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做法在商业上亦有体现,即自身力量不足的时候,学会借助未来的发展势头壮大自己。希尔顿是全球闻名的旅店大王,以亿万家产跻身美国十大财阀之列,但谁又能料到他是以区区3万美元起步的呢?
1923年的一天,希尔顿满怀激情地来到达拉斯商业区,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一家像样的酒店,涉足旅店行业的想法就此产生:“我如果在这里建一座高档的酒店,生意一定不错。”
经过一番观察,希尔顿看准了一块地,认为那里最适合兴建旅店,但是那块地至少值30万美元,加上各种建设费用,总投入约为100万美元。而希尔顿经过一番筹措,手头仅有30万美元。于是,他找到该土地的主人房地产商老德米克,跟他签订了一块地皮买卖协议,标的额为30万美元。到了付钱的日子,希尔顿却只带来了3万美元,一脸无奈地说:“我买你的地,是想建一座大型酒店,但算来算去,我的钱只够建造一个普通的酒店,所以我只能租你的地了。”
就在老德米克打算中止合作的时候,希尔顿诚恳地说道:“我的租期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租金为3万美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你就收回你的土地和土地上面的酒店。你看怎么样?”
老德米克一听,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不由得喜上眉梢,满口答应。就这样,希尔顿用3万美元拿到了一块价值30万美元的土地的头年使用权。但希尔顿只剩下27万美元,仍然不够建起一座豪华酒店。于是,希尔顿再次找到老德米克,表示愿意“以土地作为抵押贷款建店”。就这样,希尔顿先后从银行和老德米克手中借到了钱,建完了豪华旅店。1925年8月4日,旅店建成开业,名字就叫希尔顿旅店。
希尔顿能够在短短两年间实现一个伟大的梦想,就在于他巧于借势,善于拿资金赌明天,并借助别人的力量,适时壮大自己,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片段二
约翰市长出席了六岁亡童的葬礼。人们本以为,市长只是过来看一下,很快就会从教堂的后门溜走,因为他无法面对愤怒的死者亲属。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但不从后门溜走,反而在那里发表了一通感人至深又振奋人心的演讲。
站在死者棺前,约翰市长说道:“有人警告我不要来,别人警告我说,不要站在那具棺材后面,但我为何要理会这种警告呢?既然心跳已经停歇,孩子的生命已经消逝,不要站在这具棺材后面。
这孩子如白雪般纯净无邪,但是我必须站在这里,因为我辜负了各位。除非有一天,我们可以自由地外出,无所畏惧地走在街上,安安心心地在公园相聚,家家户户鸡犬相闻,孩童欢声笑语不断。这个梦想一天不实现,这个城市就是有名无实,大家尽可以说我是个不成功的市长。
有史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伟大的市长是希腊人,公元前约两千五百年生在雅典,他的名字叫斯巴钦。他说:‘世间一切美好事物,最终会聚集在城市当中,因为城市如此伟大。’我们曾经伟大过,难道不能再度伟大起来?我曾经这么问詹姆斯·波恩,但得到的回答却是沉默。难道这年幼的孩子就不能遗留给我一点东西吗?难道他不能让我找到自己体内的力量和智慧,让我可以鼓起勇气,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为市民建立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吗?我就这么一个愿望了。以前,有个像城市的皇宫,那就是这里。这里曾是座皇宫,以后也一定会再度成为皇宫。”
待约翰市长发表完演讲,现场已是一片激动人心的场面,大家都被感染了,觉得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仇恨和清算,而是吸取血案的教训,共同为建立一个安全的人间天堂而奋斗。最后,约翰市长亲吻了一下棺材,祝亡童在天上平安。
形势对约翰市长来说极为不利,不过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迎难而上,越挫越勇。本来,这是一桩惨案,他作为市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孩子的葬礼上,他巧妙地化解了市民对他的不满,将大家的悲痛转化为建设新纽约的力量,从而缓和了矛盾,又提升了自己的形象。这又是一次高明的借势表现。
聪明的商家看问题总是跟别人不同,别人觉得是坏事,他却能从中看出无限商机,其差别就在于彼此关注的程度不同。聪明的商家懂得把筹码押在最有可能升值的事物上,待到它升值的时候再趁势涨价,从中渔利。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倡议在纽约建联合国大厦的时候,许多人就不欢迎联合国大厦建在自己旁边,更不用说赞助它了。但是洛克菲勒就不一样,他花了800万美元买下纽约河东河岸一块土地送给联合国。但是洛克菲勒留了个心眼,他不仅买下了联合国需要用的土地,还买下了它周围的大片土地。很多人忍不住嘲笑洛克菲勒,觉得他把钱打了水漂。可是没过多久,联合国大厦建成之后,附近的机构也逐渐增多,相应地,吃饭、休息的场所供不应求。这时候,联合国大厦周边的土地开始涨价,价格接二连三地往上涨。光是倒卖当初多买的那些土地,洛克菲洛就赚到钱几百亿之多,让当初所有嘲笑他的人咋舌不已。洛克菲勒之所以能够通过倒卖土地赚钱,就在于他搭了联合国这条顺风船。因此,商家在做生意的时候尤其需要具备这样的眼光,寻找最有可能升值的东西,然后以之为筹码,把你的财富押在它的上面!
