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藏手巾
参加游戏的人选一个主持者,也叫“诺颜”。由“诺颜”把游戏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围坐成半圆形。“诺颜”把手巾藏在衣物里,在其中一个队的每个人面前,都做了一个把手巾放入他怀中的动作,但另一队的人不知道他究竟把手巾放在了谁的怀里。这时,“诺颜”向另一队的人问:“手巾在哪里?谁能猜中?”另一队就有人举起手来要求猜。经“诺颜”同意后开始猜,猜对时就可向对方要一个人;猜不对就要给对方一个人。然后“诺颜”给另一队放手巾。这样轮流猜,最后哪个队的人多,就算哪个队赢。
十四、呼力也照格苏呼
呼力也照格苏呼可以翻译为“围圈”,这是一种充满草原情趣、类似于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参加游戏的人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圈内有一个大人扮演骆驼,一个小孩扮演驼羔。圈外也有一人扮演骆驼。游戏开始,圈内扮演小驼羔者想跑出圈外吃草,圈外的大骆驼跑着追小驼羔,想抓住它。但圈内的打骆驼尽力保护不让小驼羔被抓去。只要小驼羔被抓住,就算一局结束,另外换人重新开始,游戏十分热闹。
十五、代力登
代力登(即做长耳朵)这种游戏主要在蒙古族青少年中进行,中老年人一般不参与。青少年聚在一块儿时,由一人充当种公山羊,翻穿山羊皮袄,头上扎两只长耳朵,走入人们中间,说着“毛色发光,身段苗条,怎么这样好看”等调皮的话,抓紧某一人身子,学叫几种山羊的叫声,这时其他人不能笑出声音,如果那一个人笑出声来,就把他抓住挠胳肢窝,然后换人再继续玩。
十六、达力根巴雅尔
“达力根巴雅尔”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感恩,祈求康乐太平。祭祀完毕,所有参加者便开始在草原上尽兴欢歌起舞,往往跳至深夜不止。主要动作有甩臂击鼓、跪蹲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民欢乐时的情感和豪迈的精神气质。
十七、查玛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16世纪后半叶随同格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传经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分“大查玛”(主要神祗)和“小查玛”(泛指鸟兽及侍从)两大部分。有殿堂舞、米扩佛传舞、寺院舞、大场舞四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应俱全,亦可穿插即兴表演。表演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一般是“大查玛”动作沉毅坚定,庄重徐缓。“小查玛”动作乖巧多变,灵活敏捷。表演时二者相映相衬,各具特色。如却吉勒(阎王)舞动作强劲犷悍,举手投足都极富雕塑性;鹿神舞动作矫健奔放而有气势,技艺性颇强,带有竞赛性质;好扣麦(骷髅)舞动作灵活洒脱,时而随鼓声颠跑跳跃,时而故作威风状进行戏谑表演,身体的起伏,头部的昂垂,手的绕动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很有韵味。“查玛”舞在蒙古族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宗教节日时表演。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十八、育呼尔
“育呼尔”于传统节日或喜庆的场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舞时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横排或圆形,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跑跳步”等。身体动作自然和谐,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俯、后倒。并随着歌声和“育呼尔”的呼号声逐步推向高潮。该舞爽朗、流畅,有着自由、舒展的特色。另有表现赛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习俗的舞姿,亦有特色。
十九、太平鼓舞
“太平鼓舞”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绣球”等。颐名思义,这些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二十、灯舞
“灯舞”系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它的形成与元代《倒喇》戏不无关系,《历代旧闻》注云:“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瓯灯起舞”,足见其历史悠久。对此,清陆次云在他所作“满庭芳”一词中曾有所描述:“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汀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卉,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其温雅婉约的技巧,可见一斑。此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主要凭借手、腕、臂、肩的托、挑、拉糅合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
二十一、盅碗舞
盅碗舞又称顶碗舞,蒙古族的传统舞蹈之一。这是一种在欢庆节日里由女性表演的独舞。表演者头上顶碗,双手各拿着一对酒盅翩翩起舞,时而扭肩游臂,时而甩手击盅,使酒盅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那头顶叠碗的技巧,柔如柳枝的双臂,急速抖动的双肩,富有韵律的身姿,表现出蒙古族少女勤劳朴实、美丽娴静、纯洁活泼的性格和欢快的心情。细腻含蓄的舞姿刻画出好客的蒙古族妇女在欢宴时忙碌的形象。这个深受蒙古族喜爱的舞蹈,经过文艺工作人员的整理编排,现在已经成为乌兰牧骑经常演出的保留节目。
二十二、安代舞
“安代”为蒙古译音,意为“抬头起身”。“安代舞”是一种在节日、宴会和聚会的欢乐气氛中跳的集体舞蹈。其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以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艺术特色,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相传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姑娘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神志恍惚,举止失常,几经医治不见起色,老阿爸只得用牛车拉上女儿前往他乡求医。行途中车轴断裂,女儿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绕车奔走,以歌代哭。歌声引来附近百姓,见此状无不潸然泪下,皆随老阿爸身后甩臂跺足,绕行哀歌。不料姑娘得到安慰,病马上就好了,抬头起身,悄然走下牛车,尾随众人奋力而舞。待发现时,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愈如初。消息不胫而走,以后,人们皆仿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取名“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会中采用,并广为流传,逐步发展成为自由地表现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体舞。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含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二十三、筷子舞
“筷子舞”是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之一,因以筷子为道具而得名,原是一种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表演的独舞。伴奏者在周围席地而坐,唱着喜庆歌曲。表演者在中间,手握一把筷子,两臂松弛流畅地忽上忽下用筷子快速敲击肩、手、腰、腿等部位,并不时敲打地面,一会儿旋转,一会儿跪地,继而绕圈行进或直线进退,两肩和腰部随着相应扭动。舞姿洒脱利落,轻快欢乐,击筷动作灵巧多变。至高潮时,边舞边呼号助兴。现在,已经发展为男女共同表演的形式,一般由四男四女集体表演,男子右手持筷子一把,女子双手各持筷一把,基本动作大体保持原有形式,也是乌兰牧骑经常演出的保留节目之一。
二十四、敬酒舞
敬酒舞是在宴会上男女共同表演的舞蹈之一。表演者拿着酒杯边歌边舞,一段歌词将完时把酒敬给在座的客人。有时被敬酒的人接杯后继而起舞,动作简单,气氛欢快热烈。
二十五、响铃舞
是一个艺术性较强的表演舞蹈。演员身着民族盛装,手腕、脚腕分别带着清脆的响铃,随着演员旋转身体,抖动双肩、双腿,响铃发出节奏的、悦耳的声音。舞蹈气氛欢快热烈,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热爱新生活的愉快心情。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编演的《快乐的响铃舞》,在1983年荣获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民委颁发的舞蹈和音乐创作二等奖。此后这个舞蹈不但成为肃北乌兰牧骑的保留节目,后来还成为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的演出节目,并被许多文艺表演团体吸收,广泛传播。
二十六、鹰舞
在蒙古人眼里,鹰是勇敢、凶猛、敏捷的象征。表演者平伸双臂,抖动手腕,曲膝碎步,惟妙惟肖地模仿着雄鹰的种种姿态,表现了雄鹰时而展翅飞翔,盘旋高空;时而敛翅回首,理喙羽毛;时而高居山岩,傲视苍野的情景。气势英武豪迈,仿佛雄鹰翱翔在蓝天绿草之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编演的舞蹈《草原雄鹰》,1986年12月曾在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创作二等奖。
思考题
1.当代那达慕的主要形式。
2.简述蒙古族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