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六韬》,虽然是修改版,但是原本的分类方法并没有改变。《六韬》除了文韬之外,另外五韬分别是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
这五韬,说的全是用兵之道,不过内有细分而已。其中,以武韬为纲,论述的是用兵的策略,对付敌人时,究竟是以强攻、外交还是用谋等等手段为佳。
而豹韬,说的是特殊地形的战术。也就是两军对阵交战的时候,该根据特殊地形,敌我情况、如何战斗。记有林战、突战、泽战、少众等等,也可以称为用奇。
至于龙、虎二韬,虽然修改后田英没有看过,但分类应该不会改变。龙韬说的应该是自己军中,选将、排兵、如何做到令行一致的办法;虎韬论的是在开阔地形,两军堂堂正正对阵,在战阵布置,时机把握等等方面,也可以称为正兵,跟豹韬是相对的。
而龙、虎、豹三韬结合用得好,那么便是一代用兵大家。
最后的犬韬,说的是训练士卒的办法。用兵大家,不一定能训练出好的士卒,而练兵大家,用兵方面也不是绝对的强。
相对来说,犬韬跟前面的龙、虎、豹三韬有所区分,只是作为兵书瑰宝,这些当然都要合在一起了。
这五韬,是占了整部《六韬》最大的篇幅,故而《六韬》是一部兵书。只不过,若是将《六韬》仅视作一部兵书,又太过短视了。
《六韬》的作者太公望,入则为相、出则为将,他深知用兵的最关键处,还在于国力。故此,整部《六韬》虽然大半篇幅都是在兵事上,但真正的总纲,其实是文韬。
当然,现在田英迫切需要看的,并非文韬,而是兵事方面的纲领,武韬。如果说,整部《六韬》最能记述孟尝君的用兵之道,必然在武韬。
想到这里,田英毫不犹豫地打开武韬,翻阅起来。
吴孙子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田英虽然没看过《吴孙子》但是在《齐孙子》中,这句话被引述了很多次,故而田英也牢牢地记住了。
不论是原来的作者太公望,还是现在根据各种兵书和自己用兵之道,进行修改的孟尝君,都深谙这一点。故而,武韬里面所讲的,其实就是伐谋、伐交、伐兵以及攻城的问题。
而翻看之余,田英也将自己置身于孟尝君的位置,思考着眼前的局面。
陶丘繁华之余,同时也是宋国有数的坚城。攻打这种坚城,齐军就算战力再强,也肯定会损失不少,故此,攻城绝对是下下策。
特别是,齐军被自己在乘丘硬生生地拖住了一个月。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今的齐军,士气虽然没有到达三而竭那种程度,但绝对已经是再而衰了。
即便要燕、赵两国的援军到来,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毕竟,自己凭借区区一座乘丘小城,就拖住强大的齐军一月,对军心的打击,绝对不轻。
这种情况下,孟尝君必然不会冒险选择攻城。因为一旦攻城失败,士气很容易就变成三而竭,再打下去,齐军就有受到沉重打击的危险,不得不退兵了。
不选择攻城的话,尚有三种办法。伐兵,也就是将陶丘的守军引出城歼灭。但是,今日早上田英跟陶丘司马针锋相对,知道这位司马不是简单的人物,被引出城的机会非常低。
伐兵和攻城都可以剔除,那么就只剩下伐谋和伐交了。而这两种办法,往往又可以同时进行。
“伐谋?伐交?”想到这里,田英摸着下巴,轻轻地在念叨着。
“伐交的话,孟尝君并没有公然派出使节。不过,这并不代表不能伐交。外交之道,有明有暗,孟尝君完全可以派人来,暗中进行磋商交易。至于伐谋,田英是完全没有头绪。谋略如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虽然如此,但总算确定了方向,田英开始翻看起武韬上面记载伐谋和伐交的办法来。
油灯下,田英聚精会神地在翻看着绢帛,丝毫没有疲累的感觉。这次田英不是阅读领悟,而是找办法,所以看得很粗略,基本上是在寻找类似的事例。
不过即便是粗略翻看,田英也敢肯定,这修改版的武韬,绝对是出自孟尝君的手笔。除了原本太公望用兵之道的记载外,很多修改的地方都有孟尝君用兵的影子,特别是在伐谋和伐交方面,这也是孟尝君的拿手好戏了。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不似孟尝君的惯用手段以及太公望的原版著述,想来应该是孟尝君借鉴了其他兵书,照搬下来的。
这些暂时没什么参考意义,所以田英都是只看孟尝君写的部分。
砰!
正在不停翻看的时候,田英双手忽然重重地拍打案桌,大喜道:“有了!”
“师疲,遇坚城而不攻,当用谋……”
田英看得很仔细,而且连续看了好几遍。这段文字很短,也没有放什么事例,只是简单的说应该用谋和外交的手段结合。除此之外,还数次提到,当从敌军主帅下手。
看到这里的时候,田英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脑袋一闪而过,但又捉不住。
干脆将绢帛放下,抱着头苦思起来。
“从敌军主帅下手,指陶丘兵事的应该是司马。但是这陶丘司马见识不错,想从他那里下手,恐怕不易。而陶丘之内,除了司马,另外一个应该是……县大夫!”
想到这里,田英随即掠过陶丘县大夫的资料。因为陶丘是宋国北部的重镇,派来这里的县大夫也不是等闲之辈,而是宋国宗室。而这县大夫姓子,名落,是宋国国君的宗室兄弟。
其父曾经参与过上代国君的争夺,只不过落败了。后来,上代国君也不计前嫌,继续重用其父。主要是因为,宋国宗室人丁单薄,如果找子落这一支算账,恐怕宋国宗室会再凋零。
不过,子落之父也是知进退的人,被上代国君原谅后,便努力为宋国做事。特别是现在的国君登位,也出力甚多。感恩之下,便将子落这个只有二十许岁的年轻人,调来陶丘这里当县大夫了。
想起子落的年岁,田英就心中一突。
年纪轻轻,宗室之后,没吃过什么苦。而且,自己老父还曾参加过争夺国君之位。如果自己是孟尝君,这里便已经有几个切入点,说服子落投降齐国了。
思考到这里停顿,田英眼珠子徒然瞪大,刚才的灵光和线索,也终于捉住了!
孟尝君有可能派人说服陶丘县大夫子落投降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