影外感悟
巧于借势的方法常被人称为“空手道”或“空手套白狼”,因为使用它的人几乎没出什么成本就轻松地借用了他人的力量捞了一大把。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很多人比他们有钱有势,但是他们缺乏看事情的眼光,以及做大生意的胆略,而眼光与胆略有时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更何况,在投资的过程中,商家自己也投入了一些成本,只不过比起最终的受益,显得比例偏小罢了。但这也恰是商家的过人之处。一个人想在商场中纵横驰骋,就要学会趁势而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发展壮大。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让小钱生大钱,让死钱变活钱
影片信息:
中文片名: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外文片名:Obsluhoval jsem anglického krále
更多中文片名:
我曾为英国国王效劳
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我的主子是英国之王
国家/地区:捷克 斯洛伐克
对白语言:捷克语
色彩:彩色
拍摄日期:2006年3月9日 - 2006年6月21日
导演:杰里·闵采尔 Jirí Menzel
演员:
Oldrich Kaiser .....Jan Díte, older
Ivan Barnev .....Jan Díte, younger
朱丽娅·耶特斯 Julia Jentsch .....Líza
内容简介:
影片根据捷克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1997年去世)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以布拉格饭店服务生Ditie的视角回顾了欧洲二十年的历史。小个子的迪特人矮志不矮,通过他的聪慧、机心和勤奋,再加之命运之神不断的青睐,他从一名在火车站提着桶子卖烤肠的流动小贩开始,再到端盘子的普通服务生,首席服务生,大堂领班……在动荡的社会变迁中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的巅峰,最后自己成为了布拉格最豪华酒店的老板,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但二战结束了,迪特因为串通德国人而被共产主义的新政权判罪,没收所有财产且入狱十五年。十五年后,昔日年轻机敏的迪特走出监狱,满头白发,孑然一身,回顾自己的一生,他觉得一切都像一个华丽而恍惚的梦。
精彩回放:
片段一
迪特虽然个人不高,但长得帅气,又有几分机灵劲,长期在火车站卖烤肠。他卖烤肠的方式跟别人略有不同,虽然售价不高,却经常发点小财。原来,每当有老板给他大钞票时,他就慢条斯里地找零,掏了左口袋掏右口袋,找了纸钞找硬币,就是不能马上找对。直到火车慢慢开动了,他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抓起零钱奋起直追,试图把钱还有卖主,但“终于”没能追上。迪特对此颇为自得:“我的烤肠生意好极了,好到我注定要成为百万富翁。到时我要买家小旅馆,娶个有钱老婆,等我俩的钱加起来,我就会像其他饭店老板般受人尊敬,每个人都会知道我有钱,是百万富翁。”
但是迪特却不是一个贪小便宜的人,相反,他喜欢拿小钱逗富人开心,找个人多的角落,猛地扔上一把硬币,让大家捡去。“我发现,大家为了几个零钱会做出什么事,他们会弯腰、跪下、在地上爬行。”这就是迪特,会占别人便宜,也会故意让别人占点便宜,从中取乐。
卡恩站在百货公司前面,目不暇接地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他的身边站着一位穿着体面的绅士,优雅地抽着雪茄。卡恩饶有兴趣地问道:“您的雪茄很香,应该不便宜吧?”
“两美元一根。”
“好家伙……那您一天抽根呢?”
