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黄龙设治局成立以前,黄龙教育分属周边各县。1946年,设治局始办简易师范班,时设初级中学1所、中心国民学校5所、国民学校90所。黄龙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龙县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学校教学环境全面改善。截至2005年底,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5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小学151所。在校中小学生8998人,其中高中1060人,职业中学641人,初中2769人,小学4528人。拥有专职教师683人,其中高中专职教师77人,初中专职教师165人,小学专职教师441人。
(第四节)基础设施
一、交通
(一)古道
黄龙位于陕北和关中的交界地带,历史上形成的古道有:由洛川、鄘城起经县境梁家山、界子河、界头庙、红罗义去澄城县;由洛川、鄘城经黄龙堡、彭衙去澄城或白水;由洛川、鄘城经县境木昌桥、崾嶮、旗杆庙、大炮楼、麻线岭、白马滩去韩城;由宜川经县境瓦子街、孙市镇去洛川;由宜川经县境圪台街、大炮楼、石堡去关中;由白水经县境黄龙山、石堡、圪台、常略沟往宜川石台寺、集义去陕北;由澄城经县境红罗义、界头庙、石堡、大炮楼、红石岩去宜川;由崾蛤经马蹄掌、大炮楼、大岭至孙家沟门(今新民街)。
(二)现代公路
渭(南)一清(涧)公路南起渭南,北达清涧县,全长418公里。县辖段南起黄龙澄城交界的牛保泉,北到黄龙、宜川分界的刘家沟,境内段长89.332公里。其中牛保泉至石堡路段为渣油路面,路面宽6米,全长30公里;石堡镇至刘家沟段为碎石路面,路面宽5.5米,全长58公里。沿途有小桥23座,涵洞154道。该路是沟通关中和陕北的干线公路,也是黄龙县经济的大动脉,对减轻西(安)包(头)公路的压力有一定作用。
瓦(子街)一永(乡)公路西起洛川县永乡冯家村,东止黄龙县瓦子街镇。途经洛川旧县、洪福梁和黄龙县小寺庄,全长69公里,为山岭重丘区三级油路标准。境内西起黄龙、洛川交界的东居民沟,经过小寺庄、佛庄寺、张宪、瓦子街镇,与渭清线相接,境内全长36公里,沿途有桥4座,涵洞48道。
黄(龙)一韩{城)公路西起黄龙石堡镇,东止韩城市。途经大岭、九沟、河西坡、乱石滩、白马滩、石门、赵廉坟至韩城市,境内全长63.68公里,有桥梁4座,涵洞35道,为三级渣油路面。
黄(龙)一皇(甫庄)公路北起黄龙石堡镇吉家河,南止合阳县皇甫庄。途经榆树河、老庙川、桦树岭、红石崖,境内全长37.4公里。沿线有小桥6座,涵洞96道,三级油路标准,路面宽6米,是本县通往合阳县的一条跨地区公路。
洛(川)一黄(龙)公路西起洛川县城,途经洛川老庙、槐柏、土基,接本县三岔、安善到石堡镇,境内全长22.5公里,其中与渭清公路重线2公里。沿线有桥2座,涵洞18道。为黄龙通往洛川、延安等地的交通要道。
石(堡)-小(寺庄)公路南起黄龙石堡镇,途经泄湖、崾嶮、五姓村、张家岭至小寺庄,与洛(川)宜(川)公路相接。全长43公里,其中与洛宜公路重线0.6公里。
圪(台)一崾(嶮)公路东起圪台,西止崾险。途经坡底、柳里湾、马蹄掌、旗杆庙、新市街,止于崾睑乡,全长32.5公里,为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路面宽6米,有石拱桥2座,涵洞75道。
二、邮政
1939年,石堡始设私人邮政代办所,由张胖子(名字不详)代办。1941年,黄龙山邮政局成立,接管了私人代办所。该局被列为三等乙级局,属白水邮政局管辖。1942年,崾脸、界头庙、观亭(今属宜川)、圪台、孙家沟门等五地同时设立了由私人办理邮政业务的邮政代办所。
1945年,黄龙设治局设环境电话管理所,将各乡公所的电话线设总机汇接,形成一个环形电话通讯网。
1948年3月黄龙解放后,成立了县邮政局,仅设局长一人。8月,县政府即可与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话。
1952年,邮政、电信合并,成立黄龙县邮电局,局址设在后街贾金荣的院内,后迁至前街。
