道:“即使是她最坚定的支持者恐怕也很难举出一个例子,可以证实她执政11年中给我们带来的‘和谐’。”

虽然布莱尔在2000年11月22日,也就是撒切尔下台10周年之际就宣布“撒切尔时代已经结束。”但他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今天是在一个新的时代……但是我们必须要对付从过去那个时代延续下来的问题。”时至今日,不少英国人仍然感到,他们的生活和这个现在常年深居简出的老妇人息息相关——她仍然影响着这个国家。

但是,她的评价在英国社会中十分之两极化,其对于英国的贡献也存在了高度的争议,很多人认为她是个十分自负的独裁者。

对于爱尔兰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撒切尔夫人是一个不愿妥协的人。他们认为因为英国政府回避与爱尔兰共和军展开对话,导致北爱尔兰大骚动的时期遭到拖长,尽管英国与爱尔兰政府签订了《英爱协议》,但也无济于事。

在1996年,斯科特报告书面世,该报告对英国在八十年代对伊拉克出售军备的情况作详细调查,其中揭发出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在军售问题上一直对萨达姆·海珊给予支援,白厅更曾花上10亿英镑来维持侯赛因政权以及替军备生产商穿针引线。该报告又指出,在两伊战争期间,英国曾走私奇伏坦坦克的壳体到伊拉克,事后则把有关文件悉数销毁。另外,英国政府内亦有官员暗中协助私人公司绕过正常程序,私底下出售机器制造军武。当中从雷卡公司的制运记录中发现,有不少捷豹出厂的收音器材在赊账的情况下被付运到伊拉克,而且赊账付运军备的情况也很严重。后来当侯赛因处死一名英国记者后,保守党的内阁成员依然没有停止资助侯赛因,然而,他们反驳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损害英国的工业。

英国人对撒切尔夫人爱恨交加,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大部分对撒切尔夫人都非常尊重,尤其是在不少国家的女性心中,撒切尔夫人更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证明了女人不但可以做到男人做的事,而且可以完成男人无法做到的事。所有人印象中的撒切尔夫人都是一身职业套装,她女儿曾经回忆说,母亲根本没有休闲衣服,因为她从来没有“闲”过。

撒切尔夫人自己的看法是“如果你想让什么东西被说出来,去找个男人;如果你想让它实现,去找个女人。”她首先是位女首相,其次才是首相。很多媒体都喜欢用撒切尔给丈夫做早饭的一张照片来证明:女强人也必须兼顾家庭。但实际上,撒切尔夫人从来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大学时代,年轻的撒切尔夫人(那时她还是玛格丽特·罗伯特)就曾经写到:“假如伊丽莎白女王即位,真能消除反对有抱负的妇女登上最高权位的最后一丝偏见的话,那么一个妇女解放的新时代,就真的即将来临了。”当她当选首相后觐见英国女王时,感到非常紧张“我知道,我作为一名女性首相,要是干得不好的话,英国就将不可能再有另外一名女首相了。”

但是,保守的英国人并不喜欢一个女人在政治舞台上指手画脚,女人的强硬总是比男人刺目。当年,就有人批评她漠视失业劳工的状况,“作为一个女人,你应该具有同情心”,而对此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的反应是“同情这个词从来就没有出现在她的字典里”。直到现在,当英国论坛上讨论撒切尔的功过得失时,仍有人明褒暗贬“有得就有失,有功就会有过。作为一个女领导人,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更有人分析撒切尔夫人当初在香港问题上最终向邓小平让步的原因时说“与邓相比,她只是一个女人。”

专栏作家帕迪·申南在纪念撒切尔上台25周年时写到:“25年前,她是英国最有权势的女人,而现在,这个光荣已经属于同样有‘恶魔’称号的安妮·罗宾森(英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以一袭黑衣和冷硬的表情闻名于世)。”

