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素描】
他是一位“幽默大师”,英语“Humor”就是他首先翻译为幽默的,他一生提倡幽默,生活中更是处处折射出幽默的智慧。他是一位最洋气的国学大师,曾在美国生活了30年,曾四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也是唯一一位用英文写作,并名扬海外的中国作家,他的《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风声鹤唳》蜚声海外文坛。《京华烟云》更是被誉为:“中国现代的《红楼梦》”。
他就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翻译家为一身的国学大师——林语堂。一个在文坛中奇秀一枝、锋芒毕露;在生活中幽默风趣、豁达大度智慧大师。这里,我们将品味他幽默的人生智慧,感悟他绝美的生活艺术。而他也将把最经典的人生智慧奉献出来,给我们准备一道智慧的人生盛宴。
第一章 感悟“幽默大师”的幽默智慧
幽默让人在开怀一笑时,获取到生活的快乐。林语堂先生认为幽默是生活必须调料。他还说:“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可见,幽默对于我们多么重要。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倾听“幽默大师”的话语,做一个“幽默弟子”。
好汉要吃“眼前亏”
“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句话,应该大家都听说过。但是,我国清朝末期著名的将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却告诉我们,在生活里,好汉要吃“眼前亏”才是大道理。
曾国藩和他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湘军攻下太平天国的首都南京城后,他们兄弟的声望可谓如日中天。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世袭罔替;曾国荃被封为一等伯爵。所有湘军大小将领及有功人员,全都论功封赏。
当时湘军人物官居督抚的便有十人,长江流域的水师,全在湘军将领控制之下,曾国藩所保奏的人物,无不如奏所授。但朝廷的猜忌与朝臣的妒忌也随之而来。曾国藩曾说:“长江三千里,几无一船不张鄙人之旗帜,外间疑敝处兵权过重,权力过大,盖谓四省厘金,络绎输送,各处兵将,一呼百诺,其相疑者良非无因。”
聪明的曾国藩马上就采取了一个裁军之计。他在战事尚未结束之际,即计划裁撤湘军。他在两江总督任内,便已拼命筹钱,两年之间,已筹到550万两白银。钱筹好了,办法拟好了,战事一结束,便即宣告裁兵。不要朝廷一文,裁兵费早已筹妥了。同治三年六月攻下南京,七月初旬他便开始裁兵,一月之间,首先裁去25000人,随后又略有裁遣。
曾国藩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了好汉要吃眼前亏的办法,将自己辛辛苦苦组建而成的湘军裁撤了一部分。用这种吃点眼前亏的退让方法,不仅安然度过危机,而且后来深受朝廷的信任和重用直到寿终正寝,可以说曾国藩的“好汉要吃眼前亏”远比“好汉不吃眼前亏”要聪明得多。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吃亏并不死件坏事情。要是人人都不想吃亏的话,那么我们的这个社会就根本没有人会奉献,会无偿地付出,结果当然是非常不堪设想的。那些时刻想占别人便宜自己毫不吃亏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即使一时能够实现自己的私心,但终究会有被人识破而远离的一天。林语堂先生就曾说过:在大自然的动力和反动力的规律运行之上,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可见,生活中总有人要吃亏,那些总些占他人便宜的人,是不可能永远得逞的。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画家郑板桥就曾说:“吃亏是福。”这绝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种玄妙的处世哲学,一种高明的人生智慧。然而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都看不破这一点,他们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将“好汉不吃眼前亏”奉行为生活才宝典箴言,结果不但没有捞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最终吃下了自己给自己种下的哑巴亏。
从前,有两位很要好的年轻人,他们非常崇拜花果山的猴王,决定一起到遥远的花果山去朝拜。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达花果山,绝不还家。
两位年轻人历尽艰辛,风餐露宿,走了两个多月后,还未到达花果山。但他们决心要朝拜猴王的消息,早已传到了猴王的耳朵里,年迈的猴王十分感动,便决意亲自上路去迎接他们,顺便想看看他们到底心地有多圣洁,对朝拜自己到底有多虔诚。于是,猴王变成一位白发老者上路了。
这天,两位年轻人边走边向路人表白自己是如何虔诚时,发现前面来了一位白发老者,便连忙上前打招呼。当老者知道他们的去向后,高兴地说:“真是有缘啊,我要与你们去的地方同一个方向,一路上我们可以为伴,旅途就不寂寞了,并且大家可以相互照应。”
一路上,两位年轻人与白发老者相处得很融洽。一日,白发老者见快到花果山了,心想对他们的考验也该开始了。于是便停下脚步说:“亲爱的孩子们,从这里到花果山还有三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个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在分手前,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礼物。就是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此时,其中一位年轻人心里一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我就吃亏了,他就可以有双倍的礼物!不行!而另外一位年轻人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礼物呢?于是,两位年轻人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位年轻人彼此推来推去,“客套地”推辞一番后,两人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气氛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
“为什么我先讲?”
