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适当的时候,学会“退”不是屈服、软弱,而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退可改变现况、转危为安。退,是一种战术,也是一种战略,更是二十几岁做事的必然要求。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就是利用以退为进的方法夺得兵权的。
孔明取下陈仓,魏主曹睿面对如雪片般飞来的陈仓告急文件,又听闻郝昭已死,诸葛亮再出祁山,不但收了陈仓,更攻下了附近的城池,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方面,文告又到,说东吴孙权称帝,与蜀国结盟,陆逊在武昌练兵,随时会入侵中原。两处告急,如何是好?此时又传出曹真病危的消息,曹睿只好再次找司马懿商量妙策。
司马懿说:“以我猜测,东吴孙权只是增号称帝,伪称与蜀国结盟,故作兴兵。我们不用派兵防吴,只要集中兵力防蜀便可以了。”曹睿认为有理,立即封司马懿为大都督,总摄西边各路兵马。又吩咐左右,说:“去曹真府取总兵将印来。”
司马懿阻止说:“让我自己去取吧!”说完辞别而出,直往曹真大都督府。
司马懿见了卧病的曹真,说:“东吴、西蜀联盟兴兵来犯,孔明又再次出祁山,你知道吗?”
曹真大惊,说:“我因为病重,家人封锁了消息。现在国家危急,只有司马兄才有能力拒蜀兵呀!”
司马懿谦虚地说:“我才薄智浅,怎可称职呢?”
曹真命左右,说:“取总兵将印来!”
司马懿说:“都督不用担心,我愿助你一臂之力拒敌,只是受不了这个帅印呀!”
曹真听了,整个人跃起,央求道:“你如果不担此重任,国家就危急了!我今日病重,也要面见皇帝推荐你呀!”
司马懿见他如此有诚意,便只好说:“天子已有恩命,唯我不敢接受罢了!”
曹真大喜,说:“你若肯担当此任,蜀兵可退!”
司马懿再三推辞后终于接受了。
在官场打滚多年的司马懿,恰当地运用了一招以退为进的方法,化解了曹真被夺权的怨愤,真是高手。
以退求进是高明的处世哲学,因为只有后退才能跳得更高,只有收拳才能出拳有力,只有退一步才能进两步。
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是人情关系学中不可多得的一条锦囊妙计。你先表现得以他人利益为重,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开辟道路。在做有风险的事情时,冷静沉着地让一步,方能取得绝佳效果。
成功的第一步便是让自己的利益和意图丝毫不露,让对方因为你能投其所好而情愿做你要他做的事。尊重并突出别人的观点和利益,这是我们欲求他人合作的最有力的法宝。人们不会正确使用这一法宝,是因为他们常常忘记了,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自己的需要,那别人对此即便本来是有兴趣的,也会改变态度。
因此,人生在世,为人处世要学会退让。退让不是一种软弱和屈服,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谋略。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应该养成以退为进做事情的习惯,如果使用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退为进对商场中的年轻人尤为重要,在商场竞争中,一个经营者如果不懂得以退为进的谋略,就会在盲目前进中碰壁。反之,当你所经营的产品出现市场疲软,难以销售的时候,当你与竞争对手在实力对比上相差悬殊,难以取胜的时候,不妨采用退一步的策略,以退求进,迂回前进,定能取得比盲目前进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