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1]。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2]。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3]。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4]。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5]。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6]。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7]。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声衣[8]。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鞅[9]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10]
注释:[1]荦确:险峻不平的样子。[2]升堂:指进入寺中厅堂。[3]佛画:佛像绘画。[4]疏粝:指饮食简单粗劣。疏,同“蔬”,指菜蔬。粝,即糙米。[5]扉:指柴门。[6]穷烟霏:尽在流云轻雾中行走。穷,尽。[7]枥:同“栎”,落叶乔木。[8]当流:面对溪流。[9]鞅:马缰绳。此处作动词,有控制的意思。[10]吾党:我辈。
鉴赏:这是诗人在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农历七月二十二日,从徐州到洛阳,途中留宿洛阳北面的惠林寺,而作的一首记游山寺的诗。通过对“黄昏到寺”、“夜深静卧”到“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仕途坎坷的愤懑与不平。
第一层(1—8句)写人入至就寝之前的所见、所闻和所感。首句描述了到山寺之前的行程是险峻的山石、狭窄的山路。只有在黄昏的时候才出现的“蝙蝠飞”点明了到寺的时间。“升堂”是急于让寺中僧人安排食宿,“坐阶”表明主人公是来游览的而且游兴很浓。新雨后的’芭蕉叶大栀子肥”也确实惹人观赏,这里的”大”和“肥”准确地突出了客观事物的特征,增强了形象性,让人情不自禁地喜爱它。热情的僧人还夸耀寺里的“古佛壁画好”,并拿来火烛,照给客人观看。这时,饭菜已摆好,床已铺好,主人公才感觉自己一天行路的疲劳和饥饿。这可以看出惠林寺不但景色美,而且人也热情。
第二层(9—10句)写主人公夜宿并陶醉于寺中的清幽。静静躺着,细听百虫合奏的夜鸣曲,主人公自然忧虑全消,心境格外清净。不觉“夜深”而百虫之声始“绝”,下弦月已爬出山岭,照进窗子,应该快天亮了。这说明主人公彻夜未眠,真正被陶醉了。
第三层(11—16句)写离寺早行,一路的诗情画意。主人公“天明”出发,眼前一片“烟霏”世界,不管是山的高处还是低处,全都被浓雾包裹着。烟霏既尽,朝阳升空,“山红涧碧纷烂漫”的奇妙景色顿时映人眼帘。穿行于松栎树丛中,清风拂袖,泉水淙淙,清浅的涧水很是可爱,光着脚涉山涧,让清清的涧水自足背上流淌,山风吹拂着衣裳。主人公早就已经融进了自然之中,深深地被自然所陶醉。
第四层(17-20句)总结全文。“人生如此”,概括这次游览惠林寺的全部经历,用“自可乐”加以肯定,表达自己的收获,用“为人轨”反衬,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无限向往。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1]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2]。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3]。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4]。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5]。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6]。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7]。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8]。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9]。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10]。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坷只得移荆蛮[B11]。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B12]。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B13]。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B14]: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B15],有酒不饮奈明何[B16]
注释:[1]张功曹:指张署,贞元十五年贬为湖南临武令。功曹,指功曹参军,官名。[2]四卷:从四面收卷过来。天无河:天上没有银河。[3]相属:相互敬酒。属,倾注。[4]终:完。[5]九疑:九疑山,即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境内。晤:形似松鼠,又名“大飞鼠”。[6]到官所:到达张署的贬地临武。[7]湿蛰:指蛰伏在潮湿地的虫。熏腥臊:蒸发出来的腥臊气味。[8]嗣皇:接嗣的皇帝,此指宪宗。登羹皋:进用夔和皋那样的贤臣。夔、皋,分别指尧舜时、虞舜时的贤臣。[9]万里:一作“千里”。大辟:指死刑。[10]涤瑕荡垢:指大赦后的迁者和流者都能因此而洗清自己身上的污垢和耻辱。清朝班:指获赦返京参加朝见皇帝的清明行列。[B11]州家:州刺史。申名:申报名册。使家:观察使,为刺史的上级官。荆蛮:指江陵,荆州州治所在地,历史上是楚国郢都所在地,而楚又被称为“荆蛮”。[B12]判司:是对诸曹参军的总称,评判一司事务。捶楚尘埃间:指伏在地上手刑。[B13]上道:指上路回京。[B14]殊科:不一样。[B15]多:指月光最明亮。他:别的。[B16]奈明何:怎么对得起明亮的月色呢
鉴赏:首四句诗主要写中秋夜饮的环境。天高云淡,明月当空,凉风习习,万籁俱静,诗人和张署把酒望月,低头回忆起往事。特殊遭遇中度中秋,没了雅兴赏月,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从“君歌声酸辞且苦”至“天路幽险难追攀”:借张署“声酸”“辞苦”的“歌”,主要述说被贬期间生活的凄苦,表达了对无辜被贬和仕途坎坷的不满。南迁路上艰难险阻,山高水阔,千里迢迢,蛟龙出没,野兽当道。九死一生,历尽万苦千辛,才到达任所。而“幽居默默”像躲藏的逃犯,走路怕毒蛇,吃饭怕中毒,空气中弥漫着腥臊的臭气,环境实在恶劣。接着交代得赦的原因,最后叙写唐代地方行政机构“司”中小官的无聊。
从“君歌且休听我歌”至“有酒不饮奈明何”:既用“明月”和“酒”照应诗的开头,又别出新意地自劝,命运在天,面对“一年明月今宵多”,理当举杯邀明月,开怀痛饮。“人生由命非由他”,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宦海浮沉、自己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深切的感慨。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贞元七年(791)擢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官监察御使。曾和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革新失败后,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为人正直,有骨气,虽然长期被贬,但从不放弃政治理想,改变立场。
刘禹锡是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这一时期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在他的创作中,不乏反映时事和民间疾苦的诗篇。艺术上,他既能继承前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又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明快活泼,节奏响亮和谐,风格雄浑爽朗,为时人所推重,誉之为“诗豪”。尤其是仿民歌的《竹枝词》,于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
蜀先主庙[1]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2]。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3]。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释:[1]蜀先主:指刘备。[2]五铢钱: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行的一种钱币,后来王莽代汉时将它罢废。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五铢钱。[3]象贤:学习先主的贤才。《仪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注:“象,法也。”
