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理念中,企业潜规则属于组织行为学的范畴。管理大师赖特指出,规则是在组织中,一种被两个人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共同认同的态度、观念、感受、行为,来指引他们的日常工作,规则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相对于公司愿景使命、发展策略、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显规则,潜规则属于“非正式”的规则。它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四个因素:企业中重复多次很难改变;企业过去情况的延续;企业发生重要事件形成潜规则;企业高层领导非正式设定的潜规则。
显规则的不完善,使潜规则的存在变得合理。任何一个企业中,显规则都不可能完全正确和完善,当显规则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时候,潜规则就会凸现,起到实际的调节作用;而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用一种规则去应付,纵使是显规则,也是在变化之中。可以说,规则总是落后于企业的发展,在新的规则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潜规则就闪亮登场了。
人性中无法克服的弱点,以及人性的复杂,也决定了潜规则存在的必然。之所以存在潜规则,是因为人性不能用所有的规则全部设定出来,对不同的人性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领导力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能有一种规则去应付它,“无论最高决策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在遵循着自己行为规则中不言自明的信念,他们的行为都离不开人性与利益两把标尺”。
这就造成了许多人喜欢按“潜规则”办事,比如有的人常常不是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是习惯去找关系“通融”,借权力“放行”。而一个执掌规则的人,只有学会网开一面、下不为例,才被认为“会处事”、“会做人”。真正讲原则、守规矩的人,却被讥为死板、迂腐,不懂变通。于是,在有些人心里,规则可以灵活掌握,法律富有弹性,秩序可以随意调整。
在很多企业中也一样,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制度、管理安排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出现真空现象,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其实谁都不管,出现问题又纠缠不休,互相扯皮,推诿责任,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造成极大浪费。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章不循造成的无序。无章无序就是随心所欲,把公司的规章制度当成约束他人的守则,没有自律意识,不以身作则,不按制度进行管理考核,不仅影响了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会降低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2.业务流程的无序。这是由于通常考虑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的混乱,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3.协调不力造成的无序。职责不清,处于部门间的断层。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彼此都在观望,认为应该由对方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也被拖成了大问题。
4.业务能力低下造成的无序。比如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因能力不够而导致工作混乱无序,人为地增加了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
因此,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该分析造成无序的原因,努力抓住主要矛盾,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很好地执行,使无序变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合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和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石,也是企业赢利的根本,规章制度松懈,执行力度不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都直接破坏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助长了员工偷工减料、懒散松懈的工作作风。
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尤其是一线的执行者,都应该着力培养自己的规则意识和法制意识。须知,良好的规章制度和执行到底的作风是企业发展和赢利的基本保证。
情是带兵之本
企业要学会爱,最主要的体现是企业管理者要学会爱公司的员工。员工跟企业的关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还应是和谐、共同发展的“友谊关系”。维系这种“友谊”的纽带就是企业要给员工一种“企业就是家”的感觉。企业管者把员工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在一种融洽的合作气氛中,让员工自主发挥才干为企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创造最好的效益。
在爱护“员工”方面,我们老一辈军事将领做得最好。“红军之父”朱德爱护战士是有名的。在多年的行军作战中,每到一个新的宿营地,朱德总是关心野外警戒的同志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有没有热水洗脚,有时,还帮炊事员支炉灶安排大伙儿的生活。又如皮定均将军,他爱骂人,官越大骂得越狠,但从来不骂士兵。有一次皮定均视察部队,看见一位哨兵的军大衣少了一颗纽扣,马上命令营长跑步取来针线,为哨兵钉上纽扣。
“严是带兵之道,情是带兵之本”,带兵需要真情,这样的管理才有更多的人情味与更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有着“报恩”的传统美德,“受人之恩,终身必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企业家关心爱护员工,员工肯定会给予足够的感激和报答的。企业家越是关心、爱护员工,员工们就会更加拼命地为企业效力。
英国的克拉克公司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它的业务只不过是为顾客给草坪施肥、喷药。但它的经营思想、管理方针却十分独特,许多专家称它是唯一一家真正体现“爱的思想”的公司。正是这种“不合常规”,强调“爱”的经营思想和方式,使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克拉克公司创业时只有5名员工,2辆汽车,到了十年之后,已有5000名员工,营业额达到3亿英镑。
公司创始人克拉克的老父亲传给公司一个信条:“员工第一,顾客第二,这样做,一切都会顺利。”克拉克公司一直坚持这个信条,对员工如同家里人一般,对用户尽心尽力提供服务。在克拉克公司,喷药、施肥的工人被尊敬地称为“草坪养护专家”,是公司里最为重要的人。
老板克拉克关心工人,是由于内心的感情,而不是装腔作势,或沽名钓誉。一次,杜克提出购买一个废船坞,想把它改建为公司员工的免费度假村。公司高级财务管理人员通过细致的计算,发现这个计划超过了公司的实际支付能力,他们费了好大劲,才说服杜克放弃这个购买行动。
可是,没过不久,克拉克又要在一片沙滩上修建员工度假村,财务人员再次劝阻了他。后来,杜克瞒着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买下一条豪华游艇,让员工度假。又包租了一架大型客机,让工人去外国旅游。
事后,主管负责财务的副总裁说:“克拉克要我签字时,根本不知道我是否付得起这笔钱!可是我看到那些从未坐过飞机的工人,上飞机时的表情后,我再也无话可说。”在克拉克眼里,员工开心,他才会开心。
爱的精神即爱你的顾客、爱你的员工,尽心尽力使他们满意。同样,沃尔玛领导人不无感慨地说:企业谁是第一,顾客!但是要想让沃尔玛的所有顾客都当成上帝的话,我们就必须善待和尊重我们的员工。“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给人以爱,赐人以福,而最终爱心和福祉又会回到企业身边,何乐而不为?