两人互相推让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真是个不识相、不知好歹的人,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
另外一人一听,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竟然来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客气。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一年轻人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胳膊——断掉!”
很快地,这位年轻人的一只胳膊马上断掉,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两只胳膊也立刻都断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是大家都不想吃亏,大家都想得便宜,结果往往将是便宜没有捞着反而都吃哑巴亏的道理。故事中的两个年轻人,本来只有其中一个吃一点亏,那么就能获得幸福,但是都不想自己吃亏让别人得好处,结果弄得两败俱伤。这归根到底,就是人都不愿意自己吃亏,而让人得便宜的自私、贪婪之心在作怪。
我们一旦陷入了私欲贪婪的深渊,那么别说让自己吃亏了,就是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也绝对不会有满足的一天。古人说:“利人就是利己,亏人就是亏己,让人就是让己”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吃亏是人生的一种特殊的处世哲学。因为只有我们敢于吃眼前亏,乐于吃眼前亏,那么我们失去的仅仅只是一些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得到的却是心灵的平和与宁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林语堂先生在《施而不是受》这篇文章中就曾这么写到:一个人要想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主要在于能服役于别人,忘掉自己的利益,而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假如你能做到诚实、忠心、慷慨及无私,你就能够达到心理的健康,并且必定获得满足的生活,因为幸福的秘诀,就是在于忘记自己。
青少年朋友们,吃亏是福,我们要想获得满足、幸福和快乐,就要学会吃点眼前亏。吃了一些眼前亏,我们失去的仅仅是一些物质上的东西,却获得了付出后的满足和幸福,而且从长远来看,我们得到的将比这吃亏的损失多得多。所以,学着把“好汉要吃眼前亏”当作我们生活的一句处世箴言吧!
把自己想成一条美人鱼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自已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美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美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这段话透露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种渴望,在林语堂先生看来,能想着美人鱼的思想,便是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把自己想像成一条美人鱼,在失落、沮丧、痛苦、等等打击面前,像美人鱼一般,用一颗包容、爱的心来承受住生活中的苦痛,来排解生活中的压抑,将自己想像为美丽而伟大的美人鱼,我们便能获取到生活的快乐。
在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中,有着美人鱼最美丽的传说。这篇童话讲述了善良与执着的人鱼公玉救了英俊的王子后自己变成了泡沫的故事。一个小人鱼向往人间生活,到了15岁生日的那天,她终于如愿以偿浮出了水面,她看见了有太白金星点缀的夜空,听见了美妙的歌声,也看见了美丽的烟火,还有英俊的王子,并在暴风雨中救了落水的王子一命后,竟执著地爱上了这位人类的王子,为追求爱情和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终于获得了一个人类的灵魂。她用舌头换来巫婆的一剂药,以便脱去鱼身变成人形。
在一个月夜,她毅然离开海底珊瑚宫,向岸上心爱的王子的宫殿走去。她慢慢走上王宫的台阶,同时服了从巫婆那里换来的烈性药。片刻间,她觉得好像一把双面快刀剪开了她那纤细的身体,她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第二天,她醒来时,她拥有比任何人都曼妙的身材,动人的眼眸.一位英俊的男子,也就是她心爱的王子,已经站在她的面前,用深黑的眼睛望着她。
可是王子却误认为是另一位公主救了他而爱上了公主。小人鱼是多么伤心,她为了能再一次见到王子,用交出了自己美丽的声音和巫婆交换了人类的双腿,还谢绝了姐姐们牺牲头发换来的只需人类一滴血便能重返大海的匕首,然而人鱼公主终没有让人类的血溅到她身上一滴,就在第二天日出的瞬间,她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和他的新娘的脸庞,慢慢地变成水上的泡沫。
