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开示】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不是不关心,只是不动心
【智慧分享】
“风吹云动心不动”,心无外物是禅的最高境界。世间事,纷至沓来,只有做到不动心,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
【人生道场】
五色幢幡升空时迎风飘动,一僧说是幡动,一僧说是风动,六祖惠能从旁边经过,笑谈,既非风动,也非幡动,乃二僧心动。
风动、幡动,都不过是外境的变迁,星云大师说,不动心,才能时时与佛同在。
面对诱惑时,不能动心;面对批评时,也应保持沉稳。
苏东坡被贬谪到江北瓜洲时,和金山寺的和尚佛印相交甚多,常常在一起参禅礼佛,谈经论道,成为非常好的朋友。
一天,苏东坡做了一首五言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做完之后,他再三吟诵,觉得其中含义深刻,颇得禅家智慧之大成。苏东坡觉得佛印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为赞赏,于是很想立刻把这首诗交给佛印,但苦于公务缠身,只好派了一个小书童将诗稿送过江去请佛印品鉴。
书童说明来意之后将诗稿交给了佛印禅师,佛印看过之后,微微一笑,提笔在原稿的背面写了几个字,然后让书童带回。
苏东坡满心欢喜地打开了信封,却先惊后怒。原来佛印只在宣纸背面写了两个字:“狗屁!”苏东坡既生气又不解,坐立不安,索性搁下手中的事情,吩咐书童备船再次过江。
哪知苏东坡的船刚刚靠岸,却见佛印禅师已经在岸边等候多时。苏东坡怒不可遏地对佛印说:“和尚,你我相交甚好,为何要这般侮辱我呢?”
佛印笑吟吟地说:“此话怎讲?我怎么会侮辱居士呢?”
苏东坡将诗稿拿出来,指着背面的“狗屁”二字给佛印看,质问原因。
佛印接过来,指着苏东坡的诗问道:“居士不是自称‘八风吹不动’吗?那怎么一个‘屁’就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顿时明白了佛印的意思,满脸羞愧,不知如何作答。
苏东坡是古代名士,既有很深的文学造诣,同时也兼容了儒释道三家关于生命哲理的阐释,而有时候,他也不能真正领悟到心定的感觉。
心动则生杂念,导致人很难认清自己。人难以认清自己,真心像是一面被灰尘遮蔽了的镜子,无法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成为人的主人。
只要我们有一颗不动的心,不生是非分别的梦想,不起憎爱怨亲的颠倒,就能够安稳如山,明净如水,悠闲如云,自在如风。
【星云开示】
“不动心”是一个人修养和定力的体现,若一个人无此定力,则可能被外境左右,随外境而动摇,想获得这种禅心,就要做到不为财动,不为情动,不为名动,不为谤动,不为苦动,不为难动,不为力动,不为气动。
快意人生是每天快乐的积累
【智慧分享】
禅宗说:“日日是好日。”一生的幸福也往往来自每一日快乐的积累。
我们时常眺望的未来,不正是每一天的叠加和延续吗?
【人生道场】
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水是不会有重归的,时间也不会重返,所以若想在每一天都获得充盈的快乐,就要有意识地珍惜从自己手指间溜过的每一秒钟。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936年正月,弘一法师在南普陀寺,有一次他患病了,他的病床上放了一只钟,这只钟比其他的钟要慢两刻,别人都说这钟不准,但弘一法师却解释说:“这是草庵钟。”原来,弘一法师在草庵时还生过一场大病,耽误了一个多月,当时这只钟的时间便是草庵的时间,比正常的时间慢了两刻钟,后来他便一直将这只钟带在身边,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所以“草庵钟”就成了珍惜时间的一个代名词了。
草庵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时间就像是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急;时间就像一页书,看得快,翻得也快;时间就像一匹良驹,跑得快,过得也快。睿智如弘一法师,总是在努力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说过一个意味深长的谜:“世界上有样东西是最长又是最短的,是最快又是最慢的,是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是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对于这个谜,众说纷纭,一时间很多人都猜不透。
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查第格的智者猜中了。他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使许多人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对于在等待的人,时间最慢;对于在作乐的人,时间最快;它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展,也可以无限地分割;当时谁都不加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时间可以将一切不值得后世纪念的人和事从人们的心中抠去,时间能让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这就是时间的珍贵所在啊!佛陀曾说过,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而已。生命易逝,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时间呢?
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纵即逝,与其每天长吁短叹,不如将其牢牢地把握,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桎梏下获得最大的自由、最洒脱的幸福。
那么时间到底是什么呢?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对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是金钱;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时间是资本;对于无聊的人来说,时间是债务;对于学生来说,时间是财富,是资本,是命运,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最吝啬时间的人,时间对他最慷慨。抓住今天,不依赖明天!
