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实力的老板,总是想办法强化自己的实力;有实力的老板,则善于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赶超对手的雄心。当然,这些雄心不是想到哪就到哪,而是要靠决策来完成的。在商务决策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事业发展决策。当事业开创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之后,是满足现状,老守田国,还是永不自满,不断把事业做大?怎样才能使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辉煌?
这个问题说起来极容易:如果可能,谁不愿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谁甘心老守田园呢?可是真正的问题却是:怎样才能做到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竞争也有三十六计。
合作也是竞争
合作问题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在企业内主要是要求各部门之间合拍,不能和谐共舞就会发生这个部门踩了那个部门的脚的事。在企业外主要是要求合作关系间合拍,就是行动节奏上的一致。这是在了解、掌握对方节奏基础上互相作为参照物来调整自己节奏的。双方都对自己的节奏不加隐瞒,并且都有调整自己节奏的积极性,所以合拍自然就容易做到。
难做到的是错位问题。比如说乒乓球比赛,双方都极力隐蔽自己的节奏、设法掌握对方的节奏。双方取胜的策略都是通过打乱对方的节奏,致使对方应对失措,给自己以可乘之机。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历史上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讲的就是典型的节奏错位战术的胜利。田忌的马比齐王的马质量上要差一点儿,分三个等级比赛三场,三局两胜。田忌如果以自己的一、二、三等马相应与齐王的一、二、三等马比赛就是在跟着齐王的节奏走,永远是在用自己的弱去和齐王的强相对抗,当然是赛三场输三场;经孙膑指点,田忌采用了错位战术,用自己的三等马去和齐王的一等马比赛,主动输去一场,但在自己的一、二等马和齐王的二、三等马的比赛中就变成了用自己的强去和齐王的弱相对抗了。二比一,田忌获胜。
《孙子兵法》中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的知就不仅要求了解、掌握双方所有的静态条件,更重要的是必须随时了解、掌握双方的动态条件。有动就有节奏,百战不殆所依靠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节奏错位战术。
毛主席关于游击战有一个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说的是弱方在面对强敌时既要保护自己又要打击敌人的战略战术,也就是生动形象的节奏错位原则。游击战避实就虚、游而击之的定义本身也是节奏错位原则在战术分类上的直接体现。
与狼共舞是竞争环境中每一个参加者的微妙心态。有些狼是必须合作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共舞的节奏就要由双方努力得越协调越好。有些狼是必须战胜的,这时与狼共舞的关键是要掌握共舞的主动权,要牵着对方的鼻子让其跟着自己的节奏走。
与狼共舞还有一个意义,就是那个同名电影的主题思想人的行为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对这个狼只能顺应,只能去了解、掌握客观规律的节奏,老老实实地踏着这个节拍走。企业老板的运作活动节奏主要是要顺应经济的、社会的规律。
比如说,国家有关经济的政策、法规是按照经济大气候的需要制订或进行修改、调整的,企业不可能在时间上、内容上都与国家的节奏相一致,这种政策、法规的新节奏与企业老节奏之间的不合拍,就有可能形成企业的政策风险。规避政策风险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紧跟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舞步。不能顺应或反应太慢都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凡是关心经济大气候走向的老板都会明了有关政策、法规的变化趋势,也会找准本企业在变化前后的定位。这时企业运作的节奏控制自然是变化前静若处子,以内动外静来调整、顺应变化;变化后就要外动内静、动若脱兔,以最快的速度适应新政策、法规的节奏,抢占新政策、法规给予的商机。
敬请让开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电扇业20世纪70~80年代的竞争状况,我们对竞争的现实性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在20世纪70年代末,有统计资料显示,当时家庭电扇普及率还不到4%,也就是说,中国当时电扇市场至少还有近2亿台的缺口,这就意味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扇市场需求会大幅度提高,电扇企业也就有了非常大的生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开始升级,竞争企业问便相互残杀。1978年,全国只有10余家电扇生产企业,产量不过138万台,但是到了1980年,电扇企业陡然就增至300余家,产量已突破1000万台。又过了仅仅5年,也就是到了1985年,便有2400余家电扇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被击垮,相继倒闭。然而,竞争状况并未因此改善。又过了一年时间,又有600家电扇企业先后倒闭。这时,市场上只剩下200多家企业,产量却达3400万台,即使这样,当时中国电扇的家庭普及率仍很低,仅为12%,也就是说,尽管当时电扇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竞争依然非常残酷激烈。
竞争即然是客观存在,又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就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竞争。
竞争不是空想家构思的美妙篇章,也不是赌徒只重结果的孤注一掷。竞争是一个实践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真正的竞争者总是面对现实的,强调过程而不只着眼一个结果;只要是真心地去努力过,又何必在乎其成与败呢?