故事当中的人鱼公主,是多么伟大而不幸,她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而为了王子的幸福,她绝口不提她就是救他的公主,甚至不会用人类的一滴血来换回重返大海的机会,最终自己变成了水面上的泡沫。这就是一种博大的宽容和爱,当我们遭遇生活的不幸时,想像一下人鱼公主的伟大,那么我们的不幸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也有关于美人鱼的记载。她们大多是女性,不仅姿容优美,而且性情温顺。据清?任昉《述异记》记载:“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则出珠。”可以看出,我们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美人鱼,也是一位遭受痛苦的美人鱼,她们难过痛苦之时,也会哭泣,然而她们的眼泪将会化为美丽的珍珠滴落下来,奉献给人类。可见,中西方的美人鱼都是美丽、爱和伟大的化身。所以,把自己也想像成一条美人鱼吧,正视自己的苦痛,因为我们的苦痛,会让我们流下的眼泪化为光彩夺目的珍珠。
可欣,是一个牛津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她一出生母亲便因为难产而离开了她,就这样没有母爱的她渐渐地长大了,然而在她5岁的时候,一场车祸又夺去了她父亲的生命。从5岁开始,她便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可以说生活对于她来说简直充满了苦难,从小她就必须和帮奶奶给人家做针线活来养活自己,面对这些苦难的生活,她也哭过,她也难过痛苦过,然而可欣没有放弃生活的理想。等到可欣8岁的时候,她在邻居阿姨的帮助下走进了学校,后来,渐渐长大的可欣,阅读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于是她就有着一种梦想,就是将来自己也要到康桥去走一遭。然而,在她17岁的那年,她年迈的奶奶又因为哮喘病发作而离开了她。那时的可欣可以说已经到了举目无亲的地步,她在奶奶的遗像前哭了整整三天,晕倒后,在邻居阿姨们的救护下,才苏醒过来。然而就是这样,可欣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最后,可欣考上了大学,然后通过了托福考试,并最终进入了牛津大学。当记者采访这位苦命的女孩时,可欣说:是苦难的眼泪让我走到现在,我要感谢苦难!在苦难中,我没有失落,我常把自己想像成一个幸福的女孩,爸爸妈妈奶奶他们离开我了,我认为他们是在遥远的地方等我,有时,我自己会把自己想像成“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会把自己想像成一个“灰姑娘”或者美丽的“人鱼公主”,正是这些幻想,帮助我走到了今天。
青少年朋友们,这就是在苦难的生活中,幻想的作用,如果我们在遭遇苦难之时,都能像可欣一样幻想着,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难,那么我们的苦难也会变成“美人鱼”哭泣时滴落的珍珠,我们也能获取到生活的成功。所以,把自己想成一条美人鱼吧,你这么想了,不久的将来,你就真的会成为一条“美人鱼”。
第二章 品味“幽默大师”生活的艺术
生活有如一碗五味杂陈的汤,时而有快乐的甘甜,时而有痛苦的辛酸,时而充斥着流言蜚语的咸涩,时而飘溢着称誉载道的馨香。面对生活的种种变化,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艺术,让生活多些坦途,少些坎坷。“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睿智的智慧达人,在这里,他给了三个让我们获取生活快乐的锦囊。打开它,让我们从这一刻起也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不为面子而活着
“面子”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得频率可以说实在太高了。自己过生日,请同学吃顿饭,要是同学说不能来了,一句话“你太不给面子了”;数学考试中,后面的同学使劲地拿笔戳你后背,你硬是没有把卷子给他瞧瞧,考试结束后,同学找自己来了,“不就是看一下你卷子吗,真不给面子,以后别和我说话了”;演讲比赛拿了一个一等奖,回家朝妈妈炫耀一句,“实在太有面子了”……自觉不自觉间,我们仿佛都在为了面子而活着,似乎离开了面子,我们就寸步难行了。
对于“面子”,林语堂先生也有过详细的论述。他说:“面子”的意义,不可翻译,亦无从予以定义。它好像是荣誉而不是荣誉,它不能用金钱购买却给于男男女女一种实质的光辉。它是空虚无实际的,而却是男人家争夺的目标,又有许多妇女为它而死。它存在于太空之间,其声息似可得而闻;且其声崇高而充实;它的被珍视,高于尘世上一切所有,它比之命运、恩典,更有势力,而比之宪法更见重视。就是这空洞的东西,乃为中国人所赖以生活着。可见,不仅仅只是我们离不开面子,在林语堂先生看来,我们全中国人都赖以“面子”而活着。然而,我们从林语堂先生的话中,便能品味出林语堂先生是反对我们为了面子而活的,因为在林语堂先生看来,“面子”是一种空洞的东西,如果我们为了面子而活着的话,势必陷入虚伪而空虚的境地。
“爱面子”是我们中国人每个人都固有的思想,而“面子”的重要似乎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的古人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士可杀而不可辱”、“不吃嗟来之食”等等名言,这些无不说明我们的古人也是倡导要“爱面子”的,然而这种面子,是一钟高尚的情操和气节。一个人如果以社会道德为准绳,以德为荣,疾恶如仇,就一定会是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个真正有“面子”的人。而一个人要是单纯地追求面子,为了面子而活着,那么他大则误国误民,小则“打肿脸充胖子”,让自己为“面子”所累。
