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在生活中还要注意几个方面:
1.注意个人卫生。加强经期、产后、流产后的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及卫生巾;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扩大感染,引起炎症扩散。
2.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多食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赤豆、菠菜等。忌食生、冷和刺激性的食物。
3.经期避免性生活。月经期忌房事,以免感染。月经垫要注意清洁卫生,最好用消毒卫生纸。
轻松按摩法让女人闭经不再是难题
月经,又称作月经周期,是性成熟女子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它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但若女子年龄超过18岁,仍无月经来潮(除暗经外);或已形成月经周期而又中断达3个月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除外),则是患上了闭经。临床兼见形体瘦弱,面色苍白,头昏目眩,精神疲倦,腹部硬满胀痛,大便干燥,忧郁恼怒等症。
中医将闭经称为经闭,多由先天不足,体弱多病,或多产房劳,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大病、久病、产后失血,或脾虚生化不足,冲任血少;情态失调,精神过度紧张,或受刺激,气血郁滞不行;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阻滞冲任等引起。现代女性由于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以及创伤、手术等,也可引起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女性在闭经后,千万不要紧张,只要每天坚持按揉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血海等穴位就可以把病治好了。
具体操作方法:
1.病人仰卧位
(1)点按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血海,每穴约1分钟。
(2)摩法。医者两手掌指相叠,以肚脐为中心,沿着升、横、降结肠,按顺时针方向按摩5分钟,以腹部有热感为宜。
(3)拿提法。医者两手掌指着力,分别置于腹部两侧,自上而下、自外向内沿任脉将腹部肌肉挤起,然后两手交叉扣拢拿提,反复施术7次。
2.病人俯卧位
(1)点按肝俞、肾俞、膈俞、胃俞,每穴约5分钟。
(2)推揉法。医者两手指掌分别置于背、腰骶部膀胱经和督脉上,边推边揉反复施术3分钟。
(3)擦法。医者两手交替进行,一手全掌着力置于腰骶部及八髎穴处,反复擦摩至皮肤微红、有热感为宜。
经穴按摩治疗功能失调引起的闭经,效果尚佳,但必须与早期妊娠鉴别。如患者是由严重贫血、肾炎、心脏病、子宫发育不全、肿瘤等引起的闭经,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带下病用带脉治才有效
青春期后的女性,由于激素的原因,会分泌白带滋润****,这时白带应该是透明、色微白、无异味,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一般在月经结束后的量比较大,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分泌物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出现异常,很可能患上了带下病。带下病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如不及时治疗会引发多种妇科炎症,如盆腔炎、宫颈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
中医认为,带下病多是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或忧思气结,损伤脾气,或房事不节,年老久病,损伤肾气,脾肾不能运化水湿,带脉失约,以及恣食厚味酿生湿热,或情志不畅,肝郁脾虚,湿热下注,或感受湿毒、寒湿等引起。因此在治疗时主张根据不同病症表现选取不同的组穴,按压穴位以健脾益肾、清热利湿的目的。当然,不管引起带下病的原因是什么,在治疗时都离不开带脉和足太阴经穴。
1.湿热下注
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挟有血液,或混浊如米泔,臭秽;阴中瘙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选取穴位:中极、阴陵泉、下髎。
2.肾阳亏虚
带下清冷,量多,色白,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小腹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夜间尤甚;舌淡苔白,脉沉迟,尺脉尤甚。
