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改编曲并不是20世纪70年代才有。早在1913年,赵元任最初的尝试,就是改编曲。后来,这种方式一直存在着。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改编曲几乎是惟一的形式。改编曲本身,也达到了成熟的阶段。主要标志是:丰满而又能与中国旋律溶化为一体的多声化手法,钢琴技巧较充分地发挥。
“文革”中的一个阶段,中国人只能听到两部带有钢琴的音乐,一个是“钢琴伴唱”,一个是《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伴唱”是为京剧唱腔配写的钢琴伴奏,实际上,也是以京剧曲调为旋律的钢琴改编曲。《钢琴协奏曲“黄河”》则是将《黄河大合唱》改编为钢琴与乐队演奏的器乐曲。
专门为钢琴独奏用的改编曲,到20世纪70年代末,数量已经很大,这里列举一些:杜鸣心改编的《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崔世光改编的《松花江上》《云雀》(罗马尼亚民间乐曲);周广仁改编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储望华改编的《浏阳河》《新疆随想曲》《红星闪闪放光彩》《南海小哨兵》和《二泉映月》; 王建中改编的《浏阳河》《大路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军民大生产》《翻身道情》《百鸟朝凤》和《梅花三弄》,以及他改编的日本歌曲《五木摇篮曲》《樱花》朝鲜歌曲《赤胆忠心》等;黎英海改编的《夕阳箫鼓》;陈培勋改编的《平湖秋月》等。
由于改编曲的旋律都是广大听众熟悉的,欣赏中便于理解,所以不必过多介绍,下面只对少数作品略予提示。
《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是依据同名舞剧音乐改编的。舞剧本身地一个革命历史故事。钢琴组曲选取了《娘子军操练》《赤卫队员五寸刀舞》《清华参军》《军民一家亲》《快乐的女战士》《常青就义》和《奋勇前进》七段音乐改编为七首钢琴曲,为表现革命斗争的内容,音乐的性格是乐观、勇敢、激昂的。《常青就义》在沉痛中凝聚着力量。《奋勇前进》有宏大的奋进场面。单独被演奏次数最多的则是《快乐的女战士》。欢快、明朗,是战士式的轻松。快板主题。整部组曲音调亲切,又有催人奋进的力量,结合着戏剧性、悲壮性,发挥出钢琴的艺术威力,在“文革”那特殊的年代,这是难得的优秀钢琴曲目,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即使今天,也仍不失其艺术美的魅力。
《二泉映月》原是华彦钧的同名二胡曲,是我国二胡音乐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的勾魂摄魄般的魅力,使它早已深深铭刻在中国听众的心里。将这样人们已经有了欣赏“惯性”的乐曲改编为钢琴曲,实在不易。这是钢琴曲开头的几小节。右手高音声部是与原二胡曲同样的旋律。第四小节内的装饰音、七连音都是模仿二胡揉弦、加花的味道。尽管这样,假如钢琴也是只奏旋律,那与二胡比较,不知道要逊色几百倍,实在没有改为钢琴的必要。幸好,钢琴有自己的长处,在旋律下方加上了三四个声部,形成与主旋律的和声或复调的关系。于是主旋律得到了立体音乐思维的支持,它的涵义得到进一步的说明与补充。当音乐激愤、哀伤、缥缈时,钢琴那宽广的音域和音色、力度变化的巨大幅度,都可听凭调用,绝非一条单旋律所能胜任。
有人可能最喜欢二胡独奏,但也不妨听听钢琴改编曲。确实有所失,但也得到了许多新的美。
《百鸟朝凤》原为民间唢呐曲。唢呐的风趣、百鸟争鸣斗艳、美丽大自然引起的欢悦和赞叹,都在钢琴曲中得到了惟妙惟肖的再现。开头主题是中板只列出主旋律。