据报导说,有一个县的********在就职典礼上,为了“讲面子”召集全县公、检、法单位警员以及驻地武警官兵来个“阅兵式”,也学中央首长的派头,结果被媒体报导后,没有两个月就从********的位子上下来了。而有的青少年朋友,则因为自己爱面子而被面子所拖累,最后弄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张华,是上海一所大学大一的学生,他家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里面。爸爸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妈妈则是医院的院长。可以说在家里头张华是一个家境比较富裕的孩子。来到大学后,看到周围的同学买的手机和电脑都是名牌,而自己原本很洋气的穿着在学校里也显得有些“土气”,刚进大学校门的张华,感觉自己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了,于是就打电话告诉家里,让家里给汇了10000元钱来,买了台手提电脑。由于在高中阶段就养成出手阔错的习惯,在大学里,张华也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动不动请寝室的同学出去吃饭,周末和同学一起逛街,张华也是出手阔错,买这买那的,只要同学有的名牌他都买,结果没有到两个月,就把爸妈给自己的一万块钱生活费,给花了个精光。然而在张华看来,这没有什么,毕竟在同学眼里自己已经是“挺有面子”的人了。然而自己口袋里已经没有钱了,怎么办呢?张华于是骗家里说,自己要学个二学位,让家里又给汇了一万块。
大学的生活很是多姿多彩,没过多久,张华恋爱了。为了显示出自己对女朋友的爱,张华在女朋友生日的时候,一出手便给买了条3000块的白金项链。当时他的女朋友还嫌太贵了。而张华则满不在意地说,要买就买好的,这才带着“有面子”。就这样不到一个月,张华又“弹尽粮绝”了,没有办法,实在没有理由向家里要了。为了面子走投无路的张华,这个时候又发现了一条路,就是办银行的信用卡,因为信用卡可以透支。于是张华一口气办了5张信用卡,每张信用卡都可以透支8000块钱。就这样,大一上学期,张华在“好有面子”的感觉中快乐地度过。
大一下学期开始了,张华依然如故地在“面子”中快乐地生活,直到银行的人找到学校来为止。由于张华“疯狂”透支信用卡里的钱,张华已经拖欠银行将近4万多元,加上利息一共有4万5千块钱。这个消息传出后,平时在同学眼里“挺有面子”的张华,突然间“好没面子”。被学校老师叫去谈话,当成了教育的典型;自己家人千里迢迢赶过来帮着还债,让同学引为笑谈,而他女朋友得知这些情况后,也和他分了手……
这就是为面子而活着的下场,青少年朋友们,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面子”是种空洞的东西,我们如果为了面子而活着,肯定会像张华一样,最终成为一个毫无面子的人。所以,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不虚伪,学会踏踏实实地生活,不为面子而活着,才是真正地大道理。
生活需要忍耐
林语堂先生曾在他的作品《中国人的国民性》中提到:忍耐,和平,本来也是美德之一。但是过犹不及;在中国忍辱含垢,唾面自干已变成君子之德。这忍耐之德也就成为国民之专长。……在中国,逆来顺受已成为至理名言,弱肉强食,也几乎等于天理。贫民遭人欺负,也叫忍耐,四川人民预缴三十年课税,结果还是忍耐。“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耐不是然而,忍耐不是逆来顺受,忍耐不是消极颓废,忍耐不是默默无闻——忍耐是黎明前的黑暗,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是通向成功的荆棘之路。
梵高在成为画家之前,曾到一个矿区当过老师。有一次他和工人们一起下井,在升降机中,他感到巨大的恐惧。颤巍巍的铁索嘎嘎作响,箱板在左右摇晃,所有的人都沉默着,听凭这机器把他们运进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事后,梵高问一个神情自若的工人:“你们是不是习惯了,就不再感到恐惧?”这位坐了几十年升降机的老工人答道:“不,我们永远不习惯。永远感到害怕,只不过我们已经学会了克制和忍耐。”生活中有些事情,或许你永远也不习惯。但你必须得学会克制,学会忍耐。你不习惯黑夜,但黑夜每天适时而来。你忍耐着,天就亮了;你不习惯寒冷的冬天,但冬天的脚步渐渐逼近,你忍耐着,那么春天还会远吗?把最坏的日子都挨过去,剩下的就是好的了。
林语堂先生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是这么评论“中国式“忍耐的:中国的大家庭生活,天赋给我们练习忍耐的机会,因为在大家庭中,子忍其父,弟忍其兄,妹忍其姊,侄忍叔,妇忍姑,妯娌忍其妯娌,自然成为五代同堂团圆局面。这种日常生活磨练影响之大,是不可忽略的……自然这也有道理。其原因是人口太多,聚在一起,若不相容,就无处翻身,在家在国,同一道理。能这样相忍为家者,自然也能相安为国。如果忍耐能换来和平,如果忍耐有价值,那忍耐未必不是一种解决冲突换取和谐的好方法。
