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别往自己的伤口上撒盐
生活之中,我们感受周围的事物,形成自己的观念,作出判断,这一切无一不是由我们的心灵来进行的。然而,不好的情绪常常折磨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出现种种偏差。尤其是在工作的时候,有人会因为别人打断了自己的思路而烦躁,有人会因为自己的急功近利而浮躁,有人会因为上司给的压力太大而焦躁……失败的人被情绪驾驭,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因此,二十几岁的女人,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在自己的事业上闯出一番天地,就要学会控制情绪,别在自己已经很烦躁的时候,还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更糟糕,这无疑是在往自己的精神伤口上撒盐。
一名初入歌坛的歌手,满怀信心地把自制的录音带寄给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她就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她因为满怀期望,所以情绪极好,逢人就大谈抱负,让别人分享她的喜悦。第十七天,她因为情况不明,所以情绪起伏,开始动不动就发火,胡乱骂人。第三十七天,她因为前程未卜,所以情绪低落,闷不吭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再不肯出门。第五十七天,她因为期望落空,所以情绪坏透,听到电话响,拿起电话就骂人。没想到,电话正是那位知名制作人打来的。她为此而毁了希望,自断了前程。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位女青年一样在生气中使很多机会丢失了。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生气的时候我们更应当控制自己的情绪,将生气转化为动力,不断地努力奋斗。
被称为世界剧坛女王的拉莎·贝纳尔在一次横渡大西洋途中,突遇风暴,在甲板上滚落,足部受了重伤。当她被推进手术室,面临锯腿的厄运时,突然念起自己演过的一段台词。记者们以为她是为了缓和自己的紧张情绪,可她说:“不是的!是为了给医生和护士们打气。你瞧,他们不是太正儿八经的了吗?”
威廉·詹姆斯说:“完全接受已经发生的事,这是克服不幸的第一步。”接受无法抗拒的事实,既然是第一步,那么有没有第二步?有。拉莎手术圆满成功后,她虽然不能再演戏了,但她还能演讲。她的演讲,使她的戏迷再次为她而鼓掌。
拉莎·贝纳尔在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时,能跳出焦虑、悲伤的圈子,又跨上一个新的里程,这就是她的情绪“控制器”在起作用。
任何人遇到灾难,情绪都会受到影响,这时一定要操纵好情绪的控制器。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或无能为力的事,就抬起头来,对天大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败我。”或者耸耸肩,默默地告诉自己:“忘掉它吧,这一切都会过去!”
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只要你操纵好情绪的控制器,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你就能让自己常常有好情绪。
当你心情烦躁的时候,可以散散步,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散步上,尽量使心境平和,在平和的心境下,情绪就会慢慢缓和;或者用繁忙的工作去补充、转换,也可以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去补充、去转换。如果这时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识突然冒出来,那些就是最佳的补充和最佳的转换。
一个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就是一个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这种巨大的力量可以实现他的期待,达到他的目标。如果一个人能够掌握好情绪的转移,并引导自己朝着目标前进,那么所要面对的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回避“星期一综合征”
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女性每到周一都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精神恍惚,浑身酸疼,眼睛好像睁不开,注意力无法集中,心情也不好……好像有很多种因素让你没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甚至原本很轻松、很简单的工作,在周一也会显得艰难,没有什么可观的进展。如果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星期一综合征”。不要小看它,它可是很多白领丽人最头疼的一件事情。
那么,什么才是“星期一综合征”呢?
“星期一综合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度过一个愉快的双休日以后,周一的早上很不愿意起床上班。即使去上班了,也会觉得很懒散,没有办法集中精神,缺少工作激情,浑身乏力。根据一些专业数据,星期一去医院就诊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工作日,其中大多数人就诊的主要症状往往都是头痛、全身酸痛、四肢无力、血压升高,有一些人还会出现脊椎疼痛、低烧或者亚健康性质的感冒、鼻塞等症状。
在外企工作的赵平,平时的工作非常忙碌,紧张的工作让她一直都休息不好,所以每到休息日,她都会拼命地补觉。除了睡觉,她几乎没做过别的活动。可是,尽管如此,每到星期一,她还是觉得睡不够,不愿意起床。有时候,她反而觉得,经过了一番休息之后,星期一反而比平时更加疲惫。
事情往往就是这个样子的,人们总是会以为平时做不了什么事情,休息日就要拼命地补什么。所以,很多人选择疯狂地娱乐,也有人选择拼命的补充睡眠,这就打破了原来的生活规律,破坏了已经形成的生物钟。作息时间错乱,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等到周一上班,精神没有办法回归原来的兴奋状态,就开始显得疲惫不堪、慵懒、注意力不集中……
李敏是杂志社的编辑,在工作上,她一向都是单位里的精英。而且,奇怪的是,虽然她的工作量很大,但是她从来不利用下班时间做工作,也从来不加班,几乎每天下班铃声一响,她就立刻收拾东西走人。别的同事对她的这种工作作风羡慕不已,问她为什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那么多的工作量,李敏说:“我只是充分地利用了工作时间的每一分钟,特别是周一,当很多同事还因为精神无法集中没办法完成自己工作的时候,我已经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很有条理了。一周五天,在周一就已经工作量领先,其他的工作日,自然也不会落后。”
可见,星期一的工作状态是特别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星期一综合征”呢?在这里给二十几岁的女性朋友们一些建议:
首先,要保持休息日的平静,不要在休息日有过于激烈的行为,比如娱乐消遣,一定要掌握尺度。虽然平时工作压力很大,但是大脑对于新事物也有一定的适应期,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如果一直很紧张,突然松弛下来,反而会让大脑适应不了。所以很多人在放松之后,往往会觉得压力更大。
其次,尽量保证原有的作息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生物钟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是一种习惯的积累。如果你在休息日突然违背了原有的生物钟,就会起到反效果,本来是为了休息,结果反而让自己更累。
最后,要学会调解。在星期一的时候,不要太放任自己的情绪。感觉到累,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就给自己增加一点压力,给自己一点紧迫感。不要觉得已经那么累了,就干脆什么都不做。
告别“星期一综合征”,二十几岁的女人,你才能在工作上更进一步。想要超越他人,往往都在星期一这一步。
走开,你这该死的借口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肯定也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上班迟到了,会说“路上堵车”、“睡过头了”;考试考不好,总说自己没有时间复习,或者别人是得到老师的指点之类的话来自我欺骗;生意失败,就以对手太强,对手没有采取正当的竞争手段为借口。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而是想方设法寻找为自己开脱的借口。这样的人是懦弱的,不敢为自己的失败承担责任,这不是一个成功者的做法和想法。
一次,美国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先生的夫人桃乐西·卡耐基女士,在她训练学生记人名的一节课后,一位女学生跑来找她,这位女学生说:
“卡耐基太太,我希望你不要指望你能改进我对人名的记忆力。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事。”
“为什么办不到?”卡耐基夫人吃惊地问,“我相信你的记忆力会相当棒!”
