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刘邦参见项羽。项羽就按范增所授一套问刘邦,刘邦沉思片刻,对项羽提出的问题却没有回答“去”还是“不去”。他装着很虔诚的样子回答说:“大王啊!臣食俸禄,命悬于君手,臣如陛下坐骑,鞭之则行,收辔则止。臣唯命是听。”项羽一听,杀掉刘邦的借口看来不是那么“名正言顺”,无可奈何,只好对刘邦说:“你要是听我的,南郑你就不要去了。”刘邦回答:“是,臣遵旨。”
刘邦之所以免遭杀身之祸,是由于他巧妙地运用了模糊语言“唯命是听”,避免了陷入项羽的圈套,从而保全了自己性命。在特定的环境下,由于表达的需要,有时要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含义较宽泛的词句,来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
《东周列国志》记载有这样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关于晋文公重耳的。公元前636年,在外流浪19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支持下,就要回国为王了。渡河之际,壶叔把他们流亡中的旧席破帷仍然当宝贝似的搬上船,一件也舍不得丢掉。重耳一看,哈哈大笑,说自己就要回国为王了,还要这些破烂干什么?他命令全部抛弃这些东西。
狐偃对重耳这种未得富贵、先忘贫贱的言行极有感触,他担心以后重耳会像抛弃破烂一样,把他们这些陪伴他长期流浪的旧臣也统统抛弃。于是,他便向重耳表示,他愿意继续留在秦国,理由是在外奔波了19年,心力俱悴,身体已经像旧席破帷,无法再用,回去也没有什么价值了,重耳一听便明白了狐偃的意思,马上作了自我批评,并让壶叔把东西一一拣回,表示返回国后,一定不会忘掉狐偃的功劳和苦劳,同心共政,治理晋国。
第二件事是关于吴王寿梦的。公元前584年,吴王寿梦准备进攻楚国,并遍告诸臣,谁胆敢劝阻我攻伐楚国,我就处死他。有一位年轻的侍从,想劝阻却又怕丢脑袋。于是,怀揣弹子,手里拿着弹弓,连续几天早晨都在宫廷的后园游荡。
吴王见了问他干什么,他回答说,园中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在树上悲怆地鸣叫,饮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就在它的后面,螳螂紧贴树枝,弯起前肢,却不知道黄雀就在他的旁边,黄雀伸长了脖子,将要啄螳螂,却不知道弹子就在他的下边,这三种动物都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都不顾潜伏在它们身后的祸患。吴王听后醒悟过来,取消了出兵的计划。
一个领导人在与其他领导特别是上级领导相处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时,旁敲侧击的方法就有了运用的必要。旁敲侧击的方法很多,以事侧击、以物侧击、言语侧击、行为侧击等等,都能起到暗示启发对方的效果。
有些事需要模糊表态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春秋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三千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则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沉湎于酒色,终致病死。
在下面这则故事中,隰斯弥的做法与信陵君刚好相反。
齐国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官员,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官邸相邻。田常为人深具野心,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不过依然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表示敬意。田常依照常礼接待他之后,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观赏风光。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眺望,东、西、北三面的景致都能够一览无遗,唯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碍,于是隰斯弥明白了田常带他上高楼的用意。
隰斯弥立即回家派人砍掉那棵阻碍视线的大树。然而正当家人砍树的时候,他却又阻止了大家,并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田常正在图谋大事,就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图,如果我按照田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只会让田常感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顶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作不明不白,以求保全性命。”
有些时候,“明白直露”的说话方式不是伤人就是害己,然而默不作声又不免让人认为是想做老好人。倘若迫于情势,你不能不有所表态的话,最好还是“模糊表态”。例如,你可以说:“这件事比较棘手,让我看看再说。”这样,就给自己以后的态度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遇到别人的质疑或者追问时,模糊表态是一种很有效的策略。轻轻一闪,就会把对方千斤的力量化于无形,同时还为自己争取到思考对策的宝贵时间。另外,模糊表态的姿态会给对方制造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使其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怀疑。
没有把握时可以装糊涂
糊涂从某些角度来看,就是一种包容。包容其实正是“糊涂”的本义,和泥水而涂之,就是“糊涂”。所以,恰到好处的糊涂,也可以说是作领导者的专业技巧。
在这方面,宋太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
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
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
其实领导者的“糊涂学”就是关于领导者一生的智慧,这包括了知、情、意三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在“知”的方面,“糊涂”就是承认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不过分依赖和卖弄自己的智慧。勿恃小智,勿弄奇巧,息竞争心,它包含了大智若愚藏巧于拙,顺手自然无为而治,谨言慎行因势利导,精益求精善于其技,虚心纳谏博采众长,居安思危留有余地等范畴。