自从巴以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5年来,巴勒斯坦人伤亡惨重,经济每况愈下,生活困苦不堪。巴人民既厌倦战乱,又对未来感到沮丧。去年,尽管以色列杀害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及继任者兰提西等领导人和一批基层骨干,使其力量遭受重创,但哈马斯在巴民众中仍有一定基础,特别是在失望情绪弥漫的加沙地带人气不降反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沙龙所推崇的“定点清除”政策,决不会给以方带来真正的安全。在目前情况下,哈马斯不会在以军的威慑下俯首服输,犹太极端分子也不会对沙龙拟做的有限“让步”袖手旁观。倘若一有事端,便加倍实施报复,甚至把和谈的大门砰然关上,这等于将巴以和谈的主导权拱手让给双方的反和势力,让他们牵着鼻子走。这样,巴以将永无宁日。在15日举行的就职仪式上,阿巴斯重申巴人民坚持和平选择。对于沙龙来说,如果真想与阿巴斯协力推动和平进程,当前最要紧的是接过阿巴斯抛出的橄榄枝,向他伸以援手,采取停止军事打击、放宽对巴控区封锁、停建隔离墙等措施,营造重建互信的氛围,并给他一定时间弥合巴内部分歧,而不是向他提出无法回应的要求,为恢复和谈设置苛刻的前提条件。和平需要忍耐的支撑,忍耐需要智慧的烘托。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忍耐是意志的磨炼,爆发力的积蓄。在忍耐中发愤,在忍耐中拼博,倔强的心灵在忍耐中受苦,然后生命的负累往往正是生命的光荣。如那高耸的丰碑,辉煌的业绩都诞生于忍耐之中。青年人们更应学会忍耐,学会忍耐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学会在忍耐中更深刻地感受人生吧!
第三章 幽默的智慧老人给青少年的三句忠告
林语堂先生一直关注着青少年朋友的健康成长。在《励志人生》这本书中,给了青少年朋友很多良好的建议和忠告,这里我们挑选了其中的三条,呈现在青少年朋友面前。相信通过品读这位智慧老人的平实话语,能从中受到心智的启迪,帮助你走出人生的误区。
不要将自我的风采迷失在模仿他人的盲目中
相信很多青少年朋友们都有着自己的偶像,或许是有些落拓不羁、但歌声十分动听的周杰伦;或许是挥着隐形的翅膀美丽动人的张韶涵;还有可能是可爱的Twins和SHE她们的其中之一。因为心里十分地喜欢他们,所以我们在很多时候、很多场合都非常关注他们的新闻,也有意无意的表现出和他们很相似一些的举止和动作。有时我们哼着他们的歌曲、踏着划板在街上飞驰;有时我们模仿他们的动作,在自己的卧室尽情地挥舞双节棍……
这就是偶像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心想将来成为他们一样。但是,不知道青少年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自己的风采要是展现出来,可能比周杰伦还要潇洒,比张韶涵还要动人。
当然有着自己的偶像是好的。只是我们更应该发现自己的美,不要迷失在模仿他人的盲目中。
林语堂先生在《发现自己:庄子》一文中就曾经这样写到:我们要怎样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可以幸福地生活着呢?我们是谁呢?这是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几乎是无法答复的。可是我们都承认在我们日常活动中那么忙碌的自我,并不完全是真正的自我。我们在生活的追求中已经失掉了一些东西。这写话就是告诉我们,在我们刻意模仿他人或者学习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忘记了自我,失去了自我。下面是林语堂先生讲述《庄子-秋水》中的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叫他寿陵少年。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才,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像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这就是“邯郸学步”成语的来历,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很多人青少年朋友们,觉得自己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不像荧屏上的明星们或者其他成功的人一样,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耀眼动人。所以非常羡慕他们,渴望自己有一天也成为他们,所以把自己想像成模仿中的人物,过着模仿的生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有着自己的风采,为什么要模仿那些明星呢?为什么要觉得别人的生活比自己优秀呢?其实最优秀的东西就在我们自己身上,能够展示自我的风采,活出自己来,我们就是最优秀的。
林语堂先生曾经引用《庄子》中“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来告诫我们:天鹅并不天天学人沐浴追求白,然而它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学人追求黑而暴晒,然而它羽毛却是乌黑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做我们自己才是最好的,相信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展现自己的风采才是最美丽的!