“十根。”
“天哪!您抽多长时间了?”
“四十多年了吧。”
卡恩差点跳了起来,心疼地算道:“什么?您仔细算算,如果您不抽这些烟,省下的钱都足以买下这家豪华的百货公司了。”
不料,那人的回答再次让卡恩大吃一惊:“噢,这家百货公司就是我的。”
做生意的时候,我们不能光想着省钱,而要把每一次花钱当成投资,学会聪明地花钱,让小钱变大钱,让死钱变活钱。像卡恩这种省钱法是万万要不得的,因为钱到了他手中,也只能变成死钱,最终由多变少,由大变小,根本无法帮助自己成就梦想。相比之下,《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一片中的迪特就显得高明得多,他喜欢钱,也懂得赚钱,但从不为钱所困,反而经常很潇洒地花钱,用钱去捉弄别人。恰是这样的人始终财源不断。
美国石油巨子保罗·盖帝曾在他的自传中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说法,认为全世界的财富哪怕全部混在了一起,平均地分给每一个人,也会迅速地流动起来。半小时过后,人们的经济状况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有的人已经失去了分得的那一份,有的人则因豪赌、受骗而迅速破产,有的人已经拿它为资本赚到了更多的钱。于是,财富重新分配起来,有的人越来越穷,有的人越来越富。3个月过后,贫富不均的情况将变得十分严重。“我敢打赌,再经过一两年,全世界财富的分配情况将会和没有均分之前一样,有钱的还是那些人,而贫困的人们,依然不会有所转变。”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就在于他们对待钱的态度不一样的,只有懂得理财和投资的人才能让钱流动起来,为自己积累更多的财富。
片段二
后来,迪特去一家酒吧当侍从。在这里,他见识了各色人等,看他们吹嘘、炫耀,却为了一点小钱而不顾颜面地卑躬屈膝,大打出手。矮小的他被人欺负,聪明的他却也在欺负别人,直到有一天,店里来了当初曾被他在火车站骗过的一个顾客瓦尔登。不过,瓦尔登不是来找迪特算账的,而是来推销一种快速切肉的机器。此公的话极具煽动性:“我代表冯伯格尔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公司是天主教教会,它买卖的东西,谁也没见过、摸过,我们称它为上帝。第二家最大的公司,就是我这家!它做的秤从北极搬到赤道都一样准,我们也做切肉机和切香肠机。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这个机器的魅力!”
瓦尔登出手阔绰,点菜时都恨不得把菜单上的东西全上一遍。但是等迪特送酒水到瓦尔登的房间时,他才发现对方的财富超乎他的想象,他的钱铺满了整个房间!“我知道要进什么货,去哪里卖,这就是做买卖的窍门。”瓦尔登跟迪特讲他的生意经,并且有意栽培他,“我见过你在车站叫卖热香肠,我也知道你怎么从中揩油,但是,你要懂得如何丢掉零头,然后你的存款数字才会增加。加油,你个头小,出身低,你会四处游历,你有赚钱的本事,金钱可以让你把世界踩在脚下!”
果然不出******所料,迪特凭着自己的机灵,在每一行都学得很快,做得很顺。更重要的是,他懂得让小钱生大钱,让死钱变活钱,给自己创造更多发财的机遇。比如说他会花钱讨好周边的人,尽管他们跟他一样是下等人,再比如说他从不跟同行争那些蝇头小利,而是借此赢得别人的好感,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小费。当然,当他在某一行做到顶峰的时候,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
比起瓦尔登,迪特以前在火车站卖香肠那点小伎俩实在微不足道。一个人只有不被小钱所惑,才能成就大事业,赚到大钱。在生活中,每个生意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桩买卖都能赚钱,但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我们只能赚一部分钱,放弃掉另一部分,实现整体规模的盈利。在相对不利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削价处理,把损失降到最小。
经计算,一架客机想要赚钱,就得保证它的满座率在60%以上,但是经常坐飞机的人会发现,很多时候自己所乘坐的飞机连一半的乘客都不到,可飞机为什么还要起飞呢?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饭店、花店和服装店里,比如说一束鲜花进价就得20块,加上店租和水电费之后,总成本就升到了35块钱,但是有个人只愿出30块钱买,你卖还是不卖?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么做虽然会有损失,但整体损失却很小。我们做生意,就是要着眼于全局,抓大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