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表上,瑶瑶每天还留出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用来补漏洞。她把所有测验和作业中错过的题,都单独抄到一个本子上,每天补漏洞的时候,就从里面挑题目做,故意挑那些看起来比较生疏、印象不是很深的题,做对一次打一个钩,做错一次打一个叉,当一道题目能连续得到三个钩,她就认为自己彻底掌握,就再也不会去碰它。
就是在这样的计划之下,瑶瑶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
小时候,你肯定听过许许多多刻苦勤奋成就大事的例子,比如,最常听到的故事莫过于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头悬梁锥刺股、映雪囊萤、凿壁借光……
那些陈年旧事都快老掉渣了,往往都是超出常人能忍耐的范围,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走自己的路,独立思考,你要让自己的身体和思想同时行走在新时代。让那些榜样先在我们头脑里打个回旋,再来看看它还剩几斤几两吧。
古人有古人的法子,今人有今人的招式。如果你是愚公,你聪明的脑袋稍微一转,肯定不会铲掉王屋与太行两山了,与其舍命去破坏大自然,不如举家搬到宽敞开阔的地方吧;同样,你一定不会去死死磨那根铁棒,耗费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花几分钱买根针算了,况且铁杵还不一定能磨成针呢;悬梁刺股就更非我辈愿为了。
至于映雪囊萤、凿壁借光等美事,好像是一件古代的浪漫事情,现在是没法复制了。现在的地球气候变暖,雪飞得越来越稀少,农村的孩子都很少见萤火虫了,况且现在电力发达,墙壁也凿不穿了。
当然,这种事发生在古代是情有可原,想想吧,他们的条件这么差,不努力行吗?现在我们的条件比他们好多了,可是我们的作为呢?
努力固然是好的志向,但并不需要拼死拼活的的架势,因为学习即使努力了也不一定奏效。没有方法和窍门的努力只是卖力蛮干,或者埋头苦干。功课不是这么学的,也不是这么教的。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请问将1至100之间的所有自然数相加,和是多少?老师承诺,谁做完这道题谁就可以放学回家。
你肯定想到世界知名的伟大数学家高斯了吧,没错,就是他。他就坐在童年的课堂上。
像你一样,为了能尽快回家享受那自由而快乐的美好时光,同学们都努力地演算起来,有的同学甚至额头上都渗出了晶莹的汗珠。
只有小高斯一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一只手撑着下巴,一只手在无意识地摆弄着手中的铅笔,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在寻找一种可以快速解答这个问题的办法。
过了一会儿,小高斯就举手交答案了。
“老师,这道题的答案是5050。”小高斯很自信地说。
“你可以给出你的方法吗?别人可连一半都没有加完啊!”老师略带吃惊地问他。
接下来这个答案一定是你很熟悉的,但一个小孩子能有这样的思维,确实不简单:“当然。你看,99+1=100;98+2=100……以此类推,到49+51=100,50+50=100时,我们恰好得到了50个100是5000,然后再加上单个的100是5100,但这里50加了两次,所以要减去,最后剩下的就是5050了。”
做任何事情,都不是无条件努力就行了,勤奋刻苦和开动脑筋好比鸟儿的两翼,缺少其中一翼,就不能展翅高翔。
那些认为生活必然被学习填满的学生,那么很努力却无法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很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够巧妙,或者对于这个问题不够重视的缘故,其实,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就能够轻松学习,学习就不会侵犯玩的时间了。
课外活动把学习当做游戏
我们的身边书呆子随处可见,这样的人通常只知道埋头苦读,甚至连课间十分钟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也不放过。可这样的人是利用了一分一秒的时间,但学习效果却并不明显。相反,那些在课外活动中意兴盎然的同学却能轻松取得好成绩。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实践证明,课外活动是知识的第二课堂,在这里,知识有了一个新的展现的场所,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得到巩固与加强,也落实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另外,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有利于一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及个性特长的发展;有利于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动科技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科技意识,发现和培养科学幼苗。所以,我们应该养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习惯。
课外活动的主要类型有:
1.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是指学习和研究一般的科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科技作品制作,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技能,也有新的科学知识、新的技术。同学们在科技活动中能接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这类活动用于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形成科学的态度,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科技活动很适合求知欲、好奇心强,具有创造欲望和能力的同学。
2.学科活动
这类活动是指与学科有紧密联系,但又区别于学科教学的活动。学科活动不是补课,它的内容是某一学科中某一领域内容的加深和扩展,是学科的一些新理论、新知识,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实验、实习等探索性活动。积极参加学科活动有利于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开阔视野,发展个性与特长。学科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讲座、阅读、演讲、讨论、参观、实验、竞赛、比赛、晚会、报告会、讲故事、写论文,书评、影评等。
3.文体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包括文学、音乐、美术和体育方面的活动。它与课堂联系较少,娱乐性、竞赛性较强。这类活动有利于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开阔胸怀,丰富课余生活;有利于培养文学艺术及体育方面的爱好与才能,促进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文艺活动很适合具有表演爱好和具有艺术天赋的同学,体育活动对同学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也是最易于开展的活动。
4.社会活动
这类活动包括班、团、队、校会和社会实践活动,多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每次活动参加人数多,时间相对比较集中。社会活动的方式很多。常见的有班、团队的主题活动,如报告会、故事会、评比表彰会,专题活动月、夏令营、军训、旅游、义务劳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交往等。
当然,为使课外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我们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参加课外活动的计划,选好参加课外活动的项目,科学安排好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时间,遵守课外活动的规则与纪律,处理好课内与课外、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选择课外活动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科学知识可以参加科技方面的课外活动,喜欢体育或音乐可以参加文体方面的课外活动,喜欢大自然可以参加社会方面的课外活动。
参加课外活动是为了开阔视野,放松身心,以便于自己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切不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活动中,而荒废学业,这会得不偿失的。
压力不是学习和学校教育的必然结果
每天在校园里台阶上拾级的你想过没有,压力从哪里来,怎样才能有效减轻繁重的学习压力呢?
其实,作为一个面临升学的学生,没有压力反而不正常了。压力好像一架引擎,推动学习的机器向前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不论其年龄、性别、职业怎样,也不管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如何不同,都会不同程度地体验到各种压力,精神、心理压力则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
压力就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个人没有一丁点儿压力,那么他的生活就可能变得空空荡荡,人也变得闲适懒散且缺乏上进心;但如果压力太大,则会使人精神过于紧张、心理负担过重,并由此产生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判断力下降、紧张性头痛、失眠、恶心等症状,时间长了,还会造成神经衰弱、抑郁症和恐惧症等精神疾患。两样都不妙,也是你所不愿意的。
学习或其他生活通常都有“旺淡时期”,有时忙得要死,有时较为轻松;重压有时,解放有时;紧张有时,放松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