在20世纪的40年代,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和巴黎的美术学校学习画画。二战结束后,他靠卖自己的画为生。
有一天,他的一幅未署名的画,被他人误认为是毕加索的画而出高价买走。这件事情给他一个启发。于是他开始大量地模仿毕加索的画,并且一模仿就是二十多年。
二十多年后,他一个人来到西班牙的一个小岛,他渴望安顿下来,筑一个巢。他又拿起画笔,画了一些风景和肖像画,每幅都签上了自己的真名。但是这些画过于感伤,主题也不明确,没有得到认可。更不幸的是,当局查出他就是那位躲在幕后的假画制造者,考虑到他是一个流亡者,所以没有判他永久的驱逐,而给了他两个月的监禁。
这个人就是埃尔米尔·霍里。毋庸置疑,埃尔米尔有独特的天赋和才华,但是由于没有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终于陷进泥淖,不能自拔,并终究难逃败露的结局。最可惜的是,他在长时间模仿他人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再也画不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了。
青少年朋友们,一个人想要成功,就必须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找到自己的个性。若想做到这点,就不能盲目模仿他人。展现真我的风采,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所以,不要将自我的风采,迷失在模仿他人的盲目中!
莫让拖延的习性困住奔跑的步伐
不知道青少年朋友们,有没有冬天里因为睡懒觉的原因而上学迟到的经历?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每当冬天早晨我们醒来的时候,总会感觉外面好冷,所以特别想在温暖的被窝中多呆上一时半会。也就是拖延了这一时半会的工夫,招致我们迟到被老师训斥的结果。然而,睡懒觉是每个人都可能有的习惯。很容易就能改正过来;但是,很多青少年朋友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养成拖延的习惯,那就非常不好了。因为拖延不仅无助于我们遇到的事情和问题的解决,而且还会让这些事情和问题变得越来越糟糕。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位猎人,带着他的袋子、他的弹药、他的猎枪和他的猎狗出发了。虽然人人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进枪筒里,他还是带着空枪走了。
“废话,”他嚷道,“以前我没有去过吗?而且不见得我出生以来,天空中就只有一只麻雀啊!我真正到达那里,得一个钟头,哪怕我要装100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
仿佛命运女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似的,他还没有走过开垦地,就发现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我们的这位乡村猎人是个神枪手,有时一枪能打中两只动物,毫无疑问,如果他出发时就在枪筒内装好了子弹的话。那这群野鸭肯定够他吃上一个礼拜的了,如今他匆匆忙忙地装着子弹,可是野鸭发出一声叫喊,一齐飞起来了,高高地在树林上方排成长长的一列,很快就飞得看不见了。
他徒然穿过曲折狭窄的小径,在树林里奔跑搜索。树林是个荒凉的地方,他连一只麻雀也没有见到。糟糕的是,一桩不幸又惹起了另一桩不幸:一声霹雳,大雨倾盆。浑身都是雨水,袋子里空空如也,猎人只好拖着疲乏的脚步走回家去了。
这就是猎人因为做事情拖延所带来的结果,因为不早早地把子弹给装好,以至于丧失了如此好的机会。林语堂先生在《打破迁延的习性》这片文章中就曾这样写到:我们各人在一生中,总有着种种的憧憬,种种的理想,种种的计划;假使我能够将一切的憧憬,都抓住,将一切的理想都实现,将一切的计划都执行,则我们的事业上的成就,正不知要怎样的宏大,我们的生命,正不知要怎样的伟大!然而我们总是有憧憬而不即去抓住,有理想而不即去实现。有计划而不即去执行,终至坐视种种惮憬,理想,计划的幻灭,消逝!
