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风生水起,切莫唯我独尊
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比如为了满足自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受,不惜衍生许多痛苦烦扰,却往往忽视了生命中的追之不及。
南怀瑾先生说,一切众生,都有一个“我执”,就是把“我”这一现象执著得很厉害!把自己所有的妄念、意识、分别、烦恼,一切不实在的观念、往来思想都当成是真实的。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其实,我们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识的变化,都是那个“心”所产生的一种现象或变化,并不是真正的心。可当人们把现象抓得很牢时,就会把这些变化看成是心。
而佛家恰恰讲究恒常而非刹那。学佛的晚课上,每天都念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天已经过完了,这个寿命又少了一点,今天过去,今天不会再来。年轻的过去了,衰老也没有多久的停留,看起来非常悲哀。可是,这悲哀背后透露出的却是对生命无常的参悟。人生如梦如露亦如电,实在需要稳住心神,才能坐看云起,不被幻象所迷惑,修出一颗禅心。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人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禅师闭着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人却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 ‘不过为了混碗饭吃’, 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两个年轻人之前之所以不如意,是因为内心过于执著于“我”,环境不适合自己,公司条件太苛刻,处处对自己都不利。受到禅师的启发后,都放开了自我,懂得改变自我去适应环境,结果一切顺顺利利。
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修道、证道,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首先“身见”去不掉,总觉得有我,有这个身体,必须把身体看得很牢。一般人总是认为六尘缘影是自心相。什么是六尘缘影呢?外面的光,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声,耳朵听得见的声音。香,鼻子闻得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得到的味道。触,身体感受得到的感觉。法,意识想到的思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机能,就是人们生于尘世的“六根”。外界的六尘,六种物理现象,与肉体的六根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像,谓之六尘缘影。例如,照片、电影、电视都是缘影,都是假象,可是,这些缘影很厉害,都会引起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它们痛苦,我们也痛苦;看到它们高兴,我们也高兴。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要受它影响。
想想我们的思想,都在六尘缘影中颠倒。比如很多人看电影,看到最后就被电影中的人物、事件感动得流泪,虽然明知那是假的,可还是感动得当场掉眼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被六尘缘影所欺骗。人生的一切事物都是六尘缘影,昨天所发生的事情能留得住吗?能再把它摆在眼前吗?不能,这些都过去了,都是六尘缘影。可是,所有的人都经常回忆昨天的事,有时气愤得不得了,有时难过得不得了,有时欢喜得不得了。南怀瑾说,一切众生都陷入在六尘缘影里,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心。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想摆脱各种烦恼的困扰,就必须摆脱各种关于“自我”的幻象,不再执著于我。
庞居士有个女儿叫灵照,要入灭的那天,他对灵照说:“你去看看日头,到了正午就来告诉我。”灵照出去一会儿,回来说:“现在是正午,可是太阳有缺蚀。”
庞居士出去观看的时候,灵照就在父亲的座位上,合掌坐化。庞居士回来一看,笑着说:“我这女儿机锋真伶俐呀!”于是就延期七天坐化。在这期间,州官前来看他,他就对州官说:“愿你将存在看成空幻,切莫把虚无当做真实,住留世间,当好自为之,因为一切都像影子和回声一样。”随后,他枕着州官的腿膝亡化了。
庞居士的女儿坐化,他并不感到悲伤,因为他并没有执著于女儿的肉身,因为他知道那是虚幻的,不值得执著。他对州官说的话也足以惊醒那些仍执著于“我”的人。
人生的这个“我”,这个肉体和由肉体而产生的六尘,其实只是一种偶然的存在,并不是实有的,一切都将随岁月而老去、而消失。人生短短几十年和整个宇宙形成的时间相比,简直渺小到微不足道,又有什么值得执著呢?俗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个人如果能够明白执著于“我”的虚妄,便能够体验到灵魂的净化,并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
心中梁木一根,放下便是舵和桨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是佛法告诫世人常常用到的一句话。那么岸是什么?它又在何方呢?其实,所谓“岸”就是现在,能够在当下放下一切,岸就在这里,在此时此地。南先生指点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懂得“放下”,那么在你放下的那一刹那,你就能看到苦海的岸,根本不用回头去找。因此,一个人必须学会放下,放下是一切的根本。
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得失都是一样,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个人到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是人们非常可怜,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们的心,就像钟摆一样,得失、得失,就这样摆,非常痛苦。塞翁失马,你怎晓得是福还是祸呢?所以,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否则你永远也靠不了“岸”。
有人说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
他曾经和女友作了一个小测验,说如果同时丢了三样东西:钱包、钥匙、电话本,最紧张哪一样?女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话本,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钥匙。答案说,女友是一个怀旧的人,他是一个现实的人。
后来他们分手了,女友的确总被过去纠缠得不快乐,一段大学时代未果的爱情至今还让她念念不忘,而爱情中的他早已为人夫、为人父。女友的心停在了过去,一直后悔当初没有坚持到底,因此,又错过了很多不错的人。他问她:“还可以挽回吗?”她摇摇头,他说:“那为什么不放弃?”她无奈地说:“放弃不了。”
他说:“其实是你不想放弃。”
人生有些过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需要你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学会放下。外在的放下让你接受教训,心里的放下让你得到解脱。生活中的垃圾既然可以不皱一下眉头就轻易丢掉,情感上的垃圾也无须抱残守缺。不会放下的人,就永远逃离不开苦海。
佛家讲到顿悟,说的就是一刹那的醍醐灌顶,正所谓“永恒藏于瞬间”。有的人用一辈子的时间也逃不脱凡尘琐事的纠缠,功名情感的牵绊;而有的人,却于开悟一刻,放下尘世种种,立地成佛。这中间,除了因果、造化外,恐怕就是看谁能够“放下”了。
抚州石巩寺的慧藏禅师,出家前曾是个猎人。他最讨厌见到和尚,有一天他追赶一只猎物时,被马祖道一拦住。这位讨厌和尚的猎人,见有个和尚干扰他打猎,就抡起胳膊,要与马祖动武。马祖问他:“你是什么人?”石巩:“我是打猎的人。”马祖:“那,你会射箭吗?”石巩:“当然会。”马祖:“你一箭能射几个?”石巩:“我一箭能射一个。”马祖:“你实在不懂射法。”石巩:“那么,和尚你可懂得射法?”马祖:“我当然懂得射法。”石巩:“你一箭又能射得几个?”马祖:“我一箭能射一群。”石巩:“彼此都是生命,你怎么会忍心射杀一群?”