1955年后,陆续成立圪台、崾嶮、三岔、界头庙、白马滩、小寺庄、瓦子街、红石岩、范家卓子等九个乡镇邮电分支机构。未办分支机构的砖庙梁、柏峪乡两地的邮电业务由基层供销社代办。
1968年10月,成立黄龙县邮电局革命委员会。1969年,邮政、电信再次分设,分别成立邮政局和电信局。邮政局由黄龙县革命委员会领导,电信局由黄龙县人民武装部实行“军管”。
截至2005年,全县邮路总长单程335公里,投递87个行政村,156个学校。设有8个固定投递点,报刊发行量770555份、杂志发行量20225份。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境内重要信件一日内便可送达任何乡村。全县现有10所农村邮电支所,县城营业网10处,服务半径167公里。
二、通信
通信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1940年,由洛川至黄龙架设长途电话线路1条,全长58杆公里,成为黄龙现代电信之始。1956年,陕西省电信局对黄龙至洛川的长途电话线路进行更新改造,杆线全部更换,架设1对4.0铁线。1990年,全县拥有农村电话线路12条,总长237.5杆公里。其中水泥杆线路3条,长83杆公S;木杆线路9条,长154.5杆公里。共有农话户数108户,其中私人3户。1996年,黄龙实现了乡乡通信网络交换点的目标。2000年,黄龙电信交换机总容量达1万门,固定电话3450个,移动电话2300个,长途电话业务电路120路。到2005年底,黄龙有固定电话用户3.8万户,城区无线市话用户1.27万户,全县村通率达66%。
四、广播电视
1958年9月,黄龙县广播站成立,开始在基层、农村设立放大站,并引线人户,广播事业始有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利用广播宣读所谓的造反“决定”“通令”和“造反声明”等,干扰了正常广播。1970~1976年,黄龙先后建成10个公社放大站,实现了广播载波化,全县13个公社(镇)的111个大队和553个生产队全部通了广播,通播率为100%,入户率为97%。全县有小喇叭12918只,乡以下广播线路总长为1749.5杆公里,通载波化的公社(镇)9个,实现了全县农村广播网。
1976年5月,黄龙试安装1瓦半导体电视差转机,开始转播铜川台二频道电视节目。1977年,全县电视机增加至20台。1979年春,木瓜寨差转台增设了一台10瓦的差转机。1981年10月,广播站购回一部11频道全自动彩色差转机,对原电视差转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县城地区能同时收看陕西电视台和中央台电视节目。
1976~1985年,全县建起小型电视差转台25座。1987年,全县拥有电视机872台,1990年增加到1252台,能接收中央、陕西及邻省的电视节目,覆盖人口4万多人。截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起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6个,拥有彩色电视机4.4万台,收视频道33套,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全县75%的群众能收看到有线电视和县台自办制作的广播电视节目。
(第五节)军事要地
一、黄龙山
黄龙山,古称梁山。狭义上的黄龙山是指今韩城、合阳、澄城三县北境诸山。今所指的黄龙山为广义上的黄龙山,它北起延河,南抵渭北旱原,东临黄河,西近洛河,为洛河与黄河的分水岭。其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黄龙县位于其南部,为土石山地。其最高峰为大岭,海拔1783.5米,为宜川县南川、韩城市据水和黄龙石堡河的源头,是关中及关中东部各县到宜川县通道的会集点。岭西的神道岭,山大沟深,森林茂密,地势险要,扼控韩城至宜川、关中至延安的通道。
二、重要关隘
柳沟位于大岭西,为猴儿川源头,为清代韩城到宜川通道的要隘。清代曾在此处设置神道营。后路改,今废。
旗杆庙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属崾蛤乡,海拔1700米。既是黄龙县自然地理中心,又是县城至瓦子街、圪台乡至崾嶮乡南北、东西两条公路的交叉点。山上有旧土堡一座。
