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22800000011

第11章 广东省高中课程改革探索与经验(2)

四、广东教育将力争实现大发展

(一)2010年广东普及高中教育

今后广东发展要靠文化。以前广东可以靠优惠的政策获得发展,随着这些优惠政策的弱化,以后广东靠什么前进发展呢?就是靠文化的推动,广东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就在文化。

建设文化大省中的文化,主要包括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旅游、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据初步统计,2002年,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68.93亿元,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3.8个百分点,高出同期第三产业增长速度3.5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拉动GDP增长0.7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省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但是广东文化建设总体上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

(二)广东产品要增加文化含量

文化要素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广东是服装、纺织大省,有很多世界品牌在广东落户,但仅仅是赚取一点点的加工费,广东一个品牌都没有。全国6000多家玩具制造厂,广东有4000多家,但依然是赚取利润甚微的加工费。还有T恤,一件鳄鱼牌的T恤衫要上千元,而广东T恤却只有几十元一百元。究其原因就是产品中注入的文化内涵没人家的多,品牌没人家的硬。因此,广东企业必须要注重品牌,而品牌就是文化,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就一定要增加产品的文化含量,让产品成为文化的结晶和载体,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购买文化,为购买文化而购买产品。

(三)建文化大省要首抓教育

建文化大省,首先要抓教育,没有教育事业的发展,谈什么文化大省。近年来,广东省的教育事业获得很大发展,从1998年到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8岁至22岁的青年在校比例)从8.1%上升到15.3%,但和先进省区市相比显得落后,如江苏就达25%。广东要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建设教育强省,通过推进“四个创新”,实现“四个转变”,推动广东教育跨越式发展。要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到2010年,广东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同时,高等教育要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争取达到28%,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在增强全民身心健康,创造繁荣的社会文化与和谐的生活环境方面,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权威、灵敏、高效、统一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疾病防控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科普宣传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四)社会公益文化可由社会办

改革公益性文化领域的投资体制一要放活,二要放心。放活,就是要改变政府包办文化事业的状况,除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大量社会公益文化可交由社会兴办,或吸收社会力量兴办。放心,就是要相信引入社会力量办文化事业,不会改变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政府通过加强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政府可退出的一定要退出,政府该投入的一定要投入,并保证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要探索向社会募集文化公益资金的多种渠道和方式。鼓励文艺团体、文学艺术创作机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积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发展艺术产业和智力产业,增强活力,壮大实力。

(五)对广东教育大发展的思考

从大学校园到政府部门,从企业单位到科研机构,在近年最寒冷的冬季里,广东教育再次大发展成为最炙热的话题。

人们热切地关注教育,缘于官方公开调整的一组数字:把原定“十五”计划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6%提高到20%以上,到2005年,在校大学生规模要从目前的47万人增加到80万人以上。

一连串的大问号迅速地“窜”上了人们脑海中:教育要大发展,钱从哪里来?3年增加30多万大学生,毕业时人往哪里去?如此大规模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保证?

有人说教育就像一列火车,高等教育是火车头,引领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而基础是车厢,车头一动,车厢自然尾随而上。广东教育要大发展,关键就在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

1994年,珠三角在经历了一轮高速发展后,开始面临新的历史选择:要整合资源发挥“聚合效应”,实现从“小三角”向“大三角”的跨越。然而,突破口在哪里?

着名经济学家童大林,加重语气连说数遍:“继续解放思想,观念先行,大胆探索。”

9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探寻广东教育新一轮大发展时,此语仍有警示作用。

观念创新成了摆在首位不可回避的话题。

教育要大发展,首先就是经费。往往这个时候,不少校长的申请报告中总少不了一句话:“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上更为倾斜。”

这是一种思路,多年来我们广东教育发展主要走的也是政府“批”钱给学校、学校用钱“换”发展的路子,政府肩上的包袱越来越沉重,学校的发展则按部就班。

大发展的车轮已经转动,现在,有关部门就开始放出风来,这次要学习江浙一带的好经验:改革财政投入机制,积极探索教育经费筹措以政府投入为主,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筹措资金的新机制,加快“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学校还本”的步伐,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也就是说,以后不再是由政府“批”钱给学校了,而是要由学校去银行自行贷款,直接面向市场谋发展。

