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可是为何国民生产总值却远远比不上资源匮乏的日本?瑞士是个弹丸之地,为何却能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财富?其实,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对资源不同的利用方式却会创造出不同的价值。工作中难免遇到资源不足的窘境,这时,就需要我们开启智慧,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最终让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
资源常会出现匮乏,而创意总会无穷。工作中难免遇到资源不足的窘境,这时,就需要我们开启智慧,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最终完美地解决问题。
今天,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资源日趋紧张,是全球发展面对的共同难题。而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是我们自己以及企业能否取胜的关键。而资源整合无疑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所谓资源整合,指的是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然后为我所用,最后取得创新成果的方法。
下面便是一个资源整合的经典故事:
从前,在美国有个农村里面住着个老头,老头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城市工作,小儿子和老头在农村相依为命。
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个人,找到老头,对老头说:“我想把你的小儿子带到城市去,可以吗?”
老头说:“你赶快滚出去!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在我身边,为什么要把他带走呢?”
这个人说:“我给你这个小儿子在城市找份工作,可以吗?”
老头说:“那也不可以。”
这个人就说:“我给你这个小儿子在城市找一个对象,你看如何?”
老头说:“那也不行。”
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这个对象是洛克菲勒的女儿,你同意吗?”
老头想了想:“洛克菲勒是世界首富、石油大王…”
最后老头同意了。
过了两天,这个人又找到了洛克菲勒,对洛克菲勒说:“洛克菲勒先生,我准备给您女儿介绍一个对象?”
洛克菲勒说:“你赶快滚出去!我还用你给我女儿介绍对象吗?”
这个人说:“如果我给你女儿介绍的这个对象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你同意吗?”
洛克菲勒笑了笑,点头同意了。
又过了两天,这个人找到了世界银行的总裁,对他说:“总裁先生,你现在必须立刻任命一位副总裁。”
总裁先生说:“你赶快滚出去吧。我这么多的副总裁,为什么要听你的?再任命一位呢?而且还要马上?”
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位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你同意吗?”总裁先生当然同意了。
就这样,那个游说者通过资源整合的方法把一个农民的儿子既变成了洛克菲勒的女婿,又变成了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我们不必深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却可以从中吸取到的是游说者进行资源整合达成目标的智慧和方法。
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肯动脑、善创新,激发脑中的无限创意,就一定能够将问题完满解决。
日本一支探险队来到南极,为了进行科学考察,他们准备在南极过冬。
队员们冒着严寒建立了一个基地。为了把运输船上的汽油运到基地,他们开始铺设管道,把一根一根的铁管子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输油管。由于事先考虑不周到,带去的管子都用完了,可还没有接到运输船上。他们傻眼了,在船上翻箱倒柜也没找到可以替代管子的东西。如果发电报,请求国内运来,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不接通输油管,那么基地就没有取暖的燃料,大伙都会冻成“冰棍”。怎么办?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毫无办法。
这时候,队长想出了一个奇特的好办法,很快解决了这一难题。
队长建议用冰来做管子。他们先把绷带缠在已有的铁管上,再在上面淋上水,在南极的低温下,水很快就结成冰。然后再拔出铁管,这不就成了冰管子了吗?然后把它们一截一截接起来,你想要多长就有多长。