选取穴位:肾俞、关元、命门、次髎。
3.脾虚湿困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味,绵绵不绝;伴面色萎黄,纳少便溏,精神疲倦,四肢倦怠;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选取穴位:气海、脾俞、阴陵泉、足三里。
4.阴虚挟湿
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黏稠或有臭气;阴部干涩不适,或灼热感,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
选取穴位:肾俞、太溪、次髎、阴陵泉。
对带下等女性疾病,重点还是在于预防。除洁身自爱、调畅情志、避免不洁性行为、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外,重点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太冲和膻中是乳腺疾病的克星
乳腺疾病是现阶段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乳腺癌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一般乳腺病都会有乳房包块的症状,但是,并不是所有摸起来像包块的感觉都意味着患了乳腺疾病。有的女性尤其是年轻未婚女子,乳腺的腺体和结缔组织有厚薄不均的现象,摸起来有疙疙瘩瘩或有颗粒状的感觉,这可能是正常的,用不着忧心忡忡。如果是新长出的包块就需特别注意,因为青春发育期后出现乳房肿块,很可能是乳腺疾病所致。因此,学会自我检查乳房,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从中医的角度看,乳腺系统疾病都是肝经惹的祸。肝经经过乳房,当情绪不好,肝气郁结,气不通畅,影响乳络,各种乳腺病就发生了,比如乳腺炎、乳腺增生甚至是癌变等。因此,治疗乳腺疾病首先要疏通肝经,让心情好起来。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乳腺炎和乳腺增生的经络疗法。
1.患了乳腺炎,用太冲和膻中来治
做了妈妈是女人一生莫大的幸福,但也经常会面临这样的情况:给宝宝喂奶一个月左右,****就开始皲裂、胀痛,感觉特别疼,不敢喂奶,一喂奶就感觉痛得不得了,严重时都不敢碰,一碰就胀疼。其实这就是乳腺炎的症状,一般以初产妇较多见,发病多在产后3~4周。如不及时处理,则易发展为蜂窝组织炎、化脓性乳腺炎。
如果你不小心得了乳腺炎,一定要及时采用按摩和辅助疗法进行治愈,以防疾病恶化。
具体操作方法:坚持每天15~17点按揉太冲和膻中穴3~5分钟,然后捏拿乳房,用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乳房,一抓一松揉捏,反复10~15次,重点放在有硬块的地方,坚持下去就能使肿块柔软。
按摩之外,还有热敷疗法。将仙人掌或者六神丸捣碎加热后外敷5分钟。
女性朋友还要常备逍遥丸。感到乳房胀痛时,吃上一袋。平时用橘核或者玫瑰花泡水喝,也可以疏理肝气。
此外,哺乳时期的新妈妈要穿棉质内衣,因为鲜艳夺目的尼龙化纤材料的内衣,掉下的微小线头非常容易钻到****里面去,引起炎症。
2.按压行间和膻中,可有效防止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在成年女性中极为常见,多见于25~45岁女性,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症状是双侧乳房同时或相继出现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
很多患了乳腺增生的女士非常紧张,生怕和乳腺癌挂上钩。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紧张,由乳腺增生演变成癌症的概率很小,只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舒缓压力,再配合一些按摩治疗,乳腺增生是不会威胁健康的。
具体操作方法:每次月经前7天开始,每天用手指按压两侧行间穴2分钟,或者从行间向太冲推,临睡前按揉膻中2分钟,或者沿着前正中线从下向上推。月经来后停止。可以解除乳房胀痛,防止乳腺增生。
防止乳腺增生除了按摩预防之外,还要注意改变生活中的一些环境行为因素,从根本上防止乳腺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如调整生活节奏,减轻各种压力,改善心理状态;注意建立低脂饮食、不吸烟、不喝酒、多活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防止乳房部的外伤,等等。
内分泌失调,从三焦经寻找出路
人体有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就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肌肤干燥、暗淡无光、月经紊乱、带下异常、乳房松弛、局部肥胖,失眠多梦、情绪波动、烦躁忧虑,等等。内分泌失调不仅仅影响容貌,时刻威胁着女性健康。