凡是应该做着一事,而迁延不即做去,而想留待将来再做;有着这种不良习惯的人,总是弱者。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却总是那些能够在一件事情意味新鲜及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迎头去做的人。
青少年朋友们,今天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应该把它做完。因为今天有今天的事,明天自然也有明天的事情。现在的事情,现在就应该要去做,一定不要拖延到以后,因为以后还有新的计划和新的事情。
明代钱福写了一则《明日歌》,内容为: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代文嘉又写了一则《今日歌》,内容为: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两首诗歌,告诉我们时间的宝贵,千万不要养成拖延的习性,因为你现在的拖延无疑会把问题积累下来,从而影响着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林语堂先生就曾说:每天有每天的事。今天的事是新鲜的;与昨日的事不同;而明天也自有明天的事。所以今天之事,应该就在今天做完。千万不要迁延至明天!……搁着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待明天做;就在这个迁延中所耗大的时间,精力,实际上也尽够将那件事做好。做以前积叠下来的事,我们觉得多么的不愉快而讨厌!在当初原来可以很愉快容易地做好的事,拖延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坏习惯,为了打败拖延这个敌人,一些有着杰出作为的人们往往会给自己制定一张严密而又紧凑的工作计划表,然后坚决地去执行它。
人们问富兰克林:“你怎么能做那么多的事呢?”“您看看我的时间表就知道了。”他的作息时间表是什么样子呢?5点起床,规划一天事务,并自问:“我这一天要做些什么事?”上午8点至11点,下午2点至5点,工作。中午12点至1点,阅读,吃午饭。晚6点至9点,吃晚饭、谈话、娱乐、考查一天的工作,并自问:“我今天做了什么事?”
朋友劝富兰克林说:“天天如此,是不是过于……”“你想爱生命吗?”富兰克林摆摆手,打断朋友的话,“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青少年朋友们,拖延的习惯往往会妨碍我们做事。拖延不但会打消一个人做事的热忱,还会消灭人的创造力。有时候机会突然降临到我们的身上,可这个时候要是你拖延半刻的话,那么留给你的将是无限的遗憾。那些在学习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功的奔跑者们,都是不拖延片刻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时间和机会对他们的重要性。所以抛弃拖延的习性,不让拖延困住我们的步伐,让自己也像奔跑者一样前进吧!
挣脱谎言之茧才能化为诚信之蝶
而今,在许多青少年朋友心里,认为“老实的人吃亏”,“老实就是无用的代名词”,的确。老实的人有时真的会受到别人的欺负,或者被别人愚弄。但是,老实在很多的时候还是非常值得推崇的。这种认为“老实吃亏”的偏见是非常有害的,试想,要是大家都撒谎骗人,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就算我们通过撒谎、欺骗获得了暂时的好处,但是长久如此,我们自己的内心也会受到不安的不断伤害。
林语堂先生在《欺骗与说谎》这篇文章中这么说到:说谎是人人中的败类,是堕落的人!
一个人一离开了真实,他即是失其为人的风格,即是走近于禽兽。
许多青年,为了取得一些小名利起见,会抛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名誉,像在跑马场中赌掷一样地无吝色,这岂不是一种可悲的现象吗?……糟蹋自己的人格和名誉是值得的吗?百合花的洁白,着了污渍;玫瑰花失却了芬芳同美丽,还何贵于为百合,玫瑰!