《梅花三弄》原为古琴曲,用梅花象征古代文人高洁的品格和不畏严寒的傲骨。钢琴曲以富有创造的多声语言,再现并发挥了原曲的艺术内容:通过描绘梅花的千姿百态,联想到丰富多彩而又始终是高贵的精神境界。
《夕阳箫鼓》原是琵琶古曲,通过对美丽自然景色的描绘,从中抒发了对美好河山的情怀。钢琴曲保持着同样的诗情画意。仿佛当夕阳西下时,晚霞染红了天空,映红了江面,远处传来鼓点声、箫声,引出主要主题,端庄大方,亭亭玉立。
钢琴技巧借鉴了古筝、古琴、琵琶的手法,将洋乐器完全溶解于东方古香古色的风格中。
《平湖秋月》原为吕文成所作同名广东音乐曲目。慢板主题。钢琴曲充分施展出钢琴善于表现“水性”的特长,将湖光山色、水中秋月,绘声绘色地展示出来,使原来单线条的曲调极大地丰满起来。其中对水、光、影的刻画,会使我们想起欧洲印象派音乐来。但相似的仅仅是技法,音乐的情调,那是迥然相异。汪立三的新作品及20世纪80年代随着“文革”结束,改编曲一统天下的局面也渐趋完结。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也使西方从20世纪初直到现代、当代的最新风格、技巧都被介绍进来。中国作曲家的钢琴写作技巧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借鉴的对象。乐曲构思,也不再局限于改编既有的歌曲、器乐曲,于是,中国钢琴曲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新时期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多样化。题材体裁多样化,形式风格多样化,审美趣味多样化,技术技巧多样化。总之,过去有意无意地遵循的原则也好,框框也好,现在都可以自由取舍,甚至完全抛开。
在多样化当中,汪立三的几部钢琴曲,以其鲜明的特色而引人注目。
《东山魁夷画意》组曲,写于1979年,1982年正式发表。这是作曲家观赏日本当代画家东山魁夷画展,有感于画家那清高、冷峻的风格,选取四幅画而谱成的四乐章组曲:《冬花》《森林的秋装》《湖》和《涛声》。
异国风光,要求异国音调。整部组曲都可以听到这一日本风味的音调。在《冬花》里,上面这个音调化解为叠置着的二三个或三四个同一调性或不同调性的线条,音乐的色彩晶莹璀璨的光芒,仿佛是在清寒料峭中,跃动着生命的力量。在《森林秋装》中,高音时断时续的曲调,低音与它的对答,中间的和声“斑点”,也都源自同一音调。《湖》,透明、深邃、静谧。
《涛声》,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章。东山魁夷的原画,只是海景,钢琴曲却赋予了更多的联想,表达了环绕我国古代鉴真大师多次东渡日本终于成功这一带有传奇色彩的事件,及由此引起的动人想像、浓烈的情感和哲理性的思绪。
鉴真是中国古代英雄,他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矢志不移的信念,乐曲用这个宽广、庄严的主题,概括他的形象(只列出单音曲调)。这个简练、大度、中国传统风格的主题音调,听起来令人肃然起敬。这个主题主导着《涛声》全曲。它有时挺立在险恶的风浪中;有时像是浮现在远方的航标;有时预告着胜利的彼岸;在结尾,化为壮丽的晨钟,表达人们的赞叹、敬佩。构成中国主题背景的,是日本调式音调,有时象征旅程的艰难,有时表现为冲破险阻的气概。还有大海的形象也基于日本音调。大海深不可测,威严地翻滚着波涛;海浪时高时低,听来惊心动魄。
《涛声》中还有个钟鼓之声的音调。第一个和弦已经是中低音区的不谐和和弦,第二个更是罕见的用法,是钢琴最低的五个白键的同时轰鸣!这个音调多次出现,音响本身就有震撼心脾的威力,既是钟鼓之声,也是壮伟的魄力。结尾最后一次出现时,与中国音调转化的“高音钟群”结合一道,形成绵绵不绝,简直可以“触得到”的音流,将我们久久留在远古的遐想之中而不能离去。
《东山魁夷画意》组曲,在中国钢琴曲之中具重要意义。它运用许多非传统的技法;它将日本音调引进中国作品中;它表现的不是单纯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情感,而是哲理性的境界。