多年养在家里,突然要撒到外面去闯荡,观念撞击之激烈可想而知:敢不敢冒这个风险?能不能冒这个风险?如果真要贷,贷多少为好?现在,校长们聚在一起,免不了的就是新旧观念的交锋。

观念创新,离不开换位思考。一方面我们老是叫嚷说办大学没钱,可另一方面,怎么就没看到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省份,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社会资本寻求参与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很高;同时,城乡居民储蓄突破万亿元,老百姓对高等教育需求又非常旺盛呢?

观念创新,离不开大胆的探索。曾经,校长们一听“土地置换”这个新鲜词汇马上就心生畏惧,毕竟一句“这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啊!”就让人噤若寒蝉,谁还敢把它拿去置换学校发展所需的更大的空间和资金?

看来,在发展面前,一些无谓的争论早就应该停止。

不抛开传统观念的束缚,广东教育怎么轻装上阵,迈向强省之路?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眼下,广东教育大发展的相关政策正在紧锣密鼓筹划中,虽然细节还未最后敲定,但大思路已浮出水面:教育的大发展关键是要迅速拿出大胆创新的新措施、新路子。

拓宽资金来源,要有得力措施。据悉,今后财政投入要转变为贴息贷款,“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学校还本”,目的是“促强、帮大、扶优、立特”,原计划“十五”后3年,省财政对教育贴息贷款30个亿将有可能提高到百亿元以上。

调整收费政策,要有得力措施。高校收费标准的调整要以广东人民承受能力为前提,行政调节和市场机制相调和。在适当提高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收费标准,适当提高热门专业的收费标准的情况下,要做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配套政策,确保没有一个大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

大力推进多元化办学,要有得力措施。今后无论是办高中还是职业技术学校,都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本科院校引入社会资金和民办机制,创办国有民办本科二级学院,甚至在地方市属院校还可探索股份制改造,改变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模式为多元化办学的模式。

调整高校结构,同样要有得力的措施。全面整合广东教育资源,该合的要合,该并的要并,加大力度建设广州新大学城,力争今年年末从纸上搬到地上,破土动工,2004年首批学生进驻。同时,进一步规划建设好五山石牌大学城,充分运用其几十年所积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来办学。

每一个得力的措施背后,都饱含着广东教育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承诺。

是迟疑、观望,还是积极、进取,所有高校都面临着最严峻的历史选择。

改革的鼓点越来越密,千军万马蓄势待发。

中山大学率先拿出了“三大校区”的战略决策。中大校长黄达人教授掷地有声:“未来几年,中大希望能逐步把原有的文理医学科的本科教学主体迁移到现代化的广州新大学城,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广州校区转型为研究生教育基地,同时在珠海建设新型的中山大学城市学院。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下,扩大招生规模。”

华南理工大学则把目光投向了波澜壮阔的未来,书记刘树道教授提出,华工要重点培养支撑广东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拔尖创新人才,现在学校已开始在广州选址筹办几个社会急需的二级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则在想办法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办二级学院;广东药学院学校虽小,却大胆探索,计划把地处黄金地带的宝岗校区土地置换出去,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空间;广东商学院开拓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前,已开始在寻求采用股份合作、BOT等模式引进社会资金合作办学……

机遇总是诱人的,然而,在热火朝天的大发展中,如何保持冷静的头脑,使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就在前不久的高等教育发展咨询会上,省委常委、副省长李鸿忠发出了“预警号:发展的内涵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扩招概念,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规模、质量、水平三样齐上,是理性的扩招,不是呼啦一下千军万马而不顾后果。

早在1994年,省委、省政府就吹响了建设教育强省的起跑声,广东教育开始进入快车道。

9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吹响向教育强省冲刺的号角,历史赋予教育强省更新、更深的内涵。

