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忌讳高声说话,空睛凝人,手插口袋,手指指人,窥视卧室,三人并排合影等。日本人吃饭习惯用筷子,但忌讳“舔筷、迷筷、移筷、扭筷、插筷、掏筷、跨筷。”
泰国。不随便摸别人的头(包括小孩),忌用左手递物或接物。坐时,不能翘起脚把脚底对着别人,更不能用脚把东西踢给别人。男女见面不握手,俗人与僧人不握手。
新加坡。忌食指指人、紧握拳头、双手叉腰。另外用餐时忌讳将筷子放在碗或盘子上,不用时也勿交叉摆放,应放在托架上。吃鱼时,忌翻鱼,尤其是海员、渔夫在场时。
越南。如遇到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不要以“先生”、“小姐”相称,更不能称“大哥”、“大姐”,而应礼貌地称对方为“二哥”、“二姐”。路口悬有绿色树枝的村寨和门口悬有绿色树枝的人家,外人不得进入:
菲律宾。受欧美风俗的影响,忌讳“13”和星期五。旅馆没有13号房间,13个人不聚餐。逢星期五警察特许乞丐沿街乞讨,其他日子则不准。
英国。英国人不提及。“厕所”一词,他们称“厕所”为“男士室”、“女士室”。去厕所就说成:“对不起,我要去看看我姑妈”;问别人去不去厕所时,就说“你要洗手吗?”
法国。法国人交谈不询问年龄,尤其是女性的年龄;不打听别人的收入、个人物品价值、婚姻状况、宗教信仰;不请人吃狗肉,因为他们视狗为朋友。“英雄”;在表示喜庆、祝贺的场合千万不要送白菊给法国人,因为此花只用于葬礼。另外,不能给法国人送香水。
美国。人们在公开场合忌讳谈论朋友的收入或薪金以及他们的私有财产。忌讳询问别人的隐私,如年龄、婚否等。对虔诚的教徒来说,最忌讳“轻慢的谈论上帝”。
俄罗斯。不能打碎镜子,因为镜子碎了,意味着灾难来临;不能弄撒盐罐,因为它意味着吵架;家人出门后和睡前不许扫地;考试前不剪头;送礼禁送双数,如送花送一枝,三枝或五枝;去厕所不能直说,要说:“对不起,请等一等”或“请等一等,我去打个电话。”
德国。给德国人送礼品,务须审慎,不要给德国女士送玫瑰、香水和内衣。因为他们有“爱”和“亲近”之意。即使女士之间也不宜互赠这类物品。用刀、剪和餐刀、餐叉等西餐餐具送人,有断交之嫌,也是德国人所忌讳的。
波兰。波兰盛行吻手礼,他们认为吻手礼象征着高贵,连街头执勤的女警,也要求人们行吻手礼;喜欢谈论和赞美他们的国家和文化,也乐于谈及你的个人家庭生活,但忌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和法国;洗手间的表示方式极为独特:“厶”符号表示男用,“○”表示女用。
阿拉伯国家。在饮食习俗方面,阿拉伯人忌吃猪、死物和动物的内脏;虎、豹、蛇、马、驴、狗及无鳞鱼等也为禁忌食物;其他可食动物非阿訇安排宰杀也不可食用;阿拉伯国家一般都有禁酒的规定。在语言行为方面,谈及或问候女主人都是失礼的。若见到阿拉伯人的妻子,可以打招呼,但切勿与之握手。同阿拉伯人谈话应避免谈及政治和宗教,也不要谈及猪狗等他们忌讳的东西。阿拉伯人忌用左手把物品送到客人手中,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上厕所用的,所以是不干净的。在穿戴及送礼习俗方面,他们忌穿短裤,无袖衫及露膝短裙。即使在游泳池也绝不准穿“三点式”泳衣。初次见面切勿送礼,否则有行贿之嫌;不能给阿拉伯人的妻子送礼,但给孩子送礼,特别受欢迎。
4节日礼俗
(1)中华民族的节日礼俗
春节。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自此家家户户忙着采办年货,写春联,剪窗花,倒贴“福”字过春节,也称“谢年”。
大年三十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是过春节的第一个高潮。这天下午,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理发沐浴,先在祖先遗像前摆设美酒佳肴,果品鸡黍,缅怀纪念。然后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饭后,晚辈要绐长辈行礼,合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是现代社会的一大风景。除夕日要把酒守岁,到子夜要吃饺子,以求一年圆圆满满。
春节期间,北方有庙会,南方有花会,活动丰富多彩。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灯节或上元节。据说起源于汉文帝时期,从那时起,元宵节的最大特征就是张灯结彩和吃元宵。元宵之夜,到处是灯。全家人吃过元宵之后,阖家出去逛灯市,看焰火,给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常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时严冬已经过去,春光明媚,草木萌发,所以也叫踏青节。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吃寒食、扫墓、植树等。吃寒食、扫墓之俗是从战国时期晋国老百姓纪念介子推开始的,后来发展到纪念自己的祖先和其他已故的亲人。现在清明节时单位团体结队到烈士陵园去扫墓,以表示哀悼和怀念,同时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也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纪念屈原。传说楚国大夫屈原是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的。屈原的姐姐包了粽子投入江中,一是为了水祭屈原,二是为了让鱼鳖饱食,以免伤害屈原遗体。从此,每年端午节当地人民都要包了粽子投入江中纪念屈原。天长日久,粽子成了端午节的节日食品。