在“情”的方面,就是安贫乐道,隐忍退让,息贪婪欲,它包含安守本分勿事事强求,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乐天知命等等。在“意”的方面,就是淡泊明志,立身端方,守清正节,包含荣辱不惊功成不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等等。当然糊涂的范畴很广,有待作为领导者的你慢慢去理解与体验。
没有把握时可以装糊涂。优秀的管理人员会尽量避免说不,以免伤害对方。他们不采取任何行动,希望问题会自动消失。但是,他们也绝不会说不敢面对问题或向员工投降。所以只好装糊涂,给对方一种朦胧,使自己的利益在朦胧中得以保护。有时候,管理者也不得不承认糊涂也是一种智慧,不糊涂的人则要学会装糊涂,这样你就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楚汉相争的险峻形势下,刘邦对自己的下属充分信任,从来不横加掣肘;哪怕面对部下对自己权威的偶尔挑战,也不惜假装糊涂。而且在用人上,刘邦也不求全责备。他的重要谋士陈平,口碑一向不佳,常被人指责有生活作风问题,刘邦对此问题却装聋作哑,并不深究。在这种小事上的“糊涂”,最后换取的是下属对他肝脑涂地更大的回报。
如果管理者过于精明,凡事都抓得死死的、不给下属一点灵活度和自由空间,就会像紧箍咒一样,严重束缚下属的手脚,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再说,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如果什么事情都抓住不放,会严重消耗管理者的精力,没准到后来,会真的“糊涂”起来。所以管理者要学会通过装糊涂让自己的管理更加圆润和老道。
何种态度需要应需而变
对一个领导来说,能容人就能管人。一个宽厚容人、海纳百川的领导者,才能使各路人才归服,群策群力,干好事业。历史许多优秀的领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为人大度,胸襟开阔,能容纳有个性的下属,能宽容下属的缺点。在中国历史上,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春秋早期齐国的齐桓公就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他不计管仲射杀之嫌,以虚怀若谷的博大胸襟接纳管仲辅佐自己,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齐襄公死时,他的长子纠在鲁国,次子小白在莒国,两人听到齐襄公死于国乱,都想抢先回国继承王位。莒国距离齐国路途比较近,对小白很有利,公子纠的师傅管仲于是带领几十名精兵强将骑着快马先回齐国,想为公子纠抢得皇位。半路上,他们与公子小白的大队人马狭路相逢,管仲寡不敌众佯装后退,之后突施冷箭,射在了小白胸前的衣扣上。小白怕管仲射第二箭,急中生智咬破了舌尖,口吐鲜血,倒下诈死。
管仲自以为大功告成,回去对公子纠说:“小白已死,齐国I位非您莫属了。”公子纠于是放慢了回家的步伐。谁知道很快传来小白经继承王位的消息,公子纠一行赶紧逃回鲁国。齐桓公即小白继位后,非常痛恨公子纠和他的师傅管仲,找机会让鲁国将公子纠和管仲押送回齐国。
齐桓公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对管仲“食其肉,剥其皮”。宰相鲍叔牙力劝齐桓公,说管仲有经天纬地之才,是安邦定国之良相,还说“您要治理齐国,我可胜任;若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齐桓公想了很久,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杀己“仇人”管仲为宰相,并对其信任有加,国家大事均由管仲处理。经过几年的光景,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实现了从乱到治、从穷到富、从弱到强的强国之路,一个强大的齐国在悄然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国家。
具有容天地万物的气度,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一个公司的管理者,他的用人胸怀有多宽广,公司的前景就会有多宽广。凡事苛刻责人的管理者自然不会获得追随者,只有那些具有宽阔胸怀的人,才能赢得人的信赖和忠诚。事业是用胸怀丈量出来的。
迈克尔·乔丹不仅是一名球艺精湛的著名球星,还是一位胸怀宽广,欣赏自己的对手。
很多年前的一场NBA决赛中,NBA中的另一位新秀皮蓬独得33分,超过乔丹3分,因而成为公牛队中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比赛结束后,乔丹与皮蓬紧紧拥抱,两人泪光闪闪。
开始时,由于皮蓬是公牛队中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他自己也时常流露出一种对乔丹不屑一顾的神情,还经常说乔丹在某方面不如自己,自己一定会推翻乔丹在公牛队的首席位置这一类话。但乔丹并没有把皮蓬当作潜在的威胁而排挤皮蓬,而是以欣赏的态度处处对皮蓬加以鼓励。
有一次,乔丹对皮蓬说:“我俩的三分球谁投得好?”皮蓬有点心不在焉地回答:“你明知故问什么,当然是你。”因为那时乔丹的三分球成功率是28.6%,而皮蓬是26.4%。
但乔丹微笑着纠正:“不,是你!你投三分球的动作规范、自然,很有天赋,以后一定会投得更好,而我投三分球还有很多弱点。”并且还对他说,“我扣篮多用右手,习惯地用左手帮一下,而你,左右都行。”这一细节连皮蓬自己都不知道,他深深地为乔丹的无私所感动。
从那以后,皮蓬不再把乔丹当成对手,两人彼此欣赏对方,成了最好的朋友。乔丹不仅以球艺,更以他那坦然无私的广阔胸襟,赢得了所有人的拥护和尊重,包括他的对手。
美国心理学家威斯尔特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在思想不紧张的状态下工作,就能发挥他应有的能力。欲使下属进入这样一种精神状态,领导者必须大度地为下属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怎样才算胸怀宽广?一是“容异”,善纳别人的不同意见,善待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二是“容过”,对待犯错误的下属绝不能“一棒子打死”;三是“容嫌”,就是对那些与自己曾有过节的人不报复、不打击,宽容大度地对待他们。
领导者只有胸怀宽广,才能招来人才归服。无数事实已证明,领导者胸怀宽广与否,直接决定了其威信的高低,乃至事业的成败。所以人们经常这样说,大气魄、大领导、大事业,谁愿意跟一个小家子气的领导混世呢?可见领导者的气量是何等重要。
你越求全就越求不齐全
鲁迅曾尖锐地指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灭,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倘要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显著。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与人类现有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能及格。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能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