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题材的电影中,每每日本侵略者战败的时候,都会有日本军人为了效忠天皇剖腹自杀。作为日本武士军人特有的一种精神,武士道精神始于何时呢?
一提起日本的武士,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著名的武士道精神。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武士道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表示对天皇的效忠而剖腹自杀,因此,这种精神也被日本统治阶级大加吹捧。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 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
那么,作为日本武士军人特有的一种精神,武士道精神始于何时呢?
不少日本学者认为武士道精神最早始于日本大化改新。公元7 世纪,日本发生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此后的一二百年间,随着皇权的衰弱,地方豪强势力兴起,为了保卫自己的庄园,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人武装起来,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武士阶层。武士道精神是伴随着武士阶层的产生而出现的。作为武士,要讲究忠勇、善于杀伐、节义律己、视死如归。一旦战败时,宁愿剖腹自杀也不能当俘虏受辱,以此表示对主子绝对忠诚。大化改新后,日本武士集团开始活跃在日本的政治舞台上。
但是有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武士道精神的形成应始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大化革新后,虽出现了武士阶层,但尚未形成武士道精神,直到幕府时期才形成了武士道精神。
日本封建社会时期,在经过一番战乱后,1192年,日本最大的武士集团源氏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起将军幕府的统治,夺取了实际的统治权,使天皇成为傀儡。从此,日本开始了600 多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为了控制和管理武士,幕府统治者制订出各种规章细则,把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动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232年,镰仓幕府公布武家法规《御成败式目》,共51条。《御成败式目》规定武士必须敬神崇佛,提倡僧侣式的自我修养,以培养武士的愚忠精神。其核心是强调“忠、义、勇”。所谓“忠”,就是下级武士要对主君绝对效忠,盲目服从;所谓“义”,即武士应有“义烈”的精神,在战争中,主君如果战死,武士要为主子殉死;主君如果战败,武士为挽回耻辱,应毫不畏惧地切腹自杀;所谓“勇”,就是指封建武士不仅应娴熟弓马之道,而且更应为主君卖命。武士道实际上是把儒教、佛教禅宗和神道思想三者融为一体的大杂烩,是军事封建****主义的产物,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还有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正形成应始于明治维新,幕府统治时期只是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动准则,强调武士为主君卖命,尚未形成武士道精神。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为数众多的武士阶层进行改造。政府取消了武士享有封建俸禄的特权,废除武士佩刀制度,改武士为“士族”,并将封建时代对领主将军的效忠发展为对天皇的愚忠,在军队内外大力宣扬“武士道精神”,甚至将其冒充为日本民族的固有精神。188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军人敕谕》,规定军人必须兼备“忠节”、“礼仪”、“武勇”、“信义”、“朴素”等五德,提出了具体的“武士道精神”。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被扭曲了的武士道又经历了一次畸变。日本武士对武士道的愚忠是极其执迷不悟的,日本武士对武士道的崇拜可以用愚忠来形容,1945年8 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上层人物自杀者多达572 人。其中剖腹自杀的著名人物有:原铃木内阁的陆军大臣、大将阿南惟几,原东条内阁厚生大臣、军医中将小泉亲彦,以及号称“海军特攻之父”的海军中将大西沈治郎等人。
其实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它的本意还是好的,本身并不宣扬战争,更不宣扬侵略扩张,与军国主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二次大战期间,一些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传统的武士道来宣扬忠君爱国,给武士道抹上了军国主义的色彩,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至于武士道精神究竟起源于何时,应该是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作为一种精神,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必然要经历一番过程的,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应是如此。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了滔天罪行,善良的人们希望这种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能够摆脱军国主义的控制,重新走向正途。
印度为何敬牛如神
印度的牛文化十分盛行,牛是印度的圣物,神圣不可侵犯,时至今日,印度的一些邦仍隆重举行每年一度的敬牛节。
在印度,牛是印度教徒爱护的动物,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无论是谁,都不能伤害它们。
在印度,总是可以见到牛群在大街上逍遥自在地行走,而车辆人群则小心翼翼地绕开它们的景象。所以游客在印度旅行,要特别小心牛,不要驱赶牛群,甚至进入印度教的寺庙,身上绝不可穿上牛皮制造的东西。印度虽有养牛业,但只能提供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喝牛奶允许的。特别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欢。牛虽然不能宰杀吃肉,少数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间运输、耕地)。
传说牛是主神湿婆的坐骑,每头牛背上似乎都乘坐着湿婆神,巡视着印度大地,那种神圣的宗教感情确实很难用世俗的眼光来理解。印度虽然早已是政教分离的现代国家,但宗教在政治生活中仍然有着莫大的影响力,以往的一些暴力冲突与宗教纷争不无关系。圣雄甘地曾说过:“牛是印度千百万人的母亲。古代的圣贤,不论是谁,都来自牛。”时至今日,印度的一些邦仍隆重举行每年一度的敬牛节。印度人为何将牛奉作神明予以敬祀呢?
传统的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解释,认为与印度的宗教信仰有关。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是婆罗门教。该教产生在公元前1000年代初,最初崇拜的大都是自然神,如天神婆楼那,太阳神苏里亚,地母神波利蒂昆,马神达弟克罗,牛神毗湿奴等。其中的一些神后来开始成为主要神祇,从而出现了“三神一体”的梵天(创造神)、毗湿奴(护持神)和湿婆(破坏神)。到中世纪,印度教产生之后,毗湿奴又成为该教三大主神之一。
公元12世纪,印度教内形成了以毗湿奴为最高天神的一个教派——毗湿奴教,该教派寺庙里供奉着他的神像。这样,原来作为自然神受到崇拜的牛神毗湿奴,便先后成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一个主神。尽管毗湿奴的形象已经人格化了,但其牛神的本来面目仍受到尊崇。印度教有的经典甚至诠释道:牛的两只角是苏格鲁和凯拉斯圣山,牛脸、牛颈和牛背上则分别住着三大神,牛屎是圣河,牛奶是圣海,牛眼是日月神,牛尾是蛇王神,牛毛是印度教的3.3 亿个神。所以在印度,牛就受到格外的尊敬与保护,甚至被奉为神灵。
很多印度学者研究认为,早在3000多年前,印度教徒是吃牛肉的,但后来发现牛最具有奉献精神,于是便不仅不再食用牛肉,而且对牛敬若神明。吠陀时期的印度教典籍明确规定,禁止杀牛和禁食牛肉,对牛要顶礼膜拜。印度学者认为,印度人之所以厚待牛,主要是因为吠陀时期的游牧民以及后来几代游牧民的生活严重依赖牛,牛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牛奶,还能充当耕田和运输的劳动力,即使是牛的粪便,也能当做生活燃料。久而久之,印度便形成“圣牛”文化。
也有人认为应从印度社会制度的特征去发掘更深层的原因:古代印度长期存在一种特殊的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使每一个村社都成为独立的组织,过着闭关自守的生活。而这种田园风味的自给自足的农村公社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使人屈服于环境,而不是把人提升为环境的主宰,把发展的社会状况变成了一成不变的由自然预定的命运,因而造成野蛮的自然崇拜的迷信,身为自然主宰的人竟然向牡牛虔诚地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