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素有文明古都的称号,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其名胜古迹大都带着浓厚的人文色彩,老城区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建筑群,拥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永定门一正阳门一紫禁城一景山一钟楼一鼓楼,从空中俯瞰,整个北京域呈现一种对称之美。
明清北京城,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每一重都有城墙相围。最里面的宫城又称紫禁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故宫,它的正门是午门;紫禁城外面一层就是皇城,皇城的正门就是著名的天安门;皇城外面是内城,内城的正门是正阳门(前门);确切地说,内城的南面是半个外城,外城正门是永定门。另外在京城北面还有一个北土城。我们将在书中介绍的北京的街巷地名与老北京城的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本书的开头部分,笔者参考吴彦鹏先生的《大北京地理趣谈》一文,先将北京城的建都始末和布局做个简单的介绍。
从元大都到北京内城
北京的建都始于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废帝完颜亮改燕京为中都,其皇宫位置在今广安门以南地区。1220年成吉思汗3次攻打京中都,并放火焚烧,宫阙成为一片废墟。后来忽必烈选择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元大都,因为水源的原因,他放弃了金中都旧城城址,以东北郊外金琼华岛离宫(今北海公园一带)为中心。
大多数城市都是先有居民和建筑,然后再筑城圈,而元大都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先做统一规划、统一建筑,再做统一搬迁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城址勘定、规划由刘秉忠等人主持,是按《周礼·考工记》所载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规制修建的,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理想,符合“匠人营国”的思想。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大都城建成。大都城呈长方形,南北较长,北到今天的北土城,南到今天的长安街,东西向与现在的东西二环重合,它为今日北京城的方位奠定了基础。城墙周围共11门,城内除皇城外,划分为50坊。元大都的城市规划是人类历史上值得关注的一笔,是封建王都规划实践的高峰。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的大将徐达攻克元大都,改大都为北平。为了削减元大都的“王气”,使之规模不能超过明都南京城,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向南移了5里,移到了现在德胜门、安定门一线。但元大都北半城的城墙和护城河到现在还在,即学院路一知春路一带的元代土城墙。
朱元璋死后不久,他的四儿子燕王朱棣就以“清君侧”为名攻克南京,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但长期盘踞北方的朱棣,还是希望把首都迁回北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改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征调数十万工匠及大量兵士营建北京宫殿。经过15年的修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竣工,次年正月,迁都北京。
明皇城的营建,基本以元大都为基础,只是为了取得从正阳门到钟鼓楼的贯通,中轴线稍向东移。东城墙和西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因为城市的核心——宫城的位置整体南移了,南城变得狭窄局促,所以就将元大都南城往南推进了二里,即从现在的长安街推到了前三门大街一带。这时的明京城周长40里,共9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这就是老北京城的内城。
天上紫微星,地上紫禁城
宫城就是今天的故宫,我们也把它叫做“紫禁城”。紫禁城取紫微星居于天地中心之意。“紫”就是指居于中天的紫微星,古代是天地的象征,另外皇宫属禁地,所以称为紫禁城。这个名字与中国古人认为的“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有关,因此故宫的结构也被看做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而建的。
宫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明初攻克元大都后,将原来的元皇宫,除隆福宫改为朱棣的燕王府外,其余大部分宫殿为了“灭王气”,全部都拆毁了。因此,为了迁都北京,就需重新建造紫禁城皇宫。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完工,周长约6里,南北960米,东西76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
宫城有4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四角有壮丽的角楼。城外有护城河,也称筒子河。