猎人虽以杀生为本,但杀取有道,这叫不失本心。马祖语含机锋地问:“哦,看来你也懂一箭一群的真义,可怎么不去照一箭一群的法则去射呢?”石巩:“我知道和尚一箭一群的意思,可要让我自己去射,真不知道如何下手!”马祖高兴地说:“呵!呵!你这汉子以前的无明烦恼,今日算是断除了。”于是,石巩便扔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在他下跪的当下,就已经上岸了。其实,只要你在一转念之间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岸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又何须回头呢?
南怀瑾先生说,去身见,去世间之见,把物质世界、空间的观念、身体、佛土观念,统统去掉。连西方极乐阿弥陀佛国土,东方药师如来国土,以及世间法构成的世间国土观念,统统去掉。换句话说,把所有时空的观念、身心的观念统统放下,要这样来修持才行。按照南先生的意思,一个人不但要放下,而且要放得彻底,不但要将自我肉体和物质享受放下,而且还要将各种净土观念也放下,完全空下来,人生才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指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黑氏梵志仙人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献合欢梧桐花,佛看见黑氏梵志,就对他说:“放下!”
梵志放下了拿在左手的一枝花。
佛接着又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又放下自己右手的那枝花。
佛接着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不解,对佛祖说:“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了,你还让我放下什么呢?”
佛说:“我不是叫你放下你手中的那些花,你应该放下你的六根六尘和你的六识啊。”
梵志当下大悟。
梵志仙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下,所以他才会像凡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由此产生的痛苦,如果他真的能够按照佛祖的建议来做,他的未来将会发生彻底地改变了。
其实,“彼岸”一事不可过分执著;只要心念到了,转身之间、抬头之际,彼岸皆可近在眼前。南怀瑾先生说,曾有人问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否确然。他说是啊!拿屠刀的人是玩真的,真有杀人的本事,大魔王的本事,是一个大坏蛋,但他一念向善,放下屠刀,当然立地成佛!你们手里连刀子都没有,放下个什么啊!所以,不要钻到禅师所讲的字眼中不放,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这个问题。任何时候,要想上岸,只要你的念一转,岸就在你的面前了,根本不须回头。只要你把心中的梁木放下,不就变成桨和舵了吗?还何愁上岸呢?
千秋一寸,德失一瞬
一位名医,在当地享有盛誉,有一天,一位青年妇女来找他看病。检查后发现,她的子宫里有一个瘤,需要手术切除。手术很快就安排好了。手术室里都是最先进的医疗器材,对这位有过上千次手术经验的名医来说,这只是个小手术。
名医切开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处观察,准备下刀。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额头,他看到了一件令他难以置信的事: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他的手颤抖了,内心陷入矛盾的挣扎中,如果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得恩同再造:相反,如果他承认自己看走眼了,那么,他将声名扫地。
经过几秒钟的犹豫,他终于下了决心,小心缝合刀口之后,回到办公室,静待病人苏醒。然后,他走到病人床前,对病人和病人的家属说:“对不起!我看错了,你只是怀孕,没有长瘤,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安好,一定能生下个可爱的小宝宝!”
病人和家属全呆住了。隔了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抓住他的衣领,吼道:“你这个庸医,我要找你算账!”孩子果然安好,而且发育正常,但医生被告得差点破产。有朋友笑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算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能知道?“老天知道!”名医只是淡淡一笑。为了德,他舍弃了自己的声誉。这是名医的可贵,也是他对“君子”的完美诠释。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南先生解释说,这是孔子认为的君子与小人在仁上的分别。君子的思想重心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利可图就干。君子最怕的事,是自己违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小人则只怕无利可图。
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就是一个人对于义和利的态度,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眼中,道德高尚的君子重义而轻利,见利而为的小人重利而轻义。前者受人尊敬,而后者却惹人生怨。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盘算得太过精明,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处理,唯利是图,最后必然是以招来怨恨而告终。
因为,你算计人家,人家也算计你,大家都以能否获利为依据,而一件事情、一桩生意的利总是有限的。馍馍只有那么大,你吃多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人家吃多了,给你留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桩生意下来,总是有人怨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结果总是以不愉快告终。这就是“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