在1965年之前,保守党的党魁,都是在大选胜利之后,由党内资深人士推出一个党魁。1965年之后,才引入了由议员选举产生党魁的机制,而投票权仅限于议员。10年之后,保守党增加了一条每年重选的规定,投票权同样限于保守党议员。这个措施,实际上为党内争斗制定了游戏规则,同时也旨在中途换掉不受欢迎的领导人。1975年刚刚设立这一规则,当时在党内资历尚浅的撒切尔夫人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利用此规则挑战时任党魁的首相希思,结果出人意料地获得成功。撒切尔夫人由此带领保守党赢得大选,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但是,在此后的15年里,这条每年重选的规则,再也没有实施过。撒切尔夫人的党内威望,足以扼杀任何挑战者的企图。直到1989年,撒切尔夫人遭到了第一次挑战;到了1990年,撒切尔夫人在第二次挑战中,宣布辞职。从此保守党陷入了内部混乱,失去了执政的方向。1997年大选,新工党重创保守党,梅杰宣布辞职,威廉·海格通过议员投票,当选党魁。他所接手的保守党人数急剧下降,不足20万,年龄老化,平均超过60岁,而当时新工党的党员人数是保守党的两倍。

“布莱尔的新工党和撒切尔的遗产——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塑造了今日的英国。”一家英国媒体这样写到,“尽管撒切尔夫人执政只有11年,但她的影响会一直持续数十年的时间。”把“撒切尔夫人的遗产”归为英国发展中的负面因素源于她保守主义的经济思想,这也是撒切尔夫人最受争议的政策。撒切尔夫人上台前,英国在工党卡拉汉政府领导下,很多地区不断出现罢工而瘫痪。

25年前,当“铁娘子”面对这样的一个英国时,她开出的药方是:限制工会力量、推行私有化。之后英国经济果然有了起色,但是用英国《独立报》撰稿人约翰·雷图的话说:“在那些年里,英国的贫富差距急剧加大。有些人生活的确得到很大改善,但英国社会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犯罪率上升,社区破裂和分化。”撒切尔夫人带来的不仅是英国人社会的分裂,还有英国人思想的分裂。她离开唐宁街10号时的眼泪在英国民众中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支持者认为她带领英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反对者认为她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裁者、自大狂、几乎毁掉了英国的福利制度。演员、社会活动家Ricky Tomlinson至今仍然记得那一刻“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十几年过去了,撒切尔夫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在BBC举办“100名最伟大的英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丘吉尔、黛安娜、莎士比亚和威灵顿。

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Channel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她前面的是前任首相布莱尔和以胸大出名的艳星乔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记得这个“判决”。

英国人认为撒切尔夫人属于保守党的新活力右翼。在她任职期间,该派被称为“干派”,以与称为“湿派”的老式和自由主义的托利党人相对。她主张个人应有更多的独立,少依赖政府,政府对经济不作过分的干预,减少公共开支(能减少个人负税)和货币印制(反映货币主义政策)。在70年代后期,失业人数增加不快,但在她前两届任期内几乎增加3倍,即已由110万人增加为300万人,同时人数众多的下等阶级在扩大。而且,她为了减少通货膨胀所实行的紧缩政策,使得商业损失和破产均有增加。虽然保守党在议会中占大多数,但在1987年选举中只以稍稍超过40%得胜,这一数字是1922年以来保守党在选举中的最低份额。

海外方面,在津巴布韦(前罗得西亚)由少数白人领导非法脱离英国殖民统治15年之后,撒切尔夫人于1980年督导其有秩序地建立为独立的国家。1982年福克兰群岛在被阿根廷占领10周之后,英国成功地将它夺回。选民对撒切尔夫人在福克兰群岛冲突时表现的果断领导的记忆,使她在1983年6月的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