端午节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原先划龙舟只是为了抛粽子,经过历代相传,演变为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重九节。登高望远,持蟹赏菊。敬老爱老又称老人节。重阳时节,菊花盛开,妇女采菊花戴在头上,“鬓边不可无黄菊”;男士们佩戴茱萸。男女老幼相扶持,登高望远。如今,重阳节在河北许多地区被定为老人节,一切活动围绕敬老爱老展开,这是新时代的风尚。
(2)外国传统节日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民族节日除具有宗教内容外,还有一些是始于民间,与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节日。
泼水节。泼水节是缅甸特有的传统节日中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一般在每年公历4月(缅甸历1月)13日起到17日。13日是节日的除夕,17日是新年的第一天。泼水节到来之前,先由国家有关部门宣布当年泼水节的时间,并统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泼水节除夕这天不能泼水,必须在除夕后三天内泼水。按照缅甸风俗,水象征和平和幸福。节日期间,城市乡村载歌载舞,男女老少,互相泼水,表示涤旧迎新之意。
印度也有泼水节,在每年阴历十二月(公历2、3月)。这是庆祝丰收的佳节。这一天,无论在城市或农村,人们都打破种族、宗教的界限,尽情玩乐。
情人节。每年的2月14日是情人节。情人节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男女青年忙着挑选礼物送给心爱的人,送得最多的要数印有各种象征爱情图案的圣·瓦伦丁贺节卡。情侣们一起郊游,举办各种情人舞会。中国的情人节则是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
母亲节。母亲节是人类对女性承担延续和哺育生命责任的一种酬谢,起源于美国费城。1907年由名叫安娜的女子提出并于1914年为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把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这一天,家庭成员都要做各种使母亲愉快的事,并赠送各种礼物向母亲祝福。日本、泰国、印尼、埃及、西班牙、巴拿马、秘鲁也都有母亲节,日期不一,活动也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为了表达对慈母辛勤哺育的感激之情。
父亲节。父亲节是美国杜德夫人1910年发起选定的。日本、秘鲁、美国、巴西和我国台湾都有父亲节。除巴西规定是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我国台湾规定每年8月8日(谐音“爸爸”)而外,日本、美国和秘鲁都规定是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这一天儿女们都要赶回家向父亲祝福,购买礼物或亲手制作有纪念意义的贺卡、小物品送给父亲,以表示崇敬的心意。
感恩节。感恩节是北美独有的节日。美国定在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日,加拿大则定在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这是喜庆丰收、增进团结的佳节。感恩节的晚餐十分丰盛,其中必备的菜是火鸡肉和南瓜饼,故感恩节又称“火鸡节”。
愚人节。愚人节是欧美各国的奇特节日,在每年的4月1日。这是一个专门开玩笑的节日,这一天人们可以随意说谎、造谣、互相欺骗,玩各种恶作剧。
教师节。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教师节,如泰国1月6日、也门4月16日、印度9月5日、法国12月25日、葡萄牙5月18日、美国9月18日、委内瑞拉1月15日、中国9月10日为教师节。这是全社会尊师重教,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象征,也是学生回校看望老师,表达自己尊师爱校情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