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展翅百合开,人生境界在胸怀
一个人胸怀的大小、眼界的高低,会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方法。很多人能成就一番大业,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们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人生境界。南怀瑾先生借庄子之口,给我们讲了这个道理。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讲,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蜩”就是蝉,“学鸠”是一种小鸟,庄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鸟一虫有趣的对话。一只小虫与一只小鸟,都没有看到过大鹏,因为大鹏一飞起来,它们看都看不见。不过它们听别人说了大鹏高飞的事,觉得十分好笑:那个大鹏鸟真是多事,何必飞那么远?像我,“决起而飞”,从这棵小树一下就飞到那丛草上去了。
这讲得其实就是眼界与境界的问题,蜩与学鸠乃井底之蛙,心中的天地也就井盖那么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所以当他们听说大鹏能高飞,反而是自鸣得意且嘲笑他人一番罢了。眼界的高低一般会决定出人生的高低。关于庄子还有个故事是这样的。
庄子的好朋友惠子对庄子说:“魏国国王给了我一把葫芦种子,于是我就把它种到地里了,没有想到现在结了个大葫芦。用来装东西吧,感觉太大了。用来盛液体吧,可是这葫芦皮又太薄,很容易漏底。要是一劈两半做成瓢,大家又不着那么大的瓢。可见这葫芦确实够大。可是话说回来,光大有什么用,不过是自大。所以思来想去,我干脆把它砸烂得了,省心。”庄子听出他这个朋友语含讥讽,于是笑道:“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以前有一户人家,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就是漂洗绵帛。可是由于天冷,手要生疮,于是他们制造了一种膏药,这种膏药往手上一涂,再寒冷的天气手也不生冻疮。后来有人来到他家知道了这种东西后,出黄金百两要买这个配方。于是全家商议之后,觉得这个价格很合算,比他们辛苦漂洗丝绵还赚得多,于是就把它卖掉了。这个人买得膏药秘方之后,就去了吴国,和吴国国君谈上关系后,就把这膏药卖给了吴国军队。后来某个冬天吴国被越国攻打时,吴王就带领军队在冰上攻击敌人,他给他的军队战士都涂抹了那个膏药,使得他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没有生冻疮,因此吴军士气大振,一举将越国打退了。吴王于是酬谢那个卖他膏药秘方的人,赐给他百亩土地,还封了个爵位,并送了他黄金万两,身份与以前自是不一样。你对比一下,同样是一个膏药秘方,在一个人手里,只能是普通膏药,而在另一个人手里,则想到把它卖给国家,最后赐土封侯。你有那么大一个葫芦,那是罕见的好东西,为什么不掏空里面,做成小船,去漂游江湖,却在我跟前数落葫芦大而无用啊?”
其实惠子和庄子是朋友,这故事本意是双方辩论,给对方灌输自己的思想。但是从这一对话中也可见,庄子眼界比惠子要高。同样的一个葫芦,惠子看到了大而无用,庄子则看到了物尽其用,说可以做成船;同样的一个秘方,有些人就只能自己用用,最多卖点钱,而那个来客,则靠这秘方封侯得金,尽享荣华。这就是眼界的差别,也是个人境界的差别。
人生的境界关系到一个人的成就、品味和气度。人生境界有高有低,有狭有宽,有大有小,境界在哪里,人生就到哪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个“心”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境界和格局。
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高达数千尺的断崖边上,不知何时,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诞生的时候,如同杂草,但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第一个花苞。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它们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人生境界大不同,即便你不能成为大鹏与百合,也不要沦为讥笑他人的虫草,有时别人的心志,你未必能了解。你的世界,别人也未必看透。如果我们都不能真正了解别人的世界,就不要给予别人过多的评论,也不要因为看不惯别人的处世方法而给予指责。
淡然面对。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境界。
无为而为的智慧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做了精妙的解释:天地间的万物,不辞劳苦,生生不息,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于人,如此包容豁达,反而使得人们更能体认自然的伟大,并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所以上古圣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
做人处世,效法天道,尽量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不辞劳苦,不计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而做人处事,才是最高的道德风范。而计较名利得失,怨天尤人,便是与天道自然的精神相违背。所谓“处无为之事”说的就是“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没有纤芥在心。
关于有为与无为,我们从老子“齿与舌”的故事里能了解得更多。
孔子一心向老子问“礼”,于是便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洛阳。老子把孔子师徒引入大堂,入座之后,孔子表明来意,老子点头微笑。孔子师徒正准备洗耳恭听之时,不想老子却张开嘴巴:“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齿,不知何意。随后,老子又伸出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灵光乍现,醍醐灌顶,孔子顿悟,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