刚走出校门、家门未经历风雨的年轻人,躲避竞争已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传统懒散的浪漫成为美妙的借口。真正的竞争者就要敢于打开自己羞怯的心扉,不要怕失败,不要怕让人耻笑,中国人固有的面子问题已并不重要。
竞争是一种促进创造的机制,竞争总会带来失败和挫折。在竞争中我们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竞争失败是因为我们的努力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如果竞争成功,也不要庆幸和骄傲,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争取更大的胜利。
这次竞争失败,另一次竞争可能会取得胜利,我们没有理由因为一次竞争失利就轻易地否定自己。
竞争是残酷的,是指竞争不同情弱者,但并不是指竞争就意味着你死我活、有我无你,更不应该是两败俱伤、同归于尽的结局。
竞争者既要竭力争取自己的利益,又不要忘记大家的利益;既要自己生活得好一点,又不能让别人活不下去;既要努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又要学会宽容、妥协、让步。
现代竞争应该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强调竞争的平衡与协调。竞争双方必须有一种自我约束,自我克制,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把竞争引向公平、公正、文明和科学的轨道上来。
没有实力的老板,总是想办法强化自己的实力;有实力的老板,则善于在关键时刻爆发出赶超对手的雄心。当然,这些雄心不是想到哪就到哪,而是要靠决策来完成的。在商务决策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于事业发展决策。当事业开创并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之后,是满足现状,老守田国,还是永不自满,不断把事业做大?怎样才能使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向辉煌?
这个问题说起来极容易:如果可能,谁不愿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谁甘心老守田园呢?可是真正的问题却是:怎样才能做到稳健中寻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
竞争也有三十六计。
坐山观虎斗
所谓隔岸观火,也是三十六计之一,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虽然眼看着别人彼此争斗,却既不参与期间,也不加以劝阻。李嘉诚的隔岸观火,观的是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内部互相争斗之火,其目的是为了收购这家公司。
港灯即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是香港十大英资上市公司之一,于1890年注册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一直是独立的公众持股公司,股东是各英资洋行。
港灯又是香港第二大电力集团。二战之前,港灯坐大;二战后,九龙新界人口激增,工厂林立,中电后来者居上,赚得盘满钵满,还筹划向广东供电。
港灯收入稳定,加之港府正准备出台鼓励用电的收费制(用电量愈多愈便宜),港灯的供电量将会有大的增涨,盈利自会递增。用电就像人要吃饭一样,经济的盛衰,都不会对电业构成太大的影响。
港灯这块大肥肉,惹人垂涎。据1981~1982年市场传言,怡和、长江、佳宁等集团都有觊觎之意。
这一时期,在海外投资回报不佳的怡和系置地,卷土重来,在港大肆扩张,大掷银弹购入电话公司、港灯公司的公众股份,并以破香港开埠以来最高地价的47.5亿港元,投得中环地王,用以开发交易广场的浩大工程。
以退为进,避免正面交锋,是李嘉诚一贯的扩张战术。李嘉诚按兵不动,静观形势。
1982年4月,置地公司拟收购港灯的消息,已在市面悄然传开。
最后置地以高出市价31%条件,顺利完成对港灯的收购。长实与佳宁欲竞购的传闻子虚乌有。佳宁正面临危机,长实是放其一马。
置地在香港的急速扩张,耗尽其现金资源,还向银行大笔贷款,负债额高达160亿港元。
李嘉诚信心百倍,静待其变。
对于置地公司负债购买的疯狂行为,《港灯易手时移势转》一文指出:
本来大举负债不是问题,只要地产市场尚佳,经济前景“争气”,资本雄厚,坐拥中区地王的不愁没钱赚,可惜戴卓尔(撒切尔)夫人在北京摔一跤,摔掉了港人的信心。
香港出现移民潮,移民连资金一道卷走,汇率大跌,港人纷纷抛港币套取外币。
雪上加霜,欧美日本经济衰退,香港工商界蒙上一层凄云寒雾。地产市场滑落,兴建的楼字由俏转滞,楼宇奇货可居变成有价无市,欠银行的贷款不仅无法偿还,光利息一年就等于赔掉一座楼宇。
1983年地产全面崩溃,置地联合会陷入空前危机。1983年财政年度,置地出现13亿港元的亏损。作为怡和旗舰的置地把母公司信和拖下泥潭,怡和在同期财政年度盈利额暴跌80%。