“可这是祖传的呀,”女学生回答她,“我们一家人的记忆力全都不好,我爸爸、我妈妈将它遗传给我。因此,你要知道,我在这方面不可能有什么更出色的表现。”
卡耐基夫人说:“小姐,你的问题不是遗传,是懒惰。你觉得责怪你的家人比用心改进自己的记忆力容易。你不要把这个‘可是’当做你的借口,请坐下来,我证明给你看。”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卡耐基夫人专门耐心地训练这位小姐做简单的记忆练习,由于她专心练习,学习的效果很好。卡耐基夫人打破了那位小姐认为自己无法将脑筋训练得优于父母的想法。那位小姐从此学会了从自己本身找缺点,学会了自己改造自己,而不是找借口。
没有任何人会欣赏一个整天不干事,还在为自己找借口的人。
通常借口有两种,一种是以自己正在做某种事情为理由,其实这个也不是正式的理由,应该说借口才比较准确;另外的是一种假托的借口,以为是无伤大雅的理由。但是长久下去,当借口已经化为你的“护身符”的时候,你距离失败的人生就很近了。习惯性的拖延者通常是制造借口与托词的专家,他们经常为没做某些事而制造借口,或想出各式各样的理由为事情未能按计划实施而辩解。“这项工作的难度太大了”,“那个客户还没给我回信”,“我的事情太多了,忘了还有这样一件事”,“老板规定的完成期限太紧”,“我们的工作条件太差了”,等等,听上去好像是“合情合理的解释”。但不论借口多么的冠冕堂皇,借口就是借口,而非其他。
锋士·隆巴第是美国橄榄球运动史上一位伟大的橄榄球队教练。在锋士·隆巴第的带领下,美国绿湾橄榄球队成了美国橄榄球史上最令人惊异的球队,创造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
锋士·隆巴第告诉他的队员:“我只要求一件事,就是胜利。”
“比赛就是不顾一切。你要不顾一切拼命地向前冲。你不必理会任何事、任何人,接近得分线的时候,你更要不顾一切,没有东西可以阻挡你,就是战车或一堵墙,或者是对方的11个人都不能阻挡你,你要冲过得分线!”
有多少人因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喜欢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的员工肯定不是努力工作的员工,至少,是没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员工。他们找出种种借口来蒙混公司,欺骗管理者,他们是不负责任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司中不可能是称职的好员工,也不可能是老板可以信任的员工;在社会上也不会被大家信赖和尊重。无数人就是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虎拖延、惯于找借口的习惯,终致一生处于社会或公司的底层,不能出人头地。
让自己做个“没有任何借口”的人,这样你很快就会得到回报。在塑造自己形象的时期,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加码,始终以行动为见证,而不是编一些花言巧语为自己开脱。
跳槽达人,跳多了伤身
年轻人想找到一个适合施展才华,使自己有所发展的工作单位和环境,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待遇”或“环境”而过于频繁地“跳槽”,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不足取的,往往会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有些年轻人把跳槽的原因归结于原单位的环境不如意、人际关系难处,试图通过跳槽来改变这种现状。有时候,这并非必要,因为努力学会适应环境、改善环境,正是人生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岗位,都要有相当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经验来自于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而频繁跳槽,决定了一个人在岗位上只能是“蜻蜓点水”。总之,不安心本职工作,想的不是好好工作,而是另谋高就,怎么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呢?
通过跳槽,年轻人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综合各家之长,从而发挥自己的专长。但是成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跳”出来的。频繁跳槽,实不足取。要使自己有所作为,在看准一个岗位后,首先必须安心本职工作,同时要扬长补短。当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咬咬牙,再坚持一下,成功就属于你了。
如果一定要跳槽,也要体面地从原公司“撤退”。
很多人都以为跳槽后,就可以与原单位一刀两断,一走了之。这样做起来看似洒脱,其实你会在无意之中丢失许多让你今后受益的东西。因为你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一段时间,可能你所得不多,但与不少的同事毕竟有种亲近感,甚至是好朋友,他们说不定在以后会对你有所帮助,你不妨把他们看做你的人力资源库。在现代竞争社会里,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助于你的事业运转自如,所以当你跳槽时,要有保护自己的人力资源的意识,从过去的工作里淘出属于你的“金子”来,这样的话,你过去的时光就不会白白浪费,即使是空着两手走出原单位的大门,但你已经带走了一份很有价值的财富。所以,在你跳槽高就时,不妨珍惜这一机缘,不要丢弃这份宝贵的财富。
那么,跳槽之后怎样体面地走出原来的公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