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人却大多不能像哲人一样看得开,他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烦恼所包围,心灵永远没有平静的时候,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在做各种各样奇怪的梦。《西厢记》就有句这样的话:“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没得可怨的了,把东风都要怨一下。哎!东风很讨厌,把花都吹下来了,你这风太可恨了。然后写一篇文章骂风,自己不晓得自己在发疯。这就是人的境界,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是什么愁呢?闲来无事在愁。闲愁究竟有多少?有一万种,讲不出来的闲愁有万种。结果呢?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没得可怨的时候,就怨起风物来了。风物哪里得罪你了呢?还是说不清楚。其实,常人会在那无故寻愁觅恨是无事找事,自寻烦恼,这样的情况太多,放下很不容易,就连参悟佛法的高僧也会犯相同的错误。
白云守端禅师在方会禅师门下参禅,几年来都无法开悟,方会禅师怜念他迟迟找不到入手处。一天,方会禅师借着机会,在禅寺前的广场上和白云守端禅师闲谈。方会禅师问:“你还记得你的师傅是怎么开悟的吗?”白云守端回答:“我的师傅是因为有一天跌了一跤才开悟的,悟道以后,他说了一首偈语: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方会禅师听完以后,大笑几声,径直而去。留下白云守端愣在当场,心想:“难道我说错了吗?为什么老师嘲笑我呢?”白云守端始终放不下方会禅师的笑声,几日来,饭也无心吃,睡梦中也经常会无端惊醒。他实在忍受不住,就前往请求禅师明示。
方会禅师听他诉说了几日来的苦恼,意味深长地说:“你看过庙前那些表演猴把戏的小丑吗?小丑使出浑身解数,只是为了博取观众一笑。我那天对你一笑,你不但不喜欢,反而不思茶饭,梦寐难安。像你对外境这么认真的人,比一个表演猴把戏的小丑都不如,如何参透无心无相的禅呢?”
对外在的一点事物都在乎得茶饭不思,一筹莫展,肯定什么都参不透、想不通的。南怀瑾先生对方会禅师的批语有深刻的理解,他引用了一句古诗:“多情自古空遗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南先生说:这就是人生。好梦最容易醒,醒来想再接下去,接不下去,所以,不要去叫醒梦中人,让他多做做好梦。佛总说唤醒梦中人,到底是慈悲还是狠心?南先生觉得一切众生都应让他做做梦,蛮舒服的!何必去叫醒他呢?
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也应学学南先生的“随缘”精神呢?“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要你不自扰,不要做个庸人,就是幸福人生的法门。其实不管学不学佛,如果一个人在面对世事变幻的时候,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自寻烦恼,不没事找事,不自作聪明,心种有一只不动莲花,只等花苞绽放,一个快乐圆满的人生就很容易获得。要知道,许多让你感到不痛快的事情,往往不是外界环境造成的,那都是你从地上一个个拾起来的废物,不断给自己的真身洒下脏水,让你的身心枯黄的结果。
静待味浓,柠檬茶中的大智慧
生活的烦恼如剪不断、理还乱的长丝,黏黏腻腻,搅成一团。这些懊恼和烦闷该怎么去消解呢?便需要人们对自己进行自我审判,何谓自我审判?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南先生说这句话是孔子的感慨:算了吧,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人,能随时检讨自己的过错,而且在检讨过错以后,还能在内心进行自我审判。如何审判?就是自己内在打天理与人欲之争的官司,如何善用理智平衡冲动的感情。傅雷说,情感与理性平衡之所以最美,是因为这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和生活艺术。
一对情侣在咖啡馆里发生了口角,互不相让。然后,男孩愤然离去,只留下他的女友独自垂泪。心烦意乱的女孩搅动着面前的这杯清凉的柠檬茶,泄愤似的用匙子捣着杯中未去皮的新鲜柠檬片,柠檬片已被她捣得不成样子,杯中的茶也泛起了一股柠檬皮的苦味。女孩叫来侍者,要求换一杯剥掉皮的柠檬泡成的茶。
侍者看了一眼女孩,没有说话,拿走那杯已被她搅得很浑浊的茶,又端来一杯冰冻柠檬茶,只是茶里的柠檬还是带皮的。原本就心情不好的女孩更加恼火了,她又叫来侍者:“我说过,茶里的柠檬要剥皮,你没听清吗?”她斥责着侍者。
侍者看着她,他的眼睛清澈明亮,“小姐,请不要着急”,他说道,“你知道吗,柠檬皮经过充分浸泡之后,它的苦味溶解于茶水之中,将是一种清爽甘洌的味道,正是现在的你所需要的。所以请不要急躁,不要想在3分钟之内把柠檬的香味全部挤压出来,那样只会把茶搅得很浑,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女孩愣了一下,心里有一种被触动的感觉。她望着侍者的眼睛,问道:“那么,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柠檬的香味发挥到极致呢?”