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的纽璧坚黯然下台——1983年9月29日晚,纽璧坚在董事局宣布辞去这两家公司主席职务。
1984年1月1日,纽璧坚又辞去董事职务,离开他服务30年之久的怡和洋行。
我只是一名打工者。身任香港最显赫、最具权势的洋行大班的纽璧坚,用无比伤感的口气说。
纽璧坚对在港的英国路透社记者说,整个形势都变了,英国准备抛弃香港,华商在70年代起就愈来愈强大。这就像当年美国扶植日本,突然一天发现,原来抱在怀里的婴儿是只老虎。人们总是揪住九龙仓不放,而不睁眼看看对手是婴儿还是老虎。如果你的胳膊被老虎咬往,不管这只手是在颤抖,还是在挣扎,都会被咬断或咬伤。聪明的人,是不必再计较已经失掉的手,而是考虑如何保全另一只手。
我热爱香港,我永远热爱香港。纽璧坚站在怡和广场大厦顶楼,面对维多利亚港,深有感触地喃喃说道。
传媒对纽璧坚的话进行揣测,说他对凯瑟克家族心怀不满。九龙仓和置地被称为怡和的双翼,在纽璧坚主政时失去一翼。现在,另一翼能否保全呢?现在西门·凯瑟克接任怡和置地大班,他是否又比纽璧坚高明?
纽璧坚无疑是大股东与管理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纽璧坚在离港之前,反复强调他热爱香港。有人估计,纽璧坚说的是实话,怡和系大举进军海外,是凯瑟克家族一贯的主张,作为薪金主政者的纽璧坚,只是秉其旨意执行罢了。怡和集团在港实力锐减,是海外投资不顺的结果。
在以上过程中,李嘉诚只是密切关注整个事态的发展,没有作任何实质性的行动,确实精明。
首先,面对置地似乎是失去理智的收购,如果李嘉诚迎其锋与之碰硬,一来未必能胜,二来即使能胜,也会元气大伤,还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做的是舍本生意。李嘉诚说过:收购不像买古董,不是非买不可。足见李嘉诚十分冷静和理智。
其次,李嘉诚说置地不惜重金,四处出击,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者碰到外界一些因素影响,置地就可能不攻自乱。到那时,再从置地手中夺过港灯,易如反掌,或者正是置地求之不得,变成帮助置地的事。
这种隔岸观火的做法,不失为坐收渔利的一个妙招。
避实就虚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火烧赤壁的故事,说的是曹操进攻东吴时,将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以免颠簸,结果被周瑜和诸葛亮用火攻几乎全歼在赤壁这个地方。这一场大战的巧妙之处在于抓住了敌人的致命弱点。也只有避实就虚,抓住对手的致命弱点,才能将其彻底击败。
事隔近两千年后,李嘉诚也导演了一出火烧赤壁的战役,只不过不是在战场,而是在商场而已。
这是李嘉诚与众华商财团合战置地过程中的一段插曲。
被李嘉诚视为赶超目标号称为世界最大地产商的置地公司,一直为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所控制,它拥有香港中环的绝大部分物业。
中环在香港岛的繁华地带,是香港最重要的商业金融中心地区。这里鳞次栉比地屹立着一幢幢高耸人云的摩天大厦,而且一幢比一幢显得神秘莫测,又令人肃然起敬。
这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左右香港的经济气候,而且这里又是最容易受经济气候影响且波及面最大的敏感地带。
其中,有一幢高耸入云的大楼,它的圆形窗户面临风情万种的维多利亚海湾,它耸立在香港经济的金字塔尖,显得更为神秘而又高深莫测。
这就是香港著名的怡和大厦。大楼各层中有许许多多的世界各国著名中心,以及驻香港办事处。大厦的顶层,就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也是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旧称怡和洋行的怡和财团总部。
怡和洋行于1832年在广州设立,1841年将总办事处迁入香港。怡和公司最初靠贩卖鸦片起家,以后逐渐将业务扩大,成为一家经营范围广大、实力雄厚的多元化国际集团。
1961年6月26日,怡和以有限公司名义在香港上市,从此成为香港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并获得怡和王国的称号。
怡和系包括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拥有中区黄金地段的大厦物业,包括国际一流酒店、一百余家超级市场及精品连锁店等。论控股地位,以怡和最显;若论资产,以置地最大,故而怡和系又称怡置系,怡和集团主席理所当然地成为置地公司的主席。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香港地产大幅度增值,伴随而来是华人资本的迅速膨胀,资产成倍、甚至是几十倍地增长。怡和这个商界巨人越来越显得暮气沉沉,渐渐不敌这批虎气生生的华人财团。
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先后落入华人财团之手后,香港业界便盛传华人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会是置地。因为这些华人财团几乎是清一色的地产建筑商,谁不垂涎置地在中区的豪楼名厦?