【星云开示】
每日说好话,每日行善事,每日常反省,每日多欢喜,只有今天把今天过好,明天把明天过好,才能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地过好,才会一生过好。日日是好日,每一日、每一分都理应珍惜。
人生妙曲尽在高低错落间
【智慧分享】
世间上的事总是异彩纷呈,就像花园里有芬芳的鲜花,也有新绿的小草。而我们的五个手指尚且长短不一,又何如期待每个人都有同样俊俏的脸,快乐的心呢?
“人人不尽相同,外表上有高低胖瘦的不同,才有赏心悦目的人间风景;智力上有贤愚巧拙的分殊,才有趣味横生的社会百态。”
若太过趋同,则容易陷入误区,又怎么达到身心的洒脱?
【人生道场】
一棵小草,没有参天大树的伟岸身躯,却依然是无限辽阔的草原中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
一条小河,奔流的前方只有断崖残壁,然而一泻千里,却成就了瀑布的气势磅礴。
一扇贝壳,柔软的身体却不得不承受不安分的沙砾的摩擦,然而终有一日,会有闪烁迷人的珍珠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世间众生,若一味地因自己的短处而放大痛苦,自然会与平凡生活的快乐和成功擦肩而过。
星云大师曾援引《华严经》所言:“如悬镜高堂,无心虚招,万像斯鉴,不简妍媸,以绝常之静心,照常之圆理。”世间万象的妍媸、巨微,都只是一种表象,若能正确对待自己以及他人的优缺点,必能屏蔽掉外境的干扰,得到心灵的安定和平静。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著名的乐师名唤师旷,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又称瞑臣。
师旷不仅善于弹琴,也通晓南北方的民歌和乐器调律。据说,当他弹琴时,马儿会停止吃草,仰起头侧耳倾听;觅食的鸟儿会停止飞翔,翘首迷醉,丢失口中的食物。晋平公见师旷有如此特殊才能,便封为掌乐太师。
有一次,晋平公专门请人为师旷打造了一张特殊的琴,琴上的弦不仅长短一样,甚至粗细都是一致的。琴做得非常漂亮,上面精心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还镶嵌了金石美玉。
师旷试琴时,怎么也无法弹出完整的旋律,于是便细细地摸索琴弦之后问道:“这张琴的琴弦难道是一样的吗?”
晋平公回答说:“是啊,这样精致的琴弦,应该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吧!乐师您双眼已盲,否则一定会惊艳于这张琴的完美!”
师旷摇了摇头,表情凝重地说:“大王,这您就理解错了。一张琴,之所以能够弹奏出动听的音乐,正是因为上面的琴弦有短有长,有粗有细。一张琴中的大小弦各有不同的作用,大弦为主,小弦为辅,互相配合,才能弹出和谐美妙的乐曲。”
师旷吩咐侍者搬出了他原来使用的琴,手指在琴上划过,一串美妙的音符瞬时跃出,令人身心舒畅。
一张琴之所以有高低音乐,是依靠琴弦的长短、粗细来实现,才能弹奏出高低有致的美妙音符。按照星云大师的观点,如晋平公一样仅为达到外表的和谐与完美,而刻意求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事物各有长短,书生儒冠可以在朝侍奉君主,却不能跃马驰骋,纵横疆场;赤兔乌骓,能日行千里,但若将其放到屋里捕鼠,它们甚至比不上一只小野猫;紫电青霜是天下闻名的锋利宝剑,若借给木匠用来做工活,可能还不如一把普通的斧头。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代诗人卢梅坡借梅雪之争,告诫众生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是自然之理,不必过于执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才得洒脱。
【星云开示】
人人不尽相同,外表上有高低胖瘦的不同,才有赏心悦目的人间风景;智力上有贤愚巧拙的分殊,才有趣味横生的社会百态。
清风送云,自在悠闲
【智慧分享】
每个人,每一天,都只能拥有二十四个小时。
但同样的时间里,人们却写出了不同的心情:有的快活,有的抑郁;写出了不同的品格,有的算计,有的洒脱……
如果可以选择,请摘一朵白云放入心间,揽一怀清风化作笑颜。不为世俗牵绊,活得快活、洒脱。
【人生道场】
“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这是百丈怀海禅师曾做的一首禅诗。在乾坤天地之间,有一个清闲自在的人,沐浴阵阵清风,仰观缕缕白云,随性而来,随缘而去,多么潇洒自在!此中情境,令人向往。
什么是真正的自在?
看看呱呱坠地的婴儿,生下来都是两手紧握,仿佛想要抓住些什么;看看垂死的老人,临终前都是两手摊开,撒手而去。命运是何等的弄人?当他双手空空来到人世的时候,偏让他紧攥着手;当他双手满满离开人世的时候,又偏让他撒开手。
既然如此,不如将一切放下。
唐代有一位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他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望去,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为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做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饭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世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
“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