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的良知,我们一定要懂得孝敬父母是来不及等待的。很多人为自己没有机会侍奉父母而引以为终身的遗憾。
老舍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生命是母亲给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我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终前吃的还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季羡林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季先生的家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他的家更是贫中之贫。离开家几年,成为清华学子的他,突然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赶回家乡,“看到母亲的棺材,伏在土坑上,一直哭到天明。”季羡林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
萧乾先生在回忆母亲时说:“就在我领到第一个月工资的那一天,妈妈含着我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买的一点儿果汁,就与世长辞了。我哭天喊地,她想睁开眼皮再看我一眼,但她连那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在接受****采访时,****问:“如果当初您不到美国读书的话,会怎样呢?”她本以为崔琦会这样回答:“如果当初我不到美国读书,那我很可能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但崔琦说的是:“如果我那时不出国,我的父亲就不会在三年困难时期饿死!”说着,他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当我们理所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舒适条件时,是否应当思考一下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善待自己的父母?
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东西太多了,他们也曾经和我们一样充满激情,拥有很多的机会,但是为了抚养儿女,他们甘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甘愿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孩子。这样的牺牲,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牢记在心中。但是,很多人明明知道父母的爱,却不懂得回报这种爱。
孔子说,孝中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和颜悦色的地和父母说话。其实就是在说明,孩子很难放下自己的想法曲聆听家长。其实,这种聆听、尊重和关爱,就是孝的本质。不要把好听的话留到明天说,今天就对父母微笑吧,让彼此都生活中幸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