如果控制了置地公司,才可称得上是香港地产界的王中之王。这对于志向远大的李嘉诚来说,其诱惑力之大,可想而知。
早在包玉刚收购怡和系的九龙仓时,怡和高层已对华资财团有了防备。纽璧坚为防意外,重新调整了全系控股结构,其核心是怡和与置地互控,即怡和控股与怡和证券控制置地的四成股权,置地反过来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权。证券分析家将此结构称为连环船结构。怡和置地互控,大大强化了抵御外敌的能力。
不过,连环船结构也有很大的弊病。敌手若控得一船,另一只船也难以幸免,可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
1984年间,怡和置地双双陷入低谷,债务累累,使投资者大大丧失信心,股价迅速滑落。其中怡和最惨,市值仅剩下30亿港元左右;置地情况稍好些,尚有100亿港元。柿子先拣软的捏,此时市场又一改原有的传闻,说华资财团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怡和,进而控得置地。
有一些股评家说,这种连环互控的股权结构,就像两只大闸蟹,各用一只钳子把对方控制住,然后又各腾出一只钳子来抵御外敌。两者虽然同系,同一位大班,但两者的股东利益并不一致,因而彼此各伸出的一只钳子难以协调作战。
也有人说,并非纽璧坚设计的这种互控结构不好,而是怡和大势已去。若在10多年前,即便怡和这头雄狮酣睡不醒,亦无人敢扰其美梦,更不要说斗胆拽其一根毛了。
西门·凯瑟克上台后不久,便发现了连锁互控结构的弱点,于是他又从美国请来投资银行家包伟士,重组怡置系结构。
包伟士到来后,设计了怡置脱钩的计划。1986年10月,置地宣布将其全资附属公司牛奶国际分拆上市,尔后又宣布将另一家全资附属公司文华东方分拆上市;1987年2月,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怡策)。改组后的信和系控股结构为:
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怡控占有怡策19%的股权,怡策握有26%的怡控股权。怡控、怡策分别控有置地11%和15%的股权,分别控有牛奶国际9%和27%的股权怡策控有文华东方35%的股权。凯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权,据传在10%-15%之间。
这样,凯瑟克家族的大本营怡和便如铜墙铁壁一般,同时又击碎了意欲收购者借收购怡和达到控制置地的美梦。
但也有人说这种结构是凯瑟克家族保帅舍车之举。凯瑟克家族通过这种结构削弱了对置地的控制,这就使得外敌入侵置地的可能性相应增大。分析家说,已将怡和迁册海外、行将大举走资的凯瑟克家族,有意将置地这块大肥肉,置于唾涎已久的华南虎面前,以便待价而沽,卷资远走高飞。
李嘉诚一直对置地拥有中区豪楼名厦企羡不已。现在,置地被置于怡和核心结构的外围,如此大好时机,岂可错过?