林语堂先生的话,告诫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抛弃说谎的恶习。不要为了自己的一点快乐或者利益而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一个没有诚信的人,终究将失去一切。在我国历史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
据史书记载,周幽王得到了一个叫褒姒的漂亮女子,对她十分宠爱。褒姒穿的是罗绮,吃的是美馔,还得到很多珍玩宝器,周幽王整天陪伴在她身边,甚至废掉原来的王后,改立褒姒为后,还将褒姒生的儿子伯服立为太子。对此,褒姒应该是十分满足的了,可是,褒姒从来也不笑一笑。这可愁煞了周幽王,他想了无数的办法,都不管用。最后,幽王想出了点燃烽火召唤诸侯前来勤王,以换取褒姒一笑。
当时,周朝与诸侯国有约,一旦国都遇袭,就燃着烽火告知,各诸侯都要派兵前来援助。周幽王想到诸侯前来勤王的热闹场面,和诸侯们得知受骗的神态,一定可以令褒姒开心,于是他命令士兵点燃烽火。看到狼烟四起,诸侯们纷纷调集兵马,赶往京城,准备为保卫王室拼死一战。可到达京城后,却被告知没有敌情,只是幽王陪褒姒想看看诸侯勤王的热闹场面。诸侯们又气又恨,却又无处发作,只得无可奈何地带兵回国。褒姒看到这种情景,终于露出了笑容。
周幽王对自己导演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感到十分得意,后来他又几次下令燃起烽火,假传敌情,陪褒姒观赏取乐。诸侯们屡屡受骗后,以后再看到烽火也不派兵勤王了。
然而,到了公元前771年,申国、缯国和西方犬戎族的大军真的向周朝的国都发起了进攻,周幽王急令人点起烽火,可各诸侯认为这又是幽王在戏弄他们,没有一人前来,结果是京城被攻破,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掠走。
周幽王因为自己的失去了诚信而招致了国家的灭亡和自己的被杀。这说明,失去诚信是多么的可怕。林语堂先生就曾经说过:世间不知有多少不诚实的个人或机关,会在日后觉悟到,究竟欺骗的行为是不可靠的,是要失败的!所以即从利害一点上打算,诚实也是一种好的政策呀!…… 一个言行诚实的人,因为自觉有正义公理为之后盾,所以能够无愧作,无畏缩地面对世界。他有“自反而不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而一个言行不诚实的人,即会在内心听到这种声音:“我是一个说谎者;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一个卑污者,一个戴假面具者”。
青少年朋友们,这个社会中的确会有一些人因为撒谎而得到暂时的利益。他们的花言巧语在一时间也确实蒙蔽了不少人,但假的终究是假的,经不起真实的考验。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守住自己内心的诚信。诚实的人不但会免于良心的指责,而且最终会因为自己诚实的品格而获得奖赏。
小华是上海的一个12岁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勤劳懂事的孩子,上学之余,还给附近的邻居送报纸,以赚取他所需要的零用钱。
在他送报的客户中,有一位叫刘太太的老夫人。刘太太是一位慈详而又充满爱心的老人,她曾为小小华上了难忘的一课。小华从来都没忘记过这件事,他希望有一天能把它告诉给别人,让其他人也从中得到教益。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小华和一个小朋友躲在刘太太家的后院里,朝她的房顶上扔石头。他们饶有兴味地注视着石头像子弹一样飞出去,又像彗星一样从天而降,并发出很响的声音。他们觉得这样玩很开心、很有趣。
小华又拾起一枚石头,也许因为那块石头太滑了,当他掷出去的时候,一不小心,石头偏了方向,一下子飞到刘太太后廊的一面窗户上。当他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时,就像兔子一样从后院逃走了。
那天晚上,小华一夜都没有睡着,一想到刘太太家的玻璃就很害怕,他担心会被她抓住。很多天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他确信已经没事了,但内心的犯罪感却与日俱增。他每天给刘太太送报纸的时候,她仍然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而小华却觉得很不自在。
小华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下来,给刘太太修理窗户。三个星期后,他已经攒下7美元,他计算过,这些钱已经足够了。他写了一张便条,把钱和便条一起放在一个信封里。他向刘太太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歉意,希望能得到她的谅解。
小华一直等到天黑才小心翼翼地来到刘太太家,把信封投到她家门口的信箱里。他的灵魂感到一种赎罪后的解脱,重新觉得自己能够正视刘太太的眼睛了。
第二天,他又去给她送报纸,这次小华坦然地对她说了一声:“您好,夫人!”她看起来很高兴,说了“谢谢”之后,就递给小华一样东西。她说:“这是我给你的礼物。”原来是一袋饼干。
在这袋饼干的下面,小华突然发现了一个信封。他小心地将信封打开,发现里面装了100元纸钞和一张彩色信笺。信笺上大大地写着一行字:“诚实的孩子,我为你感到骄傲。”
小华因为自己的诚实获得了刘太太的一袋饼干和一句衷心的鼓励,这些让小小华明白了一个道理:诚实的人终将获得奖赏。
撒谎是一种恶习,如若你染上了它而且时不时使用它,你的未来会变得非常痛苦而凄凉。
诚实是一种美德,如若你拥有它并始终好好的保存它,你的未来会变得非常快乐而美丽。
谎言就像一个厚厚的茧,包裹着我们诚实的心灵,只有挣脱它,我们才能化作美丽的诚信蝴蝶,在真实的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