在她整个任期内,她切实执行的政策使她获得“铁娘子”的称号。这些政策为严密支配内阁阁员,严格执行金融政策,促使工会服从法律的约束,以及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在她执政后期,她经教育、卫生保健和住宅的民营化,把“撒切尔革命”由财经和工业扩展到新的社会政策领域,她保证英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强有力的承诺,并主张英国要有独立的核武器威慑力量。此一立场深受选民欢迎,使得工党弃绝英国传统的核武器及防御政策,虽然1984年在萨塞克斯郡布赖顿发生的爆炸案几乎炸死她和数名高级官员(此案疑为北爱尔兰分离分子所为),但她仍主张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内。1990年末保守党内部关于她的欧洲货币和政治一体化政策的分裂,使她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导致她辞去党内领导职务。

在撒切尔夫人的辞职后,一所研究机构(MORI)进行民意调查。结果有52%受访者认为“总体上,她对英国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同时有44%受访者认为她对英国“弊多于利”。

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撒切尔爵士,在2003年6月逝世。他们的婚姻长达52年,并在1953年8月15日诞下一对双生兄妹。

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儿子叫做马克·撒切尔,他一直都被不同的争议所纠缠。在1982年他曾在撒哈拉沙漠一度失踪;至于在2005年1月,他则因为资助购买飞机,以策划在赤道几内亚发动政变而被捕,在南非被判缓刑4年,及罚款3百万兰特。

2004年3月29日,赤道几内亚发出了全球通缉令捉拿马克·撒切尔,这个西非国家的总检察长何塞·奥洛·奥博诺气恼地说:“我们有证据,4年前他在国中煽动了一场未遂的政变。可我问过国际刑警组织,没有人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话音刚落,英国记者就在西班牙的太阳海岸发现了满不在乎的马克·撒切尔。他拍拍记者的肩膀:“我结婚了,就在两天前,在英属直布罗陀的一个政府办事处里,是秘密婚礼。”“撒切尔夫人不知道你再婚?”“哦,你登报了,她就知道了。”第二天,马克·撒切尔远在瑞士的姐姐卡洛尔看见了报道,她气急败坏地说:“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我这个不争气的弟弟脱不了干系。”很快马克·撒切尔就因涉嫌参与赤道几内亚未遂政变在开普敦家中被捕。2004年圣诞节前夕,撒切尔夫人不得不拖着病体远行,为其筹措了16.7万美元的保释金。官司2005年1月13日告结,马克·撒切尔获准保释离开南非。2006年,马克·撒切尔因另一起官司又再次入狱。

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女儿叫做卡萝尔·撒切尔,是一位记者和时事评论员。卡萝尔·撒切尔2005年在澳大利亚参加了一个野外生存挑战节目后,获得“丛林女王”称号,成了另一个“铁娘子”。她在英国真人秀,第五辑《我是名人,快带我离开!》中胜出。

同类推荐
  •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

    《帝王的手段》介绍了:赵匡胤、乾隆帝、唐玄宗等帝王的故事。帝王的位置,原本是属于一家一姓的,谁得到了都不想拱手相让,哪怕是一个白痴都要死抗到底。要想坐上去,靠的是诡计多端的手段。因此,历史上大多数帝王的结局,都是悲局。帝王是权力、富贵的象征,它的诱惑力让人摇着船橹一波一波地驶去,一直驶入腥风血雨之中。
  •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做一个安静的人,缓慢地活。与世无争,简简单单过此生。亲人在,爱人在,狗也在。山川巍峨,河流清澈,天空湛蓝,花草繁茂。有善意,有信任,有团圆,有相伴。最好,也真的还有“一生一世”和“至死不渝”。这是我所有的梦想,大概也是最奢侈的。但我觉得,林徽因做到了。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与梁思成一起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等。
  •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麦克阿瑟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麦克阿瑟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热门推荐
  • 末世之诸神觉醒

    末世之诸神觉醒

    宇宙初,在混沌中孕育着两种强大的意志,从诞生开始就争斗不休的两个始祖意志,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皆变得愈来愈强大。耀分化出了数个同源并且强大的意志,暝则收服了无数强横的手下,终于.....耀皇及种意志在地球舍身封印了暝。2020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钱与民俗