于是,李嘉诚在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该公司股东会时,首次向舆论透露了长实持有置地股份,是做长期投资,并无意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
天机泄露,华南虎吞并垂暮狮子的传言愈发甚嚣尘上。
4月底,华资财团持有的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于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致函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
此事被炒得沸沸扬扬,使置地股价如同被阳光直射的温度计一般,急窜到8.9港元。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升幅最大的一天。
这一回合,李嘉诚瞄准对手的致命弱点,因而占据了极其有利的地位,是商战中一个经典回合。
以智取胜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一定记得,在秦朝末年的楚汉相争中,刘邦曾提出斗智不斗力的原则,从而使自己的队伍不断壮大,最终战胜了虽然强大、却只知以力取胜的项羽。斗智不斗力从此被人们奉为在一切竞争中夺取胜利的一项基本原则。
李嘉诚是个爱读书的人,他一定熟悉这段历史。他深知斗力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即使勉强取得胜利,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只有坚持斗智不斗力,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游刃有余。
李嘉诚是个智能型之人,在其平生经历的所有的商战中,始终坚持着斗智不斗力的原则,在与众华商合战置地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
就在李嘉诚准备导演一场火烧赤壁的好戏时,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李嘉诚的挑战,凯瑟克当然不会束手就擒。他与包伟土匆忙商议对策,开始布置反收购行动。
在4月28日,怡策与其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
对华商众豪来说,这简直是当头一棒。精明的李嘉诚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性——怡策与文华东方的股权变化,虽与置地没有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5月1日初,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以及香港中信集团的荣智健等华商,频频晤面,商讨对策。他们决定,为防止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必须趁其另一反收购举措尚未出笼,向怡和摊牌。
这一切似乎早在凯瑟克的预料之中,他很沉得住气,结果使得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
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
虽然是短兵相接,双方依然是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了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持的25.3%置地股权。
凯瑟克也毫不客气地表明了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港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郑重其事开出的价格。李先生素以信用为重,不可出尔反尔。置地只是市值下降,实际资产并未损失关点,如何就17港元降到12港元呢?
李嘉诚平静地说,“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次17港元并不是双方敲定的成交价,我们都表示愿意继续谈判重新议价。你我都在商场呆过这么多年,我想你一定不会不明白‘市价是一切价格的依据’这一商场规则吧。现在置地的市价才8港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4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说话都绵里藏针,气氛中包含着浓烈的火药味。
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又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
既然谈不拢,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高出市价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针锋相对,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是怡和手中的置地!
包伟士无疑是抛出了杀手锏。
关键时刻到了,是继续收购还是鸣金收兵,必须及时做出决策,而这种决策不仅直接关系到收购的成败,而且涉及巨大的资金代价。
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华英双方最后达成妥协,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家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港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总计占置地发行总股价的8.2%,所涉资金共18.34亿港元。