侍者笑了:“12个小时。12个小时之后柠檬就会把生命的精华全部释放出来,你就可以得到一杯美味到极致的柠檬茶,但你要付出12个小时的忍耐和等待。”侍者顿了顿,又说道:“其实不只是泡茶,生命中的任何烦恼,只要你肯付出12个小时的忍耐和等待,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女孩看着他,似乎没有琢磨透侍者的话。
侍者又微笑着说:“我只是在教你怎样泡柠檬茶,随便和你讨论一下用泡茶的方法是不是也可以泡制出美味的人生。”说完,侍者鞠躬离去。
女孩面对一杯柠檬茶静静沉思。女孩回到家后自己动手泡了一杯柠檬茶,她把柠檬切成又圆又薄的小片,放进茶里。女孩静静地看着杯中的柠檬片,她看到它们慢慢张开来,好像有晶莹细密的水珠凝结着。她被感动了,她感到了柠檬的生命和灵魂慢慢升华,缓缓释放。12个小时以后,她品尝到了她有生以来从未喝过的最绝妙、最美味的柠檬茶。
生活亦如茶。人的情感、人的理智,这两重灵性的发达与天赋不一定是平均的。有些人是理智胜于情感,有些人是情感溢于理智。因而处世的方法和态度也会截然迥异,要真正理解这两者的关系,就来看看常人与哲人有关理智与情感的对话。
常人问:“人生需要的到底是理智还是情感? ”哲人回答:“ 人生如黑暗中大海上的航船,理智是茫茫大海上的灯塔,情感则是推动航船的风力。”理智无法解决人生的方向,它只能通过控制情感指引着人生的方向,方向的选择是由理性化、情感化的生存意志决定的。
常人又问:“当情感与理智冲突时,该如何取舍?” 哲人说:“理智一旦与情感相悖,不是将心灵撕碎,就是将心灵窒息。”南怀瑾先生曾经强调说,理智与情感和谐一致才将造就伟大的心灵, 理智驱逐情感时,一方面会使人深刻,令人敬畏,另一方面也让人深感冰冷般的可怕。正如泰戈尔所说:“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剑,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常人又问:“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理智和情感呢?”哲人说:“情感是生命的内容。”生命如大河,情感就如河中之水。尽管有时河水泛滥,但离开水,河则非河。理智就犹如水利工程,必须顺势而为,与水共长。
对人们而言,情感更真实,是第一位的,是生命的内容,是幸福的主要依据,因为人永远生活在亲情—友情—爱情—亲情这个无限循环的圈子里。但对外界而言,理智则是第一位的,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征,是人的尊严所在,是实现生命成就的所在。如此一说,情感和理智岂不是割裂了吗,然而事实上他们又必须是相互联系并且统一于一体的。
当人在不了解、不思考、不体谅、不反省、无理智、无耐心的情况下任凭感情的冲动控制自己,遵循自己的欲望,会坏事的情况便频频发生。所以我们如果要平衡情感与理智,就必须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时时刻刻内讼和自省,不要使任何一方发生偏失,因为过于理智与过于感性都会令人丧失许多东西。由此推知,真正的做法即是感性做人,理性做事。在真实体会感觉的同时还能攻防有序、收放自如,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可于生活中往来自如了。然而说得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需要一个很长的人生旅程来沉淀自己复杂的心绪,才能真正认清自己。
倾倒内在的繁杂,笃定于一的做事
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人们,“致虚极,守静笃”是一种修为的方法。道家时常用到“清”与“虚”两个字,“清”形容境界,“虚”象征境界的空灵,二者异曲同工。“致”是做到、达到的意思,“致虚极”,是要空到极点。“守静笃”讲的是功夫、作用,要专一坚持地守住。
南先生用禅宗黄龙禅师的几句形容词来解读了这句话,即“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据地,诸根顺向,首尾直立,拟无不中”。是何解呢?讲的是一只精灵异常的猫等着要抓老鼠,四只脚蹲在地上,头端正,尾巴直竖起来,两只锐利的眼珠直盯即将到手的猎物,聚精会神,动也不动,随时伺机一跃,给予致命的一击。这个形容告诉我们,做事时必须精神集中,心无旁骛,方能成功。
自古众生皆有大智慧,小到一草一木、一猫一蛇,都能将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六字箴言贯彻得极为彻底。除了灵猫之外,人们十分熟悉的母鸡也是如此。无论发生了什么,母鸡都能专心致志守着自己的蛋,真正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小小一畜生的修定功夫,竟叫万物灵长的人类都望尘莫及。
很多人在做事情时,经常左顾右盼、三心二意,这样距离成功还有很长一段路,因为你的心不能专心到一处,你太容易为了这些琐碎之事分散精力,等到处理完琐事之后再回到初始目标时,又会浪费许多时间去收心,如此三番两次,时间都浪费掉,人生的大目标也就渐渐地成了不可企及的事。与灵猫、母鸡这些动物的专一相比,很多人实在缺少笃定之心。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头发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正是凭着这种专心执著的精神,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鲁迅说过:“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成就大事的人不会把精力同时集中在几件事情上,而只是关注其中之一。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只能让每件事情都做不好。黑格尔认为,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也不能做。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内,如果欲有所成,必须专注于一件事,而不分散他的精力在多方面。当人类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一点时,就很少存在不能解决的事情,也没有什么突破不了的难关。这个问题解决了,“触类旁通”的事情也会发生,与问题有关联的其他事情也能迎刃而解。可见,专注无论在搞研究、做学术还是生活、事业中,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孔子带领学生去楚国采风。他们一行从树林中走出来,看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拿着竹竿粘捕树上的蝉,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