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如泽被苍生的细雨,容万物得其滋润,囊山峦揽百川,纵使你是一棵屋檐下的苔草、石缝里的虫菇,斜风细雨亦会给你带来新荣。战国时期,秦国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里说道:“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此话是劝谏秦王敞开心胸,不要把六国的人才驱逐出秦国,这样才能成为千古明君。此语虽为权术之道,但正说明了一个人应当心胸宽怀,不计小事。
季老说:宽容是一种美德,但是要拥有这种美德,首先得先有豁达的心态。倘若终日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眼中容不下半粒沙,处处挑剔别人的坏处,从不为人遮掩难堪,不懂得原谅人,他人必然会觉得你实在难以相处,难免生出疏离之意。可是一个人能够宽容大度地看待眼前一切,他人也必定宽容视你,人与人之间摩擦大为减少,彼此间言笑晏晏,人人皆活得洒脱淡定,舒适泰然。
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多次折辱于他。但周瑜始终折节容下,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程普终于为他所折服,对他人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意思是说,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
人具备宽容之美德,心灵会如井中之月,风波虽起,但片刻回复原状,多少仇恨消融为一片宁静。宽容是一种境界。佛家一个典故里所蕴涵的宽容境界,可谓到了至高之处。
一个苦修的头陀听闻有个高僧修行极高,已得“小道”,心中不信。一次与高僧偶遇,一言不发,上去对高僧就是一个响亮耳光,然后嬉笑着等待高僧的责问。然而高僧毫无怒色,却担心地问道:“您的手痛吗?”此乃道也。
故事中的“道”乃佛家所说的慈悲为怀,引申到现实当中,即“宽容”。平常人不是佛,很难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是平常人可以做到容人于心。不要认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若是别人占你点便宜,给他罢了;若是人家得理不饶人,让着他,免得吵来吵去伤了和气、伤了心脾。
中国人有句古话:得饶人处且饶人。在不害大义之下的矛盾,皆是“得饶人处”,都可以被原谅和宽恕。******曾经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意思是说风物永远合人心意地开拓了人的视野,引申意义便是叫人放开心胸,不计小事,目光应当放到长远的地方。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挫折、责备、无礼和刁难,若是都记在心上,反复折磨自己的心灵,人岂非要折寿甚或气死。或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境界很难做到,但是敞开胸襟,对任何事都淡然应对,心灵将永远不会生出芥蒂,人生中再大的难处也变得不难了。
有时候,宽容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宽恕别人,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赢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我们也因此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是一种豁达,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
当时光飞逝,岁月变迁,不管经历什么,我们若始终能像耄耋之年的季老一样宽容待人的话,生命自会丰盈、逍遥,我们看待生命的眼光也将更加从容。
立德:感天爱地聚福缘
作为长者,他儒雅敦厚、温和慈祥;作为学人,他严谨求实,富有学术的良知。作为中国人,他热爱故土,宣称烧成灰也烧不毁一颗爱国心。存于天地,他便顶天立地担当着每一个角色;飘然而逝,他为后代留下一座敬天爱地的精神丰碑。
敬人者人恒敬之
季老从来不会大动一个人的文章,他可以否定,觉得写得不好,但是他不会改动的。
——学者张光璘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乃中国的一句俗语,如今且在此处大胆改成“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为何有此一改,当先从孔子说起。《论语·季氏》有曰:“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仪,就无法立身处世。