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约25%增至33%,控股权已相当牢固。而且,协议中还增加了一个附带条款,即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的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局而僵旗息鼓。原本看好这场收购大战的媒体大为失望。一些华文报刊称这是一场不成功的收购,有些英文报刊则称这次战役是华商滑铁卢。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这次为何不决一死战,甫一交兵就这样悄然收兵呢?其实,这是华商财团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的明智决策,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一些理由:
包伟士所抛出的杀手锏,就是置地将步文华东方后尘,如法实施。此前,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新股予怡策,以增加怡策的股权。
怡策认购文华东方新股后,所持股权必定会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怡策将按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提出全面收购。由于收购价(4.15港元)低于该公司资产值(估计6港元),文华东方多数股东对收购计划反应冷淡,这正中怡策下怀。
这种做法既不必动用大量资金,又可使所持文华东方股权超过收购触发点(现有股东可按其权益认购,也可放弃)。这样,怡策所持的股权由35%增至41%,收购方不可能通过全面收购使其控股数超过50%的绝对数——因为被收购方可反收购,能轻而易举再增购9%的股权,以达到过半数的绝对控股量。
这就是说,如果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将会使华资财团陷于极其被动的局面。
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每股8.95港元的价格赎回8.2%股权,共耗18.34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约为223亿港元,以8.5港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以上的绝对控股权,就须耗资100亿港元以上。
事实上,怡和并不完全是在坐以待毙。在收购和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地提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华资财团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期限内,不一定能筹措到这么多现金。
而且,怡策控股数近26%,比华资财团的控股数加起来还高得多,已优势在手;何况售出港灯和香港电话的股权后,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怡和系尽管大量出售了香港和海外的一些企业,但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其市值仅次于长实系。凯瑟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非怡策系资产,有人估计,其控有的资产不在李嘉诚之下。
因此,即使华资财团能控得置地,也要经过一番血战,付出极其高昂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并非一个民族斗士,虽然他的收购行为在客观上起到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所以他必须权衡商业利益,而不会不顾一切地决一死战。更何况,对方虽是垂暮的老狮子,但余威犹存,反击起来也非同小可,没有必要跟它硬拼。
但是,华资财团既已退出收购,为什么还要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协议呢?应该说,怡和赎回8.2%股权的价码并不高,不足以成为换取怡和7年太平的条件,其原因何在,至今仍不得而知。
不过,即使没有这一附加条款,华资财团也不大可能再动置地的脑筋。首先,经过这次交锋,怡和全系控股权已相当稳固,给外强留下的可乘之机已很少。另外,已经迁册百慕大的怡和系,从1995年起取消了其在香港的上市地位,其股票不在香港股市挂牌买卖,这样一来,就为外强收购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也许正是考虑到以上因素,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才决定彻底放弃收购,顺便卖人情给置地。
李嘉诚确实是个商战高手,他凡事并不一定非要争胜不可,而是以商业利益为准绳,能赚就赚,不能赚就退出,毫不拖泥带水。
事实上,华资财团在这场战役中,虽然收购不成功,但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也在1亿港元左右,仍然有小赚。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恶意收购可能需要付出的高昂代价,更何况胜负难定。倘若经过一番拼杀后,华资财团不幸落败,则会遭受惨重的损失。这显然不符合李嘉诚的作风和性格。
李嘉诚的做法启示我们,商场同战场一样,没有常胜将军,也不必非当常胜将军不可。在不利条件下坚持斗志不斗力的原则尤有必要。
拉大旗做虎皮
如何在商业竞争中打出有用的牌,是李嘉诚特别思考的一件事情。前文曾经谈到李嘉诚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坚持政治导向,其实李嘉诚不仅善于根据政治气候的变化调整投资方向,而且善于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打政治牌。李嘉诚在争夺8号码头的发展经营权的过程中,就打出过一手颇为漂亮的政治牌,只不过由于形势发生变化而没有成功而已。