    钱与民俗

    自从社会进入货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时代,钱就广泛地介入了社会生活。在中国帝制稳步行进的历史中,国家货币在大多数时间都强硬地执行着控制经济、引导经济的职能。在社会生活中,钱的作用十分显著。为了钱,人们相互争逐、抢斗、厮杀、暗害。唐代诗人罗隐的《咏钱》诗写道:“志士不敢道,贮之成祸胎。小人无事艺,假尔作梯媒。解释愁肠结,能分睡眼开。朱门狼虎性,一半逐君回。”“小人”把“钱”作为行恶的“梯媒”,可能确实是常见的情形。“愁肠”、“睡眼”一句,说到钱可以消释愁苦,可以振奋精神。而豪门贵族的“狼虎性”的形成和暴露,也往往是和对于钱的疯狂追逐相关的。
  • 圣洛丁学院

    圣洛丁学院

    一位天赋极高的魔法少女,误入学院禁地而遗失了自我,多年后,少女的事件再次被提起,冰雪的禁忌,少女的身上发生过什么?
  • 联盟之英雄崛起

    联盟之英雄崛起

    虚空入侵以来,瓦罗然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战乱冲突依然此起彼伏!诺克萨斯一次次将魔爪伸向周边!战火不断民不聊生无数无辜的平民死于非命,然而虚空怪兽终究会破开封印,整个大陆终究会被全面入侵!于是战争学院就出现了,它屹立在诺克萨斯和德玛西亚的交界,战争学院集结了整个大陆最精锐的力量。战斗的欲望以及厮杀的本能是无法抑制的,如何将诺克萨斯这头凶残的猛兽制服?德高望重的大师们终于商讨出了对策,既然没办法驯服本性,那为何不加以鼓励呢?对,鼓励战斗!召唤师峡谷应运而生,英雄殿堂的荣耀成为大陆上所有人追逐的目标!
  • 璃心殇

    璃心殇

    一个不该出生却从此隐形的满人格格一段青梅竹马却从此陌路的情感纠葛一颗玲珑剔透却被众人伤透的琉璃心一场逃不掉躲不开的命中结一生殇多希望,从未来过;多希望,从未爱过离去,亦或守护,从未变过...
  • 竹林中

    竹林中

    《竹林中》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之一。后被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改编成电影,改名《罗生门》,为其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小说故事情节很简单。一对武士夫妇路遇大盗。丈夫丢了性命,妻子受辱后不知所踪。真相究竟如何?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叙述大相径庭。每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都在美化自己。在作者看来,真相迷失在人性的幽暗中,已不可探寻……
  • 绝地求生之电竞大时代

    绝地求生之电竞大时代

    他是LOL职业选手,被俱乐部开除,戴上三级头,背上98K,换个战场,他依旧横扫无敌。电竞大时代,游戏改变世界,王者终会归来,回首往昔,他只能说:人生有梦,各自精彩。【前期吃鸡后期修仙,不喜慎入】
  • 孙子兵法智慧全集

    孙子兵法智慧全集

    《孙子兵法》的智慧是生生不息的,直至今天依然给我们无尽的启示,《孙子兵法》不断教导我们:怎样对待问题?怎样把握机遇?怎么赢得胜利?……它始终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探索思考的空间。《孙子兵法》作为闪烁着哲学思想光辉的军事著作、为历代帝王、军事家、战略家所推崇,其用无限大、其行无限广,后代有人将它用于政治权谋之道,用于商战。《孙子兵法》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早在几个世纪前《孙子兵法》就被介绍传播到国外。世界著名的军校美国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作为军事战略、战术学教材。
  • 基石

    基石

    本书从个案着手,特别邀请10位资深记者从典型企业的特色入手,深刻挖掘各典型企业的成功模式,透析企业的成长轨迹,并邀请10位经济领域专家、学者以及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加以点评,使这10家典型企业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基石”般的企业面貌,诠释了新国企的内涵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