在单位里,总是有人抱怨手中的资源太少,无法做成大事。而一流的创新者根本不看资源的多少,而是凡事都讲创造。只要有了创造,即使资源少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不要指望别人将所需资源全部准备妥当,只等你来“拼装”。企业需要你开启自己的智慧,积极地去寻找资源,没有资源也要努力创造资源。请记住:你的创新头脑就是最大的资源。
无商不“艰”,在危机中树立品牌
经受住危机的考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注重品牌的质量,无疑就是在危机的大浪中淘金,树立起好的品牌形象,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危机感是我们赢得竞争力,实现常青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就十分重视员工危机意识的培养。当企业内部到处弥散着“无所谓”或者盲目乐观的论调时能够痛下猛药,唤起员工的危机意识,并在危机中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当属我们需要学习的典范。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国内面临着短缺经济的考验,“卖方市场”左右供求矛盾,那时候电冰箱是凭票供应,次品都有人抢购。家电企业都认为赶上了赚钱的大好机会,拼命进口散件,组装起来上市变买现钱。
1985年,一位用户来信反映,近期工厂生产的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库存中不合格的冰箱还有76台。
张瑞敏召开全厂各部门人员参加的现场会,确认了每台冰箱的生产人员后,提出一把重磅大锤,由事故责任人当着全厂职工的面,用大锤将76台冰箱全部砸毁。
对于当初的情形,一位老工人如此回忆:“工厂还在负债,当时冰箱也很贵,并且这些冰箱也没有多少毛病,也许只是外观上的一道划痕,但张总说它们不能出厂。因为如果把它们卖出去,我们的品牌就会受到打击。”
从此,在家电行业,张瑞敏以“挥大锤的企业家”著称。海尔的品牌也深入到了消费者的心里。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矫枉过正”,指的是更正过去的错误不要过度了,以免制造出更多的错误。不过有人认为:过去如果是错的,现在矫正它,用的方法必须激烈些,否则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特别是在矫正观念的错误上。
如果整个企业在危机中得过且过,到处弥漫着一种“无所谓的文化”,那么就需要管理者像张瑞敏那样举起“大锤”,痛下猛药,严厉整顿品牌的信誉问题。例如,波音公司为了让员工知道处于今天巨变的时代“不改变就是死亡”的道理,特别拍了一部短片,内容就从波音员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画面开始,造成所有员工的震撼。
员工是决定企业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危机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员工能够时刻将公司的兴亡发展同自己联系起来,在企业一片“歌舞升平”,其他员工都安于现状的时候,他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在工作中做到“先他人之忧而忧”。而把握住危机的考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注重品牌的质量,无疑就是在危机的大浪中淘金,树立起好的品牌形象,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金点子”点亮无限价值
真正能够使有限资源产生无限价值的,并非资源本身,而是人脑袋里的无数创新“点子”。
假如一棵巨树在山火中烧成灰烬,只留下仍在泥土之下的树根。假如这棵树根一直被人漠视,那么,三五年,它就会慢慢地烂掉,那它便与天地“同化”了。
如果把它挖出来,当成木柴,可以用来烧几餐饭,大概能值几元钱。如果把它做成砧板,大概能值几十元钱。如果把它加工成筷子,大概能值上百元钱。如果把它加工成药材,大概能值几百元钱。
如果把它加工成根雕,大概能值上千元钱。如果不被挖出来,在这棵树中又生发了一棵树苗,结果发现那是一种十分稀有的植物,以它为养分,不断生长。此时,这棵树根的价值,可能就无法估计了。其实,照此下去,这棵仅剩根部的树还可以有无数的可能性,产生无限的价值。
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原料,资源的多寡,往往代表一种财富。但资源是有限的,比如一个国家的石油产量是有限的,一个国家能提供的耕地是有限的,一个企业所面对的市场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问题,巴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国民生产总值却远远比不上资源匮乏的日本;再例如瑞士更是个弹丸之地,却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财富。由此可见,资源的确有限,可是对资源的利用方式是无限的,这无限的可能性则来自无限的创新。
1914年9月年轻的波尔格德从英国回到美国,决心从事石油开采业。