1987年下半年,港府成立新机场发展研究小组,对纷至沓来的投资方案进行对比研究。1989年10月11日,港督卫奕信宣布确立在大屿山北端小岛兴建新国际机场的方案。以是年价格计,完成整个工程需动用1270亿港元,为香港历史上最庞大工程,由政府和私人财团共同开发。
土木工程不是长实的强项,长实的强项在楼宇工程。至1995年11月,李嘉诚先后投得机场铁路车站上盖001号、013号的发展权,权益由长实、和黄、中泰三家分享。
据1995年10月11日《信报》,地铁青衣站上盖总面积5.4公顷,总楼面积为29.2万平方米。发展项目包括3500个住宅单位和一座商业中心。
财团在这两幅地皮发展中,估计投资在百亿以上。
从80年代后期至今,长实系在香港的重要投资还有:五大屋村的续建工程、兴建现代货柜码头、亚洲卫星公司、亚洲电视、购买股票及可兑换债券,等等。
长实集团的实质资产负债率惊人之低,作为一家拥有巨额现金的超级财团,这些投资不如人们所意想的多,并且声势似乎一年弱过一年,不如海外投资那么火爆水响。
是李嘉诚食言吗?
不是的,是他在港拓展遇到了一些麻烦。
9号码头的发展和经营权,鹿死谁手?夺标呼声最高者,非超人莫属。
李嘉诚旗下的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在葵涌坐大。80年代,葵涌集装箱港现有的6个码头,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拥有2、4、6号三个码头,另三个码头由其他集团分别拥有。
1988年4月,拥有葵涌半壁江山的李嘉诚,以44亿港元在政府投标中中标,获7号码头发展经营权,7号码头共3个泊位。两年后,国际货柜码头、现代货柜码头两公司与中国航运公司联合投得8号码头,该码头在昂船洲西北填海区,共4个泊位。
李嘉诚不仅是香港屋村大王,还是货柜码头大王。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占据同业市场约7/10,是同业的绝对霸王。
人生字典中没有满足一词的李超人,当然不会满足现有占有额。香港经济迅猛发展,国际航运越来越集装箱化,葵涌现有和兴建中的货柜码头越来越难适应形势发展。9号码头的选址及招标渐上议事日程,李嘉诚踌躇满志,志在必得。
李嘉诚至少占有地利人和。国际货柜执同业牛耳,业绩骄人,经验丰富,素有葵涌地头蛇之称。论人和,即李嘉诚在方方面面的良好关系,尤其是港府决策机构立法局,9名非官守议员就有6名是李嘉诚的私下幕僚,他们是长江集团特邀的董事,每年可享不菲的酬金。行政局通过的决议,港督通常不会否决(港督亦兼行政局主席)。
若论天时,则发生重大变化。1992年7月,英国职业政治家彭定康接替卫奕信出任香港总督。彭定康到港不久,视察葵涌码头,正值国际货柜码头公司举行处理2000万个货柜庆贺盛典。有好事者评议道:李氏与其说是庆贺自己,不如说是借盛典之名来取悦港督。
好些有意角逐9号码头的财团,看见彭定康与李嘉诚父子晤面时的微笑,如寒天里淋了一身雪水,心想事情黄了。
具有地利人和的李超人,现在又占尽天时。
不料事情又有变化,彭定康对港府大动干戈,撤换了一批议员,使李嘉诚在港府数载经营前功尽弃。彭定康这一招,并非针对李嘉诚来的,一朝君子一朝臣——新官上任,都喜欢提拔新人。彭定康的这一切,都是围绕他的政改方案。
可这一招,给李嘉诚竞投9号码头抹上一层阴影。先前,与李嘉诚关系甚密的行政局议员,公开发表言论,主张宜将码头公开招标,价高者得。这与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竞投先声,口径惊人地一致。如果这样,无人敢与掌握了百亿现金的超人较个你死我活。
与李嘉诚关系最密的议员下台,新一届行政局议员们,不再于9号码头上做李嘉诚的御用议员团。结果,9号码头的招标方式不再是公开招标,而是协议招标,不以价高为中标惟一标准,而是看竞投者的综合条件。
综合条件是个软指标,有很大的灵活性。不过,国际货柜码头公司的综合条件甚佳,李嘉诚亦会像昔日中标中环金钟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那样,拿出煞食桥(妙计)。
协议招标消息传出,各大财团蠢蠢欲动。李嘉诚自然跃跃欲试。
结果,超人败北,港府将9号码头的4个泊位,批给英资怡和与华资新鸿基等财团兴建经营。
是彭定康有意与李嘉诚过不去吗?
1991年,彭定康任英国保守党主席期间,李嘉诚曾向保守党捐赠一笔大额竞选资金。彭定康即使不投桃报李,也不至于恩将仇报。因此,李嘉诚能在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庆典日,很顺利地邀请彭督亲校庆典,并视察葵涌。其后不久,彭定康邀请李嘉诚进入总督商务委员会,李嘉诚婉谢后,结果让其子李泽矩进入总督商委会,成为最年轻的委员。此事全港哗然,亦成为臆事者认定超人与彭督关系非同寻常的佐证。
然而,舆论普遍说,港府确确实实有意削弱李嘉诚在货柜码头的垄断地位。
按国际通则,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五成以上,则可认定处垄断地位;若在七成以上,则是高度垄断。经济学家、法律专家均说,垄断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亦会令政府管理失控,处垄断地位的厂商可垄断价格,因无竞争对手或对手太弱而不思改革经营与提高技术。
政府对非得实行垄断的行业(供水、供电、供气等)实行专利管理,控制价格,而对其他行业则允许并鼓励自由竞争。香港政府未像其他国家和地区那样制定反垄断法(该法核心是遏制垄断地位一方的发展,扶植较弱的一方),香港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
但它在行使有限权力之时,均衡是其抉择的因素之一。
国际货柜码头公司垄断香港市场,遭到欲夺9号码头的各财团的抨击。他们的利己观点在工商界、舆论界及港府中很有市场,有议员说,经验与财力不是首选条件,如是这样,当年选择遮打金钟地铁上盖发展商,就不该是毫无在中区发展物业实绩的小地产公司长江实业。
港府在选择9号码头发展商时,首先就把李嘉诚排斥在外,另选实力与长江系相当的财团,英资怡和与华资新鸿基,这又是一种平衡。
一位财经分析家说,凯瑟克家族雪洗了当年痛失遮打金钟地铁上盖发展权的耻辱,李嘉诚成了纽璧坚第二。不过,两者失利的原由不同。置地号称中区地王,实则上拥有的地盘物业,不及一成,纽璧坚是大意失荆州,而李嘉诚控有货柜码头的七成,是真正的霸主。后来超人失利,非本人努力不够,故仍可歌可叹。
第十章 善用超过自己的人——顶级老板善于经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