针对礼貌的问题,季羡林先生讲述了一个情景。在公共汽车上,由于人很多,大家你推我挤,难免踩一下碰一下,就因为这么“一下”,有的人便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一时间拳脚你来我往,时有殃及无辜者,愤愤而语,好不热闹。这种情景在当今社会是多见的。
为证礼仪、礼貌之重要性,季老引用香港《公正报》上的一段话:“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这段话足可说明“知礼守礼”对生活、交往、社会的重要性。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荀子也曾经说过:“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而唐代贤相张九龄也称:“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可见自古以来,我国的先贤都非常注重礼仪,认为只有懂得礼仪的人,才能受人尊敬,游刃有余存于世。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子路大声叱喝这个孩子,可孩子佯装没听见。子路没有办法,便将此事告诉车内的孔子。
孔子走下马车,对这个孩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马车。”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马让路还是马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项橐垂髫之年,便知“马让城”的道理,告诉孔子凡事应有“先来后到”,即便对他这个孩子,也应讲究礼仪,而不能以大欺小。孔子对项橐的知礼大为推崇,后来甚至拜其为师,成就一段千古奇话。
礼仪不仅能让一个人显得高尚而有涵养,对于身处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来说,皆非常有用。孔子认为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学礼,无以立”,而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莫敢不敬”。
晏子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卿。有一回,晏子和一些大臣一起陪齐景公饮酒。齐景公最爱喝酒,他一喝酒便忘乎所以,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几天不醒。这时,正喝在兴头上,景公便说:“寡人今天愿与各位爱卿开怀畅饮,请不必拘泥于礼节。”
晏子一听很是忧虑,便严肃地对景公说:“君王这话不对。臣子们本来就不希望君王讲礼法。本来力气大的人可以称为兄长,胆量大的人可以杀掉他的官长和国君,只因为畏惧礼法才不敢这么做。如果臣下都随心所欲,只凭力气和胆量行事,就会天天换君主,那您将在哪里立足呢?人之所以比其他动物高贵,就是因为人能用礼法来约束自己,所以不能不讲礼节。”
景公觉得很扫兴,便不理晏子。过了一会儿,景公有事出去,除了晏子安坐不动之外,其他大臣都站起身来相送。等景公办完事回来时,晏子也不起身相迎。景公招呼大家一齐举杯,晏子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酒喝了。
景公见晏子这样不拘礼法,气得脸色铁青,瞪着晏子说:“你刚才还大讲特讲礼法是如何重要,而你自己却一点都不讲礼法。”
晏子连忙离开席位,叩头谢罪,说:“臣不敢无礼,请大王息怒。我只不过是想把不讲礼节的实际状况做给大王看看。大王如果不要礼节,就是这个样子。”
景公恍然大悟,说:“这的确是寡人的过错。请先生入席,我愿意听从您的教诲。”
晏子通过不守礼法的行为,告诉齐景公礼仪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正是因为礼法的存在,人们才能抛弃野蛮的生活状态,在礼法的约束下和平共处,共建繁荣。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果一个人不懂礼,必会给社会带来不协调的后果,行走于世也会处处碰壁,寸步难行。反观之,倘若人人都讲礼貌,便会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给予他人足够的尊敬,他人也会始终尊敬你,行走于天下之间应可罕见人际摩擦,诸多干戈也能化为玉帛,社会因此祥和不已。足见“礼”之于人的重要性,不可掉以轻心。
公德的至高境界即为功德
像这样的老人,一辈子看这个世界的浮浮沉沉,他们已经是内心非常的平静,非常有智慧的人了。到了晚年老先生说做人应该怎么做,什么样的人是可爱的人,我想这是集他一辈子的智慧说出的话。