1915年10月,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有一个石油矿井招标,参加投标的企业家很多。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大财阀虎视眈眈。
波尔格德此时才成立的公司资金不足,不是那些大企业家的对手。怎么办呢?经过苦思冥想,波尔格德找到了一个点子高招——空城妙计。
投标那天,波尔格德租了一身十分华贵的衣服,约了一位他所熟悉的著名银行家,同他一道前往投标会场。到了会场,波尔格德显得气度不凡,胸有成竹,加上身旁有著名的银行家陪伴,致使在场的企业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对油矿志在必得的投标者,看到这一情景后,心里不免忐忑不安。想到波尔格德是石油富商的儿子,现在又有大银行家作“参谋”当“后盾”,感到自己绝非波尔格德的对手。
于是,投标会场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企业家们竟三三两两地相继离开了。留下的也不敢竞价。结果,波尔格德以500美元的低价就轻而易举地中标了,他这套把戏居然成功了。四个月后,即1916年2月,波尔格德中标的那个油矿开采出了优质石油。他马上以4万美元的价格将油矿售出,很快便获得了3万多美元的纯利。波尔格德一处又一处地投资开采石油,不断成立新的石油公司。到了1917年6月,23岁的波尔格德已成为拥有40家石油公司的富翁。
其实波尔格德身上的财富有限,相对于其他实力雄厚者,更是相形见绌。但他却凭借自己的“金点子”,让自己在群雄环视中轻易中标,获得事业的成功。可见,真正能够使有限资源产生无限价值的,并非资源本身,而是人脑袋里的无数创新“点子”。
通过创新,现有资源不仅能够提供资源本身的价值,还能提供无限的附加值。无限的价值蕴含在有限的资源当中。整天抱怨资源不足的人是不会具有创新观念,更不会进行创新实践的,当然也就无法发现其中的无限价值。他们只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渐渐落后,最终走向失败。
换个角度说,资源是有限的,但机会是无限的,这无限的机会就隐藏在无限的创意中。有人说现代经济是注意力经济,谁能吸引众人的眼球,谁就能取得成功。而要吸引眼球,首先是必须要有不同于他人的新奇点,这就是现代创新的一个关键所在。
在创新中,我们有限的资源可以得到无限的循环利用,产生数倍于原价值的附加价值。只要你敢想、敢做,敢于创新,就会让有限资源产生无限价值,“一切皆有可能”不再是一种神话。
加加减减,无穷变幻
当工作中的问题难以解决时,不妨将资源重新打乱,重新配置,为现有的资源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分一分,在分解组合中体现无穷的变化,于变化中产生奇妙的创意和方法。
加减思维法,又称“分合思维法”,是一种通过将事物进行减与加、分与合的排列组合,进行创新的思维法。所谓减,就是将本来相连的事物减掉、分开、分解;所谓加,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由于加减思维法是一种可以将资源重新打乱、重新配置的思维,通过加与减的不断变化和不断配置,可以大大增加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创造力。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就是加减思维法运用的一个实例。
在中国,最初字是刻在竹简上,称为“简牍”,后来蔡伦造纸是一个大进步。到唐代初年,雕版印刷术又被发明了,但局限性仍然很大。
宋太祖时要印一部《大藏经》,光雕版就花了20多年的时间,雕成的13万多块版子放满了几个大房间。再者,雕版中有了错字很难更改。另外,雕版很费材料,如果印过的书不再复印的话,一大堆雕版就成了废物,而要印新的书,就得重刻雕版。
毕昇起初也在使用传统的整版印刷术,但当他看到一块块精心雕刻的木板印完书后就丢弃了,觉得十分可惜,他想:这些字如果能够拆下来,不就可以重复使用了吗?
经过反复思考后,他选择用便宜的胶泥,将每个字分别刻成印章,然后按照文章的意思排列。
随后他又改进了制版技术。为了提高效率,他采用两块铁板,一块反印刷,另一块排字,交替使用,印得很快。
毕昇的发明主要有两点突破,一是字与字的分离;一是采用两个版,一个版印刷,一个版排字,时间上也就分离了。
这样就具有了原来传统印刷所缺乏的灵活性。由于开始就先强调“分”,到每一次印刷时,又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相应的“分”。这样一来,就彻底改变了原来那种死板的印刷术,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加减思维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对事物进行分解或组合,以构成无穷的变化状态。在运用中可以先加后减,亦可先减后加,以达到创造性的目的。
美国的《读者文摘》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杂志,它的诞生来自于它的创始人德惠特·华莱士的一个“加减联用”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