可以预见,无限风光在险峰,广东实现教育强省的那一天一定会来临。

(第二节)解读广东高中新课程

一、广东高中新课程改革总蓝图

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2004年在广东中山市召开,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会议对2004年9月即将正式铺开的高中新课程改革作出了详细规定。

宋海副省长在会上强调,广东省下一阶段基础教育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到2007年,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争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全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一)高中课改新概念

1.两个学段(学段制)

为便于学校合理而灵活地安排课程,减少学生的并学科目,新课改将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2.八大领域

高中新课程将原有课程分为八大领域:语言与文学(包括语文和外语)、数学、人文与社会(包括政治、历史和地理)、科学(包括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包括美术、音乐和艺术)、综合时间活动。

3.模块教学(模块制)

每个科目进行模块教学。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学生学习并通过考核,可获得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原则上每个模块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通常每个模块按每周4学时安排,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4.开设选修(选修制)

2004-2005学年,学校可根据现实条件,在保证开设所有必修模块课程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开设所提供选修模块80%以上的选修课程。若某选修课程有25名以上学生选修,则学校必须开设;11~24名学生选修,学校应尽可能开设;少于10名学生选修,学校可以不开设。

5.必修“实践”

这一领域作为高中生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15学分,可每年安排5学分,也可3年统筹安排;社会实践,6学分,每学年1周,可获得2学分;社区服务,3年内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并持有相关证明,可获得2学分,也可在高一、高二分别参加不少于五个工作日。

6.学分要求(学分制)

高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学分由学校按教学管理要求予以认定。3年中每个学生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社会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28个选修学分,其中选修II至少获得6学分。通常情况下学生3年内可获得180个学分,并且总学分达到144分才可毕业。

7.可以“走班”(走班制)

作为新课程重要改革内容之一,高中将实行“走班制”,即高中3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辅之以教学班组织教学,双轨进行。高一主要设置必修内容,逐步增设选修内容,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8.课程共享(共享制)

学校网络资源、图书馆、实验楼、计算机房、实验室和专用教室以及体育场馆都要全面向教师、学生开放。鼓励学校独立或联校(也包括职业学校、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发部分选修课程,实现优势互补。

9.成长记录(学生评价制)

作为新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成长记录将成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一环。成长记录将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二、广东高考要与高中新课改接轨

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考改革研究课题组出台了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这套方案与广东2004年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相配套。

据介绍,新方案的最大特点是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共同基础”(即学科基础知识),而且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即专业特长),充分考虑到了高考所具备的选拔性功能和水平测试功能。更为重要的是,新方案体现了“减负”的目的。

三、广东省高中课改提高选修课比例

同类推荐
  •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是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具备健康人格的现代人。或者说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应当是一种综合人文素养,是一种大智慧。有了大智慧,即使孩子是班上成绩最差的。他依然可以有辉煌的将来;没有大智慧,即便孩子在校的成绩再优秀,将来也可能泯然于众。因此。所有的父母和教师都应当重新来学习儿童教育这门专业的功课。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中华国学百部——千字文·增广贤文

    中华国学百部——千字文·增广贤文

    《千字文》是我国成书最早、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读物,作者是南朝梁代人周兴嗣。据说,梁武帝为了教儿子识字习书,让人从王羲之书迹中拓取了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每字片纸,让颇有才学的周兴嗣编成韵文。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热门推荐
  • 踏天行歌之灵狐传说

    踏天行歌之灵狐传说

    一个奇怪的梦,一段神奇的旅程,是偶然的梦中臆想,还是一段真实存在发生过的记忆?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不明年代的破塔楼、神秘的妖族……这,都是真的吗?
  • 多希望能够彼此陪一程

    多希望能够彼此陪一程

    一个梦境,以及一个女孩,让他相信这世界上或许真的有命中注定,同样的一米五六身高,同样熟悉的感觉以及场景。一段令人措不及防的追人过程,令人尴尬无比的对话过程……似乎这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这一切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 别惹这头龙