惩罚只能使员工懈怠
很多管理者都抱怨说:“现在的员工真难管,违章、违纪的太多了,批评教育根本就没有用,但有一种方法挺好的,那就是惩罚!”当被问及为什么是惩罚最有效时,他们会告诉你,交警的威信就是靠罚出来的!很多成功的企业管理得很好,也是靠罚出来的。
毫无疑问,惩罚员工可以在短期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仔细想想,就不难判断出,仅靠惩罚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办法是最低等、最愚蠢的,它是管理者在无能、无奈、无助时想出的权宜之计,惩罚只会使员工更加懈怠。
曾经有这么一家生产炸薯条的企业:在2007年一年有50名员工因违纪而遭解雇,被解雇员工人数占到总人数的20%。解雇事件时常发生,在企业内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恶劣情绪弥漫。尽管企业管理者三令五申地重申制度,提出书面警告,采取无薪停职等措施,员工的违规行径却毫无收敛。可以说,这家企业的老板在管理员工方面用尽了所有的惩罚措施。员工对这些惩罚措施深感气愤和憎恶,随时寻机报复。普通员工和企业管理者的敌对态势十分明显。
这一天,一个叫张立的工人因为上班期间多去了几趟厕所而受到领导的训斥,他对此很不满,一心想着找个机会报复。第二天,他带了支粗头笔来上班,偷偷地将炸薯条从生产和包装区运转的传送带上拿下,在薯条盒子上写下极具侮辱的话,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到传送带上。这些薯条被销售到顾客手中,顾客看到这些脏话后,纷纷投诉这家企业。
这种“独特的、很具有想象力的”报复手段很快被其他员工学会,他们纷纷效仿。企业管理者向他们发泄情绪,他们就向薯条发泄情绪;管理者惩罚他们,他们就惩罚薯条。顾客投诉增多,纷纷表达不满。然而,企业领导者对这种事情又毫无办法。最终,消费者不堪薯片盒子上的辱骂,再也不买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这家企业在2008年3月宣布倒闭。
管理是一门科学,决不是单靠一个“罚”字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管理应该是严格的,但严格的管理并不等同于严厉的处罚。没有人喜欢在一个处罚严厉的环境中工作,而员工能力的发挥和潜力的挖掘需要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
有这样一家制鞋企业,因为某种原因,生产出来的四万双鞋由于质量不过关而被退了回来。企业老总非常生气,于是要求被退回的次品鞋由员工按责任轻重负责买单。这引起了公司内部员工强烈的不满。他们纷纷抱怨说:“那生产出来的质量合格的鞋子所赚来的钱,是否也是按责任轻重如数给我们发工资呢?”在这种负面情绪下,员工整体工作热情被削弱,企业效率大打折扣不说,生产效率依旧上不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就是企业老总的处罚方法有问题。老百姓常开玩笑说:“人长得难看,岂能怪照相机。”同样,次品鞋子被退回,若真是要处罚,那么首先该罚的是企业老总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敢带头承担责任,那么即便是让员工为次品鞋子受罚而买单了,又能如何呢?企业就算通过惩罚追回了损失,但是员工的责任心却打了水漂,今天的次品鞋子明天同样会有。
所以说,真正该反思的是企业的管理者。俗话说一个好的管理者就一定是一个好的老师。企业管理应该有人员选拔、培训、考核等步骤,处罚则是人员选拔、培训等所有的步骤都失败了之后的一种最无奈的处理办法。所以,在员工出问题的时候,管理者应该扪心自问:“我是不是没有选好人、用好人、培训好人呢?” 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回避用处罚的办法处理问题,但是惩罚这个方法我们还是要谨慎使用,即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偶然使用,也应首先要做到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