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都会让我们或多多少错过一些美好。这个时候难免会有一种错过的情绪。有后悔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与抛弃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但是,如果你后悔不已,或羞愧万分,一蹶不振;或自惭形秽,自暴自弃,那么你的这种做法就是蠢人之举了。要知道人生没有返程票,世上亦没有后悔药。
但是还有许多年轻人生活在悔恨的情绪里。他们简直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悔恨机器。对于我们来讲,悔恨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其主要原因在于:如果你不感到悔恨,就会被人看做是“缺乏良知”;如果不感到内疚,就会被认为“不近情理”。这一切都涉及你是否关心他人。如果你确实关心某人或某事,那么显示你的关心的方法就是为自己所做的错事感到悔恨,或者对其将来感到关注。这无异于表明,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就必须表现出神经机能性病的症状。
在各种误区行为中,悔恨是最为无益的,它无疑是在浪费你的情感。悔恨是你在现实中由于过去的事情而产生的惰性。然而,时光一去不复返,无论你怎样悔恨,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指出,悔恨与吸取教训是存在很大区别的:悔恨不仅仅是对往事的关注,而且是由于过去某件事情产生的现时惰性。这种惰性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一般的心烦意乱直至极度的情绪消沉。假如你是在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决意不再重蹈覆辙,这并不是一种消极悔恨。但是,如果你由于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到现在都无法积极地生活,那就变成了一种消极的悔恨了。吸取教训是一种健康有益的做法,也是我们每个人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的必要环节。悔恨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它白白浪费自己目前的精力。这种行为既没有好处,又有损于身心健康。实际上,仅靠悔恨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因此,我们不应该让自己陷入无尽的悔恨当中,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
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
年轻人应该像乔治学习!随手关上身后的门,学会将过去的失误、错误通通忘记,不要沉湎于懊恼、后悔之中,一直往前看。这时你会发现,我们在每一天里重新诞生,每一天都是我们新生命的开始。在不为错过夕阳而悔恨的时候,才不会错过明天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