——央视主持人张越
在张越看来,季老一生都在提倡公德。什么是公德呢?就是公共道德。这虽然是一种行为准则,同样是一种内心的修炼。
季老在谈社会公德时讲到,他所住的北京燕园北部有一个池塘,居民们常到湖边的长椅上休憩。他总是看到长椅下有各种各样的垃圾,遍地狼籍。一日,一对外国夫妇手里拿着塑料袋和竹夹正在捡垃圾,这一幕刚好被他看到,令他大感不好意思。季老曾在一本国际周刊上看到,外国人将中国人在外旅游不讲公德的行为分成七类,即脏、吵、抢、粗、俗、窘、泼。
脏、吵、粗、俗不用解释,从字面就能看出来。“抢”是指不守规则,不讲秩序,干什么都要抢先;“窘”则指穿戴不齐,令人尴尬;“泼”是指遇到不顺心的事,不但动口骂人,而且动手打人。就骂人来说,中国的国骂早已经广为世人所知,当真是“遍布宇内,响彻云霄”。而与国骂相提并论的,就是随地吐痰,季老将其戏称为“国吐”。与之“国吐”和“国骂”比起来,随地乱扔赃物只能称作小巫,不过尔尔。
某人登泰山时随手将垃圾口袋丢入山间,待到山巅之上望向远处,便觉心旷神怡,胸襟开阔,忍不住放生高呼,抒解情怀。忽而一阵风吹来,却无“我欲乘风归去”的情调,反而随风卷来无数垃圾袋,纷纷向此人反扑。
此人拂袖挥开垃圾袋,嘴中大骂何人如此不讲公德,竟乱丢赃物,且在地上呸呸吐了两口唾沫,以示鄙视。正值此时,他仔细一瞅,竟发现眼前垃圾之中有好几块都是自己刚刚丢的,忍不住一阵发呆,随后暗自羞窘,偷偷将垃圾拾起,丢入垃圾箱中。
这则小故事所讲的道理浅显易懂,主人公知公德之意却做不公德之事,到头来自己骂自己,真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正所谓“天理循环,天公地道”。人们生存在社会的大环境当中,不可能跳脱尘俗之外,如果你对大环境种下了恶因,它也会毫不吝惜地给你恶果,就像有的人踩到自己丢的香蕉皮、掉进自己挖的陷阱一般。若不想遭到因果报应,唯有行公德之事一途。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含情怀,古往今来足可称为公德心之最,不过平常人恐怕难以达到。如下面故事中的青年一样为了方便他人而搬开石头,此种公德之举应是不难。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家财万贯的老者想拿钱帮助别人,不过他要先试试那些人值不值得他帮助。他在城门口的路中间放上一块大石头,然后躲在一棵大树后边看着。
一会儿,一个人拉着一头牛走过来,他说:“是谁把石头放在这儿了?”说完绕个弯而走过去了。以后,接连不断有人走过,都是抱怨几句就绕过去了,没一个人肯动手把石头搬开。
天黑了,来了一个青年,他看到这块石头,自言自语地说:“这块石头正挡着路,谁要是被它绊倒了,一定会受伤。”说完就用力把石头推到路边。老者从大树后面走出来,对青年说:“你很有公德心,值得我帮助你,你需要什么可以告诉我。”结果,老者送给青年一大笔钱,青年用这笔钱发家致富。
故事中的青年能够想到他人会因石头而跌伤,便将石头搬走,此种为他人着想的行为便是人们所说的“公德”了。有了为公之心,便会用自己的能力为更多的人服务。所谓“爱出者爱进,福往者福来”,能够以无私之心报答社会,自然也会得到同样的尊敬与回馈。
修炼公德之心其实也是一种修炼自我的过程,是立身处世的必经之路、最低底线。面对当今天下有失公德之事处处皆有的情况,季老认为修养公德之心实在是当务之急,因为它代表着个人尊严。聆听季老的诚恳劝谏,我们应当辗转反思,该到哪里寻回自己公德之心。
时时自省,可得时时清醒
我过去因为受人蒙蔽的缘故,也犯过一些错误。
——季羡林
季老在一篇名为《反躬自省》的文章中提到,自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他在剖析自己的时候说,自己并不是天才,也不是蠢材,资质中等,喜爱绘画和音乐,但中学的时候,他的绘画水平已落后其他同学,他曾深深地为此无奈。季老觉得自己是个谨小慎微、性格内向之人。有自己的私心,也为别人着想。曾经犯过错误,伤害过一些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会挺身而出,不计较个人利害。所以,季老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是个讲原则的人。
反思令人知得失,晓进退,不必总是马不停蹄地奔跑,偶尔停下来想一想你的人生、生活,或许这样更能让你明白生活的真谛。所以,人们常用自省这个词来警示自己提醒他人,但是对“省”的真正含义或许不会全然知晓。省有两解:一解为省悟,一解为反省。先有省悟后有反省。省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反省则为自我检查之意。时时反省才能让自己不断清醒。所以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继而照亮前进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