那如何让内分泌回归平衡状态呢?不妨揉揉自己的三焦经,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三焦经是人体健康的总指挥,它主一身之气,是调气的一个通道。比如有人内分泌失调,但具体怎么失调说不清楚,到医院检查也得不出确切的结果,这时就可以调一下三焦经,以保证身体正常运行。三焦经的循行路线,是从无名指外侧指甲旁边1厘米开始,然后顺着手背、顺着胳膊的背部上头,到耳旁绕一圈,最后到眉毛旁边。下面就介绍几个容易操作的穴位。
1.液门(荥水穴)
即津液之门,在无名指、小指缝间。此穴最善治津液亏少之症,如口干舌燥、眼涩无泪。“荥主身热”,液门还能解头面烘热、头痛目赤、齿龈肿痛、暴怒引发的耳聋诸症。此穴还善治手臂红肿、烦躁不眠、眼皮沉重难睁、大腿酸痛疲劳诸症。
2.中渚(俞木穴)
此穴在手背侧,四、五掌骨间。俞主“体重节痛”,木气通于肝,肝主筋,所以此穴最能舒筋止痛,腰膝痛、肩膀痛、臂肘痛、手腕痛、坐骨神经痛,都是中渚穴的适应证。此穴还可治偏头痛、牙痛、耳痛、胃脘痛、急性扁桃体炎。此外,四肢麻木、腿脚抽筋、脸抽眼跳等肝风内动之症,都可掐按中渚来调治。
3.外关(络穴)
此穴非常好找,在腕背横纹上2寸。外关即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胸中郁结之气可由此排出,外感风寒或风热可由此消散。此穴络心包经,因此外关可以引心包经血液以通经活络,可治落枕、肩周炎、感冒、中耳炎、痄腮、结膜炎。此穴更善调情志病,与胆经阳陵泉同用,有逍遥丸之效。与胆经丘墟穴配伍,有小柴胡汤之功。此穴还能舒肝利胆、散郁解忧,可治月经不调、心烦头痛、厌食口苦、胸胁胀满、五心烦热、失眠急躁之症。若脚踝扭伤,用力点按外关穴,可即时缓解症状。平日多揉外关穴,还可以防治太阳穴附近长黄褐斑和鱼尾纹,以及青少年的假性近视。外关穴功效众多,且又是防止衰老的要穴,不可小视。
4.支沟穴
此穴在外关上1寸,所以与外关穴的功用较为类似,也可舒肝解郁、化解风寒,同时还善治急性头痛、急性腰扭伤、胆囊炎、胆石症、小儿抽动症。古书皆言其善治便秘,但其最为特效是治疗“肋间神经痛”,俗称“岔气”。当岔气时,用拇指重力点按支沟穴,即时见效。
三焦经的功效远不止这些,朋友们自己去慢慢探寻和体验吧。经络穴位,就是我们与身体交流的通道,想要真正认识自己,不必去远方寻求开悟,因为答案就在我们自己身上。
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些穴位是重中之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而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流血,属中医学“崩漏”范畴。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出血量多。经血量多,暴下如冲者为崩;经血淋漓不尽,持续出血者为漏。
中医认为其病因为虚、热、淤。青春期女性先天不足,肾气稚弱;更年期肾气渐衰,房劳多产或不当之手术伤肾;久病及肾,肾气虚则封藏十司。其病机为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按压疗法可根据不同病症表现选取组穴。
1.气不通血
经血量多,骤然下血,或淋漓不断,色淡质稀红。伴神疲气短,面色光白无华,舌淡白,脉沉弱。
按压穴位疗法:取任脉、足太阴脾经穴进行治疗。
按压手法要求:力度逐渐加大,动作平稳和缓,抵患处或穴位深处,每穴按压时间要稍长,可持续按压30~60秒,并可逆时针揉动,穴下刺激感要小,以达补虚祛病之效。
选用穴位:关元、隐白、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2.肾阴亏虚
经乱,血时少时多,色鲜红、质稍黏稠。伴头晕耳鸣,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按压穴位疗法:取任脉、足少阴肾经穴进行治疗。
按压手法要求:力度逐渐加大,动作平稳和缓,抵患处或穴位深处,每穴按压时间要稍长,可持续按压30~60秒,并可逆时针揉动,穴下刺激感要小,以达补虚祛病之效。
选用穴位:肾俞、关元、三阴交、太溪、阴谷、内关、次髎。
3.血热内扰
经血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伴烦躁易怒,面赤头晕,口干喜饮,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数。
按压穴位疗法:取任脉、足厥阴肝经穴进行治疗。
按压手法要求:用力略大,时间要稍短,每穴按压时间约持续5~30秒。浅表处穴位可采用间歇按压法,即一压一放,各2~3秒钟,穴下要有较强的刺激感,可顺时针点压揉动。
选用穴位:关元、太冲、然谷、血海、水泉。
加减:血热甚者,发热恶寒,加大椎、曲池泻热。
4.淤滞胞宫
经血漏下淋漓,或骤然血崩、量少色暗有淤块。伴小腹刺痛、痛有定处,舌紫暗,脉涩。
按压穴位疗法:取任脉、足阳明胃经经穴进行治疗。
按压手法要求:用力略大,时间要稍短,每穴按压时间约持续5~30秒,浅表处穴位可采用间歇按压法。即一压一放,各2~3秒钟,穴下要有较强的刺激感,可顺时针点压揉动。
选用穴位:关元、气冲、太冲、地机、交信。
加减:腹痛拒按者,加合谷、中极、四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