关于这部作品,画家本人曾致函作曲家称:“你对我的作品理解之深,令我十分钦佩。”其实,曲意早已超过了画意。
还有日本现代音乐协会委员长广漱董平,也对这首与日本有关的中国钢琴曲有评价:“杰作也,很思念。高作曲技法,实现新境地,我信是世界性名品,很是新也。”语句不够顺畅,但他的意思,我们完全理解。
《他山集》是20世纪80年代汪立三的一部钢琴曲集。曲集包括五首作品:《#f商调“书法与琴韵”》《a羽调“图案”》《ba徵调“泥土的歌”》《g角调“民间玩具”》和《f宫调“山寨”》。实际上是中国调式的五首“前奏曲与赋格”。
用巴洛克音乐的基本格式,表现中国的内容,这是相当困难的事。汪立三用他的机智和才气,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五首作品既是典范的赋格,又有生动的形象,例如“书法”,笔墨线条化为了旋律线条,“笔势”化为“音势”,时而抑,时而扬,时而顿,时而挫,时而疾,时而缓,时而浓重绵密,时而清秀委婉。“琴韵”,是古琴的韵味,凝神求索,坦荡从容。作曲家说,他在“书法与琴韵”里,看见的是“上下求索的灵魂,升华的灵魂。”
《图案》,那是万花筒般纷纭繁忙的世界。
《泥土的歌》,是对大地苦难的哭泣。
《民间玩具》,滑稽得引人发笑。
《山寨》,在生长着奇花异草的大自然里,山民酒后狂舞起来。
在前面讲到欧洲20世纪钢琴音乐时,曾提到过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很长时间内,“十二音体系”都被当作反动的怪物,禁止接触,更不要说应用。20世纪80年代,禁锢破除后,中国作曲家也要“尝尝这怪物的滋味”。汪立三写的《梦天》就是这种尝试之一。
唐代诗人李贺有首诗叫《梦天》,其中有“遥望齐洲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和“更变千年如走马”的句子。这是从想像中的极其遥远的太空中俯视地球上的人间尘世,竟然产生了“爱因斯坦式”的幻想。对一个唐朝人来说,这真是非同寻常。为表现这特殊的题材,作曲家选择了十二音技法原则,同时又巧妙地结合进中国音调。音乐在高音区,徐徐缓行在疏落的节奏中,产生高、远、空旷、遥距地面的联想。在那里,流动着美的想像。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钢琴曲又一个多产的时期。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作品演奏机会不多,听众也不够熟悉。一方面我们希望钢琴家们对演奏中国作品应倾注更多的精力,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关注当代中国作曲家的钢琴创作,例如下面这些作品,都是各有特色、富于探索精神、值得欣赏品味的作品:《长短的组合》(权吉浩)《新疆幻想曲》(邓尔博)《托卡塔》(王千一)《即兴诗八首》(孙振兴)《江西民歌五首》(董为杰)《太极》(越晓生)《遐想》(石正波)《版纳风情》(夏良)《钢琴曲三首》(罗忠)《宴乐》(权吉浩)《第一钢琴奏鸣曲》(崔文玉)《第二新疆舞曲》(石夫)和《遥遥》(陆培)等等。
回顾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钢琴创作史,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说这无足轻重;也不能自吹自擂,说这有多么光辉。倘若我们放眼世界优秀钢琴音乐的整个园地,就不会不承认其中的中国钢琴音乐,还远没有占据应有的地位。所以,尽管中国人能演奏好钢琴,能造出优质钢琴,但不能说钢琴已经中国化了。钢琴中国化的最根本的标志,只能是大量世界水平中国钢琴曲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