将军山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是黄龙县和澄城县分界处,有南北大路贯通。山上有一土堡,堡内筑石窑数孔。山顶多泉水,又名九泉山。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秦将白起带兵伐魏,曾驻扎此山。1946年8月28日,黄龙游击支队政委孟树林在此领导武装暴动。
界头庙位于县城南20公里的高山上,海拔1503米,是白(水)石(堡)公路隆起处。山梁面窄,左右梢林陡坡。向南俯视关中,目及秦岭,是黄龙县的“南大门”。
(第六节)军事设施和古今战场
一、军事设施
(一)魏长城
为防御秦国的侵扰,周显王十年(前359)和魏惠王十九年(前351),魏国两次修筑长城。它南起华阴市华山北麓脚下长涧河左岸玉泉院的朝元涧,北到韩城市黄河段岸之陡崖,中经黄龙县东南25公里的范家卓子乡与澄城县交界处。
{二)柳沟城
古称柳州城,位于圪台乡河儿川上游的柳沟村。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是宜川至合阳、洛川至韩城四县交通要冲,城门楼额题“四邑要地”。城依山而筑,全用石头砌成,城内又修一小城,全城约0.7平方公里。康熙十四年(1675),李师鹰率众于柳沟城起义。同治六年(1867),回民起义军攻打柳沟城。
清嘉庆《韩城续志》载:“神道岭营(属潼关协),游击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千总一员,马战兵一百二十六名,步战兵八十五名,守兵五十九名,分驻五地。”至清道光时,神道岭城改设千总一员,马步守兵五十名。清同治年间(1862~1874),仅留马步守兵四十名。后因同治年间清兵对回民起义军的围剿以及光绪三年(1877)的旱灾,黄龙山区饥民死亡惨重,边远山区荒废,柳沟城军事要塞的位置逐渐消失。
(三)麻线岭堡
位于县城东北曹店乡的大炮楼附近,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由洛川县丞杨翠督修,为洛川至宜川、韩城的军事交通中转站。因修路,旧堡已。
(四)神道岭寨
位于县城东42公里处,今名大岭寨子,在麻线岭东峰,海拔1783.5米,属圪台乡境。《陕西省通志》载:“神道岭界西延二府,居万山中。”嘉庆《韩城县志》载“神道岭系鄘延平庆孔道,四达之通衢”,即北去富县、延安,南去西安,东去山西省临汾(平阳),西去甘肃省庆阳的“十”字中心。神道岭不仅位于交通要道,而且地势高险,东看黄河,南望华山,更兼其岭上有清澈泉水,可供数百人食用,清(朝)屡设防于此。
(五)孟良寨
位于圪台乡政府所在地西南8公里山上,围墙用石块堆砌而成。传说宋名将孟良曾屯兵于此,今名孟家嘴。宜川至黄龙公路经此。这里道路弯曲,山谷狭窄,易于扼守,明、清皆有军防。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即驻千总镇守。
二、古今战场
(-)牛角梁、相里村
位于范家卓子乡的牛角梁和相里村。明崇祯四年(1631),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和官军在此交战。
(二)彭口塔
光绪三年(1877),农民首领冀锁子聚饥民于今白马滩镇的彭口塔村起义。
(三)石堡镇
1947年10月2日,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解放石堡镇,并成立了黄龙县政府,确定石堡镇为县政府所在地。
(四)瓦子街
位于县北瓦子街镇政府所在地。1948年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在此进行了着名的瓦子街战役,消灭了国民党整编29军。
(五)界头庙
1948年8月8日,西北野战军总部设在界头庙乡的西市村,彭德怀司令员在此指挥壶梯山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第36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