宫城内部的房屋传说有9999间半,只比传说中天帝的一万间少半间。这些宫殿房屋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主体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包括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就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三宫六院”。永乐帝在营建紫禁城时,特意将处理政务公事的场所和皇帝的个人生活场所分开,在内廷的进出口乾清门前,放置着一对雌雄金狮。
皇城
历史上的皇城是与北京旧城同时代修建的一座皇家宫廷建筑,是拱卫紫禁城安全和为封建帝王统治服务的皇宫外城。
明清皇城的范围大致是:东起东皇城根,西至西皇城根,南达天安门红墙一线,北抵平安大街。皇城内建有左祖(太庙)、右社(社稷坛)、皇家御园(景山、三海)和二十四署,以及监、局、厂、作、库等各类官衙署。诺大的区域全部处于高大厚重的红墙包围之中。
皇城城墙作为界于紫禁城和内城之间的一道城墙,用砖砌成,外涂朱红色,周长9000多米,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四面各开一门。在皇城最南面,正对着内城的正阳门有一座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叫中华门,建国后拆毁)。大明门以内是皇城的正门天安门,皇城东门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地安门。
在明清时期,皇城作为禁区,普通的老百姓是不得入内的,据《燕都丛考》记载:“皇城以内,外人不得入,紫禁城以内,朝官不得入,奉事者至午门而止。”皇城墙内侧是皇家宫殿和御园,外侧则是胡同、四合院和传统商业店铺构成的老北京市井风貌,两者相互交融,构成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皇城四周被称为皇城根,是北京的一个代名词,代表了一种文化和历史的积淀。
皇城的城墙一直保留到辛亥革命。由于皇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东西往来必须要绕道而行,到了1917年,民国政府先拆了东安门南段的皇城城墙,接着又把西皇城根灵清官一带的皇城拆了。1923年以后,陆续拆除了东安门往北、西安门往南等处城墙,最后只剩下从中南海南岸经天安门到南河沿口的这一段城墙了,也就是我们现在在长安街上能看到的那段红墙。
不过,东西皇城根的地名仍保留到现在。2001年,国家在修建东皇城根遗址公园时,挖出了皇城城墙的基座,并复建了一小段皇城墙,可以供游人参观。由于皇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皇城城内有天安门、故宫、中南海、北海、景山、社稷坛(中山公园)、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名胜古迹,所以,虽说皇城的城墙没了,但皇城内的建筑相对而言基本保存完好,原有的格局没有大动。
只修了一半的外城
明代的北京城一直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明初国势强盛,问题尚不凸显。后来明朝实力衰落,多次被蒙古军队兵临城下,遂有官员建议在北京城外围增建一圈外城,以策安全,而且修建外城符合“内城外郭”的重城制。而修建外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外,特别是南城的发展迫切需要圈起来管理和保护。明初,政府为了使北京的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曾先后下令征调各省富民充实京畿,又由于城南地区处于金旧城与明新城之间,后又经百余年的发展,在南城的正阳、崇文、宣武三门之外,逐渐形成人口稠密的居住区,建有正东坊、正西坊、崇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白纸坊等当时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同时,城南地区是皇家祭祀的礼制中心。根据皇帝“祭天于南郊”的传统,将纵贯钟鼓楼、紫禁城、正阳门的中轴线向南延伸,在其左右分别建造了天坛和山川坛(后改名为先农坛)。
关于南城外的防卫问题,早在成化年间就曾有人提了出来。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军入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虽未进城,但仍掠劫了大量财物,满载车骑而自行撤离,致使京城周围受到一次极为严重的破坏。史称“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后,明政府决心修建北京外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外城工程率先在南城动工。原计划筑城120里,四面包围内城。按照朱伯辰的建议,外城可以利用金、元土城故址“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可事半而功倍”。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永定门一线到内城的距离和北土城到内城的距离是等距的。不过修城墙需要巨资,开工不久,就因资金不足,难以为继。为此嘉靖皇帝只得听从大奸臣严嵩的建议,将北京城南已建成部分“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西南角”,其他三面待日后有钱时再说。但是嘉靖君臣没有料到,所谓“日后再说”,直至明亡也再未被说起。因此老北京城的外貌自此形成了“凸”字形,北京人形象地称为“帽子城”,而且“外城”之称名不副实,它并不在内城的外面,而是在内城的南面,所以北京的外城又称“南城”。
北京外城总长28里,开有7座城门,正门“永定门”,就是寄寓“永远安定”之意。从宫城到永定门的中轴大道两侧,对称地布置着太庙和社稷坛、中央官署和五军都督府、天坛和先农坛,既加强了纵深效果,又烘托了宫城的地位,突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