    别惹这头龙

    当你遇到一头彩眸绿龙的时候,记得千万别用魔法以及其他一切物质能量攻击他,只因为——他很骚啊。一头无视任何能量攻击的绿龙,在异世界搅风搅雨的故事
  • 偏执病娇今天掉马了吗

    偏执病娇今天掉马了吗

    新书《世界首富是我的头号氪金粉》求收,娱乐圈爆宠爽文。 “于亿万人之中,你是我唯一的救赎。” 【病娇妻控心机小狼狗x颜控沙雕网瘾少女】【甜宠文,小甜饼美食治愈番】某些病娇表面上看起来一副矜持高岭之花一米九,私底下却是只会撒娇卖萌的小奶狗!当有一天头号“迷妹”粉头变成了邻居的大长腿男神学弟,并且男神还成了痴汉,专注盯她一百年……一向稳如老狗的阮沅突然慌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网友:别怂,up!一直专注吃别人家的小甜饼的阮沅,从没想过,当有一天甜甜的恋爱降临到了她身上时,她该如何应对。真的是网恋奔现?事情似乎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么简单!真相只有一个,这些看似巧成书的背后其实是……这到底是人性的沦丧,还是道德的缺失?某忠犬病娇:哪有什么巧合,一切都是我的蓄谋已久。*一个治愈甜暖的小甜饼美食番,女主是个披着兔子皮的小狐狸,表面娇小软妹!男主人前时矜持有礼、高岭之花,清贵自持翩翩佳公子,人后(阮沅)其实是个超软超萌的病娇小奶……狼狗。男主专业宠妻一百年,妻控是认真的!加书架,点关注,不迷路!
  • 最愚蠢的笑话

    最愚蠢的笑话

    人生不能没有欢笑,笑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不论什么肤色,什么民族,什么国家,使用哪一种语言,笑都是表示善意,表示友好,表示合谐的通用表情。
  • 剩女任务

    剩女任务

    “剩”女,圣女?都不重要,反正读音一样!一个任务,让不在一个世界的两队人齐聚一堂,而这时,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刚刚起笔!
  • 天演潇歌

    天演潇歌

    在延续千万年的天演大陆,天命者的陨落预示了一个时代的落幕,新崛起各种新势力,以纵神师为主流,其中有位叫吕天潇的少年,在寻母复仇过程中步步探索出整个世界的谜团,谱写了自己的乐章。
  •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朱光潜经典作品选集

    《谈美》和《谈美书简》是朱光潜两本最为经典的美学入门书,语言通俗易懂,本书将这两部作品合为一辑。《谈美》是朱光潜早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谈美书简》是朱光潜晚年的心血之作,探讨了西方美学思想。《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谈修养》是朱光潜对自己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也是作为过来人的他与青年的亲切谈心。本书针对青年人普遍面对的人生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解答。全书由二十多篇文章组成,话题都是与青年人密切相关的,如立志、心理、伦理观、学问、读书、交友、性爱、恋爱结婚,等等。
  • 诸神梦阙几折花

    诸神梦阙几折花

    这里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神,没有尔等文过饰非的王。只有那无休止的曾经,不随人心的遗忘。一代代的人,心心念念着过往,注定了结局时候的荒凉。伧夫欲醉过酒家,诸神梦阙几折花。
  • 重生之嫡女归来倾尽风华

    重生之嫡女归来倾尽风华

    身为武林世家的掌门姚颖娢,一场意外莫名其妙的穿越到自己撰写了一本古代言情小说里的薛宰相家的四小姐,然而因恨意而重生的真正宰相家的四小姐合为一体,于是薛颖娢练武功,收神宠,开青楼,建赌坊,钱哗啦哗啦的进到她的口袋。渣男找她,狠狠的虐。白莲花姐姐陷害她,撕破她的脸皮,让她露出真面目。谁知被奉陌国太子盯上,拐回来当个太子妃,太子妃当得好好的,谁知这才是刚开始。