鉴赏:首联“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境界很是雄阔。“天地”两字囊括宇宙,极言“英雄气”之广袤无垠;“千秋”二字贯穿古今,极写“英雄气”之万古长存。遣词用语中显示出诗人俯仰古今的胸襟。同时,“天地英雄”四字,暗用曹操对刘备说的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诗人此处只添一“气”字,就有了庙堂的气象。“尚凛然”三字虽只是抒写一种感受,诗人面对先主的塑像,肃然起敬的神态隐约可见。其中“尚”字用得极妙,先主庙堂尚且威势逼人,其生前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更不用说了。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在汉末乱世之中,几经颠扑,好不容易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建立蜀国之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在这里是借钱币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
颈联进一步指出刘备功业之不能成,为他叹息。“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是说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辅佐,建立了蜀国;而后主刘禅不能效法先人,亲近小人,愚昧懦弱,导致蜀国的基业被他葬送。诗人认为创业难,守业更难,这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特意加以指出。
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盛衰对比中,道出了古今兴亡的一个深刻教训。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1]。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1]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上。是由城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桥同河南岸的乌衣巷,不仅地点相邻,历史上也有瓜葛。东晋时,乌衣巷是高门贵族的聚居地,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旧日桥上装饰着两只铜雀的重楼,就是谢安所建。在字面上,朱雀桥又与乌衣巷偶对天成。斜:斜照之意。
鉴赏:首句“朱雀桥边野草花”,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历史的联想。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说明当时是春天。而一个“野”字,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氛。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生长在一向热闹繁华的朱雀桥畔,正是为了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已荒凉冷落了。
第二句“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夕阳斜”三字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的景象。鼎盛时期的乌衣巷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而现在,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接着,诗人继续借景物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方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旧时”两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所发出的感慨。
和乐天《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1]。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2]。
注释:[1]新妆宜面:是说调脂匀粉,和面庞相宜。[2]数:一个一个地计算。玉搔头:指玉簪。
鉴赏:这是一首写宫怨的诗。此诗一、二句“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说女主人公梳妆之后,下楼欲邀宠幸。可春光深锁,没有人,只感到一院“愁”。三、四句“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她无聊之余,只好数花朵解闷,想不到蜻蜓无知,还爱新妆飞上头来。这两句无情中却有情,既是对女主人公美丽容颜的烘托,也是对其孤居寂寞无人赏识的慨叹。此句从侧面写出了怨意,妙在含蓄不露。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其先太原人,后迁下邦(陕西渭南)。少时避战乱而流离,“衣食不充,冻馁并至”,对其思想和创作影响较大。贞元进士,曾官校书郎、翰林学士、江州司马、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前期进取精神较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积极教育作用,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有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等类。有《白氏长庆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1]。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3]。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4]。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5]。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6]。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7]。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8]。
注释:[1]南山:终南山,在西安之南。唐时这里荒无人烟,莽莽森林,常有豺狼出没。[2]鬟:脸两旁靠近耳朵的毛发。[3]营:求、谋求。[4]辙:行车后车轮留下的痕迹。[5]市:集市,做买卖的地方。[6]翩翩:本指鸟飞时轻快的样子。这里引申为悠闲、自得的样子。黄衣使者:这里指宫廷宦官,即下文的“官使”。他们穿黄衣、套白衫,表面悠闲自得,实则横行无忌,借皇宫的命令欺行霸市,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辛苦费”。[7]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叱:吆喝。[8]直:通“值”,价值。
鉴赏:诗的开头四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中”点出烧炭的场所。这句使人联想起老人在豺狼出没的恶劣环境下披星戴月、一斧一斧地砍树、一窑一窑地烧炭。其劳作的艰辛,环境的恶劣,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的木炭,每一斤都渗透着他的心血,也凝聚着他的希望。“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生动的勾画出卖炭翁的辛劳形象。
下两句以设问形式的一问一答,化呆板为鲜活,引人深思:假如老人还有田地,自种自收也不至于挨饿受冻,只需要利用农闲时间来烧炭卖炭,补贴家用的就可以了。这样他的一车炭被掠夺,就还有别的活路。但是情况并非如此。老人已贫无立锥之地,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这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给后面遭掠夺作好了铺垫。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单本应希望天暖,然而老人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还是一心盼望天气更冷一些。通过巨大反差,诗人深刻地描绘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用“可怜”二字表现了对老人的无限同情。
下两句是前半篇向后半篇过渡的桥梁。老人期待天气更冷,刚好就“夜来城外一尺雪”。这场天寒地冻的大雪盼来了,老人可以不再“心忧炭贱”了。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们为了取暖,难道还会在微不足道的炭价上斤斤计较吗?当老人“晓驾炭车”走在冰辙上的时候,占据他内心的不是埋怨冰雪泥泞的道路多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换来多少衣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