后来,师徒几人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挡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孔子听后称赞说:“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无为而作,才能完成应当所为之事。所以,有时,不必偏执地追求“有为”和“大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隐士,似乎本身都无所作为,但却成就了大作为,就是因为他们谙熟了老庄“无用之才有大用”的处世之道。以虚无的胸怀包容一切功用,一切为我所用,才是真正的大用。
三国时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是杨修,一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嬉笑,心甚恶之”,终于借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完全是另一种下场。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曹操虽然以爱才著称,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铲除功高盖主和有离心倾向的人,却从不犹豫和手软。荀攸正是很注意将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等方面。那么,荀攸是如何处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判若两人。参与谋划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使得在与曹操相处二十年中,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未得罪过曹操,偶使曹操不悦,也从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赞誉他是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无为而作、明哲保身的结果。
清朝的曾国藩在为官方面,也做得很好。他恪守 “清静无为”的思想。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外,须存退让之心。太平天国快完蛋的时候,他的这种思想愈加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残缺,而且懂得只有退让才能保住自己的实力。所以在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立即遣散湘军,做好了长期抱残守缺的准备,不准备再叱咤风云了,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战功并不意味着荣誉,恰恰相反可能意味着因为功高盖主,而引起各方的猜忌。因此直接辞职不干了,这不能不说是很高明的做法。曾国藩有为与无为的度掌握得很好。
无论是荀攸还是曾国藩,都深谙老子“无为”之道,无为而为,反而能够有所作为。这正如许多世间之法则,不要走向极端,因为那更容易灭亡。走在两个极端之间,这样你才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并开创自己的另一番事业。
浅水沉芥,厚德载物
关于《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讲到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南怀瑾先生有自己的理解。 在南先生看来,庄子举出的一个简单的事例中通常包括有几层道理。如果水不深、不满,就没有办法承受大船,除非像大海一样的深厚、广阔,才能承载起几千吨、几万吨的大船。在厅堂里挖个小坑,然后舀一杯水倒在里面,把微小的芥子置入水中,芥子就仿佛小舟一样在水面行驶;如果把杯子放在水面,则一下就胶住了,浮不起来。为什么?因为水太浅,杯子当船太大了。在这里,庄子明白地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大小都不同。如果要立大功成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和能力。要想好好修道,就要像大海一样波澜壮阔。佛经上形容“如来如大海”就是这个道理。
浅水中只能漂浮草籽,大海中才能航行巨轮,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几个人在岸边岩石上垂钓,一旁有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之余,亦围观他们钓上岸的鱼,口中啧啧称奇。
只见一个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约3尺来长。落在岸上后,那条鱼依然腾跳不已。钓者冷静地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随手将鱼丢回海中。
围观的众人发出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犹不能令他满意,足见钓者的雄心之大。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渔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2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多看一眼,解下鱼钩,便把这条鱼放回海里。
第三次,钓者的渔竿又再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钩着一条不到1尺长的小鱼。
围观的人以为这条鱼也将和前两条大鱼一样,被放回大海,不料钓者将鱼解下后,小心地放进自己的鱼篓中。
游客中有一人百思不解,追问钓者为何舍大鱼而留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